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百紀念: 論發揚中山思想中的兩岸黃埔精神
2024-07-06劉性仁
劉性仁
2024年是黃埔軍校建校一百年,黃埔軍校當時是由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指示籌辦,成立於1924年6月16日,由當時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任首任校長,陸軍軍官學校創校於中華民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黃埔學校不只是將領的培養,也是中國近代史中的重要紀錄。而陸軍軍官學校遷台後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而其宗旨和創校目的是為了培養中華民國陸軍軍官,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便改為大學與專科學制。黃埔軍校可以分為黃埔時期(十三年~十六年)、南京時期(十七年~二十六年)、成都時期(二十七年~三十八)及鳳山時期(三十九年迄今),並於四十三年改制為四年大學教育,為國軍培育文武兼備之幹部。
所謂的黃埔精神就是“犧牲、團結、負責”的精神,亦即“犧牲的精神”、“團結的精神”以及“負責的精神”。黃埔精神於1926年9月23日,在《黃埔日刊》發表“什麼是黃埔精神?”一文提出“黃埔精神”這個概念。其在文章中揭櫫“一個團體,一種組織,只要它能繼續存在而成為一種勢力,必定具有也必定形成一種特殊精神;能使它的正當精神得到充分的發揚與廣大,這種團體必定是能完成其使命而創造出無限之價值的。這團體精神的具有與形成,發揚與廣大,其可能性,當然要受歷史和環境的支配,同時也必然要靠各分子之人為的努力而進展。”
從孫中山思想來看,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主共和國後,先有袁氏竊國,繼有軍閥亂政,列強環伺,國事內憂外患,乃有感“徒有革命志士,而無革命武力”。民國12年底,國父決定成立軍校,民國13年初指派蔣中正先生擔任軍校籌備委,“親愛精誠”是以信仰、信任、自信乃臻於“親”,以愛國家、愛同胞、愛同袍乃臻於“愛”,進而以“精誠”之所至,共同砥礪武德、精進職能、無畏無懼、衛國衛民;而“犧牲、團結、負責”的“黃埔精神”,是發自內心的良知與血性,表現於外在忠勇愛國的情操,不計死生,以寡擊眾;是無私無我,協調合作,如手如足,義共患難,志同生死;是對自己負責,對袍澤負責,對國家負責,對歷史負責,實踐忠貞衛國、保護人民之天職。員會委員長,並親自選定廣州黃埔為校址。黃埔精神就是親愛精誠的精神。
值得討論的是,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它經歷複雜曲折的過程。在籌備過程中,如何選擇教職員和招收符合要求的學生?軍校籌備處透過多次討論決定,在組織上全校員生需要加入國民黨;在思想上,所招學生應具有接受國民黨之三民主義。更引發討論的是黃埔軍校內應不應該有共黨思想的學生?共產黨後來軍校的發展也受到黃埔軍校的啟發。
當時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並不意味著就放棄了自己的信仰,這後來產生問題;李大釗在國民黨一大上表明態度。我們可以加入中國國民黨去從事國民革命的運動,但我們不能因為加入黃埔軍校而脫離國際的組織。足見共產黨員個人雖然加入國民黨,但其地下組織還存在,信仰的是共產主義而非三民主義。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仍任重道遠,兩岸同胞應在當下發揚團結、奮鬥、救中國的黃埔精神,攜手合作,以實現民族發展。
一、孫中山思想
是正統的黃埔精神
廣州蒙難脫險後,孫中山痛定思痛,拋棄對帝國主義和軍閥的幻想,總結出兩條經驗教訓:一是依靠軍閥來打倒軍閥列強是行不通的;二是要完成革命事業必須要有革命的軍隊。於是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完成國民黨改組的部署之後創辦黃埔軍校。建立國民革命軍,來打倒列強,剷除軍閥,統一中國,振興中華。根據黃埔精神,孕育於孫中山愛國、革命、和平、奮鬥的精神,黃埔精神發源於中山精神,中山精神孕育出黃埔精神。
黃埔精神的核心價值就是“犧牲、團結、負責”,這些價值誠然都是孫中山思想中的重點。有關犧牲價值部分,孫中山先生曾指出:“革命的精神沒有別的秘訣,秘訣就在不怕死。要能夠有這種大勇氣,在心裡中就是視死如歸”。“一般人只要感受了革命的精神,明白了革命的道理,便可以視死如歸;以為革命而死是很高尚、很難得和很快樂的事”。從黃埔建軍以來,建校初期僅有500支步槍,武器並不足夠;但黃埔子弟以他們的熱血壯志為國家民族注入生命力,毅然承擔起保國衛民的神聖使命。他們無怨無悔,所憑藉的精神動力就是黃埔“犧牲”的精神,以及“親愛如手足、精誠無私念”的校訓。因此“犧牲”就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這誠然是中山思想中對國家民族社會的大愛。
團結就是“成於一”大家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達成任務。往昔黃埔的先賢先烈們團結在政府的指揮下完成各項歷史性的任務。在中山思想民族主義部分的團結是重要的方法,民族要團結在一起;至於“負責”就是敬業的精神,樂觀且勇敢的承擔責任,有所為、有所不為,勇於任事,勇於擔當。負責的態度
不只能喚起軍人的責任心及榮譽感。黃埔子弟更能以負責的態度對部屬負責、對長官負責、更對歷史負責,塑造出黃埔子弟在意志與執行力的傑出表現。至於“負責”就是敬業的精神,樂觀且勇敢的承擔責任;有所為、有所不為、勇於任事、勇於負責的擔當。負責的態度就是喚起軍人的責任心與榮譽感。負責也是中山思想中所強調的態度。
