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与嬗变:信息时代美术创作的发展路径探索

2024-07-07陈丰朝

名家名作 2024年12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信息时代美术

陈丰朝

[摘 要] 探索美术创作在坚守传统精神与适应时代变迁之间的发展路径。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美术创作的影响,指出了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段和传播平台。其次,讨论了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美术创作如何在保持艺术性和深度的同时,吸收新技术带来的创新元素。虽然技术手段不断进步,但美术创作的核心仍然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最后,提出在尊重和继承传统美术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以促进美术创作的多元化和深层次发展。通过这种方式,美术创作不仅能够坚守其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在嬗变中寻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关 键 词] 美术创作;前沿信息技术;主观能动性;人民立场;社会实践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美术创作似乎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既有机会以全新的面貌向社会呈现,也面临着诸多未知的挑战。信息时代的美术创作不仅要坚守传统艺术的精髓,还要勇于拥抱技术的革新,探索坚守与嬗变并行的发展之路。

一、前沿信息技术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前沿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美术创作,使得信息时代美术作品表面上呈现出“高水平”“多细节”“跨领域”等特点,既为社会群众的审美带来巨大的冲击,又为传统美术创作带来一定的压力。

一是创作“作品”更加高效。“在现代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美术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AI的创作速度远非人力所能及。传统画技领域中极高难度、极费时间成本投入的创作在AI创作的背景下可以瞬间完成。社会群众往往惊讶于AI作品的“高水平”绘画技巧和低成本购画价格,忽视美术创作自身的价值理念与宣传效应,甚至会产生抵触传统美术作品的心理。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传统美术创作与AI成果在画技处理方面的区分度逐渐变低,引发社会关于传统美术创作是否能够被AI技术超越乃至取代的思考。

二是创作领域高度协同。以互联网技术为例,互联网技术处理信息的速度极快,能够短时间全面处理多学科、多空间、多领域之间的信息内容,为美术作品融入全方位、更丰富的信息要素。这对于传统美术创作而言,等同于艺术家实现“全才”式知识储备,而这往往需要艺术家投入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成本。丰富的信息要素是美术作品的“语言”,互联网技术融入美术创作,会形成机器代替人类思考的表象。由此引发的问题是,社会群众产生对传统美术创作水准的怀疑,美术作品是否还具有其应然的艺术地位会出现争议。[1]

三是创作模式更为虚拟。以元宇宙技术为例,传统漫画、动画、电影等美术创作成果在元宇宙技术领域内不仅变得立体可视,而且还会附加立体声效、触觉感观、场景参与等新型效果;同时,在虚拟现实场景中通过三维建模开展美术创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美术创作者跋山涉水户外采风的艰苦。[2]这不仅会引发部分创作者对此种创作模式和创作环境的青睐,更容易导致美术创作本应深入群众生活的基本原则被虚化、淡化乃至边缘化。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传统美术创作在理解世界和表现生活方面所激发的创造性思维,社会群众会质疑其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二、美术创作与前沿信息技术的辩证关系

这些问题的提出反映了社会对前沿信息技术的关注和对美术创作的关切。应当承认,美术创作与前沿信息技术之间是相互融合、互助互进的辩证关系。

(一)前沿信息技术不会取代美术创作

前沿信息技术本质上属于始终处于人力控制之下的技术范式,不具有自主性。凡是与“创作”相关的智力活动,都离不开人力投入的身影。特别是在前沿信息技术参与美术“创作”以及其他相关“创作”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核心内容并非信息技术处理、生成图像的辅助功能,而是人为设置的“变量”,这些变量要素是形成信息“作品”多元化、差异化的影响因子。信息“作品”的质量高低取决于输入“变量”的人。美术创作领域当中涉及的“变量”,更多地指向美术创作所涉及的价值理念。美术作品的数量虽然多,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不能任意更改的,也是前沿信息技术无法进行“创造”的。美术作品的基本价值理念需要美术创作者自主输入,诸如家国情怀、精神风貌等。[1]

(二)美术创作离不开前沿信息技术的赋能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也是不容回避的,需要作出改变的是美术创作者对待前沿信息技术的态度。从“赋能”的视角切入,可以轻松把握美术创作与前沿信息技术的关系。前沿信息技术在画技掌握与艺术处理方面具有变革式的效率提升,这是对传统画技时间成本的解放,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作品”不再需要美术创作者的心血和主观能动性。美术创作者始终是艺术领域的先锋队和主力军,美术创作者有必要吸收前沿信息技术为美术创作所用,引导新型信息“作品”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再者,前沿信息技术仍然处于不够完善的发展阶段,其自身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不断地进行人力校准和修正。我们在信息“作品”评鉴领域当中必须肯定美术创作者在价值理念、审美观念方面的专业话语权,防止出现艺术理念的相对性与多元性在解构信息“作品”时潜在的审美价值失准。

三、信息时代美术创作应当坚守的核心价值理念

在信息时代,美术创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创作方式和传播手段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创作应当坚守哪些核心价值理念,以便在不断变革的时代中保持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呢?

