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家谈 《杜鹃红》的开拓与创新

2024-07-02章罗生

湘潮 2024年6期
关键词:瑞金红军革命

章罗生

初读尹红芳发表在《中国作家》(纪实版)上的长篇《杜鹃红:乡村振兴中一百个红军后代的故事》(选载)后,就感觉它扎实、厚重,非同一般。而细读其出版的全本后,不但加深了我的这一印象,而且认为它确有众多开拓与创新,是可圈可点的典型文本之一。具体而言,我认为——

首先,它有力拓展了红色文学的表现领域。众所周知,红色文学是新时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热点之一。但毋庸讳言,它大多集中在以毛泽东为中心的中共领导人和建党、建国、长征等重大事件方面;同时,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湖南等地。而对于其他红色老区或革命根据地,则相对表现不够——如果说,在这方面,延安、井冈山、沂蒙山与湘鄂西等地,还多少有所涉及,那么,对于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革命根据地等,则几乎是被“遗忘”了。虽有被赣南百姓称为“红军哥哥”的本地作家卜谷的长期“坚守”,但也因孤掌难鸣而未成气候。正是如此,也许是有感于湖南红色文学的“拥挤”和江西红色创作的“冷寂”,湖南青年女作家尹红芳跳出本土,瞩目赣南,聚焦瑞金的红色故事,挖掘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的辉煌历史,不但眼光独到,而且胸怀开拓创新的勇气。也正是如此,在几个月的调查采访中,她全身心地拥抱这片英雄热土,以其厚重力作揭示了中国革命史上令人震惊的“苦难辉煌”。如它告诉我们:当年瑞金的24万人口中,参加红军的有4.9万人,参加游击战争的有3.8万人,参加拥军支前工作的有2.6万人——合计接近总人口的一半。而在参加长征的35000人中,在路上牺牲的有10842人。如今,在瑞金革命纪念馆里,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7166人。总之,在瑞金,几乎“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然而,因为革命,瑞金很红;因为革命,瑞金也很穷:因战争时期的资源严重透支,再加之本身资源的贫乏与交通的极度落后,这片红色土地“穷得让人心疼”。但让人可敬可佩的是,在极端贫困的条件下,瑞金人民做到了“最后一碗米,送去当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正是如此,作者满怀深情地抒写了“华屋的十七棵松”“一盏马灯,照亮心中的路”“吃水不忘挖井人”等令人感慨唏嘘的悲壮故事。

其次,作品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只是缅怀革命传统,而是立足现实,着力抒写红军后代如何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争取更大光荣。在这方面,它虽不可避免地要写到贫穷、落后与苦难,也必定要写到扶贫、济困与奋斗等,但不同于一般的是,作者紧扣革命老区之红,抓住精神,突出信仰,着重写老区人民在苦难中的坚守,在厄运中的不屈,在贫穷中的奋斗和在奋斗中的担当,以及在世俗红尘中的闪光人性与家国大爱等。正如作品所写:虽然其故事“有的让人牵肠挂肚,有的使人扼腕长叹,有的令人难以释怀”,但其中所表现的“共性”是真善美,即他们“心灵深处的善良、坚强、勇敢,以及诸多的美好”。

正是如此,作品笔酣墨畅地抒写了杨荣显的“八子参军”与全部牺牲,钟水生家虽有5个烈士但始终“不想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蔡秀柱对红色文化的痴情,杨庆寿的“红星照我去战斗”,李理的“跨越时空的回响”,刘东辉的助乡亲致富,卢博文的“齐发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及赖瑞明研发的“红军一号”“长征之路”鞋品系列等。

在这方面,杨青山与陈发姑的故事更有代表性。作为红军后代、退伍军人和“全省最美基层文化人”的杨青山,毕生致力于瑞金红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不但以其雷厉风行的“能耐”出名,而且其仁爱之心也为瑞金人所津津乐道。他常对身边的乡村干部说:“民之难,党之忧。民之福,党之求。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才对得起革命先烈,对得起千万苍生。”正是如此,从“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到黄沙村华屋的“十七棵松”,从“红色政权圣地”到“中央苏区核心”,从“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到“共和国摇篮第一乡”,从朱坊的“中国红色健康第一村”到石园村的“毛主席认亲堂”,从大胜村的“红色信仰”到田坞村的“红色粮仓”,从东华山的“红色信念路”到洋坊村的“东山再起”,他以穿越时空的激情和敢于与历史对话的虔诚,让尘封于岁月的红色文化再放光芒。尤其是他被陈发姑这个一生活在等待红军丈夫中的悲苦、孤寡老人感动后,向叶坪乡党委书记提议:发动全乡干部,与陈发姑结对联亲,他自己则成为陈发姑名正言顺的“孙子”——

