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实施有效性分析

2024-07-09李昌雨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6期
关键词:种薯马铃薯生长

李昌雨

马铃薯作为我国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效率及质量对粮食安全至关紧要。而现实中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不力、信息传递渠道狭窄等问题突出,深入探究加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有效性,进而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现有马铃薯栽培技术虽不断更新,但传播渠道不畅、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也不高,使得新技术的应用率并不高。总之,加强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有效性的研究,旨在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当前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挑战,重点分析影响技术推广有效性的因素,包括选种、整地、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方面,结合文献中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技术推广策略与措施及培养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对机械设备的改造升级、构建科学完善的组织维修保养体系等,以期为解决当前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与有效路径。通过这些努力,相信可以推动马铃薯产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一、马铃薯高产种植方法

1、种薯选择

选种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品质影响到后续产量与质量。首先,在选种时要选择个头均匀、无病斑虫眼和机械损伤的种薯。其次,注意观察种薯的芽眼,优质的马铃薯种薯应具有粗大、饱满的芽眼。同时,芽眼应该浅,避免芽眼过深影响后续的发芽与生长。另外,种薯表面无病斑、伤痕或裂纹,提高种薯的成活率。还要选择经过早熟高产脱毒处理的种薯,能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最后,避免选择经过打蜡或催熟处理的种薯,会对种薯本身造成伤害,影响其自身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会给环境与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2、合理整地

在马铃薯栽培中,整地影响到后续的生长发育与产量,主要包括深耕与施肥两个方面:深耕的深度一般在40cm左右,通过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性与透水性,为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深耕后要进行细耙,平整土壤表面,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通常情况下,深耕后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kg,增加土壤的肥力与保水能力,提供充足的营养;每亩施入硫酸钾25kg与磷酸二铵80kg,满足马铃薯生长的钾、磷等营养需求,促进根系发育与茎叶生长,提高产量与品质。

3、种薯处理及播种方式

首先要对种薯进行处理,除杂、削皮、消毒等步骤,保证种薯的健康与良好的生长状态,处理后的种薯应充分晾晒,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在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方面,一般推荐4月的上旬进行播种,这时气温适宜、土壤湿度适中,有利于种薯的发芽生长。接着,遵循“深、直、匀”的原则,行距一般设置为70—75cm,株距为20—25cm,保证每株马铃薯都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将种薯深度控制在10cm左右,确保种薯能充分吸收养分与水分。在播种的过程中,向每个坑中撒入农家肥与草木灰,为马铃薯提供丰富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最后,播种过程中保持单行、直线,以便后续的管理与收获,完毕后,要轻轻覆土,将土壤压实,以保证种薯与土壤接触紧密,促进发芽生长。

4、田间管理方法

①科学除草

在马铃薯栽培中,除草可有效减少杂草对马铃薯生长的竞争,提高产量与品质。通常分为2次进行,首次除草一般在马铃薯出苗后进行,使用33%二甲戊乐灵400g进行喷施,能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保证马铃薯苗的生长空间与养分。第二次除草一般在马铃薯苗长到15cm左右时进行,使用砜嘧磺隆、高效氟吡甲禾灵等除草剂进行喷施,以保持田间的整洁及马铃薯的正常生长。此外,结合机械除草与人工拔草等方式,提高除草效果,确保田间的清洁与马铃薯的生长。

②确定灌溉量

依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合理确定灌溉量。在初花期,水量保持在60%—80%左右,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开花期,水分增加至75%—80%,有利于花果的形成与生长,在收获前10天左右,逐渐减少灌溉量,或者停止浇水,避免地下块茎积水,影响质量与储存。根据灌溉方式分类,垄膜沟灌是将水沿着作物根系下方的垄膜沟渗透灌溉,每次灌水约40m3/亩,有效地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水利用效率;滴灌则是通过管道将水滴滴到植株根部附近,灌水量约10 m3/亩,精准控制水分的供给,适用于小面积、高效节水的灌溉管理。还要根据地形、土壤水分含量与天气情况等因素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与频率,早晨与傍晚是较适宜的灌溉时间,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且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

