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华俊:在自然中行走,奔跑于天地之间

2024-07-03王妍妍

教育家 2024年25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王妍妍

学前教育究竟要给孩子什么?身处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的乡村幼儿园,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杨华俊有着独到的见解:“教育不是强加、约束、设计、打造,而是给予孩子大自然中的阳光、雨露、空气、花香和鸟鸣……尽可能地葆有他们在这一阶段应有的自然本色。”在这里,教师认真倾听孩子的一言一语,感受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氛围,激发孩子蓬勃向上的生长力;在这里,孩子从单一的在室内接受知识,转为走向自然,体验生活,释放生命灵性;在这里,师幼积极与环境发生作用,努力使孩子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实现完整的生命成长。

创设适宜环境,支持幼儿多样化学习

杨华俊是土生土长的下蜀人。她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们尊师重教,尤其重视对她的教育。初中毕业填报志愿时,父母向当时的班主任请教。班主任建议杨华俊在填报普师专业之外,再增加一个幼师专业,多一种可能性与选择性。或许是注定和幼教有缘,杨华俊顺利被原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录取。1999年8月,毕业后的杨华俊被分配到下蜀镇中心幼儿园。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幼师已不仅仅是她的职业,还成为她生命中的挚爱。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下蜀镇中心幼儿园只有三个班级,办园条件极其有限。户外只有一组滑梯,室内的游戏材料则是雪花片拼插玩具。玩具和材料稀缺,根本无法满足幼儿的需要。怎样突破瓶颈?思考着这一问题,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杨华俊看到金色稻田里的稻草人被制作得惟妙惟肖,河边渔民丢弃的河蚌壳、螺蛳壳数不胜数,灵感突然冒了出来:为何不把这些自然材料带到幼儿园?于是,她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了尝试:把河蚌壳、螺蛳壳等材料放在美工区,方便孩子制作各种手工作品;用稻草制作表演区里的草裙……在杨华俊的引领下,孩子们创造了各种玩法,其他班级的教师也被吸引加入这场初级阶段的自然资源开发活动。

2008年,杨华俊开始担任园长,在倾注自己的爱和梦想的同时,她愈发认识到乡镇幼儿园场地充足、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山坡上花果飘香,不同月份总有相应的花朵盛开、果实成熟;圈棚里鸡鸭羊兔成群结队,生机勃勃;戏水池边泥沙、鹅卵石遍布,材料丰富;围墙边杂花野草,虫鸣蝶舞;四周各类树木环绕,随处留下遮蔽的浓荫。以前,杨华俊羡慕大城市里幼儿园的先进技术设备、品质良好的玩具,现在她则坚信丰富的自然环境和本土资源才是宝贵的财富,“幼儿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和体验者,有能力从周围的事物或现象中有所发现和创造。在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中,幼儿能以自己的方式感知、体验、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坚守乡村幼教25年,在杨华俊的带动下,下蜀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创设适宜的生态环境,满足幼儿在大自然中游戏,支持幼儿多样化的学习。以户外环境创设为例,幼儿园既尊重自然场地的原貌,保护生态环境,又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创建户外活动场所。比如,攀爬区巧妙利用依山而建的高低落差,定制了一组攀爬组合玩具,既增添了一份野趣,又满足了孩子攀爬、探险的需要。

在幼儿园里,有一处2000平方米的山坡被设计成生态园:上半部分用来种植桑葚、无花果、猕猴桃、石榴、柿子、枇杷等,形成了一片小果园,下半部分则建成了围栏,用来饲养兔子、鸭、鹅等动物。每种动物都有独立的园舍,方便孩子照护、观察。在茂密的香樟树下,幼儿园还设置了沙水区,孩子既能够享受到自然遮阴,又能够感受到一天中光影的位移变化。

有了充足的户外游戏区域,杨华俊引领幼儿园从教育视角出发,结合教师对于户外游戏价值的认知,将其划分为探索性游戏区、表现性游戏区和运动性游戏区。孩子和教师共同给场地命名——兔子坡、山羊府、南瓜地、水稻田、泥巴坑、樟树伞等。杨华俊笑称,这些名字极具童心童趣,随着资源的变化,场地名称也会动态调整。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场地,能充分满足孩子的多样化需求,让乡村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

在教育细节中重构乡村学前教育生态

一日生活皆课程。每天从入园开始,下蜀镇中心幼儿园的教育就在发生。针对乡村幼儿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儿童内在需求关注不足和课程生活向度体现不足等问题,杨华俊带领幼儿园历时16年,建构自然生活课程,并提出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游戏的课程理念,以期让幼儿具备强壮的身体、积极的情感、好奇的态度、审美的眼光、友好的精神和完整的经验。通过开展小、中、大逐层递进的主题课程,幼儿园努力落实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家园活动、社区活动等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

“自然生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使孩子拥有在园生活的新样态:在大自然中行走,奔跑于天地之间。幼儿园的教育不再囿于围墙范围内,而是发生在乡村田园之中、社区与家庭之中。”杨华俊将其称为“一种乡村学前教育生态的重构”,是家、园、社协同育人的乡村学前教育新样态。

下蜀镇是句容最北边的小镇,杨华俊希望,能将“小镇”这个词诠释出一种温暖的感觉,以幼儿园为纽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升人与人的熟悉程度,丰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在幼儿园门厅里有一面墙,名为“我们生活的地方”,幼儿用图画记录着他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杨华俊说,“园子里和天地间”的课程资源,不仅是成人出于理性的资源维度划分的,还是儿童的眼睛能看到、小手能触摸到、小脚能丈量到的生活世界;不仅是空间的扩展,还是从物质层面到文化层面的延展。

