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公共艺术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2024-07-07方延寿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核心素养

方延寿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规范了中职院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在中职艺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创意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此为基础,中职院校公共艺术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应针对核心素养的养成进行探究,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立足美术鉴赏教学实践,对中职公共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教育;公共艺术学科;核心素养

为实现教育强国、文化兴国战略以及素质教育工作,人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知度在不断提升。在此时机中,中职教育工作也应紧随战略发展,依据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优化教学方式,促使中职学生在发展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因此中职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学生的发展情况,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学科核心素养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育人作用

(一)强化学生的生活审美素养基础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中职公共美术鉴赏学科的核心素质在艺术欣赏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

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做出的艺术判断、选择的审美态度以及所反映的艺术趋向,这些是其文化价值观在审美活动中的具体反映,也是将所受到教育的性质、水平内化为审美素养的一种具体表达方式。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知识,能够提升学科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美术素养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人文情怀

在欣赏人类历史、世界各民族的美术作品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作水平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审美层次。此时,学生在艺术形式中体会民族历史和人类文明、滋养精神生活,开阔文化胸怀和拓宽国际视野,进而能够在艺术鉴赏中汲取本民族的文化,并在文化的对比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三)增强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创造能力

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的艺术鉴赏,可以加强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态、形式的感受与辨别,对艺术品审美韵味、文化品位的感悟和了解,提升艺术感知能力以及想象、交流和创造的能力。在当代的文化鉴赏中,这是一种生存与创新的基本素质。

二、中职公共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方式

(一)确定教学目标

第一,了解当前学科单元教学的要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从单元教学要求、作品风格以及学生学习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例如,在教授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艺术(美术)》教材的第三单元“凝固历史的建筑”时,教师为促使学生感知建筑艺术,认识每时期的主要画家和其代表作品,体会中国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审美特色和文化特色,可以结合《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教材第四章的“建筑”内容,进行国内外建筑的对比,让学生在美术鉴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鉴赏一些特定的作品。如我国的亭台楼阁建筑艺术、国外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和圆顶建筑风格,从而为学生鉴赏艺术作品提供帮助。

第二,探究教学内容的作品风格。我国传统的艺术画作是一种以表现当时的社会、政治、真实人生为题材,带有浓厚生活艺术气息的绘画作品。其中包括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品。此类画作内容具有较深的思想意蕴、较大的结构系统、较高的专业性和较多的创造技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美术艺术鉴赏的过程中感知作品的文化背景,知晓其中运用的专业技法和画风。

第三,分析学生的基本学情。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常识和艺术常识,尽管其审美观还有些欠缺,但他们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同时审美观也是他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素质。为此,教师在教学内容、要求和方式等多个层面上,应更加注重深入阐释艺术作品的外部形态特性之美和内部的精神、文化美,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性和知觉性。

第四,立足美术鉴赏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应在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中,领略当代社会画派的重要人物和其代表性作品,认识其创作背景和表现方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运用艺术鉴赏的方式,研究和探索“工笔重彩”的艺术欣赏方法,并在教学中,梳理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发展过程,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对画家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此目标的完成,需要教师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内容,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解决当前的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展开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1. 感受写实——边陲生活

在公共艺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示范美术鉴赏过程,使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过程和方式有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从影视作品中选择图片,并构建相应的教学氛围。如在中国言实出版社《公共艺术(美术)》的教材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电影《盗墓笔记》中选取四幅插图,再从课本中选取四幅插图,进行四项教学实践。

其一,情景设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并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尽快地进入情境学习知识。

其二,让学生通过《盗墓笔记》视频,并根据“王胖子在电影中找到的东西是什么?”来理解这些墓葬中的帛画、砖画和壁画的特征,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大量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知晓其价值。

其三,教师针对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葬内容,引入四个问题,对学生进行考查:(1)教师:“你在画中看见些什么?”学生:“这些图画描绘了打猎、宴饮等日常生活情景,其中‘送行图画中女子依依,男子豪迈,尤其充满趣味。”(2)教师:“绘画中蕴含着哪些绘画语言?”学生回答:“构图简单、线条生动、色彩淡雅。”(3)教师:“画家这样构建绘画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查询材料,进行知识整理,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源自中国北部地区的一种社会风俗,是魏晋南北朝的一种特殊风俗习惯。”(4)教师:“怎样判断一件文物的价值?”学生:“嘉峪关魏晋墓葬有‘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之称。”

其四,教师的演示。针对上述问题,教师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次序,进行一次现场讲解,并为学生演示欣赏艺术作品的基础步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从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背景出发,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经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对欣赏的过程和方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合作式学习打下基础。

