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鸟成『金』,藏富于民

2024-07-03梅永存彭张青

摄影世界 2024年7期
关键词:白鹇鸟种永存

梅永存 彭张青

白鹇。梅永存 摄

初春之晨,当阳光映照在海拔900多米的文笔山山头,林鸟躁动,山林又灵动起来了。

文笔山位于我国南方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山下的水尾祭瀑布前,一只头顶黑红相间、身躯“银装素裹”的雄性白鹇信步跃上潭中石块,时而觅食,时而歇脚。

此时,一架架相机镜头“长炮筒”从瀑布旁的伪装网孔洞中伸出。瞄准、定格、拍摄,“突突突”一阵快门声过后,照片中白鹇那俏丽的身姿被“镶嵌”在飞流直下的“白练”之中。

中华凤头燕鸥。梅永存 摄

这处瀑布宽约15米,落差高达50多米。阵风吹过,瀑布喷出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于山林之中,为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平添一抹梦幻色彩。

“这里是非同凡响的观鸟拍摄点。”一位网名为“山羊”的美国观鸟爱好者一边说,一边向我展示自己抓拍到的飞瀑“鹇”影。

瀑布的另一侧,脸庞瘦削的农家汉子熊启武,难掩欣喜之情。

太阳鸟。梅永存 摄

今年61岁的熊启武,是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青水畬族乡丰田村人。他用9年时间精心打造的这个生态观鸟点,现已成为国内独具魅力的观鸟“圣地”。

“丰田村山高路远,祖祖辈辈除了种田、种笋、外出打工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熊启武告诉我,前几年,看到城里人扛着相机“长枪短炮”往深山老林里钻,探寻鸟类的活动踪迹,他大受启发。

“家乡水尾祭的飞流瀑布很美,如果能将长着长尾巴的白鹇引到瀑布下,供观鸟爱好者拍摄,一定大受欢迎。”熊启武说。

说干就干!每天风雨无阻地在瀑布前撒玉米引白鹇,经过2年的坚持,熊启武成功了。

红寿带。梅永存 摄

乌林鸮。梅永存 摄

朱鹮。梅永存 摄

黄颈雉。梅永存 摄

卷羽鹈鹕。梅永存 摄

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白鹇来到瀑布下觅食,海内外观鸟爱好者闻“鹇”而至。通过提供观鸟拍摄位,熊启武开始有了收入。而后,为观鸟爱好者提供吃住行服务并出售“山货”,让他在家门口赚到了钱。

疫情过后,包括水尾祭瀑布在内的众多国内知名观鸟点迎来了火爆行情。观鸟爱好者纷至沓来,“鸟棚”爆满。

“我国观鸟旅游业厚积薄发,呈现‘井喷之势!”以野生鸟类摄影为主的生态门户网站“鸟网”创始人段文科说。

“不仅节假日,一批珍稀鸟类的拍摄点平时也得提前预订拍摄位。”福建资深观鸟爱好者王乃珠说。

中国是世界上鸟种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迄今已发现1445种鸟类。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有394种。在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中,有3条贯穿中国。

段文科介绍,目前我国已有上千家固定观鸟点,观鸟条件好的地方成立了观鸟协会或观鸟组织,鸟类爱好者达到1亿人以上。

红梅花雀。梅永存 摄

职业“鸟导”

2023年4月下旬的一天,清晨的天空渐显出鱼肚白,草原上笼罩着一袭淡黄的薄纱。我和17名观鸟爱好者一同乘车前往大鸨拍摄点。

草原大鸨的晨光舞姿,是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生态观鸟的一大亮点。作为陆地上会飞的体形最大的鸟类,大鸨现已列入易危、濒危及稀少物种名录,在我国存活近3000只。

当太阳渐渐露出红彤彤的脸庞,7只大鸨在晨光映衬下缓缓起舞,头上的羽毛闪着金光,煞是好看。我不失时机地用相机抓拍到了大鸨发情时狂野的旋转画面,那遒劲的舞姿令人流连忘返。

拍摄的两个小时中,我们前后5次邂逅到不同族群的大鸨。据“鸟导”杨光介绍,当地栖息着百余只大鸨,周边的湖泊、湿地及广袤草场为大鸨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适宜大鸨家族安家落户、“生儿育女”。

杨光原本从事俄语翻译,由于热爱大自然田园生活,7年前转行当起了职业“鸟导”。

如今,中国大江南北已经涌现出成百上千名乡村职业“鸟导”。他们为各种水生和陆生鸟类投放食物,依托生态观鸟平台源源不断地吸引海内外观鸟爱好者前来观赏摄影,为他们提供车辆、农家饭菜、民宿、特色农产品等服务。

栗喉蜂虎。梅永存 摄

大鸨。梅永存 摄

珍稀鸟种的“明星”效应

福建观鸟爱好者蔡卫和最大的梦想,是“拍尽中国所有的鸟种”,将影像资料留给后人。退休后,他的观鸟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前后拍摄了近900个鸟种。

“珍稀鸟种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具有鸟类‘明星效应。”蔡卫和说,中国珍稀鸟类品种多,这是中国观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原因。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是蔡卫和频繁光顾的地方,他曾在一年间前来拍摄30多次。湿地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段,在此停歇的迁徙水鸟有152个鸟种,年均超5万只。

这其中,蔡卫和最为关注的是重返该湿地的3种珍稀鸟类: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

中华凤头燕鸥,头部羽毛酷似古代神话中的凤凰,曾在鸟类学家视野中消失了63年,现全球存活量不到100只,享有“神话之鸟”的美誉。19年前,这种鸟类重现闽江口湿地。2020年5月,我曾在这里一次性观察到7只中华凤头燕鸥觅食嬉戏的场景,拍摄了不少珍贵照片。

小众需求风靡全国

近年来,我国观鸟旅游业迅速发展,产业带动力不断增强。业内人士分析,鸟类爱好者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交通网络便利快捷、鸟类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等因素,共同助推观鸟旅游由小众需求发展为风靡全国的新业态。

蔡卫和算了一笔账,喜欢摄影的鸟类爱好者通常会花重金购买照相机机身、摄影镜头、三脚架、电脑、摄影背包等专业摄影器材和周边用品,随着设备不断迭代升级,观鸟设备总投入往往超过人均10万元。此外,外出拍摄鸟类,吃住行的花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消费。

我国现有鸟类爱好者1亿多人,随着家用汽车普及率日益提高,鸟类爱好者自驾观鸟旅游已形成常态。快捷便利的铁路、公路和空中交通,可使远道而来的观鸟爱好者在完成一个观鸟点的活动后,迅即赶往下一个观鸟点,出行成本大大降低,观鸟频率逐渐提升。

近年来,中国积极建立鸟类自然保护区,开展濒危鸟类拯救保护行动,加大鸟类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保护,维护鸟类种群种源持续增长。目前,野生动物保护法已将候鸟栖息地和迁徙通道纳入了法律保护范围。

猜你喜欢

白鹇鸟种永存
基于鸣声组合特征与CNN 的电网危害鸟种识别
风格永存
拍鸟“五部曲”
在记忆里永存
经典永存
湖口首次发现并放飞白鹇
观鸟,用自己的方式告别“自然缺失症”
小白鹇
“孕味”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