从实施场域来看,小班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园内,幼儿可以充分感受园内的人、事、物,探索自然、体验生活、享受游戏,在一日生活中获得多样的经验,体验在园生活的快乐。中班的课程拓展到园外,将小镇的田园风光、风情民俗、社会文化等资源融入课程内容,幼儿在走访日、接待日、远足日等活动中,体验社区生活,感受家乡的美好。比如,走访日,孩子到超市、邮局等,了解家乡生活的多种场景;接待日,厨师爷爷、警察叔叔等职业的家长来园介绍他们的工作,与孩子一道互动体验;远足日,孩子来到长江边的工厂码头、蜜蜂养殖园、茶谷、稻田、榨油坊等,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风情民俗、工业发展。大班的课程从家乡拓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幼儿感兴趣的热点事件如冬奥会、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再升级,以及世界各国风情等多元文化。除了有规律可循的一日生活,还有许多有趣的日子,比如采摘日、集会日、露营日,有助于丰富孩子的生活,充实孩子的心灵。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尊重幼儿的自由自主,就是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用儿童感兴趣的、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教育,达成育人目标。”杨华俊表示,教会孩子礼仪与规则很容易,然而如何让孩子主动构建规则、遵守规则,才是教育的核心要义。保教人员要懂得“退”与“进”的策略。“退”即放手让孩子尝试、体验,比如排队打餐,出现了拥挤、撞翻饭菜的现象,此时教师要耐心观察,让孩子自己解决。“进”即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商讨策略,教师不批评、不指责,而是鼓励孩子在饭后回看视频,讨论问题的成因,继而商讨规则,设置等待线,解决拥挤问题。正是一个个具体的教育细节,构成了高质量的教育,丰富了自然生活课程的内涵。

构筑普特儿童融合共生的“天使之家”

“雁行的V字结构,使它们比单个大雁飞行省去三分之二的体力。大自然的许多现象常常给人们带来哲思,从大雁飞行的现象中,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园长岗位的历练,杨华俊深深体会到:独行快、众行远。园长的智慧在于善于用人,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创造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幼儿园发展的不竭动力。

以种植园品种的规划为例,以往每个班级划分一小块地,由班级自主决定种植品种,年轻教师由于缺少种植经验,于是向家长求助。家长通常喜欢推荐当季的蔬菜,以至于班级之间相似度非常高,偌大的菜园种植品种却十分单一,孩子获得的经验也就非常单一。于是,杨华俊邀请厨工、保育员等后勤人员一起参与种植品种审议,请他们梳理一年四季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教师从教育的视角布局场地,一方面考虑生长样态,如根、茎、叶、果等典型特征;另一方面考虑生长条件,如水生植物、需地膜辅助生长的植物、需搭建架子的爬藤植物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认知相邻植物,比如西红柿和圣女果、灯笼椒和朝天椒、包菜和紫甘蓝等。规划后的菜地能够种植许多品种,教师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认领他们想要种植的品种,全程提供指导与支持。小小菜园,因后勤人员和教师的共同智慧,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探索价值。

“锻造雁行团队,要珍视差异、尊重个性、包容不同,追求‘尊重每一个、相信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团队文化,营造和乐融融的精神家园。”杨华俊坚信,每一位教职工都能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头雁,幼儿园也通过积极开展教师社团、沁心讲坛、保育员节等活动,培育和展示教职工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平台与发展的通道,感受到职业的尊严和幸福。

爱是教育的源泉,也是雁行团队的灵魂。面对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难题,杨华俊在幼儿园设立了特殊儿童融合教育项目“天使之家”,聘请特殊学校专业教师定期来园指导,把真情与关爱化作一个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天使之家”项目的发起源自杨华俊与一个特殊儿童家庭的交往经历。中班下学期开始,杨华俊以及带班教师发现乐乐行为异常,比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活动中常搞恶作剧。大班上学期,乐乐被确诊为多动症。杨华俊至今记得第一次约乐乐妈妈来办公室谈话时,乐乐妈妈极度敏感,防备心很强。她担心杨华俊会劝退乐乐,甚至拿着手机录音。直到看出杨华俊态度诚恳,才慢慢放下了防备,打开了话匣子。经过与乐乐妈妈多次深入交流,杨华俊了解到,传统观念让乐乐的家人无法认识到多动症的危害和治疗的紧迫性,同时觉得这件事说出去很没面子,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乐乐妈妈不得不一边给孩子治疗,一边面临家人的冷眼旁观。家人之间无法达成一致,让她倍感沮丧。杨华俊意识到,一个特殊儿童对于一所幼儿园来说可能是几百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却是百分之百,“仅靠自己的一腔热情根本不够,还需要专业的方法支持特殊儿童”。

2019年,正值句容市建设第一批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市里投入资金为幼儿园建设资源教室,配备康复设备。杨华俊抓住这一契机,确立了融合教育的理念,抓紧培训教师、开发相关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天使之家”融合教育的理念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有效,“融合教育不仅发生在有特殊儿童的班级,全园的教职工都是融合教育的实施者,都要以尊重接纳的心态对待每个孩子”。以患有唐氏综合征的欢欢为例,她对韵律活动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在游戏分享环节展示欢欢在音乐区的游戏视频,帮助她建立自信,逐步融入集体。此外,幼儿园可以将康复训练的器械巧妙融合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戏环境中,使特殊儿童在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比如,将“小青蛙吐舌头”的吹气游戏材料投放在科学区,引导口部肌张力不足的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吹气游戏,既有趣,又达到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积极探索基于“每一个”的融合教育育人模式,回归融合教育的本源,杨华俊对融合教育有着美好而笃定的憧憬:要让每个孩子懂得并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播下爱和善良的种子。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