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式教学策略探究
2024-07-06林秋云
林秋云
摘 要:初中历史所涵盖的课程内容比较繁杂,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将时代、人物和时间混淆的现象,而在单元主题式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通过界定单元教学主题,整合单元课程资源,创新课程讲解方式,评估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方式的升级,从而达到优质教学的目的。为此,文章基于新课标视域对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式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实现高质量的历史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式
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式教学是将单元主题作为特定探索目的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技能,特别是在进行了许多的文本阅读之后,他们对基础的历史事件和时间发展规律有自己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界定整个单元主题,指导学生以主题为核心进行历史知识探索,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也可以拓宽传统的历史教育内容界限。对学生而言,有助于他们在历史教学中养成正确的思考方式,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一、单元主题式教学概述
单元主题式教学反映了新课标下的教育需要,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教学要点进行梳理,明确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持续的探索,并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东西。在教学中,对单元的内在知识进行周期性的梳理,将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推动整体教育发展。从更为细致的层面分析,单元主题式教学侧重于引导学生结合各种学习方式,对教材理论与历史来源进行探究,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加深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促进教师的教育质量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升。由此可见,单元主题式教学极大地创新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不再受约束,它是一种适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学方法,它具有保质量、提效果的特点,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完全激发出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养成。
二、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式教学策略
(一)合理划分单元主题子任务
在单元主题式教学中,单元主题式任务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教师要科学安排历史单元主题任务,让单元主题任务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将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完全释放,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养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以此提高他们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优化学习思路,提高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确保历史教育的实用性。科学地进行历史单元主题式任务活动设计,要求教师对学生真实的历史学习状况有充分的把握为基础。
以《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教学为例,教师提出合适的单元主题式任务,再由学生按照这个单元任务指导进行探索学习。该模块教学计划由八个小模块组成。第一个模块是“明朝的统治”,设计主要的探究问题为:明朝前期采取什么措施达到强化皇权的目的。第二个模块是“明时期的对外关系”,主要把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这两个重要的历史史实,设计主要的探究问题为:具体描述这两件历史事件的发生、经过、结果。第三个模块是“明朝的科技、建筑、文学”,设计主要的探究问题为:结合文本绘图表,总结概括明朝的科技文化成果有哪些。第四个模块是“明朝的灭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并思考明朝衰亡的原因。第五个模块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设计主要的探究问题为:“假如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你如何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此基础上,安排前五个模块小结任务,也就是“探索和对比明朝与前代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明朝的整体情况,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第六个模块是清朝早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设计主要的探究问题为:清朝早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第七个模块是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设计主要的探究问题为: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与明时期强化皇权的做法相比,有哪些异同。第八个模块是“清朝早期的文学艺术”设计主要的探究问题为:清朝早期的文学艺术成就有哪些。
基于上述模块分任务展开自主探究、合作探索,并进行最终的总结,如此,学生能充分认识到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程。有助于学生树立起历史全局观和时空观,学会站在历史全局的高度看待历史事实,表述历史观点。
(二)开展单元主题专题研究指导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式教学,特别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基于此,教师可以进行丰富的探究式和项目式学习,再进行间接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还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学习时间与空间。
例如,在进行《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教学时,围绕“开放与繁荣”的两大主题,开设“创新的政治制度”“开明的民族关系”“富强的经济”“辉煌的科技文化”“开放的对外交流”等五个专题,并重点讲解开元盛世、贞观盛世、大运河、科举制度、民族关系等内容。比如在开展“开放的外交”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专题研究活动,第一个子活动是收集与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活动有关的历史资料。第二个子活动是探究促进对外交流活跃的各种因素。第三个子活动是探讨其历史影响,对后世有哪些启发。第四个子活动是假设你是一名西安的地接导游,请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导游词。在学生开始专题研究前,教师先引入《西游记》影视作品中的一些片段,之后由学生根据所知的历史资料,将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等不同的情节,用角色扮演、朗诵诗歌等不同的形式展现,并将这些历史事件的不同点用用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探索其他问题时,除课本外,还可以参考《隋唐五代简史》《中国通史》等有关资料,并与课本上的内容相联系,撰写导游词。在分组讨论时,小组成员要进行适当分配,使研究效果更好。在编创导游词时,可结合唐朝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及有关《唐长安城示意图》资料展开。
