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下水”上课应“且说且做”
2024-07-03何春奎
何春奎
市县教研机构是我国五级教研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教研员“下水”上课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各地陆续实施教研员“下水”上课制度,并将其常态化、制度化、具体化,如杭州富阳推行“带班上课”,舟山普陀实施全员“下水”上课,旨在通过以教促研,改进课堂,提高质量,强化教研支撑作用。
常态“下水”上课是教研员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教研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市县级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学生之中,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研究,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教研员大多来自优秀的教师群体,有丰富经验、有理论功底是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者和教育研究的先行者。为突出教研员的“头雁”作用,该《意见》还指出“各地要对教研员每学期到学校讲授示范课、公开课,组织研究课,开展听评课和说课活动等提出明确要求”“建立专职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制度”。这些要求既明确了市县教研机构的工作方式、任务和目标,也对教研员“下水”上课提出了制度性的要求,从根本上、细节上、方法上促进教研员履行专业职责,提供专业支撑。
常态“下水”上课是教研员放大话语权的重要方式。新课改带来了育人方式的大变革,这对教师综合素养、精准教学能力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一线教师在适应教育变革的时候,往往感到茫然无措、举步维艰,亟须专业引领。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研员本应将“下水”上课作为教育研究的练兵场,但事实往往相反,教研员上课成了需要号召的事。究其原因,一方面,市县级教研机构承担的事务性工作日益增加,教研职能呈弱化、泛化的态势,教研员难以静心或有足够时间深入一线、扎根课堂;另一方面,部分教研员多年未“涉水”,当久了“裁判”,要求他们站在“聚光灯”下当“运动员”,难免会让他们感到生分甚至担忧。现实是,教研员多以听评课为主进行指导,脱离了“备、教、学”的一线实践,单一的“评”难以形成教学闭环,只是“说”给教师们听,难免会引发一些教师的抱怨。“下水”方知深浅冷暖,唯有此,教研员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课堂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做”给教师们看,更有针对性、说服力。从“说给你们听”到“不如做给你们看”的转变,教研员可以从理念、设计、技巧等方面给予针对性指导,实质上,这也提升了教研员的话语权。
常态“下水”上课是教研员实现专业价值的重要渠道。新时代赋予教研员更多的角色使命,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者应是核心。一方面,常态“下水”上课必将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引导教师们转变教学理念、变革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课,育好每一名学生;另一方面,通过“沉入式”备课、“下水式”授课、“蹲点式”研讨、“首席式”引领,有助于促进教研员“能教会研”,在“备、教、学、评一体化”中提升专业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应注意的是,除了在时间、数量方面对“下水”上课作出制度规定外,还应更注重和突出质量这一中心。要在需求处“下水”,针对调研和一线教师反馈的教学重点、难点、困惑点,把一堂课扩展为一次微型教研,以点带面,示范推动。要在解决症结处“下水”,依据薄弱学校或薄弱学科的“病因”,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研,既“把脉问诊”,又示范指导,引领教师共同探索有效教法。要在引领处“下水”,结合市域、县域教研主题,以“下水课”为标靶,开展课例分析研讨,提炼教学研究成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