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特曼情结”到心灵的“巴别塔”
2024-07-03郑三元
郑三元
不能走近儿童、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不能让他们感动的教育,注定不会是成功的教育。
说的是奥特曼,玩的是打怪兽,看到商店里的奥特曼的玩具也是流连忘返……这一切无不在表明,儿童形成了“奥特曼情结”。
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都渴望成为那种无所不能、勇猛无敌的“战将”。奥特曼的故事无疑符合着不少孩子梦境中的英雄形象,自然就成了孩子竞相模仿的对象。其实,不只是奥特曼,只要是其他能“吻合”儿童心中“偶像”的东西,都是他们孜孜以求的对象。只不过,奥特曼以其近乎完美的表现和更丰富的想象力轻而易举地占据着儿童的心。针对这样的“奥特曼情结”,有人看到奥特曼对幼儿的积极的作用,也有很多人担忧幼儿从中学会了暴力,甚至担心幼儿会被奥特曼所“控制”,应该制止。
客观地讲,儿童喜欢奥特曼,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态度倾向。这种倾向通过外在言行表现出来,就是喜欢“打斗”,他们容易被打斗过程所吸引,随便抓个人说“我是奥特曼,你是怪兽,我要打败你”,然后开始打闹起来。他们在这种半真半假的“游戏”中,很自然地进行了角色的代入,将自己想象成奥特曼式的英雄人物,不管不顾对方是否愿意当“怪兽”就将自己的“英雄”气概宣泄在对方身上,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自己的“奥特曼情结”。
由于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对奥特曼的模仿自然而然地限于外在行为的模仿,这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简单地评价儿童“奥特曼情结”的好与坏,而是需要从中去洞察儿童内心世界的特性与本质,然后更好地与他们沟通。
从“奥特曼情结”看儿童的心灵世界
心理学研究表明,3-8岁儿童具有一种“理想自我”的心理机能,他们总是在各种场合“臆想”出另一个期待的“我”。儿童的“理想自我”代表了每个人内心想成为的形象画像,一般具有崇高、完美、强大等特点。奥特曼的形象与儿童心中的“理想自我”高度重合:奥特曼正义感“爆棚”,拥有强壮的身形和炫酷的外披机甲,外形帅气;有“武力值”拉满的各种招式,战斗力强,还会变身等。这些特点无不激起儿童的向往之情,让他们激动满怀。
3-8岁儿童还处于“奇思幻想(Magical thinking)期”,这一时期的儿童潜意识里会放大自己的能量和影响力,认为自己的行为可以撼动整个世界,抑或是世界会按自己的意愿而改变。例如,三四岁的幼儿会通过奇思妙想来解释因果关系,非常相信凭借自己神奇的思维可以将现实情境转变为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当他们挥舞荧光棒,车动了,孩子们会认为是自己的技能起作用了。这其实也是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体现。奥特曼炫酷的标志性招式,容易被模仿又有仪式感的动作,以及让人趋之若鹜的闪光、防御等技能,极大地吸引着“奇思幻想期”的儿童,也让他们有样学样地在生活中发动技能,在幻想中完成游戏,乐此不疲。
“奥特曼情结”见证了儿童心灵世界的天真、烂漫、自由与不拘一格。在儿童的头脑里,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世界也不是那种刻板的、机械的世界,而是绚丽多姿、奇妙无穷的世界。在儿童的眼中,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而是可以有各种答案。例如,我们问孩子:“假如有一天,海洋里没有水了,鱼怎么办?”儿童会说“让河里的水流到海里”“撒点盐到池塘里,再让鱼游过来”“教鱼学会在陆地上呼吸”等,而不是只有“鱼会死去”这种唯一的答案。在儿童的意识里,许多东西是可以打通的,不存在隔阂或绝对的界限。诸如奥特曼的变身、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变形金刚的变形等儿童喜爱的奇特本领,都是这种变通的鲜活例证。
