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唱课有效教学的探讨

2024-07-01毛海蓉

新教育·科研 2024年6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新课标

毛海蓉

【摘要】文章将从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教唱课的特点以及重要性入手,探讨初中音乐教唱课的有效教学方法,旨在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音乐;教唱课

在音乐教育中,教唱课不仅是教孩子如何唱歌,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与音乐之间的直接连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教唱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帮助他们理解和体验通过声乐演唱来表达音乐的情感,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涵盖了技术、情感和文化三个层面。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亟需寻找和探索有效的音乐教唱课教学方法。

一、新课标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

1.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问、探索,甚至挑战传统的音乐观念。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他们更多地成为指导者和协助者,而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这样的转变使得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更为强烈。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兴趣和才能,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教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音乐教学中,简单地传授音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有充足的机会去实践、创作和表演,真正地体验音乐,这样他们不仅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还能培养出真正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2.提倡创新和实践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法的提倡突破了传统音乐教育中过于重视技能训练和知识灌输的模式,教师被鼓励运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如数字技术、音乐创作软件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通过使用音乐创作软件,学生可以自由地创作自己的旋律、和声和节奏,从而体验到音乐创作的乐趣和挑战。实践教学法的推广也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音乐的实际创作、表演和鉴赏中,新课标鼓励学生参与合唱、乐队表演、音乐剧创作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这种亲身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也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文化素养。此外,这种创新和实践的教学方法也更加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指导者,他们需要与学生共同探索音乐的无穷魅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对于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

培养音乐审美情趣意味着教育学生欣赏各种风格和形式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入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音乐作品,从古典到现代,从民间到世界各地,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多样性,通过这种多元化的音乐欣赏,学生可以培养出对音乐的开放态度和包容心态。新课标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创作和演奏,当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创作时,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培养其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音乐的审美情趣还与情感体验紧密相关,新课标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强调情感教育与音乐教学的结合,鼓励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感,让音乐成为学生情感交流和自我表达的桥梁,当学生在音乐中找到情感的共鸣和慰藉时,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促进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交流

首先,新课标鼓励在教学中融入不同地域、民族和国家的音乐资源,这不仅仅是将西方的古典音乐和我国的传统音乐放在同一课程大纲中,更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介绍非洲鼓、拉丁舞曲、印度西塔尔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元素。这种广泛的音乐文化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地域和文化的局限,真正实现音乐的无国界性[1]。其次,新课标提倡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跨文化的音乐创作和交流活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国家的同龄人合作,共同创作一首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的音乐作品,这样的项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交流还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新课标也鼓励教师参与跨文化的研修和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文化探索和交流。

二、初中音乐教唱课的特点及重要性

1.教唱课与其他音乐课程的区别

教唱课与其他音乐课程在内容、目的和方法上都存在显著的区别。从内容上讲,教唱课主要聚焦于歌唱技巧、声乐理论以及通过声乐演唱来表达音乐的情感。而其他音乐课程,如乐器课、音乐理论课或音乐鉴赏课,可能更多地关注于乐器的演奏技巧、音乐的结构和形式,或者是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历史背景。教唱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帮助他们理解和体验通过嗓音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学生在教唱课课程中,不仅学习如何正确地发声、呼吸和控制音乐的节奏和动态,还学习如何将音乐与文本相结合,传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而其他音乐课程可能更注重技术的熟练、音乐知识的掌握或音乐审美的培养[2]。再者,教唱课往往更注重集体参与和合作。在合唱团或小组合唱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协同工作,共同创造和演绎一部音乐作品,而乐器课或音乐创作课可能更注重个体的独立技能和创意表达。

2.声乐基础技能的培训

声乐基础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技巧、音准的控制以及音乐的节奏和动态的把握。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声带和呼吸系统正在发育中,正确的发声和呼吸技巧不仅有助于他们演唱技能的提高,更能确保其在歌唱过程中的健康发展,错误的发声方法可能会导致嗓子受伤或其他声乐问题。通过系统的声乐基础技能培训,学生可以更自信地表达自己,无论是在音乐会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自信不仅来源于技术层面的娴熟,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歌唱找到了与音乐直接的情感连接,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自我认知的方式。总之,声乐基础技能在初中音乐教唱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音乐表达的方式,更帮助他们建立与音乐深层次的连接,培养他们的情感、审美和文化素养。

