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思想引领 培养时代新人

2024-07-06席晓丽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5期
关键词:南阳校园文化中华

席晓丽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南阳师范学院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构建和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融入全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学校积极组织各教研室分专题开展系列集体备课,找准切入点、侧重点和关键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回应青年学生的文化关切,打造更多思政“金课”,让习近平文化思想“带着热气”“带着责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达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好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持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创新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是深挖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强化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南阳师范学院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确保各门课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特别是通过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专业课程,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两个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历程,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守正创新,自觉投身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光荣事业。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着力探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路径。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举办“文化自信、世界主义与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和首届汉文化研究南都论坛,扎实推进“汉画像石数字修复与呈现实验室”试点建设,《南阳通史》研究与编修等8项课题获批2023年河南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

三是突出“第二课堂”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长使命担当。南阳师范学院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依托南阳“四圣”文化,打造卧龙学子品牌,培育卧龙文化艺术节、“张衡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校园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师生文化自信和道德涵养。积极实施“南师印象”校园文化品牌提升工程,构建以“明德活力 逐梦星耀”为主题内涵的全方位、一体化校园文化体系,沿着“明德·师范文化节”“活力·卧龙文化艺术节”“逐梦·社团文化节”“星耀·南得时光周末文化盛宴”四个文化板块的校园文化活动主线,引领和传播先进校园文化理念,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南师特色的校园文化。“南师印象”校园文化品牌提升与建设工程启动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000余场,其中“卧龙文化艺术节”已连续举办21届,荣获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同时,大力实施“传承经典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育人工程,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把“爱国、奉献、奋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传承经典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育人工程被评为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道德讲堂”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通过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文艺演出和志愿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涵养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提高学习能力,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作者系南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责编:行 之

猜你喜欢

南阳校园文化中华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中国著名书法家米南阳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