二、親愛精誠
是黃埔歷史不變的內涵
中山先生為挽救國家於危亡窩乃決定創立軍校窩做為建立中華民國民主及生存發展的國家武力,培養革命幹部的搖籃。回顧建校初期以500支步槍,憑藉“不貪財、不怕死、愛國家、愛百姓”之高尚志節;抱“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之精神,為國家興亡而捨生取義,成為國軍卓越之領導人才而蔚為國用。黃埔精神是以“犧牲、團結、負責”為其主要的內涵,並以“親愛精誠”的校訓傳承,成為國軍官兵肝膽相照、生死與共;激勵著國軍全體官兵團結一致堅守崗位、努力奮發成長茁壯。自黃埔建軍後,國軍為因應建軍備戰需要,以黃埔為起點,相繼成立各類型的軍事院校培植人才,在“親愛精誠”校訓及“犧牲、團結、負責”的黃埔精神下團結奮鬥;故黃埔建軍的歷史不變的內涵就是奠定中華民國邁向民主自由法治社會的基礎,並確保經濟繁榮與人民安定。
三、振興中華
是黃埔精神的精髓
孫中山組織興中會,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喚起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取得了辛亥革命、北伐、抗日戰爭的勝利、振興中華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目標。孫中山首創民主共和政治體制,孫中山提出了以人民為主的思想。孫中山規劃中國現代化建設藍圖。孫中山的富強之夢,振興之夢,為中國現代化設計心理建設(孫文學説中的行易知難、物質建設(實業計劃)、社會建設(民權初步)、國家建設建國大綱、三民主義。黃埔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是有自己的精神,即所謂黃埔的革命精神。從主義而來。五四運動後,決定中國政治的是槍桿子及筆桿子;振興中華就是黃埔精神。
孫中山先生創辦黃埔軍校之初就確定黃埔軍校以建立革命武裝推翻帝國主義及軍閥統治、挽救國家與民族危亡為宗旨。振興中華無異是黃埔軍校的精髓,為國家民族而奮鬥。黃埔軍校精神若從大陸的角度來看無異是振興中華及國家統一。
民國十三年成立之黃埔軍官學校。民國三十九年於台灣鳳山復校,民國43年採行四年制大學教育不分系;民國十三年在蔣公手書的“親愛精誠”校訓中建立了黃埔,在黃埔精神“犧牲、團結、負責”的薰陶下,為革命傳承薪火,昔日黃埔,頁頁滄桑,紀錄著先賢先烈之壯烈犧牲,傳誦著英雄好漢之忠肝義膽;今日黃埔,篇篇樂章,歌頌著風起雲湧之成長喜悅,展現出哲學、兵學、科學之教育成果。振興中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是黃埔精神的精髓。
四、小結:黃埔精神任重道遠,兩岸都應發揮黃埔精神
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蔣介石表示:“陸軍官校,為革命軍基本人才培植的基地,與建軍建國的前途有莫大之關係,早就應該恢復。校長一職,不能以任何人兼任,所以在校長人選未定之前,軍校的名稱不願恢復,這次任命羅友倫同志為校長,正式恢復軍校。”在台灣選定民國三十六年成立之“陸軍軍官學校台灣訓練班(鳳山)”為復校校址,自三十九年復校至今,由本校先期畢業的優秀同學先後出任校長,羅友倫中將為復校後第一任校長,歷屆校長均為當代傑出將領,才德兼備,為國育才,致力於校務精進。黃埔在台復校的目的在於培養革命軍人之武德,養成忠貞堅定,奮鬥犧牲之精神。軍事教育:首在完成單兵、伍,班之基本戰鬥教練、作戰勤務、輕兵器射擊教練與近接戰鬥射擊技能。黃埔精神是出自黃埔中華兒女在孫中山思想的影響下,為民族獨立及國家民族發展的一種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珍貴精神財富。百年前的黃埔人精誠團結、共赴國難,書寫了輝煌的歷史,完成黃埔精神的開創;百年後的挑戰甚多,中山思想的發揚與研究正是黃埔精神的最佳詮釋。
總之,孫中山思想是正統的黃埔精神,黃埔建校已經一百年了,發揚及恢
弘黃埔精神就是實現孫中山思想;對於黃埔軍校中黃埔精神來說,轉化到今日便是軍隊國家化、法制化及專業化;伴隨台灣民主化發展,“軍隊國家化”、“國防法制化”已成為現代化民主發展的趨勢。
另外,隨著時代價值的改變及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因此秉承“犧牲、團結、負責”黃埔精神,一方面展現新時代國軍應有的精神和形象,黃埔精神的發揚任重道遠。忠誠無私的黃埔精神、奉行“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的信念。從黃埔建軍到今日這一代軍人的價值在於愛國救民的胸懷以及“執干戈以衛社稷”的壯闊情懷,黃埔精神未來仍然是任重道遠。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發展,離不開中山思想。黃埔軍校之所以能夠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產生重要影響,就在於其確立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黃埔精神,鑄就了黃埔軍校的精神,這是兩岸當局都需深自省思之處。
對台灣來說,“親愛精誠”是以信仰、信任、自信;而“犧牲、團結、負責”的“黃埔精神”,是發自內心,表現於外在忠勇的情操,不計死生,對國家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對大陸來說,黃埔精神,雖揭示著“犧牲、團結、負責”精神;但論其宏大願景,卻是要建立國父革命建國初心與理想,也就是創建一個富強、民主、統一的中國。兩岸的黃埔精神就是強調為國家民族的奉獻犧牲,團結華夏同胞,願黃埔百年兩岸皆能記取黃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