在研究时,教师要对史料进行讲解,对课本上给出的结论进行解释,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隋唐的外交史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且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玄奘和鉴真艰辛的外交之路,学习他们勇于探索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做为一个中国人强烈的自豪感。另外,有的学生在归纳研究成果时,也将“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相关时政信息与自身所学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关键学习能力,学会从古代历史事件看今天的世界发展,对现阶段我国的外交政策建立起高度的政治认同。
(三)设置问题链开展循序渐进式教学
初中历史单元内容丰富,单元主题式教学的实现过程以循序渐进式原理逐层展开,逐步从了解历史过渡到感悟历史,获得启发,形成深层次学习思维。在新课标视域下发展学生的深层次学习思维,要聚焦问题求解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将所要处理的问题与内容的逻辑层次相联系,建立递进式的问题链,构建出有逻辑的单元主题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解题时,能熟练地把握住所学知识,发展历史思维,产生新的迁移,从而得到新的认知,以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以“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为例,可以将该单元主题学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工业革命的出现怎样改变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引起的阶级关系的变化又是怎样推动意识形态和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本质来源。再将这三个主要任务拆解,形成递进式问题链,辅以各种历史资料,通过问题探索,加深学生在问题求解中的思考层次,实现深层学习。具体教学流程划分为三个课时:
第一个课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逐层划分为三个主问题,基于主问题设置问题链。第一个主问题是: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问题链设置如下:分别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是英国先启动工业革命。第二个主问题是:探究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问题链设置如下:分别是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工业革命如何推动手工工场发展成大工厂。第三个主问题是:探究其影响,问题链设置如下:分别是:在工业革命时代,英国怎样成为世界工厂,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什么。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个课时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逐层划分为两个主问题,基于主问题设置问题链。第一个主问题是:探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问题链设置如下:工业革命使工人阶级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工人阶级怎样摆脱此种局面,获得了什么样的结果。第二个主问题是:探究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行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问题链设置如下: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帮助工人摆脱困境、以《共产党宣言》为理论基础,寻求破解困境的方式、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怎样将其落到实处、实践价值何在。
第三个课时是开展活动,唱响《国际歌》,主问题是“从这首歌曲中学习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样的历史价值观?”问题链设置如下:第一个问题这首歌创作历史背景与什么有关,用关键词概括。第二个问题这首歌产生了什么影响,联系所学历史知识展开论述,或者使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第三个问题播放歌曲,配以相关历史片段,组织学生从真实的历史情境中感悟这首歌曲创作的重大历史意义,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历史价值。由此可见,基于单元主题设定具体情景问题与课时任务,然后在每一项任务下面设置有层次的问题,通过研究与协作探索的有机融合,可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史料分析、观点提炼和解读等技能,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四)实施单元主题教学评估
在单元主题式教学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活动的实施上,主动改进教学评估,把教科书的内容与学生学习表现相联系,在指导学生进行主题式探究时,注意多样化过程性评估,鼓励并认可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新颖思想,从而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一视同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意愿与行为。对学习基础稍差的同学,要从他们的立场出发,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其强化历史学习信心,让他们从易到难地学习,为贯彻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不断提供支持。
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晰学习目的与任务,从而让他们对“近代化”这个历史观念有准确的了解,并清楚地意识到近代化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设定学习任务,同时也要注意全面评估他们的学习过程。比如通过查阅历史史料、观看录像等,认识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归纳出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内容,并与以往的工业相对比,辨析不同之处;说明洋务运动的“新”有哪些表现。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做出高效评估,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等手段,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方式,给他们的研究性学习指出明确的路径,让他们能适时地发现自己的缺点,然后做出相应的改善,切实提高其历史核心素养。
三、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性和人文关怀性,以单元为单位进行主题教学,是优化教学结构和重构教学形态的一项重大举措。要想达到中学历史单元主题式教学的目的,教师必须充分立足于学生立场,做好单元主题式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分配、教学方式创新等工作,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教学系统,为更好地进行单元主题式教学创造更多的契机。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改进课程教学评估系统,用优化的评估方法指导学生全面和客观地反思自己,促进学生技能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莹. 基于大单元理念的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3(50):145-149.
[2]范岩媛. 指向主题式学习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J]. 中学课程资源,2022,18(02):36-37.
[3]杜秀军. 融合与共生: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5):42-44+57.
(责任编辑:孙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