首先,美术创作应当坚守“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艺术是人类情感、思想和审美的集中体现,它与人类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但人文关怀仍然是艺术创作的核心。美术创作应当关注人类内心世界的变化,反映人类在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关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人的生命、情感、精神的深刻洞察,美术作品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共鸣,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美术创作应当坚守“创新精神”的价值理念。创新是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信息时代,美术创作面临着新的审美需求和创作手段,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突破。这包括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如绘画、雕塑、摄影等,以及对新兴艺术形式的探索,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通过创新,美术创作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吸引更多的观众,增强艺术的生命力。再次,美术创作应当坚守“多元包容”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美术创作应当具备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这意味着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应当尊重并借鉴其他文化的艺术成就,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多元包容,美术作品能够更好地反映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美术创作应当坚守“社会责任”的价值理念。艺术不仅是审美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信息时代,美术创作应当关注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等,通过艺术的形式传达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美术创作还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利用艺术的力量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3]

在信息时代,美术创作应当坚守人文关怀、创新精神、多元包容和社会责任等核心价值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保持艺术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美术创作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美好的精神财富。[4]

时代是美术创作的根基。美术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必然与一定的时代特点及其历史趋势相联系,只有把握时代脉搏,才能真正处理好美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美术创作要立足当下,紧扣时代脉搏,勇立时代潮头,发出时代先声,担负起历史赋予美术创作的光荣使命。美术创作要深入基层,用优秀的作品展现群众的视角,用生动的内容展现群众的生活,把作品画到基层群众心坎上,让美术创作转化为激励新时代中国实践的“精神力量”。

四、信息时代美术创作的方法论更新

艺术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前沿信息技术的问世与发展决定了美术创作必须对其作出积极回应,美术创作者切实担负发挥主动性的责任。

(一)美术创作者要培育适应前沿信息技术的创作技能

美术创作者既不能依赖、又不能排斥信息时代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混合的创作场景,也不能刻意回避前沿信息技术在美术创作细节处理方面的提升,而是应当辩证地认识到前沿信息技术对部分创作技能的解放和提质,积极培育适应前沿信息技术的创作技能。美术创作者还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加强与技术人才的合作,共同创作、共同提升,真正实现美术创作在核心价值理念层面的坚守与创新绘画技能方面的嬗变。

美术创作者要培育前沿信息技术催生的新型作品。前沿信息技术是否能够在美术创作领域得到有效的延伸和拓展,关键取决于美术创作者的专业水平投入和自身重视程度。前沿信息技术与美术创作的融合是客观存在的,一旦美术创作者刻意排斥或加以忽视,则会引发“外行领导内行”的结果。加之美术理念与创作方法本身具有专业性,社会群众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误判美术作品价值的现象。前沿信息技术催生的新型创作领域呼吁更多的同时掌握数字技术和绘画技术的艺术家,他们有必要成为信息时代艺术生态的打造者和弘扬者,更有必要成为原生型美术作品领域的甄别专家、检验专家和精品创作主流。

(二)美术创作者要引领智能的创作方式

前沿信息技术带给美术创作领域的革命并非局限于效率的提升和技能的代替。一方面,前沿信息技术带给美术创作者全新的美术创作空间和创作环境,艺术表达成效从“观”逐渐转向更加注重“感”,美术创作者应当综合运用图像、感观、声音等要素为社会群众提供新型的智能作品。另一方面,美术创作者应当把握新型作品催生的社会需求。前沿信息技术为社会群众提供了全新的美术接触视角和感观,社会群众对前沿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渐提高,新型作品的市场需求度也在提升。前沿信息技术当中蕴含的审美视角、审美标准、美术创作活动形式,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共同催生的历史嬗变,美术创作者有必要引领智能创作,积极服务于人民群众对美好智能作品的向往。

美术创作者要广泛吸引公众的深度参与。前沿信息技术的本质决定了信息时代美术创作更加注重共识性价值理念的创作与输出。美术创作活动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士,而是广泛吸收容纳了社会公众,特别是在前沿信息技术领域具备特长和创作激情人士的共同参与。美术创作者作为先导者和引领者,有必要在拓展美术创作场域、推出美术创作主题、引领与捍卫核心价值理念、拓展商业市场等方面做出融合式重构,吸引更多社会群众参与美术创作,发挥美术创作无限的可能性与开放性,让前沿信息技术与美术创作的互助互益演变成新的社会共识。创作者可以利用智能技术激发创作灵感。通过分析大量的艺术作品,智能系统可以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元素,帮助艺术家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开拓视野。此外,智能技术还可以辅助艺术家进行色彩搭配、构图设计等,提高创作的效率和质量。美术创作者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共同创作艺术作品。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图案或图象,艺术家可以进行二次创作,将其融入作品中,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能够拓宽艺术家的创作空间,还能够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探索艺术的新边界。

五、结束语

总体而言,前沿信息技术并非改变,更非取代传统美术创作,而是通过技术赋能的方式拓展了美术创作的路径,也深刻影响了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和人们的审美体验。每一幅美术作品都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必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面对前沿信息技术对美术创作的“冲击”,美术创作者既不需要恐慌和抵触,也不能忽视,而是应当充分把握新时代伟大实践提供的空前丰富的素材与题材,把准基本核心价值理念,积极实现前沿信息技术与美术创作的有机融合,立时代潮头,为时代发声,勇做新时代守正创新、服务人民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在信息时代,美术创作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艺术家在坚守传统艺术精神的同时,也在积极拥抱技术革新带来的新机遇。随着数字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更加紧密。应当强调,尽管技术的发展为美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艺术的核心价值——对美的追求、对情感的表达、对思想的探索始终不变。艺术家们需要在坚守艺术本质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华三.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创新实践与多维思考[J].美术研究,2021(6):122-125.

[2]孔令顺,彭婷婷.游戏、科幻与元宇宙:命运共同体的影像建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1):105-117.

[3]孙茂新.民间美术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价值、挑战与未来发展的路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02-104.

[4]李勇文.新时代边疆师范院校地域性美术创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民族美术,2020(2):68-73.

作者单位: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信息时代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