多举措提升焦作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024-07-10杨会双
杨会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新时期基层民众对公共文化有了更高的精神需求,公共文化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现就提升焦作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路径展开研究,如利用本地特色打造文旅融合创新服务、加强公共文化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化服务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期为提高焦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出重要部署,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文旅强省战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公共文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焦作市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如“复苏提振文旅消费”“提升文旅发展能级”“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举措,牢固树立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提供更多人民喜闻乐见、能够润泽心灵的优秀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焦作市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焦作市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等一系列政策,颁布了《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焦作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21—2025)》等纲领文件,《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在全省率先施行,焦作市牵头制定的《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成为国家标准,《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成为全国首个此类省级地方标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规范》成为省级标准,焦作市成为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市。这些政策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为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焦作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焦作地处中原文化的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历史文化厚重,面积4071平方公里,下辖6县(市)、4区和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截至2021年11月,全市建有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7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969个,城市影院24家,农家书屋1966个。在此基础上,焦作还积极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之路,加快打造富有活力、富有特色、富有影响力吸引力的“山水富城·文武福地”。焦作在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百姓文化超市”走在了全国前列,入选国家公共服务示范项目,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推广。太极拳成功申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修武县、博爱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云台山岸上小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红色旅游资源访问点建设经验获中组部全国推广,陈家沟、莫沟、岸上村、大南坡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温县安乐寨村农家书屋入选全国“最美农家书屋”,云台山景区获评“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焦作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
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创新不足
焦作市在文旅融合方面已取得一些成绩,如创新采用“图书馆+景区服务+文化活动”模式,将阅读推广、文化活动与旅游游览结合起来,在公园、景区、文化广场等区域建设“百年焦作城市书房”“中站覃怀梅苑书房”“武陟龙泉湖书房”等城市书房,进一步充实了“15分钟阅读文化圈”,基本实现了阅读阵地全覆盖,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半径,促进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化提升。但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文旅融合模式创新不足,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文旅融合的深度不够,机制体制有待健全深化细化。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不强。如焦作影视城等景区发展缓慢,资源开发不足,文化内涵提炼不够,文化旅游价值有待提升。尽管焦作也都在致力挖掘内涵特色,但品牌打造工作尚不够深入,文化街区、特色古镇还没有深入结合特色开发利用,在文化开发、建筑形态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
公共文化场馆基础设施不足
目前,焦作城区有博物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体育馆、南水北调方志馆等场馆。公共文化场馆数量少,规模小,已无法满足基层群众更高层次、多样化、便捷化的文化需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着差距。文化基础设施是群众参与活动的基础,而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资金的支持,由于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预算有限,经费保障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焦作乡村的公共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有一些村庄的基础文化设施很薄弱,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设施相对简单,文化建设相对落后。
数字化服务效能有待提高
目前,焦作市虽然已基本建立了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百姓文化超市”品牌已在全国前列,通过“百姓点单、供给主体接单、政府埋单”的文化供给方式,为群众提供文旅信息、文旅地图、文旅推介、文旅产品配送等“一站式”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云台山景区已实现文旅智慧中心,提升了游客数字化服务体验。但数字化资源建设还需加强。公共数字文化网络服务覆盖面不足,还需进一步推动数字文化服务普惠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应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提供更多可供人民群众选择的数字文化资源。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但文化服务高层次人才十分匮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文化建设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队伍薄弱且不够专业,缺乏系统的专业文化培训,同时,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即使引进也未能长久留住。在专业队伍建设上,多数人员为非专业出身,在深入挖掘本地特色的民俗文化上力不从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旅融合产业体系的发展。
焦作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提升路径
利用本地特色打造文旅融合创新服务
焦作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浓厚的文化底蕴,有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为代表的自然山水,也有太极拳圣地陈家沟的太极文化,还有李商隐、韩愈等历史名人文化,影视城、圆融寺、嘉应观等旅游资源丰富。焦作市可以深入挖掘一批与公共文化服务结合的休闲旅游、养生旅游、文化旅游、历史旅游,实现休闲性与教育性兼具的目标。一是以焦作本地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文化传承为突破口,形成焦作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历史文化游线路等人文旅游方案。二是发展乡村地方文化特色,利用现有的美丽乡村建设资源,建设特色非遗小镇,打造非遗展示、风土人情、经典名戏等名片,形成“乡村+旅游”“非遗+旅游”等叠加的体验式旅游项目,提升服务效能,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三是打造民俗品牌,打造文化故事、文化名山、文化名镇、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美食等品牌,如焦作山水旅游节、世界太极拳大赛、当阳峪古陶瓷文化展、走进四大怀药之乡、采摘瓜田文化节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四是升级焦作文化公园广场,应促进文化主题广场、公园升级,挖掘当地民间文化、民俗歌谣、诗词歌赋等,在现有的广场、公园上增设文化标符号和标牌,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洛阳市的红绿灯采用牡丹花形状,不仅新颖,还能突出地方特色。
加强公共文化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焦作市应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力度。既要推进博物馆新馆、文化馆、美术馆、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老工业旧址改造等场馆建设进度,促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升级提档,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实惠,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还要推进乡村文化基础建设,打造一批乡村书屋、村史馆、旅游驿站、基层文明实践中心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营造更多小而美的公共艺术空间,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引领,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与各场馆公共文化空间的融合创新,进一步优化场馆布局,扩展服务空间,打通服务网络,通过融合实现共同发展。不仅如此,还需加大力度优化阅读环境,以“政府出资建设+社会力量运营”“旅游产业+阅读空间”融合建设的创新模式,打造一批集“书房+咖啡馆、书房+茶馆、书房+自习室”等功能于一体的经营式、会员式城市书房,以社会化运营扩展阅读空间。
打造智慧化服务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VR、AR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文化+旅游+科技”为核心的融合是新时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文化为内涵、以旅游为体验、以科技为载体的智慧文旅模式日渐成熟,构建沉浸式新体验。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地方文化资源库,推动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加大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构建完整的全市一体化的智慧化公共服务平台,将景区、名人、节日、展览、VR旅游等不同文化资源分门别类,在界面推介中突出文化优势。借助智慧系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抓准民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文化和旅游资源,加大力度挖掘焦作山水、太极拳、四大怀药文化等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特色资源的作用。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与新时期公共文化的发展需求相比,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十分缺乏,特别是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必须组建一支既懂文化、会创作,又擅长网络宣传、市场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引进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以及研发设计、文化服务营销、视频号网络营销等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二要加大公共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和高校合作开展文化培训辅导班,定期集中培训;去发展迅速的地市考察,促进文化交流;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从业者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实现能力提升。三要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邀请专业教授、专家学者开办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从业者的业务水平,打造一支有创新意识、能够繁荣发展文化产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变化。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窗口,为文化产业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了机遇。焦作市应抓住机遇,顺应时代潮流,改变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发展改革新路径,推动基层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推动建设文化强国。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图书与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