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尤其是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发现,这或许为成人所赞赏,同时也可能被视为“不安分”之举。因为在许多成人看来,探索新奇的事物意味着风险,远远没有“守成”来得“实际”。然而,冒险是儿童的精神特质,因而他们不满足于眼前的“风平浪静”,喜欢挑战未知领域,在不确定中去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像奥特曼、孙悟空之类的“英雄”,哪一个不是勇敢地直面难以预知的困境,接受各种挑战?儿童的生活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儿童的生活世界里也有困苦、沮丧、失望,所以儿童渴望变得强大,成为奥特曼式的人物,化解危难,以想象中的强大、坚韧来排解眼前的各种困扰,宽慰自己的内心。可以说,奥特曼还是儿童的一种慰藉,是儿童的心灵“鸡汤”。
由此说来,不是奥特曼成就了儿童,而是儿童成就了奥特曼。与其说儿童需要奥特曼,不如说儿童需要的是那种精神力量和构成他们心灵世界的东西。
成就“巴别塔”的梦想与勇气
传说中,“巴别塔”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通天之塔,它寄托了人类的梦想与勇气,然而它又是一种未竟之物,因此想要建造它的人类被“宿命”地讥讽为“不自量力”与“胆大妄为”。儿童超越现实的理想自我以及奇幻思想,他们的无拘无束以及敢于挑战“权威”,表明儿童也有着一座心灵的“巴别塔”:他们总是“不安分”地想着一些在成人看起来“异想天开”的事情,他们做事貌似“出格”,但并非傲慢。对于儿童心灵的“巴别塔”,成人不应该讥讽,反而应该成就它。因为这座“巴别塔”代表着儿童的精神家园,是儿童成长的阶梯,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
教育能为儿童的心灵世界保驾护航吗?答案是“能”。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心灵的工作。哲学家柏拉图说过:“教育非它,乃心灵转向。”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教育不能对儿童的精神心灵世界无动于衷。不能走近儿童、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不能让他们感动的教育,注定不会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能为,然而教育如何为?
首先,教育者应成为儿童心声的倾听者,关心儿童的所思、所想、所感,了解儿童的梦想、需要与现实诉求。儿童喜欢充当奥特曼打“怪兽”,亦是在表露心迹,作为成年人不应该简单地呵斥或者制止,而是让自己静下心来,领略儿童的内心世界,为沟通与对话营造气氛,也为教育引导打开方便之门。
其次,引导儿童关注现实,做真实的自己。教育要保护儿童的理想,让儿童放飞自我的同时也要引导儿童关注现实生活,找回真实的自己。儿童把自己想象成奥特曼,把别人假想成怪兽,然后模仿奥特曼打怪兽,所谓的打怪兽也应该是假装游戏才对。儿童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想象和打斗的快乐中,导致“忘记”了自己是在游戏,从而不会控制自己的动作,于是,“假打”变成了真打,游戏变成了伤害,理想挤占了现实。这时,教育者需要让儿童明白,大家可以将自己想象成能做更多有意义事情的“超人”,而不是只会打怪兽的那种。同时,教育者也应引导儿童认清这一事实,即自己毕竟不是动画片中的奥特曼,对方也不是真的怪兽,我们只能是我们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别人,所以要学会控制。教育要给予儿童以力量,让儿童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感受自我内心的真实,以此帮助儿童更好地平衡理想与现实。
最后,教育要相信儿童,鼓励他们积极向善、尽美,做最好的自己。向善意味着学会爱与承担责任,拥有尊严、守护正义的勇气和力量,尽美则是向往、珍视美好的东西。当儿童心中有正义、责任和爱时,儿童玩打怪兽可以升华为“善”和“美”,反之,则是一种暴力宣泄。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儿童玩这类游戏,也不要过分担心儿童会从中学会暴力。正如一些学者所强调的,善良有爱的孩子,即使看了奥特曼,也不会暴力;一个有尊严、勇于表达观点的孩子,是绝不会故意伤害任何人的。况且,“善”并不代表软弱,“美”其实也包含着力量。用力量去行善,也同样是善意的表达。为此,教育应给予儿童机会去承担责任,让儿童感到被需要和重视,让他们感受到鼓舞,并逐渐体会生活的真谛和人性的美好。这样,儿童心灵中就会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他们才能去追求更有意义的事物,而不会停留在“打打杀杀”的感官游戏之中。
诚如此,儿童心灵的“巴别塔”是可能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