2. 感知写实——宫廷生活

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艺术(美术)》教材中,教师可以针对“五彩斑斓的绘画”单元,依据课本内容选取三件作品,分别是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图片,张萱的《捣练图》,以及五代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图片,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其一,开展小组合作团体活动。每一组选出一篇文章,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一起进行讨论,总结出重点。其二,每一组派出一位代表,按照艺术欣赏的“四步法”,围绕关键字发表鉴赏意见。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同伴驱动”的方式,即“A生发言,B生点评,C生综合,之后A生和B生再次发言”的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其三,鉴赏与对比。小组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所学内容,并共同探讨由东晋到五代所呈现出的社会生活绘画特色:

(1)内容上的多样性。顾恺之在《女史箴图》中画的是一幅告诫妇女要增强品德的图画。唐代张萱所作的《捣练图》是一幅富家女子在此劳作的情景。五代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记载了一段历史,即作者将在宫中监听的群臣生活,通过作画的形式呈报给皇上。(2)以“史实”为原则。这三件画,既是对从东晋到五代,国家从混乱走向繁荣,又从繁荣走向衰落的一种写生方式,也是对中国传统写生风格的一种写生方式。(3)技术含量高。《捣练图》和其他绘画中服饰华丽、体态丰满的人物形象,显示出唐朝时期的特点。五代的“线描”“以形写意”,对后来的人物创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着重强调利用团队协作,通过小组同伴的共同驱动探索其画风,让学生了解到与之有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3. 感悟写实——城市生活

在分析中国绘画艺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中国言实出版社《公共艺术(美术)》教材为主,在教学中构建美术绘画鉴赏课程。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它描述了清明时节汴梁和汴河沿岸地区的风土人情,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教师选取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具体的实验进行教学:(1)教师通过对关键字的整理,让学生按照艺术欣赏的“四步法”,自主创造出一套完整的旅游路线图。(2)教师从班级中抽取两三个学生进行旅游演示,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简评。(3)以课文中的全部文章为中心,全面地制作出一套完整的导游文字。教师通过整理历史上社会生活画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传统工笔重彩和淡彩绘画的审美特点,探索国家气数的变化对画家创作的影响,从而解决了课堂上的困难。

(三)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1. 学科核心素养生成层级评价

针对中职公共艺术学科的特征,教师应变繁复为简、化虚为实,形成层次结构的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质的水平可划分成两个层次,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核心素质二级层次则是将知识三维目标的所有内容包含在内。

例如,在《清明上河图》中,学生一号对这幅画进行了剖析:“该画描述了一幅宋代汴京的清明景象,分成郊外、入城道路、江边三个部分。‘虹桥上下‘城楼前‘熙熙攘攘等六大部分,是当时社会习俗的生动写照,极具艺术意义。”学生二号评价:“该画采用散点的视角,即从上往下看,也是从上往下看,作者把街市、人物、桥梁画进去了,将船舶等事物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排列呈现于一幅图景中,也称为“移步换影”,它是传统绘画中的一种主要形式。这些作品多以中低阶层为主要描写对象,在主题上有很大的突破。”教师在对学生的欣赏进行充分的肯定之后,发现一号学生对图画的表达并不深刻,停留在课程的第一层次上;二号学生拥有比较强的美学观察力,可以将其与交叉领域的知识相融合,对创作手法进行分析,构建出学科思维,属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二层次。

2. 美术鉴赏教学注重过程评价

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外显部分适合定量评价、结果评价和大型测试评价,它以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为依据,构建出一种既注重学习过程,也注重学习结果的“美术赏析评价量规表”,能够将不同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水平反映出来,对学生在科学观测、评估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公共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能走得更远。美术教育是美育工作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美术鉴赏课程对学生心灵重塑的作用,不仅要依据学生的学情、教材内容、学科内涵等厘清理据,还应在感受、感悟、感知中优化教育教学,并在多元化评价中提升态度情感以及价值取向的教育效能,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阿成. 中国的公共艺术专业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以城市环境空间公共艺术形态人才培养方向为例[J]. 创意与设计,2021(06):69-75.

[2]王鹤,刘洁,段宗秀. 艺术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思维、原则与方法:基于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实践[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1(05):23-27.

[3]马涛. 以公共艺术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学院派”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新型艺术专业建设[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37(06):49-57+95.

[4]商玮娜,杨婧涵.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医学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 医学教育管理,2021,7(03):293-297.

[5]连俊杰,周静.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路径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7):77-78.

[6]崔怡.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J]. 人生与伴侣,2021(39):42-43.

(责任编辑:何田田)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核心素养
新课堂、新模式、新活力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