三、初中音乐教唱课的教学策略

1.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指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兴趣和需求,为其量身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其音乐潜能的最大化。对于音乐教唱课来说,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嗓音特质和音乐兴趣都存在差异,因此个性化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初学者,教师应先进行音乐能力的测评,了解学生的嗓音类型、音准、节奏感等基础能力。有了这些信息后,教师可以为每位学生制定更加合适的教学计划,如针对音准不稳的学生进行音准训练,对于节奏感较差的学生进行节奏练习等。考虑到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情感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来确定教唱的曲目。例如八年级音乐课本中,有一首非常受学生喜爱的歌曲《雨花石》,教师可以让对这首歌曲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尽情地演唱,同时鼓励他们在演唱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解读和表达。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每个小组可以根据成员的特点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歌曲进行学习和演唱,教师则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为每个小组提供技术和情感上的支持。

2.综合应用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数字技术等技术手段已经广泛渗透到教学中,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在实际教学中,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和体验音乐。例如在七年级音乐课本中,教师选择了一首经典的中文歌曲《茉莉花》作为教学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了与歌曲背景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动画,如茉莉花的成长过程、歌曲的创作背景、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等。通过这些丰富的视听材料,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歌曲的内容,还能够深入体验其背后的文化和情感。技术手段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音乐练习和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数字音乐制作软件,自己动手创作与《茉莉花》相关的音乐作品,如重新编曲、加入新的乐器和声音效果等。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音乐创作能力,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歌曲的内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果,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有效手段。例如,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次“音乐剧创作与表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演唱歌曲,还要自己编写歌曲的剧情,设计服装和舞蹈,并在最后为全班同学进行表演。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活动,学生积极地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创意、排练,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和技能,还体验到了音乐创作和表演的乐趣,从而深深地被音乐所吸引,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多种方式,如提问、讨论、示范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在上述的教学案例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更好地演绎歌曲,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表演中,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音乐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4.重视学生的音乐体验与实践

初中音乐教唱课强调学生的音乐体验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实际的音乐操作技能,通过真实的音乐体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音乐的内涵,进而提高对音乐的认知和情感联系。实践则强调学生通过真实的音乐活动,如演唱、创作和合作,来培养他们的音乐技能和创造性。以七年级音乐课本中一首经典的民歌《彩云追月》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歌曲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教师播放了一段关于民歌的纪录片,并分享了歌曲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学生通过这种直观的视听材料,得以深入感受歌曲描述的场景和情感。接下来学生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歌曲中的一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再创作,他们不仅要进行合唱练习,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对歌曲进行重新编排或加入新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音乐技能,还增强了团队合作和创意思维的能力。

四、初中音乐教唱课的评价与反馈

1.进行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常常集中于学生的音乐表现和技能,但多元化评价则注重从多个维度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如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意发挥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更加公正、客观,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3]。在一次以《故乡歌谣》为主题的教唱课中,教师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对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理解进行评价外,教师还注重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意发挥等。首先,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积极发言、提问、分享音乐体验等,对于那些在课堂上表现活跃、主动参与的学生,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其次,教师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活动中是否能够与同学有效地合作、分享资源、分工合作等,对于那些具有良好合作精神、能够帮助和支持同学的学生,教师也给予肯定和赞扬。最后,教师评价学生的创意发挥,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是否能够展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意,对于那些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学生,教师给予高度的评价,并鼓励他们继续发挥自己的创意潜能。

2.反馈与调整

首先,反馈在教唱课中是及时且持续的,当学生尝试演唱时,教师会即时地为他们提供关于音准、节奏、情感传达等方面的反馈,这样的即时回应使得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表现,进而有目的地修正或加强某个方面的技能。其次,良好的反馈应当是建设性的,既包括肯定和鼓励,也包括批判和建议,学生在演唱时情感过于平淡,教师可以指出其不足,同时给予具体的建议,如“试着想象歌曲背后的故事,将自己融入其中”。基于这些反馈,调整便成了必然。在教学方面,教师可能会调整教学策略或方法,以更适应学生的需求,如果大部分学生在某一音区的音准上存在问题,教师便可以增加相关的练习或引入一些辅助方法,如音乐软件、音乐游戏等。而学生也会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或策略,如加强某一部分的练习,或尝试新的学习方法。

五、总结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共同语言,有着直接触及人心的奇妙力量。而在初中阶段,当孩子们正处于探索、成长和寻找自我身份的关键时刻,音乐教唱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情感表达和自我认知的空间。新的教育课程标准赋予了人们更高的追求和责任,每一位从事音乐教育的教育者都能深感其使命,始终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用心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好,帮助他们建立与音乐的深层次联系。

【参考文献】

[1]王芳.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J].科幻画报,2022(12).

[2]张福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实践[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2(11).

[3]乔润欣.初中音乐唱歌课情境化教学策略[J].品位·经典,2022(18).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