③调整肥料配比

在播种前整地后要进行基础施肥,可以在播种前将2kg硫酸锌、20kg尿素、15kg硫酸钾与50kg过磷酸钙等少量种肥施入土壤中,为马铃薯提供充足的营养储备,促进种薯的发芽与生长。然后根据生长阶段及时进行追肥,在齐苗时进行早施追肥,以钾肥为主,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与地下块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根外追肥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进行,选择叶面追施,将0.1%硫酸镁、0.3%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三十烷醇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有效地补充马铃薯所需的微量元素与有机质,促进养分吸收与利用。除此之外,要根据土壤肥力与作物生长情况合理的调整施肥量与频次,参照土壤测试结果与马铃薯的生长状态,及时的调整追肥量与种肥配比,寻求马铃薯的养分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5、马铃薯的收获与贮藏

①收获。关于马铃薯高产种植的收获,通常选在9—10月份进行,留意茎叶开始变黄,这是一个关键性的信号,表明马铃薯已经成熟。在收获前5—8天,要及时地清除秧苗,加速表皮的栓化,使马铃薯更易于存储及运输。关于收获的方式,通常分为人工与机械两种,人工收获时注意深度,下锹20cm左右,避免损伤马铃薯地下结构。至于机械收获,以收获机为例,能迅速而有效地收集大量的马铃薯。除此之外,当前的收获机大部分有展开设计,在地下收集马铃薯并将其送入收集容器,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减少了人力成本。

②贮藏。在收获前的2—4周内的完善贮藏准备工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抑制马铃薯的发芽,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是利用浓度为0.2%的青鲜素(MH)进行叶面喷雾,能有效地抑制发芽,进而延长马铃薯的贮藏期。准备就绪后,将贮藏方式进行划分,其一是堆藏法,在堆放马铃薯之前,将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混合物熏蒸24小时,180—350kg/m2堆放马铃薯,并在顶部覆盖15cm—25cm的细沙。箱贮法是将马铃薯放入箱子中,并将箱底垫高8cm—15cm,以防止潮气渗入,保持马铃薯的新鲜度,同时还能防止其发芽。袋贮法,其操作相对简单,将马铃薯放进黑塑料袋中,为防止因暴晒而产生“龙葵碱”在袋口内放入10cm的潮黑土,可延长马铃薯贮藏期。

6、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手段

①粉痂与疮痂病

关于马铃薯栽培中的两种常见病害—粉痂和疮痂病,粉痂病的症状表现为块茎表面出现白色或浅灰色的粉末状物质,而疮痂病则呈现为块茎表面凹凸不平的疮痂,甚至会出现溃烂的症状。针对粉痂病,按照种植周期划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在种薯处理时,选用200倍甲醛液进行浸泡处理1.5—2小时,减少病害的发生。在生长期内,则采用氟啶胺进行2—3次的冲施,有助于防治马铃薯粉痂病。而对于疮痂病,在播种前使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4分钟,减少病原菌的污染,在生长期,采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是72%农用链霉素进行叶面喷施,来控制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

②马铃薯软腐病发病条件及防治

软腐病表现为地下块茎出现软腐、变软、变黑等病症,同时伴有腐烂气味,受感染的马铃薯地下茎会逐渐软化,不结实,甚至腐烂,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软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繁殖,因此会在夏季或雨季易发生。在软腐病的初期,选择喷洒73%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有效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及时清除病残体与病灶部位,减少病害的传播。在灌溉管理上要避免大水漫灌,尤其是在高温多湿的季节,大水漫灌易造成土壤过湿,增加病害的发生与传播,采用适量的滴灌或局部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有利于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③利用化学手段防治马铃薯晚疫

晚疫病是马铃薯生长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症状是叶片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点,随后逐渐蔓延至整个叶片后最终导致叶片凋零,此外,晚疫病还会引起块茎褐色腐烂,严重的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晚疫病除了对叶片与块茎造成直接损害外,还会导致病原菌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为今后的种植带来隐患。为了防止晚疫病的发生,在种植前会对种薯进行预防性处理,使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60g,加水2—3kg,均匀喷洒在180kg种薯块上,待处理后的种薯24小时后方可播种。一旦发病就要及时治理,使用40%乙磷铝280倍液、波尔多液1∶1∶180倍液、75%代森锰锌干悬浮剂9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施,剂量控制在900kg/公顷左右。

