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乡愁信:见证王震将军的土地情
2024-07-02彭亚欧
在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的展厅陈列柜里,有一封1965年2月24日寄往湖南浏阳北盛公社马战大队支委会的信,落款为王余开。信中详细记录着大队水稻种植的亩数、间隔密度,瓜果蔬菜种植品种及耕作建议,生产队猪圈的设计和建造方法,以及公社应添置哪种农用机械、有哪些好处等事项。这封信的作者是湖南籍的开国上将——王震。参加革命后,他怀着推翻旧世界的壮志,将自己的名字王余开改为王震,但因家乡父老乡亲都熟悉王余开一名,他便以此名落款。
王震虽然身居高位,但心里始终牵挂着家乡。数十年间,他将牵挂沉淀为一封封书信,虽然脚步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但以信笺为媒,他与浏阳家乡的联系从未断过,这些书信也见证了中国农业的不断发展。
把挂念寄给家乡的土地
1959年春,一辆北方来的火车缓缓停靠在长沙车站,时任国务院农垦部部长的王震走出车厢。除了工作,王震此行还想回到离别近30年的家乡浏阳,看看家乡这些年的变化。
回到浏阳后,王震亲切地同乡亲聊起家乡土地的情况,他为家乡解放这几年取得的成就而高兴,也为家乡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忧虑。他像一位啰唆的家长,竭尽心力地为土地的开发和保护出谋划策,甚至拿自己开起了玩笑:“我是国务院农垦部部长,如果连家乡的这块农田都没有治理好,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只要有关农垦的事项,他都一一过问:上次指导公社栽种的那一批桑苗、板栗苗长势如何?林场干部商议要办耕读班的事情现在进展怎样?老乡们生活还能不能想办法改善一点?
离开家乡后,他又将牵挂延续到纸上:“你们把今年的生产搞好,秋后买一台手扶拖拉机,……可以利用它的动力,带动脱谷机、轧米机、饲料粉碎机、打浆机等,用处很广。”“还有几口小塘的水葫芦没有长好,特别是牛栏东边那一口,要加施肥料。”这是王震在1965年2月24日寄给马战大队支委会的信中所写的内容。
王震写这样的农业家书,从不吝惜笔墨。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改良品种、改良土壤,哪些种苗还需进一步科学种植,公社哪里还有空闲的土地能利用起来……他总是不断为家乡的建设思虑着。如“农垦58种五十亩,四寸乘五寸,每亩三万蔸”“高粱要早育苗、育壮苗,晚稻收割后立即耕耘……请杨梅岭雷锋耕读班学生来栽一天,栽好计工分。江背队的大量妇女也要全部出动,八月四日以前要栽下去”。
当王震收到回信,听闻家乡遇到自然灾害时,他寝食难安,捐出自己的公债券为家乡添置苗木,在林场办起耕读班为家乡培养技术户。当听闻耕读班的经费捉襟见肘时,王震又动员儿子将百元存款取出,连同老战友送的营养品一起送到林场。
在祖国的边疆干农垦
王震如此关注农垦问题,与他革命时期的经历有关。在抗日战争时期,王震就带领部队在南泥湾屯田开荒,短短几年内,王震和部队官兵就克服重重困难,把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牛羊成群猪满圈、肥鸭满塘鸡满院的好江南,既解决了部队粮食自给问题,减轻了人民负担,又拉近了军民关系,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为全军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49年3月,党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当毛泽东讲到仗不久就要打完了,很快就要进行经济建设时,王震主动请缨,希望带头在大西北屯垦戍边,他拿出自己起草的报告递到毛泽东手里:“我们的想法全在这里,我们要求到需要我们的边疆去。新疆各族人民需要我们去解放,祖国的边疆需要我们去开发建设,发展经济。”
1950年春,王震等率领驻疆部队在新疆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入疆第一年,驻疆部队在没有房子住,工具不足,没有蔬菜吃、用盐水下饭、断粮时有发生的艰难困苦情况下,开荒5万多公顷,生产粮食3400多万公斤,收获棉花0.75万担,实现了部队粮油自给自足。在王震带领下,驻疆部队开荒热情高涨,誓要将新疆建设成美好家园。
唤醒沉睡的黑土地
1954年,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王震,前往北大荒,探望即将退伍的铁道兵官兵。当他乘车穿行在广袤的荒野,看着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时,他十分兴奋,认为这里是搞农业机械化的好地方,因此萌发了大批铁道兵复员转业“寓兵于农,屯垦戍边”的想法。
回京后,王震立即向中央呈报了《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的报告》,点燃了北大荒开发的火炬。
在王震带头下,十万复转官兵奔赴北大荒,走上新“战场”。在艰苦的北大荒,白天,王震与战士们一起劳动,吃窝窝头和拌萝卜叶的小豆腐;夜晚,他就睡在战士宿营的马架子里,与战士们一起唱着《南泥湾》。王震很快认识到光靠一腔热血还不够,还得靠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在他的提议下,北大荒成立了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也就是后来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专注农垦的人才。王震在这里指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的垦荒战役,而农垦英雄的汗水、鲜血也没有白流,昔日的北大荒摇身一变,成为沃野千里的北大仓。
1964年盛夏,朱德、董必武一行来到北大荒视察。当看到昔日荒原已矗立起一座座机械化农场,所到之处机车隆隆、麦浪滚滚、林带如织、公路成网时,他们对王震率师开发北大荒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南泥湾到北大荒,从每一封与家乡通联的书信里,都能感受到王震对家乡的关切、对土地的热爱,这也是他为我国农业发展殚精竭虑、探索求真的真实写照。
彭亚欧(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办公室主任):王震将军是新中国农垦事业奠基人,他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思想和精神如同播种在祖国大地上的一粒粒种子,化作一片片田野,绽放出丰硕的收获和希望的果实。时至今日,南泥湾精神和北大荒精神依然激励着后来人不忘初心、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