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教材题目 教会学生思考

2024-07-03彭瑛晶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材探究

彭瑛晶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引导学生不为做题而做题,而是会深挖题目中丰富的学科知识,学会思考及掌握类比推理的能力,从而达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教材;回归课本;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15-0054-04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什么内容,教材则告诉我们“如何去教”,而这些却不能直接赋予学生.教学是把教学内容和“如何去教”转化为现实、生动的学生活动的过程.我们要思考如何挖掘、开发教材的精髓、内涵,创造性、个性化地运用教材,生成灵活合理、丰富多彩的“生态化”教学过程,以达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1 问题从课本中而来

《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

P113例题6:动点M(x,y)与定点F(4,0)的距离和M到定直线l:x=254的距离的比是常数45,求动点M的轨迹[1] .

解 如图1,设d是点M到直线l:x=254的距离,根据题意,动点M的轨迹就是集合P={MMFd=45}

由此得(x-4)2+y225/4-x=45.

将上式两边平方,并化简得:9x2+25y2=225,

即x225+y29=1.

所以点M的轨迹是长轴、短轴长分别为10,6的椭圆.

反思 本题表示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且定点F(c,0),定直线l:x=a2c,比是常数ca.这样的结论有一般性吗?即动点M(x,y)与定点F(c,0)的距离和点M到定直线x=a2c(点F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的比是常数ca,则动点M的轨迹一定是椭圆吗?

事实上,学生是可以推导出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x2a2+y2b2=1 (b2=a2-c2),可以明确动点M的轨迹是椭圆.

注意:我们把定点F(c,0)叫作椭圆的右焦点,定直线l:x=a2c叫作椭圆的右准线.

追问:如果将条件中的定点F(c,0)改为 F(-c,0),要得到同样的结论,请问定直线是否需要改变,如何改变?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出定直线l:x=a2c要改为x=-a2c.

由此可以得到椭圆的第二定义:

平面内,到定点F(c,0)的距离和到定直线l:x=a2c(点F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ca(0

同理:平面内,到定点F(-c,0)的距离和到定直线l:x=-a2c(点F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ca(0

我们把椭圆上的点P(x0,y0)与左焦点F1与右焦点F2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作椭圆的焦半径,请推导出下面两个结论:

①PF1=a+ex0 ,PF2=a-ex0;

②焦半径中以长轴端点的焦半径最大或最小.

事实上:由上述椭圆性质可以得到PF2a2/c-x0=ca,即:PF2=a-cax0=a-ex0,PF1a2/c+x0=ca,

即:PF1=a+cax0=a+ex0.

因为-a≤x0≤a,所以焦半径中以长轴端点的焦半径最大或最小.

(上述推导及性质当焦点位于y轴,中心是坐标原点时椭圆的性质如何?适当留白给学生,进一步培养其类比归纳能力)

2 思维从探究中来

《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

P115第8题练习1:动点M与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x=8的距离的比是1∶2,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图形.

鼓励学生作答:

解法1 设d是点M到直线l:x=8的距离,根据题意,动点M的轨迹就是集合

P={M|MF|d=12},由此得(x-2)2+y2|8-x|=12.

将上式两边平方,并化简得:3x2+4y2=48,即x216+y212=1.

所以点M的轨迹是焦点在x轴上,长轴、短轴长分别为8,43的椭圆.

解法2 定点F(2,0)即c=2,定直线x=8,即:a2c=8,得到a=4,

故e=ca=12,符合题意.

所以点M的轨迹是焦点在x轴上长轴,短轴长分别为8,43的椭圆,

方程为 x216+y212=1.

练习2 平面内焦点在x轴上,中心在原点的椭圆中,过焦点的弦中弦长最小值.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解 不妨求过右焦点F2的弦AB的长度的最小值作椭圆的右准线l,过点A、B、F2分别做AA1、BB1、F2F垂直于直线l,垂足分别为A1、B1、F,作弦AB中点M并作MM1垂直于直线l于点M1.如图2AB=AF2+BF2=AA1e+BB1e=(AA1+BB1)e=2MM1e

又∵MM1≥FF2(当且仅当点F2与M重合即AB过点F2垂直与x轴时)

∴ABmin=2FF2e=2b2a.

