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入极
2024-07-03王婧昕严雅雯
王婧昕 严雅雯
2022年4月,历经3万余海里的航行,从南极归来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静静地停靠在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6个月前,4名厦门大学学子胡嘉舜、康佳雯、袁俊宜、张亚龙正是从这里出发,穿过茫茫大洋,驶向冰川覆盖的大陆,开始执行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
“船时”
这是胡嘉舜的第一次极地航行,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出海。
胡嘉舜本科就读于厦大历史学专业,后来,他成功跨专业成为厦大海洋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更有幸成为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队员。
本科期间,因偶然听了一场海洋学科的论坛,胡嘉舜发现自己对海洋学科很感兴趣,于是他从文转理。
胡嘉舜与同课题组的康佳雯一起,承担“雪龙2”号航行途中的南极海水同位素测定工作。
出海之前,尽管胡嘉舜通过了全面体检,但他仍然十分担心自己因晕船而无法胜任海上作业,“如果我们中有一个倒下了,任务可能就无法顺利完成”。
他们的科研任务并不轻松。“雪龙2”号围绕着南极大陆航行,期间只在特定站位短暂停靠,他们需要在船到达站位时采集海水样品;采完一个站位的水样之后,必须在到达下一个站位之前完成样品的处理工作。因此,他们作业期间的作息完全取决于站位之间的航行时间。
为了充分利用极地科考的宝贵机会,胡嘉舜和康佳雯尽可能在多个站位采集水样,有时候甚至需要48小时连续作业。
他们说:“在船上,我们过的是‘船时。”
穿赤道,战西风
深邃莫测的大海对康佳雯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本科期间,康佳雯接触的主要是特定的海洋生物和小片的近岸海域,没有机会饱览更广阔的大洋。得知厦大同位素海洋化学实验室的研究生有极地科考的机会,她毅然来到这里,并终于如愿以偿目睹了梦中的巍巍冰川
“雪龙2”号作为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性能优良,航速可观。穿越赤道时举行一些仪式和活动是航海惯例,目的是通过仪式来提振士气,赋予船员以穿越漫长海程的勇气和力量。第38次考察队也不例外,大家在停机坪上组成“38”字样队形合影留念,放飞祈福探空气球。传统的拔河比赛、速喝啤酒等活动也趣味横生、精彩纷呈。
西风带是出入南极的天然屏障,常年横行这里的西风被冠以“魔鬼”的名号,高达5米的涌浪和12级的大风是西风带的独特风景,也使“雪龙2”号在汹涌的风浪中摇摆不停,很多第一次出海的队友都在穿越魔鬼西风带时晕船了。尽管大家都已提前将个人物品绑扎固定好,但还是会有东西掉落、摔碎,魔鬼西风带果然名不虚传。
这次科考,让康佳雯有机会与许多年长的海洋科研工作者深入交流。“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一次极地出海的经历已经非常具有挑战性,可这些前辈却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这样艰苦的生活”,这种对极地海洋科考的坚守深深地感染着她。
寥廓冰天生命力
袁俊宜与胡嘉舜、康佳雯来自同一个课题组,实验内容几乎相同,但不同的是,她的科研舞台在“雪龙”号上。独立作战的她面临着更多未知的挑战。
深夜奋战是常有之事,有时上一次的实验还没做完,就得开始下一次的采样工作在这样密集的时间安排下,她选择缩减部分睡眠时间。
但好在,南极令人震撼的美景,治愈了袁俊宜。南极可以说是3分大陆、7分海洋,冰雪与寒冷是南极最显著的标签。终年不化的冰山巍巍耸立,强劲的海浪滔滔不绝。尽管如此,仍有许多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它们顽强的生命力令人震撼。在南极大陆上,袁俊宜曾近距离观察过企鹅和海豹,亲眼见证极地之上的生命之美;航行在大洋上,她见过海豚从海面一跃而上的气魄,也在“雪龙”号停泊作业时,看见座头鲸绕着船身游动,还不时喷着水这些景象都让她难以忘怀。
见识过南极壮丽辽阔又静谧深沉的天地之美,袁俊宜的心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她坚定地表示:“不为将来的事过度烦恼,做好自己现在的事情就好。”
在“雪龙”号的前甲板上,一台测量海面反射光光谱的仪器迎风而立,这是陪伴了张亚龙整个航程的“工作伙伴”。除了白天每隔3个小时的密集作业,他还要应对前甲板上的狂风和严寒。
由于天气寒冷,常有大风,偶有暴雪,且时不时会有大块浮冰漂来,工作环境十分恶劣,需要非常小心才能避免意外发生。一次,科考船在航行中遇上狂风,为了保护甲板上的仪器,张亚龙让同伴紧紧拽住他的衣服,他则半蹲着将仪器快速拆卸下来,并转移回船舱,“那天的风就像刀一样割在我脸上”;还有一次,大海汹涌澎湃,船身剧烈摇晃,激起的浪花直接打在张亚龙身上,冰冷的海水逼迫他加快作业的速度。
面对与时间赛跑的焦虑、连夜奋战的疲惫、实验失败的懊恼,张亚龙仍坚定地说:“若有机会,我想再次参加极地科考。” 对他来说,这段旅途不仅让自己强化了海洋科学的知识基础,锻炼了出海科考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他感觉自己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遇到困难时,不再像以往那么急躁,而是会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据悉,厦大已有60余人次先后参加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22个航次和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的10个航次。
薪火相传,初心依旧。在极地科考这条道路上,厦大人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
(作者简介:王婧昕,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严雅雯,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本科生)
责任编辑: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