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江云教授运用温阳通络法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经验

2024-07-05张丽琴顾玲丽张丽燕粟荣吴洋彭江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6期
关键词:名医经验

张丽琴 顾玲丽 张丽燕 粟荣 吴洋 彭江云

*基金项目: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

第一作者简介:张丽琴(1994-),女,住院医师,研究方向:风湿病研究。

△通信作者:顾玲丽,E-mail:guyuxin82@126.com

摘要: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皮痹”范畴,彭江云教授认为本病以阳虚瘀阻为基本病机,先天不足、阳气亏虚为本,风寒湿邪侵袭为标,内外合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生瘀,瘀血痹阻经脉,而致皮毛、经络、肌肉失养而成本病。治疗以扶阳固本、活血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用药原则一是重用温阳药物为主,特别是附子,二是配伍活血通络之药加大通络之效,临证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皮痹;系统性硬化症;温阳通络;名医经验;彭江云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6-0001-03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类以皮肤和(或)脏器发生进行性纤维化、胶原过度沉积和明显的血管改变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2]。临床表现为四肢或躯体皮肤的增厚硬化、肤色黧黑、雷诺现象、手足破溃,病程中后期可累及肺、食道、胃肠、心、肾等多脏器,出现咳嗽咯痰、胸闷、心悸、吞咽困难、纳差、腹胀等症状[3-4]。西医治疗多使用糖皮质激素、传统DMARDs、扩血管药及抗纤维化药等药物,但临床疗效欠佳,不良反应大[5-6]。SSc归属中医学“皮痹”、“肌痹”“肺痹”等范畴,皮痹之名首见于《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彭江云教授在临证辨治皮痹多从温阳、通络入手,重视“扶阳固本、活血通络”,遣方用药时擅以附子配伍活血通络之药取效。

彭江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吴生元教授学术继承人,全国第六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岭名医,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对扶阳理论及临床研究颇有心得,对辨治系统性硬化症见解独到,药物运用也独具特色,效果颇佳。现将彭江云教授运用温阳通络法治疗皮痹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各医家对皮痹病因病机说法不一。《医学入门》曰:“痹属风寒湿三气侵入而成,然外邪非气血虚则不入”,道出了气血亏虚、外邪趁虚而入为本病的病机。《素问·五脏生成论》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指出本病由风邪侵袭,血脉瘀阻而成。《临证指南医案》记载:“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阐述了外邪侵袭日久导致气血亏虚,血脉瘀阻而发为本病。邓铁涛[7]教授认为本病系外邪侵袭皮毛,传至肺脏,先损于肺,后影响先后天之本肾脾,一损俱损,继而出现上中下三损并存。宋欣伟[8]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为阳虚寒盛,机体阳虚故皮肤失于温煦;外寒风、寒、湿等邪侵袭人体,二者共同致病。孟如教授[9]认为本病的病机为阳气衰微、气血不足为本,寒凝血瘀为标。吴生元[10]教授认为本病发病机理系阳气虚衰,阴寒湿邪内生,凝结肌表,痹阻经络。吴洋教授在承袭吴生元学术思想基础上,提出本病的病机为肾阳衰微,寒湿痹阻。

彭江云教授认为皮痹肿胀期病机为先天不足、阳气亏虚,风寒湿邪趁虚侵袭机体皮毛,内外之寒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而致病;硬化期为邪气日久内舍于肺,肺合皮毛,肺脏受损而致皮毛不泽,加之邪久生瘀,瘀血痹阻经脉,气血运行失常而致病;萎缩期病机为肺损下传影响后天之本脾,出现先后天俱损,脾主肌肉,脾虚而致肌肉失去润养,加之瘀血阻络,气血运行受阻而致病。总体还是以阳气亏虚、外邪侵袭、瘀血阻络而致,故治疗着重于扶阳固本、活血通络。

2  温阳通络与SSc

《黄帝内经·素问》云:“阳气者,若天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化气,阴成形。”中医认为,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能增强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基于众多阳气论学说,吴佩衡先生汲取前人扶阳经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吴氏扶阳学术流派,彭江云教授为云南吴氏扶阳流派第三代传承人,将扶阳理论灵活运用于风湿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在皮痹的中医治疗上善用温阳散寒之品配伍活血化瘀之药,常用药物如附子剂量可用至 30~60 g,治疗时遵从吴佩衡先生之“多一份阳气,便有一份生机;多一份阴霾,便多一份杀气”理论,主张用药宜温、宜升、宜通。彭江云教授治疗皮痹以温阳通络贯彻始终,在临床运用取得较好疗效。

