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几点建议
2024-07-06李燕永
李燕永
文章通过对晋城市农村从业人口、农民培训持证情况、培训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对晋城市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有参考性的建议和方法,以期改进工作方式,进行更加有效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人才。
人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笔者通过对晋城市高素质农民培育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以期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晋城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
晋城市农村从业人数及培训持证情况
从农村从业人数来看,晋城市总人口218.9万人,从事农业生产78.75万人。自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以来,近五年晋城市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13 220人次。从培训人员持证情况来看,农业企业经理人70人,其中40人为中级;农场主340人,其中60人为高级,50人为中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3 069人,其中250人为初级,1 798人为中级;乡村工匠3 421人,其中673人为初级,10人为中级;返乡入乡创业创新青年共1 270人,其中初级272人,中级113人,高级
100人;高素质女农民5 050人,其中初级300人,高级50人。
晋城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建设情况
培训基地通过机构申请、县级申报、市级审定的程序,在晋城市范围内选择专业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广泛的培训机构承担本地培训任务。晋城市共有培训机构77个,其中公益机构16个,农民田间学校1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6个。
晋城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培训对象不精准
培训对象不精准的原因有二:一是晋城市部分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系统扶持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措施不完善,对现有政策的整合集成力度不够,很多已有的强农惠农政策未能及时向培养对象倾斜,导致真正需要培训的人员不愿参加培训。二是参加培训的人员所从事的专业和培训内容不符。
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培训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受农民自身能力和专业限制,以及私营企业逐利原则,高素质农民培训完成情况参差不齐。二是培训的农业高端人才相对短缺,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农民参训积极性不高。
培训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层出不穷,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对农民培训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农业高端师资人才相对短缺,部分师资专业性不强,技术水平不高,无法满足高素质农民的个性化需求,不能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培训内容与当地实际结合不紧密
晋城市平均海拔800m,全市平面轮廓略呈卵行,整个地区地势呈北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状,境内平原、丘陵、山地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2.9%、28.5%、58.6%,俗称“三坡六山一分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晋城市农业主要生产谷子、杂豆、红薯等小杂粮,露天蔬菜,苹果、梨、桃、山楂、核桃等干鲜果,连翘、黄芩、桔梗、党参等中药材,畜牧业主要是鸡、猪、羊的养殖。晋城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蔬菜、中药材、生猪、家禽、肉羊、蜂业六大现代特优产业和甘薯、蚕桑、黄梨三大传统特色产业的“6+3”骨架。但是高素质农民培训内容与晋城市农业产业结合不紧密,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一是由于部分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培训机构为民办,受自身能力和专业限制,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乏力,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加工供应等最初层级流通为主,附加值不高,缺少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二是经营方式较为粗放,化肥、农药用量较大,造成环境污染与土地质量退化;农业产业布局尚不协调,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二产连接一产、三产不够紧密,三产发育不充足,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不紧密。
长效机制不健全
对培训过的高素质农民在认定、后续服务、更新知识结构和享受相关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工作较为滞后。在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提供科技贷款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未真正向参加过高素质农民培育人员倾斜。虽然政府文件中强调了培训后的延伸服务,但大部分延伸服务都与实际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晋城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提升路径
政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各级党委政府要将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指导、政府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乡村人才振兴纳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同时,各乡镇、村也要建立相应机构,配备人员具体负责,做好登记管理,形成共同参与、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发展机制,为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2.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部门联动制定整体规划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晋城市农业劳动力的现状和特点,从培育目标、培育途径、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初步建立起教育培训、认定管理与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完善农民教育培训的配套扶持政策,切实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同时,财政要站在支持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计上,支持农业,切实保障培训经费,最基本的项目配套经费必须到位,调动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3.改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培育持久人才
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对农民的培育对象都是中、老年为主,真正农业农村的后继力量还是在现在的年轻人。因此,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点应该在“80后”“90后”甚至“00后”身上,加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中之重、长远之计。
4.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真正有学习愿望的人参加培训,精准设置课程和内容,对接需求;利用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中国农技推广App、云上智农,微信群等形式让学员把“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真正让大家学的会,用的上;充分利用涉农高校、职业院校、农业事业单位、广播电视大学等公益培训机构优势,进一步提高学历人才结构,挖掘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并加大对其培养力度,着力提升乡村人才的专业素养,稳步提高农村基层推广人才的比重。同时,结合晋城市产业,优化集群布局,重点发展特色产业,以蔬菜、中药材、生猪、家禽、肉羊、蜂业六大现代特优产业和甘薯、蚕桑、黄梨三大传统特色产业为基础,针对不同地区农民培训相关特色优势产业内容。以村组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家庭农场主为重点,加大对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这类人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全市农村涌现一批有技能、善经营、勇于创业、精于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乡村人才带头人,不断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鲜血液。