陈发姑最终还是没有等到丈夫的归来,只留下床底那七十五双用心编织的草鞋和那半块月饼,带着无尽的期盼和终生的遗憾溘然长逝。

七十五年独饮那份孤独,七十五年坚守那份爱情,七十五年风云变幻物是人非,七十五年心路不改坚贞如一。七十五年的沧海桑田,从青丝等到了白发。

杨青山慨叹。

他的思绪回到眼前,几滴滚烫的泪沿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他跪在陈发姑的遗体前,点燃了一炷香。

当天晚上,杨青山把自己关在家里,含着热泪撰文《风雨沧桑三个世纪,苦等丈夫七十五年》。此文在网络上发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陈发姑被冠以“共和国第一军嫂”称号。

如此简洁、朴素的文字,不多一言却“尽得风流”:红军英雄的坚强远征、留守女人的痴情守望、虔诚后代的情感传承、历史老人的精神对话,尽在不言中!

而从这里,我们又的确感受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与匠心独运。如在篇章结构上,除引子与尾声外,作品分“满江红”“长相思”与“清平乐”3篇,其中每篇由3章18节组成,每章标题由一有象征意义的物体,如“香樟树”“小马灯”“红军渡”“油菜花”“五角星”“黄米酒”“杜鹃红”“红枫树”与“报春花”等,全书呈现出匀称、均衡之美。而在每章正文前,作者又以题记形式对其内容进行诗意提示。如对香樟树的描写:“千百年来,一棵棵香樟,像一个个坚毅的战士,顽强地矗立着,守护着这一方血染的土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坚贞不屈的人们。”“红军渡”题记指出:“如今,红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故事,传颂在瑞金人民的口中;他们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背影,铭刻在后来人的脑海,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不畏艰险、奋勇向前。”“杜鹃红”题记则在肯定“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宝库中谱写了一曲永远鼓舞中华儿女的悲壮之歌、正气之歌”后,也再次强调:“当今的瑞金人将先辈的革命精神牢记于心,付诸于行,他们以激昂的青春和满腔赤诚,谱写了一首首鼓舞人心的创业之歌、壮丽之歌。”

还须指出,作品副题中的“一百个红军后代”虽是泛指,但也达数十人之多。作品虽无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但每个人都是典型。因为,无论是红军先烈还是留守家属,无论是红军后代中的扶贫对象还是扶贫干部,虽然其生存、抗争与振兴的方面各有各的不同,但其奉献、不屈、大爱与坚守的精神又是共同的,因而也各有各的感动。就此而言,作者的创新,不囿于虚构文学的“概括”“提升”,而在于坚守原生态式的“实录”原则,一切从历史与生活的真实出发,坚持为最广大的普通百姓立传——不但关注其喜怒哀乐,尤其是着重挖掘其纯朴的真善美等平凡中的伟大。而这也许是作品更具意义之所在。

最后,《杜鹃红》的价值与意义:一是在题材上,开拓了江西革命老区尤其是瑞金这一“共和国摇篮”的红色叙事;二是在写法上,通过写红军精神的几代传承,将历史与现实、哲理与诗情等有机融合,凸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追寻理想、坚守信念的崇高时代主题。正如有人所指出:“作者扎根瑞金,深入采访一百个红军后代,以感人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和丰富的史实,谱写了一部红色基因的赓续史,书写了一部改革开放的创业史,呈现了一部乡村振兴的发展史。全书布局宏大而巧妙,内容呈现凝练而细腻,颇具丰富性和感染力。”本书选题独出心裁,别具一格,涉史,言必有据;涉事,锦心绣口;涉人,摇曳多姿,不吝铺陈,极致鲜活。其文,视通百载,宏微相合,质朴细腻;其人,杜鹃啼血,红芳满庭,伊人独吟,诗性与写实兼而有之。

(作者系原湖南大学纪实文学研究所所长、报告文学研究专家)

猜你喜欢

瑞金红军革命
亲亲瑞金
亲亲瑞金
腾飞吧,瑞金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