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诗词艺术
2024-07-03
唐朝的文化成就,可以用“辉煌夺目”“举足轻重”之类的词来形容。文化上,有诗词、文章、书法、绘画、雕塑、建筑、舞乐……不仅润泽后世,更是名扬四海。一直到现在,外国的华人聚居地都被称为“唐人街”。而唐朝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就是唐诗。那么,唐诗的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唐朝诗词文化繁荣的背后又有着哪些故事呢?
按照体裁来分,唐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中,古体诗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对音韵格律、字句对仗的要求比较宽松;近体诗有绝句与律诗的区别,而且绝句和律诗也都分别有五言和七言两种格式,对音韵格律、字句对仗的要求比较严格,比如对每首句数、每句字数皆有规定,讲求平仄押韵,上下句之间要词性对仗等。我们比较熟悉的唐诗,大多是这类对仗工整、平仄合辙的近体诗,杜甫这首绝句就是典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按照风格意境对唐诗进行分析,通常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唐时期,大约为 7 世纪初到 8 世纪初。代表诗人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他们的带动下,魏晋以来文风浮华、气量狭隘、过分讲求字句形式的宫廷诗歌,开始转向一种笔触清新、情感真切而又气势宏阔的崭新诗风,这赋予了唐诗崭新的生命力。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就很好地体现了初唐诗歌的特点:“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第二个阶段是盛唐时期,大约为 8 世纪上半叶。此时的唐诗达到了全盛时期,闻名于世的代表诗人包括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的高适、岑参、王昌龄,以及最负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王维,字摩诘,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的诗风格恬淡、意境清雅,素有“诗佛”之美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便是出自他的作品。王维的诗与画俱佳,他的作品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边塞诗派则擅长描绘浩瀚雄壮的边关、抒发坚定无畏的爱国情怀,因其领军人物为高适、岑参,所以边塞诗派又有“高岑诗派”的别称。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可谓这一诗派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至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如今早已妇孺皆知,素有“诗仙”之美誉。他性格奔放、才气纵横。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丰富、意境妙绝,比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还擅长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如《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的杜甫,则是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杜甫,字子美,他时常关注社会下层人民的疾苦,在诗作中感慨民生艰难、政治腐败,代表作以“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最为知名。杜甫诗作的笔触也非常细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便是其千古传诵的名句之一。
第三个阶段是中唐时期,大约在 8 世纪中到 9 世纪中。中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当数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作明快平易、清新晓畅,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名篇传世。他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理念,开一代风气。由于白居易诗作中恬淡、平实、真挚的意境非常契合日本的自然主义审美取向,他的《白氏长庆集》传入平安时代的日本后,受到了贵族阶层的高度推崇。
第四个阶段是晚唐时期,从 9 世纪中一直到 10 世纪初唐朝灭亡。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是素有“小李杜”之称的李商隐和杜牧。杜牧,字牧之,擅长以古喻今,感慨系之;李商隐,字义山,除同样善于以史入诗、以诗言志之外,亦多有意境朦胧、笔触细腻的抒情之作,也称一绝。
对唐诗四个发展阶段的划分,既是基于文学作品自身的风格变化,更是对社会历史大势的一种反映。唐朝诗词艺术的高度繁荣,既是魏晋时代文学创作的积累使然,更与科举制度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科举进士科中,创作诗词成为一项考试内容,也就成了关乎学子能否入仕的重要技能,因此唐代诗词艺术繁荣的背后其实也有功利的因素在发挥作用。
唐诗长于抒情、感慨,感性意味较强;宋诗长于说理、议论,理性色彩较重,故而体悟唐诗多需“才”,而理解宋诗多由“学”。其实,二者之间同样有前后相继的渊源:唐诗在题材上的日益写实与文辞上的日益通俗,对宋诗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诗词是气象万千的大唐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过,除了诗词,唐朝的文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内容,比如雕塑、建筑、书法等。那么,请你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唐朝时期的人们可以创造出这样辉煌灿烂的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