5.建立激励机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着力营造乡村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制定人才回乡创业优惠政策,引导在外成功人士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在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扶持力度。在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提供科技贷款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优先向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人员倾斜。充分发挥涉农高校、职业院校、农业事业单位、广播电视大学等公益培训机构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后续跟踪服务规划,实行培训机构专家和乡村人才结对帮扶制度,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在良种推广、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延伸服务,鼓励高素质农民创业,为乡村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
具体操作思路
1.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招生
(1)与教育局、学校或者退役军人局结合
晋城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可以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各类中专、大专、甚至晋城科技大学合作,把大四学生作为培训对象,或者是一次免费的就业培训。如果学生人数很多,可以挑选学生是农村的,或者不会继续升学,马上就业,而且就留在晋城的各类毕业生,让他们对农业有个感性认识。对于每年退役的军人未就业可用让其参加“农村创新创业者培训”“高素质女农民培育”“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
(2)与妇联和共青团结合
要求妇联中的农村女干部、女能人和共青团中的积极分子和优秀人员,参加参加“农村创新创业者培训”“高素质女农民培育”“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
(3)和各级政府、文化旅游局结合
要求各村村长推荐农村“能人”“闲人”“年轻人”“有劳动能力人”参加培训。旅游局要求做旅游行业的旅行社负责人、旅游商店、导游、酒店部分文旅行业的人参加培训。如果人数太多,择优选择生源,组织参加“农村创新创业者培训”“高素质女农民培育”“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种养加技能培训”“农林文旅康养培训”。
(4)和市场监督局、中小企业局、农业执法队结合
要求从事农业行业、农资产品销售的中小企业或者合作社、小门店负责人参加农村创新创业者培训”“高素质女农民培育”“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
(5)和农业农村部门各行业协会、业务科室和相关单位结合
蔬菜协会、农机中心、畜牧中心、现代中心、市场科、品牌站、科教科、产业化科、经管科等部门结合,要求他们指导的或监管的各农业合作社或者大户参加“农村创新创业者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和“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如通过各级分管农业蔬菜的业务科室联系的各种微信群,在农业媒体上发布招生信息,到乡镇宣传培训信息等遴选培训对象。这些学员主要是各县区地区农民、农村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农业公司、农投集团员工等新型农民,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育蔬菜培训班,第一阶段请山西农大、省农业厅专家教授讲授黄瓜、西红柿、西葫芦、蘑菇等栽培技术和涉农法规等理论知识;第二阶段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到山西晋中和“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等地进行专家现场传授茄果类蔬菜高产高效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销售等技术,以期开阔农民眼界,增长知识,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农业领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2.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
一是选择晋城市优秀的“田间学校”作为培训机构,或者和产业化科结合,挑选晋城发展好的农业公司,引导和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并结合晋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进行高素质农民培育。例如:大洞头文化旅游公司、乡村美景农业科技优秀公司、圣康生物科技公司、阳城富民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高平铁炉贡梨合作社、陵川马兰花蔬菜合作社、沁水沁森农业公司、陵川乡土人家、泽州巨丰农机合作社、晋城智和农业公司、高平国营良种场、泽州锦花润农蜂业合作社等,不限于这些机构,甚至家庭农场、农业大户等。原因如下:这些机构有文化、有素质、懂管理、有地方、懂农业行业、与实践紧密结合、有专业,而且好管理,可以作好后续延伸服务,可以让他们发挥好农民培育的带动引领作用。二是选择农业系统事业单位,农村社会事务中心、现代中心、农机中心、畜牧中心、晋城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晋城科技大学相关农业院系作为培训机构,也可以跨地区选择外市、外省相关农业推广机构和涉农院校作为培训机构,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三是选择优质且承担过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的社会培育机构。这部分机构少选、慎选。
3.扩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
扩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一是可从晋城市市农业系统(包括相关单位)的中级及以上人员及其他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如银行、保险、法律部门、市场局、中小企业局等相关业务人员中挑选;二是可从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党校、涉农大专院校的专职教师、社会上的乡土专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涉农企业的负责人、外省市请来的行业专家、高级技能农民或“能人”,其中,具有真正技术的涉农行业“农民”现身讲课,可以更有针对性,可以引起共鸣。
4.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技能提升
晋城市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有待提高,可以组织农业系统人员中级及以上和副科干部以上(甚至县区负责人)点对点学习,对接南方农业农村政府部门外地专家给晋城市高素质农民授课,学习掌握南方农业政府部门发展农业的好方法、好模式、好技术,“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提升晋城市农业系统中层干部的素质,带领本地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
5.后续服务
一是以培训机构为主体,服务学员为目的,划出1/3~1/4的资金作为后续服务费用。培训机构可以和讲课的老师签协议商定服务农民的次数及价格,培训机构也可以针对特殊需求的问题聘请外地专家来解决农民遇到的困难。农民也可以自己选择要求哪方面或哪个专家来指导。培训前和培训后要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示范带动,让学员记录服务次数。
二是晋城市农业系统划出1/3~1/4资金作后续服务费用。结合“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技术服务”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畜牧、农机等专业队伍进行后续服务。
6.考核
通过培训后,可以把培训学员中成为农村创新创业者、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带头人、农村社会事业带头人、种养加能手(即领办、创办合作社、涉农企业;成为农业大户、村委带头人、种养加“乡土专家”;解决农民就业等方面)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让“能人”做事,培养“能人”。
做好以上几点,既培养市场主体,又让真正做农业的农民得到了实惠,还让农业系统的干部职工真正掌握了技能,得到了实践锻炼,最大程度调动了各方积极性,让农业、加工业、服务业三者融合,共同促进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晋城市农村社会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