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
2024-07-02姚中伟
姚中伟
围绕当前教育的现状,德育的重要价值愈发凸显。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在教学中展开德育的构建,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能够同步得到相应的德育,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帮助学生深入完成自我素质教育发展,促进其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够切实推进其思想品德素养的形成,使其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取得良好的发展,推进其综合素养的进步。
一、将德育渗透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价值
在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德育内容渗透进具体教学中,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对德育的基本认识,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相应提升,切实深化学生的德育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德育为主要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切实培养学生信息道德,促进其形成健全的信息意识。
(一)综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德育作为“立德树人”思想下的重要教育体现,教师将其应用渗透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不断领略正确的道德思想和品质,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德育的进一步认识,从而在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掌握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得到初步形成,帮助其建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其在信息技术的领域中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切实促进其道德素养的进一步完善。
(二)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随着科学发展而兴起的新学科,其工具性、逻辑性、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往往只关注计算机的操作和技能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信息技术教学略显枯燥。而教师在其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则将能够不断地丰富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学时能够接触到其他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得到较大提升,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健全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是构建“地球村”的重要技术手段,由其所构成的网络世界丰富多元,既有促人成长的内容,也有导人向恶的事物。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就十分有前瞻性和必要性,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对网络信息的正确应对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过滤网,从而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全的信息意识,深化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全面推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生的综合成长。
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研究
虽说将德育渗透进小学信息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在渗透的过程中也有着诸多的问题。首先,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偏向于技术性和实践性内容,缺乏与德育的共性点,难以形成高效渗透。其次,受限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其对德育的信息技术渗透把控效果较低,无法对其进行相应的驾驭,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教学渗透限制,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教师在进行德育和教学的结合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单一,给德育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使其效果难以凸显,严重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德育的共同点较少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充满了技术性元素和实践性元素,其中的德育空间较少,学生的德育学习空间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给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此种情况的出现昭示着德育渗透工作难以继续进行,给“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学科渗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十分不利。故此,教师应当及时开展相应的策略研究,通过创新策略的方式来拓展信息技术中的德育空间,切实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二)教师教学能力难以驾驭高度渗透
教学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是影响教学效率、效果和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对教学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当前阶段,由于多数教师教学能力和素养水平较低,无法形成对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的把控和驾驭,这也造成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受到了相应阻碍,给学生的德育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难以使学生的信息意识、网络安全意识和德育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严重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单一化的教学手段影响渗透效果
教学手段可谓是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的重要延伸,其对教学工作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多数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其所采取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化和固化,对信息技术这一新兴学科的作用较小,无法形成对信息技术的高度统合,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受到了影响。
三、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析
基于德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渗透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对其渗透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的研究,教师应当创新出具有问题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相应的德育发展,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得以提升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道德思想和品质得到更进一步地深化,从而使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意识均能够进一步增强,切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进步和发展。
(一)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展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将其进行积极渗透,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得到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全一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章节教学时,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世界计算机发展史和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向学生打开“信息技术”这扇大门,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体系。在具体的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讲述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带领学生的目光跨越时空,感受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出现的重要意义,并让学生回过头去观望1946年时我国的发展阶段,让学生在此强烈的对比下形成对国际形势的初步研判。随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述近代以来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的所处阶段,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对照。最后,教师需要将课堂带回现实,让学生从当下阶段来观察我国信息技术和世界信息技术的差异,使学生能够明白近代以来我国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让其明晰“现今安稳的生活是一位位爱国先辈用自己的苦难所换来的”,从而使学生的爱国意识得到进一步激发,切实展开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综合推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二)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要点,拓展德育元素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具有德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较少,故此,教师需要积极探寻并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要点,并基于这些要点来不断拓展相应的德育元素,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德育教育空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应的德育素养,切实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
教师在进行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全一册第十一课《收发电子邮件》章节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按正常的教学步骤来展开,使学生在相应的课堂学习了解电子邮件的含义和电子邮箱的地址格式,继而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方法。当学生完成对相应知识点的学习之后,教师则在课堂拿出一封信件,并就这一信件展开相应的叙述,将写信、寄信和收信等一系列过程为学生进行相应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传统信息交流的烦琐性,从而深化电子邮箱的便捷性。随后教师则需要就“信纸”这一要点展开细讲,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信息手段计算一下人们都用电子邮箱交流和联系的话,一年下来会节省下来多少纸张?又能够避免多少树木被砍伐?让学生从这一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此计算的过程中既能够进一步强化其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熟练度,又能够使学生的环卫意识和节约意识得到促进和形成,从而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德育素养得以深化,让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得以形成,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推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
(三)通过德育思想体系,构建学生信息意识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若未采取相关措施,学生群体就极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荼毒,影响学生的思想发展。故此,教师应当基于德育思想体系构建,为学生设立一道相对安全的思想屏障,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信息。
在进行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全一册第二十课《初识网络世界》章节教学时,教师需要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简要讲述网络世界基本构造,让学生能够初步明晰网络所代表的重要意义。随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因特网,让学生能够掌握IE浏览器的常用工具和窗口,让其能够形成对因特网的基本应用。随后,教师需要在学生进一步掌握上网技能之后,及时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开网络德育,让学生能够知晓在网络世界中的“法律”,使其能够在上网的过程中也能够保持现实生活中的谦逊、好学和素质,避免其在网络世界中肆无忌惮地向其他网民进行攻击。然后,教师也需要教授学生如何在网络世界中保卫国家信息安全,让学生能够明晰网络并非不法之地,让其“网德”意识在此阶段内得以初步形成,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出信息安全意识,促进其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强化其对网络信息的抵制意识,进而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使用网络,促进学生的“网德”素养和信息意识。
(四)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巧妙串联教学元素
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将能够把德育教学元素与信息技术教学元素进行巧妙串联,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德育素养得以相应提升,进而切实推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在进行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一课《感知生长》章节教学时,教师需要先为学生进行本章节知识的讲解,学生能够有效了解对农作物生长所需条件的观察和测量的数字化,并让其初步认识科学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从而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理解数字农植园的装备和工作原理。当学生基本完成相应的知识学习和掌握后,教师则可以将课前准备的两盆植物放在讲桌上,让学生选择一盆最喜欢的植物,并向学生提出相应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盆植物一个长得好,一个长得不好?它们的生长受哪些因素影响?”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析,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并非万能,它对事物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在科技手段越来越丰富的未来,不能过度依赖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不让自己被技术所主导,要去驾驭它。”使学生避免形成对信息技术的过度心理依赖,从而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应的信息意识和独立思想,巩固学生的信息使用理念,切实促进学生综合进步。
综上所述,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有思想的新时代青少年是德育的宗旨,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使学生能够形成相应思想、意识、理念、素养上的发展,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推动教学的全面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