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文旅融合 打造圣洁海南

2024-07-07海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海南州建设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海南州生态旅游目的地

海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 海南州建设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近年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南州)依托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优势资源,推进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大力擦亮“圣洁海南”旅游名片。尤其是在海南州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重大要求,围绕省委“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和州委12345奋斗目标,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牵引,大力实施“生态立州、农牧业稳州、清洁能源强州”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青海省推动泛共和盆地绿色崛起等重大战略部署,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这一总目标,突出海南旅游的独特性、多元性、区位性、后发性这一潜力所在,从健全机制体制、构建发展格局、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环境等方面着手,推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差异化旅游发展新方式,进一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州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

把握资源优势,破解三大挑战

海南州因地处青海湖之南而得名,自然禀赋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风土人情独特,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区域位置、战略地位,多元文化交融、多个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具有人文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农牧产业基础好、清洁能源条件好、未来发展前景好,集“众多美好”于一身,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可期。

长期以来,海南州承东接西的地理位置、便利快捷的交通条件、深厚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其在青藏线上的战略地位和青海省西南部藏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枢纽地位。黄河贯通境内五县,流长411公里,形成气势磅礴、山水绚丽的“黄河大峡谷”景观。“碧波荡漾青海湖”“天下黄河贵德清”“深谷峻崖龙羊峡”已成为“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圣洁海南”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金名片。然而,要发挥资源优势和潜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高原生态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还面临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定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挖掘较少,没有使文物“活起来”。目前海南州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297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保单位61处,县级文保单位228处,尚未定级公布文物点74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307项,其中列入国家级8项,省级14项,州级51项,县级161项,还未定级公布的非遗资源共73项。由于对文物、文化遗址(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人员缺乏,挖掘整理不到位,在评定级别时没能及时上报或上报质量不高,申报成功率不高,还有许多文物、非遗资源没有定级公布。已定级的文物、非遗项目在转化为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宣传当地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方面力度不够。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完善,产业链条不健全。全州文化旅游产业主体“小、弱、散”的特点依然十分突出,缺少产业竞争力、带动力的文旅龙头企业,全州旅游产业仅有青海天地人缘文化有限公司、青海龙羊峡艺苑文化旅游股份公司等屈指可数的规上龙头企业。文化产业不同程度地存在销售渠道狭窄、产销关系不稳、产品(服务)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加之,三年疫情,对于文旅产业的冲击较强,许多企业缺乏流动资金,研发新的产品力度不大,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三是旅游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旅游体验感不强、互动性不够丰富。文旅资源宣传推介有待加强,对外宣传和推介方式不够创新,全州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依然乏力。州域内16家A级景区对各大旅行社的奖励优惠政策不多,游客引流方法不够创新,旅游创收和利益比较欠缺。各地冬季旅游开发打造思路相对缺乏,冬春季旅游资源、产品及促销活动不够丰富,冬春季旅游人次和收入不够理想。

采取四大举措,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

海南州示范区聚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生态资源禀赋,高起点规划,以问题为导向,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文旅融合,优化旅游布局,发展旅游新业态,吸纳农牧民转移就业,减轻生态压力,实现旅游惠民富民,为创新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内生动力。