3  典型病案

刘某某,男,78岁,2022年11月30初诊,患者诉3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四肢皮肤发紧、肿胀,双手雷诺现象,全身多关节疼痛,至外院诊疗,考虑系统性硬化症,予口服“醋酸泼尼松20mg qd、青霉胺1片 bid、秋水仙碱1片 qd、硝苯地平1片 qd”及静脉滴注注射用环磷酰胺400mg 半月,规律用药3月,感疗效欠佳,故求助于中医,刻下症见:面部、颈胸部、双手指、手背、双前臂、双足皮肤变硬、发紧肿胀,肢端发凉,双手雷诺现象,遇冷症状加重,面部皱纹、鼻唇沟变浅,口唇变薄,口周轻度放射性条纹,张口轻度受限,鼻翼变尖,双手、双肘、双膝关节冷痛,稍有吞咽困难,偶有心慌、胸闷,活动后明显;偶有咳嗽、干咳无痰,畏寒,乏力,纳差,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白,苔薄白微腻,脉沉细。辅助检查: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初筛(+)、抗核抗体滴度:1:320、抗U1-nRNP(+++)、Scl-70(+)、抗Ro-52(+++)、抗着丝点抗体(+++)。RF分型、CCP、AKA:(-)。血常规:白细胞3.96×109/L,血红蛋白:126 g/L;血沉:34mm/h;免疫功能:补体C3:0.69 g/L、CRP:6.77mg/L;肝功+心肌酶:白蛋白29.4 g/L、AST:49U/L、肌酸激酶:437U/L、肌酸激酶同工酶27U/L、乳酸脱氢酶368U/L、a-羟丁酸脱氢酶296U/L;心肌三项:肌红蛋白310.5ug/L、肌钙蛋白T0.138ug/L;甲状腺激素检查5项:TSH:13.56IU/L;肾功、血糖、二便常规、凝血、电解质、BNP:(-);胸部CT:双肺间质性改变并轻度炎症,主动脉硬化、心影增大,心包少量积液。心脏彩超:房间隔膨出瘤形成、右心房饱满,三尖瓣中-大量反流、二尖瓣、主动脉瓣少量反流,肺动脉高压(60mmHg)。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皮痹病(阳虚瘀阻证);西医诊断:(1)系统性硬化症。(2)肺动脉高压。(3)轻度贫血。(4)心包积液。(5)肺间质纤维化。(6)低蛋白血症。西医治疗同前,中医治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予附子桂枝汤加桃红四物汤加减,处方:白附片30 g(开水先煎3 h),桂枝10 g,薏苡仁30 g,细辛6 g,砂仁10 g,乌梢蛇10 g,羌活10 g,独活10 g,淫羊藿10 g,怀牛膝10 g,白芍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熟地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生姜10 g,甘草10 g。10剂,2日1剂,水煎温服。并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功能锻炼。

二诊(2022年12月20日),患者诉服药后感面部、双上肢、胸部皮肤变硬、发紧、肿胀明显缓解,肢端发凉,雷诺现象明显缓解,偶有颈腰部疼痛,心慌、咳嗽好转,畏寒、乏力缓解,纳食差,睡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症状缓解,舌质变为淡红,西医治疗原则同前,中医辩证同前,续予附子桂枝汤加桃红四物汤加减,肢端发凉仍明显,白附片加为60 g加强温阳散寒之功;纳食差,去熟地,加白术10 g,神曲10 g健脾消食开胃。处方:白附片60 g(开水先煎3小时),桂枝10 g,薏苡仁30 g,细辛6 g,砂仁10 g,乌梢蛇10 g,羌活10 g,独活10 g,淫羊藿10 g,怀牛膝10 g,白芍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甘草10 g,生姜10 g,神曲10 g,白术10 g。10剂,2日1剂,水煎温服。并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功能锻炼。