④马铃薯蛴螬防治方式

马铃薯栽培中蛴螬的成虫主要在温度为15—19℃时活动最为活跃,通常在5—7月份成虫数量将达到高峰,其危害主要是在土壤中侵蚀马铃薯的根系与地下茎,致使植株生长不良、株高减少、叶片萎蔫甚至死亡。有效地预防及控制蛴螬的危害措施有以下几种,在播种前用3%氯唑磷颗粒剂,将其与细土按比例混合,每亩地添加50kg撒在地表,减少蛴螬的滋生。到了生长期,特别是在盛发期,可使用25%增效喹硫憐乳油,加水1000倍稀释液进行喷施或使用50%辛硫磷乳剂、90%晶体敌百虫,再者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等药剂进行1000倍液进行喷施,能有效地控制蛴螬的数量及危害程度。

⑤针对马铃薯地老虎防治对策

地老虎是一种常见的马铃薯害虫,其成虫与幼虫均会对马铃薯造成危害,地老虎的幼虫侵蚀马铃薯的根系与地下茎,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株高减少、叶片萎蔫等。为了有效地防治地老虎,一种方法是在播种前,利用48%毒死蜱或50%辛硫磷乳油600g,兑水后喷洒在播种沟内。另一种是在马铃薯苗期,用42%辛硫磷乳油1800—2000倍液进行根部灌溉,每株60—100ml,来提高马铃薯对地老虎的抵抗力。此外,在地老虎幼虫三龄前,及早地采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喷施,也能有效地控制地老虎的数量。

二、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有效性分析

1、推进机械种植方式

推进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机械化种植方式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保障种植质量的重要途径。举办培训班、开展现场指导等,向农民普及机械化种植的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增强他们的机械化种植意识与能力。或者引进自走式马铃薯种植机、喷施机器人等先进的种植机械设备,提高种植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资金扶持政策、设备租赁服务等,鼓励农民使用机械化种植设备。还可以在适宜的地区建立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展示机械化种植的操作流程及效益,吸引更多农民参与机械化种植。同时,选取一些农户代表作为示范户,对其进行技术指导与支持,使他们逐步掌握机械化种植技术。除此之外,通过举办科普讲座、撰写技术手册、制作宣传视频等方式,向广大农民介绍机械化种植的优势与操作方法,提升其认知水平与积极性,并推动机械化种植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加强对种植户的扶持

要加强对马铃薯种植户的扶持,可以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与培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种植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解答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种植人员掌握马铃薯栽培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向种植户提供优质种薯、化肥、农药等种植材料,并提供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种植技术支持,确保他们种植的马铃薯品质与产量。在适宜的地区建立技术示范基地,展示种植户采用先进技术的种植效果与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种植户参与,提高种植人员的种植技术水平与经验积累。通过设立种植奖励、技术创新奖励等机制,对取得显著成效的种植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激发他们的种植积极性与创新意识,推动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3、打造区域性栽培示范基地

打造区域性马铃薯栽培示范基地,应选择合适的示范基地地点,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且具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与管理条件,选择基地时要考虑交通便利、资源充足等因素。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目标,制定基地的布局设计、种植结构安排、技术措施等具体的规划方案,确保基地建设与管理有条不紊。结合基地的实际情况,引进种植机械、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先进的马铃薯种植技术与设备,提高种植的效率与产量,展示示范基地的现代化种植水平。定期地组织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活动,邀请农民、专家学者等参观基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技术推广与交流。除此之外,通过宣传报道、媒体宣传、社交平台等渠道,宣传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果与种植效益,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种植,推动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的创新推广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基地、引导政策支持等措施,更好地将先进的栽培技术传播给更多的农民,提升他们的种植水平,增加其收益。同时,密切农民合作、充分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推广工作成功的关键。随着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与完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产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健康,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676205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文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种薯马铃薯生长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马铃薯有功劳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定边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生长在春天》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