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关系未来发展四大趋势
2024-07-03游滔王世伟
游滔 王世伟
为庆祝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5月5日至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法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法作为两个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始终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近年来,中法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战略沟通富有成效,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更加深入,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协作,两国政治经贸等领域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此次中法元首外交将为两国未来发展带来诸多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和地区稳定等方面。这种合作不仅关乎双边经济利益,也在促进中法跨文化交流、技术创新和全球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战略自主更加凸显,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60年来,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到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法国始终具有自己的战略传统。从中法双方高层开展交往及战略对话、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和高级别人文交流,到巴黎荣军院广场的盛大欢迎仪式、马克龙总统亲自陪同习近平主席前往法国西南部上比利牛斯省、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等,一系列安排都体现出法方希望同中方加强对话合作的意愿,增进中法、中欧之间的互信和友谊。
近年来,美国在维护其霸权地位的驱使下,全面调整对华政策,推动“脱钩断链”,并反复施压盟友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选边站队,以推行其遏华战略。但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洲要提升自身能力和韧性,坚持战略自主,再次体现出独立的大国思想和欧洲意识。近期,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实施了严厉的贸易制裁措施,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从25%飙升至100%。针对这一举措,欧盟并未立即跟进。两国元首的对话凸显了中法两国在贸易领域的相互理解和战略自主。
在上比利牛斯省举行的中法元首小范围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法国虽然分属东西方文明,价值理念、社会制度不同,但都重视文明交流互鉴。双方可以和而不同,通过对话合作,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中方愿同法国和欧洲加强人文交流,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增进相互正确认知,巩固好、传承好中法、中欧人民友好故事。
经贸关系的广度和深度愈加广泛,就业机会增多
习近平主席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开放,同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深化合作。习近平主席在访法期间强调,希望法方为中国企业赴法投资合作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和稳定发展预期。
中国是法国在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60年来,中法双边贸易额增长近800倍,2023年达到789亿美元。此次访问期间,马克龙总统谈到要对中欧(法)经济关系进行与时俱进的“战略性调整”。他在会谈中表示,法国和欧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同中国加强合作,这事关欧洲的未来。马克龙称,欧方不认同“脱钩”,欢迎中国企业来欧投资合作,希望同中方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欧洲价值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法国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建立良好的中法关系有助于为解决中欧关系中的若干矛盾创造积极环境。访问期间,中法双方达成了4份《联合声明》、18份部门间合作协议,涵盖贸易、投资、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两国经济持续增长,中法之间的经济合作将继续深化和扩大。
双边贸易增长——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放,中法之间的贸易额有望进一步增长,双方将继续加强贸易往来,拓展贸易合作领域,推动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互利共赢。
投资合作深化——中法之间的投资合作将继续深化,双方将加强在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共同推动双边投资增长和优化。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扩大——两国将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两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就业机会增多——中法之间的贸易合作不仅有助于增加双方的经济活动,还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合作开发新技术和推动产业升级,双方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人文交流更加活跃,科技创新合作加强
访问期间,两国元首互赠奥运火炬,习近平主席向马克龙总统表达对巴黎奥运会的支持。为支持法国办好巴黎奥运会,双方推出了便利人员往来的措施,增加直航航班,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中国还宣布对法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底。访问期间释放出的强烈交流信号为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搭建了更多桥梁,增进了双方民众的友谊与合作。
学术交流频次提升。学生和学者可以更加方便地开展学术访问、参加国际会议和研讨会,共同开展合作研究项目,从而加深两国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交流合作。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免签政策为两国民众带来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两国游客更容易跨越国界,探索对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从而增进两国民众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文化交流更加便利。艺术家、表演团体和文化使者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跨国巡回演出、参加艺术展览和文化节庆活动,将各自国家的文化艺术精髓传递给对方国家的观众,丰富两国民众的文化生活,增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文化产业交流融合加深。从中法签订的合作协议可以看出,中法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交流与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双方将加强在电影、电视、音乐、艺术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两国将加强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
法国农食产品加速奔赴中国,中国葡萄酒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舞台
《中法关于农业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提到,中法两国支持加深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两国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研究与创新、肉牛养殖和食品安全领域开展合作。这表明法国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进程正在按下“加速键”,中国将扩大法国葡萄酒、猪肉、牛肉、苜蓿等农食产品进口。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地、第二大农产品贸易伙伴。2023年,中国自法国进口农产品6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占自欧盟农产品进口总额33.7%。截至2023年中,法国水产品、乳制品、肉制品、种畜、种禽、水果等200余种农食产品获准对华出口,近7000家农食产品生产企业在华注册。随着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对高端化、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全链条快速协同机制,让奶酪、火腿、葡萄酒等法国优质农食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
与此同时,中国葡萄酒也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舞台。中法两国在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领域不断加深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与法兰西共和国农业和粮食主权部关于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产业合作的行政协议》的签订更是促进了中法农业合作的不断深化,尤其在葡萄酒产业的合作上,将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提升中国葡萄酒产业水平,丰富中国消费者选择,实现双方互利共赢。此外,法国还将推动和支持中国在2024年加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法方愿持续关注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共同提升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水平。这一系列合作举措,既映射出法国葡萄酒生产者对中国巨大消费市场的渴望和重视,也反映出中国葡萄酒产业越来越清晰的国际战略。
总的来说,中法双方的合作意愿和信心为深化两国政治、经济、人文等多领域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两国企业对进一步开拓彼此市场充满期待。此次访问拓展了中法双方的贸易布局,是双方战略互利关系的重要体现。在开启中法关系下一个60年的新征程上,中法两国保持战略沟通和战略自主,必会助力双方经济贸易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世界法语区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