三诊(2023年2月5日),患者诉面部、双上肢、胸部皮肤变硬、发紧、肿胀明显缓解,肢端发凉好转,雷诺现象明显好转,纳食可,睡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沉。辅助检查: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初筛(+)、抗U1-nRNP(++)、抗核抗体滴度:1∶320、抗Ro-52(++)、抗着丝点抗体(++)。RF分型、CCP、AKA:(-)。血常规:白细胞3.28×109/L,血红蛋白:124 g/L;血沉:17mm/h;免疫功能:补体C3:0.68 g/L、CRP:5.51mg/L;肝功+心肌酶:白蛋白30.5 g/L;心肌酶谱、肾功、血糖、凝血、电解质:(-)。胸部CT:双肺间质性改变,主动脉钙化、双肺纹理增多。心脏彩超:房间隔膨出瘤形成、右心房饱满,三尖瓣中等量反流、二尖瓣、主动脉瓣少量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40mmHg)。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均好转,西医治疗原则同前,中医辨证同前,效不更方,续予附子桂枝汤加桃红四物汤加减,减白附片为30 g,纳食正常,去神曲,处方:白附片30 g(开水先煎3 h),桂枝10 g,薏苡仁30 g,细辛6 g,砂仁10 g,乌梢蛇10 g,羌活10 g,独活10 g,淫羊藿10 g,怀牛膝10 g,白芍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白术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甘草10 g,生姜10 g。10剂,2日1剂,水煎温服。并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功能锻炼。

按:本案例患者老年男性,以四肢皮肤发紧、变硬,双手雷诺现象就诊,院外诊断SSc,西医治疗3月疗效不佳故加中药治疗。患者以皮肤发紧、变硬为主症,当属中医“皮痹病”范畴,患者先天不足、阳气亏虚,加之劳逸不当,正气受损,卫外不固,风寒湿邪趁虚经皮毛侵袭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生瘀,肌肤失荣不养故见皮肤发紧、变硬;阳气不能温润四肢故见四肢发凉;阳气温润、推动能力下降,血行不畅、四肢末梢瘀血阻滞,故见雷诺现象、甚或四肢末梢肿痛;风寒湿邪痹阻关节,不通则痛,故见关节疼痛;阳虚心脉失于温阳,故可见心慌;肺合皮毛,皮毛受邪气,内传于肺,肺失宣降,故咳嗽、胸闷;肺病下传于脾,脾胃运化失调,故可见纳差。本病病位在皮肤经络,病性为本虚标实。中医标本同治,治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予附子桂枝汤加桃红四物汤加减。附子桂枝汤依据《金匮要略》桂枝附子汤而来,“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加减”,白附片、细辛、生姜温阳散寒;桂枝温经通络;乌梢蛇祛风散寒通络,羌活、独活祛风除湿通络;淫羊藿、怀牛膝滋补肝肾;白芍敛阴柔肝、缓急止痛;桃仁、红花活血通络;熟地、川芎、当归补血养血活血;薏苡仁、砂仁健脾益气;甘草调和诸药。二诊肢端发凉、纳差,故将白附片量加大,增强温补阳气之功,考虑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加大健脾益气消食之功。全方共奏温阳散寒、补益先后天、活血通络,使阳气通达于四肢,经脉通畅,气血运行如常。三诊病情缓解,纳可,故续用原方去山楂,减少附子用量。

4  小结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及病机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比较困难。中医以先天不足、阳气亏虚、外邪侵袭、瘀血阻络为病机。治疗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为基本治则,可加大温阳药的使用,特别是附子的用量,《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附子不仅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也可散寒止痛。附子虽有毒,但煎煮得当便可避免。扶阳得当,机体阳气便充足,气血运行可正常,瘀血阻络之像可除。加上活血通络之药一者可加大活血通络之效;二者经络通畅,阳气便可运行正常,益于扶阳。

参考文献:

[1]王蕾,何东仪,陈园园,等.分期治疗系统性硬化症[J].中医杂志,2022,63(21):2098-2100.

[2]蔡金云,傅萍,孙瑞希,等.系统性硬化症163例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2,38(9):589-593.

[3]王倩,吕芹,卞华.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研究进展[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13(4):118-122.

[4]晏蔚田,刘念,唐海倩,等.从太阴论治系统性硬化症的探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22,45(3):1-5.

[5]李小芬,韦夙,王乐,等.系统性硬化症的主要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20,27(4):390-392.

[6]杨雪,邹和建.硬皮病治疗研究进展及治疗指南演变[J].药学进展,2019(4):261-268.

[7]邓铁涛.肺脾肾相关辨治硬皮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6):15-16.

[8]陶茂灿,关天容,曹毅,等.宋欣伟教授治疗硬皮病的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389-2392.

[9]邓琴.孟如教授辨治系统性硬化症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药大学,2021.

[10]朱松柏,彭念,王赛,等.吴洋教授辨治系统性硬化的经验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5):7-8.

(收稿日期:2023-10-25)

猜你喜欢

名医经验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
解乐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李斯文教授运用清补法辨治肺癌的经验
罗才贵教授从气机开合论治颈椎病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