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蛰龙:用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
2024-07-04
主持:乐羊羊
蒲蛰龙,广东钦县(今属广西钦州)人,1912年出生于云南。蒲蛰龙自小生活在贫穷的农村,切身感受到落后的农业生产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萌生了要改造和发展中国农业,为农民幸福做出实际贡献的想法。
1931年,考上大学的蒲蛰龙选择了昆虫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本科和研究生学习期间,蒲蛰龙就已在昆虫学界崭露头角,用所学的昆虫学理论知识,参与到针对昆虫的野外观察和实验活动中。当时,广东的不少松林发生了松毛虫虫害,他亲自到林区捕捉松毛虫,并将其带回学校喂养、观察。即使实验条件简陋,他也锲而不舍地观察松毛虫的形态结构、生活规律和生命过程,探索防治松毛虫的有效方法。
1949年,蒲蛰龙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他毅然谢绝美方的多次挽留,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
当时,虫害是影响我国农林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广东作为甘蔗种植大省,种植的大量甘蔗深受甘蔗螟虫的危害,可农民们只会用最原始、低效的方法捉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蒲蛰龙创新性地提出了“以虫治虫”的理念——用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甘蔗螟虫的天敌之一是赤眼蜂,但是自然界中的赤眼蜂数量不多。于是,蒲蛰龙想出了通过人工繁殖赤眼蜂,然后“教”赤眼蜂钻进甘蔗螟虫肚子里,从而消灭甘蔗螟虫的办法。因为,赤眼蜂会把自己的卵产到甘蔗螟虫的卵中,吸收虫卵的营养,并繁殖自己的后代,甘蔗螟虫的幼虫孵化不出来,也就不能在甘蔗上“作威作福”了。
1950年,蒲蛰龙开始组织科研人员进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实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增加赤眼蜂的数量。他们经过实验发现,用蓖麻蚕的卵来繁殖赤眼蜂的办法最高效——一只蓖麻蚕卵可繁殖30多只赤眼蜂。于是,他们用这个办法繁殖了大量的赤眼蜂,并把它们放到广东各地蔗田中。赤眼蜂的个头甚至比一粒盐还小,一开始,许多农民都不相信这么小的赤眼蜂能打败甘蔗螟虫。但一次强台风过后,有赤眼蜂的蔗田中的甘蔗完好无损,而没有赤眼蜂的蔗田中的甘蔗因为被甘蔗螟虫侵袭,很多甘蔗都被风吹断了。这证实了蒲蛰龙的想法是可行的,从此,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这项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20世纪70年代,广东的一个重要产粮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稻虫害,已是花甲之年的蒲蛰龙再次上阵,开展水稻害虫生物综合防治研究。他亲自下田调查、访问农户,经过反复的研究、试验,蒲蛰龙及同事们总结了一套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方法,解决了当时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问题。
蒲蛰龙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在生物防治理论和实践上硕果累累,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蒲蛰龙常说:“当教师的,一定要设法让学生超越自己,否则,国家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向前发展。”为此,他倾尽所学,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蒲蛰龙作为一名昆虫学家,他没有关起门来搞研究,而是耗费了近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下到田间地头,实地进行昆虫研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培养了一大批昆虫生态领域的人才。他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均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注:本文根据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微信公众号登载的文章及《南方日报》刊载的文章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