点评 适当的练习不仅能够夯实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

3 能力从培养意识中来

《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P125例题5:动点M(x,y)与定点F(4,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x=94的距离的比是常数43,求动点M的轨迹.

解 如图3,设d是点M到直线l的距离,

根据题意,动点M的轨迹就是点的集合P={MMFd=43},

由此得(x-4)2+y2x-9/4=43,

将上式两边平方,并化简得:7x2-9y2=63,

即x29-y27=1.

所以点M的轨迹是焦点在x轴上,实轴长为6、虚轴长为27的双曲线.

根据上面例题思考《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P127第10题:设动点M与定点F(c,0)(c>0)的距离和M到定直线l:x=a2c 的距离

的比是ca(a<c),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

通过上面例题,学生是可以很快得出动点M的轨迹方程:x2a2-y2b2=1.

所以点M的轨迹是焦点在x轴上,实轴长为2a、虚轴长为2b的双曲线.

提问:通过上题的判断,类比椭圆第二定义的推导,根据例题及习题你能推导出什么结论?

(只要肯培养,学生是有能力类比推导出双曲线的第二定义.)

平面内到定点F(c,0)的距离和到定直线l: x=a2c(点F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ca(a<c)的点的轨迹是焦点在x轴上,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

平面内到定点 F(-c,0)的距离和到定直线l:x=-a2c(点F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e=ca(a<c)的点的轨迹是焦点在x轴上,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

提问:同学们能通过对椭圆及双曲线进一步的研究,结合抛物线的定义,给出圆锥曲线的一个统一定义吗?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是可以得出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的点的轨迹叫作圆锥曲线;当0<e<1时,轨迹为椭圆;当e=1时,轨迹为抛物线;当e>1时,轨迹为双曲线.

点评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会学会用会思考会合作会总结的目的,这样的学生方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4 素养从能力培养中来

《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P108

例题 如图4,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49,求点M的轨迹方程.

解 设点M的坐标为(x,y),因为点A的坐标是(-5,0),所以直线AM的斜率kAM=yx+5(x≠-5),

同理,直线BM的斜率kBM=yx-5(x≠5),

由已知,有

yx+5×yx-5=-49(x≠±5),

化简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

x225+y2100/9=1(x≠±5)

点M的轨迹是除去(-5,0),(5,0)两点的椭圆.

通过这个例题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0),(a,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e2-1时(其中e=ca,e2-1<0),

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x2a2+y2b2=1(x≠±a,b2=a2-c2).

P126练习1: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6,0),(6,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29.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判断轨迹的形状.

解 设点M的坐标为(x,y),因为点A的坐标是(-6,0),所以直线AM的斜率

kAM=yx+6(x≠-6),

同理,直线BM的斜率kBM=yx-6(x≠6),

由已知,有

yx+6×yx-6=29(x≠±5),

化简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

x236-y28=1(x≠±6)

点M的轨迹是除去(-6,0),(6,0)两点的双曲线.

那么同学们又有什么发现呢?

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0),(a,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e2-1时,(其中e=ca,e2-1>0)

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x2a2-y2b2=1(x≠±a,b2=c2-a2)

结合之前大家的探究,请根据上述的例题和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探讨是可以总结出相应结论的).

一个动点(两定点除外)到两个定点(a,0)、

(-a,0)连线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e2-1时,当e2-1<0时这个动点的轨迹是椭圆(不含这两个定点),当e2-1>0时这个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不含这两个定点).

点评 从提出问题到学以致用,再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在课本中寻找更多可以进一步思考的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讨论研究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5 结束语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明白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本身,还要教会学生懂得自己从课本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章建跃,李增沪.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A版(201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08-126.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教材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