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偷感”太重:年轻人的自信究竟被谁“偷走了”
2024-07-07柳嘉慧马欣卓
柳嘉慧 马欣卓
近日,“偷感”一词频频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突然发现自己的偷感很重”的讨论也是热火朝天。
继“i人与e人”“浓人与淡人”之后,年轻人们又找到了形容自己的新词。一些网友表示被戳中了,“这不就是我本人吗?”
“偷感”不同于“偷”原本的贬义色彩,也并不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才偷偷摸摸,而是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些场合或情境下感到拘谨、畏缩,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默默做事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行为。这些人倾向于默默做事,等到有了显著成果才可能公开,或者等待别人发现,这种行为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满足和成就感。“偷感重”的人往往过于在意周围的眼光,在公共场合做什么都觉得羞耻,甚至无法在别人的注视下做任何事情。
为什么会有“偷感”?
偷感,体现在当下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在学习时,“偷感人”往往选择偷偷学习,不为别的,只是担忧一旦他人窥见自己努力过后仍未能取得好成绩,便会面临尴尬和嘲笑,害怕因此被打脸;当领导或同事在身边时,他们也不敢放开工作,甚至会变得连字都不会打;“偷感重”的人在公共场合接电话时,也会产生浓浓的“说话羞耻感”,而选择到无人注意的地方“偷偷摸摸”接起电话。
年轻人的“偷感行为”离不开社会规范与期望的影响。社会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期望和规范,而在当下社会,年轻人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职场、社交媒体等多方面的压力。
这些压力不仅来自于物质生活的需求,更来自于精神层面的期望和规范。因此,年轻人在面对公众场合或他人注视时,可能会感到不自在和拘束,从而表现出“偷感重”的特点。
另外,在家庭、学校、职场等各方面的压力中,家庭的压力是最为深刻而主要的。当下的偷感“主力军”,是我们所熟悉的“Z世代”,这一代人在童年时期大多会受到“特有的”打压式教育。打压式教育往往表现为父母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明明想夸孩子,开口却是反话,或者经常挖苦、贬低、喜欢拿孩子作对比、挫伤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源于上一代父母的“通病”,并在一定程度上在代际间传递。
在打压式教育的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人,往往会面临巨大的情绪压力和心理负担。他们会变得不自信,害怕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不完美,担心被评价或嘲笑。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他们在某些场合下表现出极强的“偷感”。
此外,这种打压式教育还会影响年轻人的自我认知和自尊水平。他们会更加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从而过度担忧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他人的期望。这种担忧可能使他们在公众场合或他人注视下感到不自在,进而加剧“偷感”现象。
“偷感”其实是“护盾”?
在“偷感”标签的掩护下,年轻人像忍者般披上了一层隐形斗篷,在社交江湖中自由穿梭而不留痕迹。这种带点儿小调皮的“偷感”标签,就像他们的幽默护盾,守护着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次内心的小波澜都得以安全着陆。
“我觉得‘偷感是一种对于隐私的保护。”94年的小许有两个微信账号,一个用来回工作信息,一个用来联系生活,发日常朋友圈。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晒”和“秀”,人们通过展示自己的生活、成就和才华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并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认可,而是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他们选择“偷感”,悄悄地进行自己的计划和目标,等到成功后再与大家分享,这样更能体现出他们的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小许告诉记者,在社交媒体上,个人信息和动态往往会被无数人关注和评论。对于一些比较内向或是不喜欢被过多关注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这种关注是一种负担。因此,他们选择“偷感”,将自己的计划和行动悄悄进行,避免引起过多的关注和评论,从而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内心世界。不被世俗围观,“偷感”是最好的保护色。偷来的时间与空间给自己片刻的安宁,成为暂时停留的小岛。
“我现在都在寝室里学习。班上同学一旦发现你在学习,就会起哄说‘你好卷啊‘这么努力啊之类的,让人很不舒服。所以我现在不管学什么都不敢让她们知道了,像做贼一样。”网友fff表示,选择“偷感”也是对于社交距离的掌控。
无论是在线上或是线下,人与人的联系和互动往往带有一定的社交压力。对于一些想要保持一定社交距离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这种压力有些难以承受。因此,他们选择“偷感”,通过悄悄进行某些活动来掌控自己的社交距离,避免与他人产生过多的社交链接和依赖。
可见,“偷感”之下,带来的也不全是坏处。“偷感”促使年轻人在内心深处默默积累力量,努力提升自己。他们或许在角落里默默学习,也可能在人群中显得低调,但却在无人注意的地方,偷偷过好自己的人生,不断追求进步与成长。
他们懂得,偷偷过好自己的人生,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总之,自信也好,“偷感”也罢,最重要的是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洽之路,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突破自我,找回自信
“偷感”是自我成长中很正常的一个阶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青春期同一性危机与自我意识的展现。”12355心理咨询师江滢对“偷感”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用“同一性危机”来形容青少年时期那种自我概念的混乱和不稳定。他认为,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关于自己的想法整合成一个统一的自我概念,形成稳定和统一的自我观念。同时,青春期也是自我意识迅速增长的时期,其中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过度关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而“偷感人”正是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他们之所以产生“偷感”,是因为他们非常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一些自我的“不安”,但这种不安并非“混乱”,而是他们正在努力解决同一性危机的表现。
在“偷感”成为热词的背后,可以看到在信息化时代,“00后”们早就已被社会贴上了各种标签,而年轻人也在努力捍卫自己的生存空间,希望被社会理解和接纳。
其实“偷感”本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可以默默积蓄力量让自己内心变得强大。可是,当年轻人太过于在意“偷感”本身的时候,便会给自己带来内耗,也就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信,活在了他人的目光之下。
那么“偷感”很重的人应该如何突破自我,找回自信?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评判并不是来自外界的评判和社会标准的制定,而是自己内心深处的自我质疑。认为自己不行,认为别人是这样想的等等。所以自我暗示,不断提高自信心,走进人群,勇于迈出封闭圈,向心求,向内求,只求无愧于自己则是“偷感”人找到自我信心的精神契机。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写道:“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寻找自己的“夜路”,正向共振,自信自立,是每个年轻人必修的人生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