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问题、对策研究
2024-07-06刘倩
刘倩
摘要:我国不断投入涉农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大量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依然存在浪费和不合理的现象,只有提高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研究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问题、对策。首先,阐述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开展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审计支持乡村振兴发展、促进涉农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供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党工作的首要任务,“三农”问题是国家发展和民生问题中最重要的关键问题[1]。党的二十大也提出,民族要振兴,乡村一定要振兴[2]。但乡村振兴战略下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尤其是对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项目申报、统筹整合、资金拨付等方面存在不规范需要解决[3]。审计署印发多项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各种涉农资金的绩效审计力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如何通过绩效审计促进涉农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是审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
综上,文章通过分析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及涉农专项资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乡村振兴涉农专项资金审计监督提供借鉴,以期更好地规范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下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涉农资金的绩效评价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有利于评价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效果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通过对农业专项资金的追踪审计,效果进行评可以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估。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战略,它的实施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实施效果需要对其进行跟踪审计,审计人员必须密切关注自身的实施状况。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审计人员要对项目情况进行核查,对其是否符合政策目标,政策是否被贯彻,是否实现了任务和要求。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往往会受限于自己的职业判断。因此,要运用专业的手段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被审计项目的原理、风险,进而更好的评价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效果。
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有利于确保资金得到有效使用
通过对项目实施情况、费用支出和绩效结果的评价,重点加强对农村涉农专项资金的发放和使用管理的监督,保证涉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原始凭证的真实可靠。同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验,例如,资金筹措不合理、拨付迟缓、到位率不高、不按要求使用资金、挪用资金、损失浪费和闲置截留、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以期提出一些改善性意见,使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有利于促进审计发展
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工作是一项不断扩大审计范围、不断拓展审计内容的过程。各级政府在不断加大对涉农资金的审计力度的同时,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在进一步提升,可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国家审计工作,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目前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全覆盖还未实现
目前,涉农资金绩效审计的覆盖面比较小,特别是市县一级的审计机关,大多侧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较少开展涉农资金绩效审计。首先,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项目越来越多,并且每年都会向农村进行资金的投入,而乡村产业振兴涉及到种植业、渔业等行业,这些行业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且项目多而杂,资金链条多而长且复杂,导致审计跟踪进展困难,容易中断。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把项目资金集中使用,有关的产业和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大型乡村振兴项目中,要实现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审计人员和审计资源,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审计监督升效率的下降。其次,近年来涉农专项资金来源逐渐增多,包括财政拨款、地方政府支持、信用融资、民间资本投资等多个领域,涉及范围也不断扩大,包括“中央+地方”“财政+融资+民间”等筹资方式。但是,审计机关在对涉农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时,更多的是把审计重点放在了地方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上,而对信贷、私募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却疏于关心。最后,对涉农专项资金进行跟踪审计,审计机关要面对的是被审计单位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审计数据,这就要求在审计过程中不能仅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对其原始资料进行审查,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审计人力和资源,很难将整个乡村振兴项目全部覆盖。
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不够完善
首先,各个省份都建立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但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因而,乡村振兴涉农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评价标准难以制定主要受到地理环境、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其次,现有法律法规对于绩效审计的内容并不十分清楚,主要是依赖于行政规章或指导方针来推动,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的法律法规。最后,审计的执法方式也不够严格,在请求信息和延伸调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一些信息是不真实的或者是不及时的,不能查明问题,很难对其进行精确的定性,因此,对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涉农专项资金信息公开度不够