完善顶层设计,引领先行区建设。海南州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促进国内国际旅游双循环,以文化赋能,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产品体系丰富、服务水平优质、管理运营科学、带动效益明显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省、海南州先后制定出台《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方案》《青海省支持建设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海南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工作考核办法》等政策措施。成立海南州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工作组,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制定《海南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行动方案》和规划项目列表,通过开展景区景点提质升级、龙头景区创建升级、景区服务设施完善、景区辐射带动发展、旅游市场规范、文旅融合、旅游助推、旅游外部支撑、先行区建设保障九大项行动25个小项行动,细化实施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的具体措施,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各部门合作推进的良好态势。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先行区影响力。一是不断提升“圣洁海南”知名度,策划推出8条旅游自驾线路和《河湖秘境·圣洁海南》宣传片,并以此为推介主线,在江苏、北京、天津、成都等主要客源地召开海南州文化和旅游推介会暨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全方位、多视角展现海南州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二是建立与大学院校合作参与机制,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央民族大学旅游学院、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学院签署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主要内容的黄河生态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合作发展平台,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围绕“一河一湖”,提档升级青海湖·恰卜恰·龙羊峡·贵德“四点一线”生态旅游景区,州域内现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青海湖)、4A级旅游景区3个和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龙羊峡),“圣洁海南”品牌效益持续放大。三是结合各县实际,推出各类文化旅游体育品牌,海南州藏族服饰艺术节及藏族服饰博览会、贵德梨花季、同德宗日高原越野跑挑战赛、贵南藏绣·歌舞·牦牛文化旅游季、兴海赛宗旅游文化艺术节、“冬季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大型节会、赛事活动,进一步扩大“圣洁海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提供品牌支撑。四是高度重视宣传推介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依托不同宣传展示平台及各媒体的合作,大力推介宣传海南州丰厚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五是推进旅游商品开发。大力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培育青藏华峰、藏蜜、藏族服饰、乳品及牛肉干、枸杞、石雕等一批文旅企业和品牌商品,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谋划项目建设,夯实先行区基础。一是认真谋划储备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项目库,谋划生成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立项目库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分2022年、2025年、2030年制定规划项目和谋划项目,其中2021—2022年规划项目82个共162.1亿元,2023—2025年谋划项目181个共277亿元,2026—2030年谋划项目111个共213.8亿元。二是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建设,利用发行基金引导各类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充分发挥原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壮大旅游龙头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资产债券化实现融资。立足行业现状,补齐文旅发展短板。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形成资金集聚效应,加快项目建设。三是突出新业态招商。以新基建、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项目为重点,抢抓生态旅游发展新机遇,加大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以文旅融合丰富业态,实现全州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规范市场秩序,护航先行区发展。一是开展全州旅游市场“大走访、大排查、大整顿”专项行动,对全州旅游商品店、景区景点、星级宾馆(酒店)等涉旅企业进行拉网式全面梳理排查,2023年全州累计出动文化旅游市场执法人员6659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134家次,提出整改意见11条,对41家存在疫情防控、消防隐患等问题单位提出警告、罚款、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为海南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保驾护航。二是加强对从业人员标准化指导,组织力量对全州36个乡镇和所有旅游景区(景点)涉及文化旅游市场的讲解词进行挖掘,新修编《海南州全域文旅通用讲解词》,为海南州旅游从业人员讲解提供优秀范本,通过专题培训和以会代训的形式,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制定《海南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五项措施》和《海南州导游讲解员行为举止十不准》,加强标准化建设。

深耕文旅融合,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

6月26日,第一届青海省旅游发展大会(青海湖)暨青海湖高水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旅游发展观摩会在青海湖畔召开。会议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重要指示和在青海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安排部署,通过现场观摩和座谈交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加快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推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速提效。

下一步,海南州将认真落实第一届青海省旅游发展大会(青海湖)会议精神,不断挖掘文旅融合的发展潜力,加快推动生态旅游发展。按照规划目标,力争到2025年末,全州生态资源保护价值得到充分挖掘、自然景观价值得到充分展示、民族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努力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上游示范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黄河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环青海湖生态文化核心体验地。

一是不断创新理念,促进融合发展。始终坚持以“两山”理论引领海南州文旅融合发展,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发展理念,自觉把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放在全局重点工作去谋划、去推进,找准海南州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最佳点,推动文化与旅游工作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

二是不断深入挖掘,扩大产业格局。牢固树立以文促旅的发展理念,发挥文化对旅游活动的引领指导作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对旅游发展的支撑作用,深入挖掘和创新文旅融合产品。不断创新文旅资源宣传推介方式,敞开海南文旅大门,用好青海湖、龙羊峡“金名片”,点亮“龙羊渔火”、叫响“日出之城”、打造“南岸鸟岛”,大力开发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冰雪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清清黄河生态旅游品牌。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文旅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起协调统一、简洁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依托海南州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内部发展条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以文化赋能,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产品体系丰富、服务水平优质、管理运营科学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不断推动新时代海南州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公保才旦,杨延鹏,海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

编辑|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海南州生态旅游目的地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向目的地进发
迷宫弯弯绕
青海省海南州诗歌作品小辑
动物可笑堂
海南州牧民专业合作社成长性评价
海南州“菜篮子”工程建设保障措施调研报告
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