全面公开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情况,有利于提高群众对审计工作的公开监督,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但是,我国关于涉农专项资金信息尤其是乡村地区信息公开程度不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目前我国审计机关公布的相关信息不够全面,而乡村振兴项目种类繁多、内容繁杂,且具有“交叉”“包含”等特点。因此,对细节的披露将占用大量的网页空间和资源,且容易产生重复的问题。第二,我国审计信息披露主要由国家审计机构所组织的审计工作和省级审计机构所承担的重大审计工作,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审计工作一般都是通过上级审计机构、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审核。但审计过程中没有进行实时动态更新、审计后也没有详细公开结果数据以及对审计出的违规行为进行整改,这就造成了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认识不足,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第三,对于涉农专项资金审计信息的公开不够细致。在我国,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格式、表述都是固定的,缺少具体的信息和深刻的解释。乡村地区较为落后和偏远,尤其是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等差距甚大,审计开展难度大,对公开的涉农专项资金审计信息也不够具体。
审计内外生力量不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村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这就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是我国审计部的人才供给和培训力度不够。审计厅缺少复合型审计人才,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是金融和审计专业出身,他们在专业知识上能够很好地胜任审计工作。但是,乡村振兴项目涉及面非常广,从农业产业的发展、金融管理,到法律、环保、乡村振兴的资金等方面都有涉及;由于计算机及各类审计软件的广泛应用,为确保审计制度的有效运行,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审计工作需要一批精通计算机、熟悉审计业务的专业人员。二是乡村振兴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完全是由审计机构来完成的,由于乡村振兴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很多,而且在审计工作提倡全覆盖的情况下,审计部门的人手不够,要想加强审计实力,就必须要增加审计团队,但是这短期内很难做到。将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这两种审计的优势结合起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审计机关的压力,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导致了内部审计的效果受到了限制,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在工作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开展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重点推进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全过程审计
乡村地区产业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决定了审计全范围覆盖几乎不可能,也使得全过程审计的推进也十分困难,所以有针对性地筛选所需审计的重点项目十分有必要。审计机关在对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和资金运作的状况,并辅以当地财政、生态、农业和资源等风险点和关键步骤,对其进行筛选和确定。在确定了审计重点以后,在对乡村振兴的涉农专项资金进行前期审计的时候,就进行审计。同时,严格监管涉农专项资金预算申报工作,形成有效的资金管控意识,不让审批流于形式,也防止地方政府存在着多申请、滥申请等问题;在事中审计上,要加强对涉农专项资金的流转往来进行严格监督和把控,防止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被挪用、侵吞等现象,确保专款专用,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健全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必须有针对性地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进行评估。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不能照搬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而是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创新评价指标,制定出符合地方特色的评价指标,并进一步完善评分标准。另一方面,各地区的省自治区不能简单照搬中央的考核指标体系,因为中央的考核指标体系具有概括性和全面性,不可能能具体针对到省市县。各地区省份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在与当地实际相适应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指标权重、评分标准等进行适当调整。要确保各地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体现自身特色的同时,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
加强涉农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力度
加大对审计结果的公示力度,强化对审计工作的监督,确保乡村振兴涉农专项资金的正常运作。涉农专项资金关系到乡村的发展,对乡村振兴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审计署对乡村振兴涉农专项资金审计结果的发布,将引起社会各界、群众的高度重视,这将对农村振兴涉农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造成巨大的压力,促进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纠正违法行为。一方面,审计结果公告要广泛拓宽其范围。如详细公告具体地区涉农专项资金的来源及去向,使社会公众对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对乡村振兴项目的实际状况有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审计结果披露的质量要提高。除了审计公告的范围扩大,要保证审计结果披露及时并且披露信息质量客观,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让公众对信息了解更全面,监督也更到位。
加快涉农资金绩效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要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专业培训,重点提高查帐、综合分析、宏观思考、研究与把握宏观政策的能力。二是要强化审前培训,强化涉农资金绩效审计。三是要主动向上级部门申请编制,加大审计经费投入,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优化结构、优化结构、优化结构、优化结构,扩大农村审计队伍,加强农村审计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杜静然,赛娜.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J].财会月刊,2021(18):97-101.
[2]蒋水全,周秉,孙芳城.乡村振兴战略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体系探讨[J].财会月刊,2021(09):105-112.
[3]赵洋滋.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策略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3(03):105-107.
吉首大学校级课题“乡村振兴产业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古丈毛尖为例”(项目编号为LSJP2204)。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