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2024-07-01张延景
张延景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社会公德视域展开教学研究,探究培养学生社会公德的关键要素、教学途径和教学策略。在关键要素方面,教师要指向学生的成长需求,挖掘文明礼貌、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要素。在教学途径方面,要聚焦家校共育,拓展讲述故事、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教学途径。在教学策略方面,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心理,采取情境法、表演法、项目法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社会公德;教学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社会公德教育是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引导学生“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让他们经历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过程,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始终围绕社会公德挖掘关键要素,拓展教学途径,创新教学策略。这样才能让教学活动更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让他们成长为讲社会公德的公民。
一、指向成长需求,辨识社会公德的关键要素
1.文明礼貌,纠正不良行为
小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待人接物,这导致他们在言行上出现偏差,无法融入到社会群体中,无法获得社会归属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指向学生的成长需求,挖掘教学元素,引导学生辨识分析,让他们思考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得到归属感,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教师可以选择文明礼貌、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关键要素,引导学生辨识分析,让他们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端正言行。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言行中挖掘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辩证分析。
在教授“我们在公共场所”时,教师要将学生在公共场所的错误言行转化成公德教育的关键要素,组织他们辨析探讨。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言行,明确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如果学生有误解之处,要组织他们辨识分析。在文明用语方面,要使用“谢谢、对不起、不好意思”等用语。若学生存有“大家都这么熟悉了,不说礼貌用语也没关系”的错误想法,教师要引导他们探讨,纠正他们的观点。在文明礼仪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握手礼、鞠躬礼等不同的礼仪,并让他们辨识这些礼仪一般用于什么场所。在文明行为方面,要安排学生辨识“插队、在公共场所喧哗”等行为错在哪里,并让他们认识到“有序排队、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行为才是正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彼此的言行,找到不良行为,让他们辩证分析,思考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言行。这样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归属感。
2.爱护公物,建设美好家园
爱护公物也是社会公德的关键要素。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要和集体成员一起行动,共同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教师要激发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并培养他们爱护公物的言行。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教学元素。在教授“我们的班级”时,可以展示整洁的教室和凌乱的教室,让学生对比分析,说说自己愿意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当学生认识到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后,再挖掘学生的日常生活资源,让他们说说自己做过哪些不良的行为,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在辨识中,学生认识到故意损坏桌椅等公物、乱扔垃圾破坏环境卫生、在墙面上乱刻乱画等行为都是错误的。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公物;避免乱扔垃圾;保持墙面清洁。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运用聪明才智,美化自己的教室。结合辨识活动,学生认识到爱与尊重是相互的。如果要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自己也应该关爱大家共同生存的家园。这样学生能从只爱护“小家”变成守护“大家”,他们的身心能得到更好地成长。
3.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秩序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小学生法律意识较为模糊,他们不了解法律法规,也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中的言行有可能违反法律法规。教师要引导学生辨识各种言行,搞清楚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共秩序。
在学生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要围绕“生活”挖掘教学元素,设计“不破坏”和“自觉维护”这两方面的辨识活动。首先要让学生展开辨析,明确公共秩序包括哪些范畴。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这些都属于公共秩序的范畴。此后要让学生挖掘生活资源,说说自己和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具体表现是什么,应该如何做才能“不破坏”公共秩序。以交通秩序为例,不少人都会存在乱穿马路、坐车不系安全带等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些元素转化成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辨识。通过辩证分析,学生认识到构筑美好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规。他们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也要遵纪守法。这样能促使学生成长为知法懂法的社会公民。
二、聚焦家校共育,拓展社会公德的教学途径
1.讲述传统故事,懂得感恩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课堂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途径。但是公德教育是长期连续的教育,如果只有学校教育,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故此,教师要聚焦家校共育视角,拓展社会公德的教学途径。如果能联系家长,开辟家校共育途径,则有助于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各异的亲子活动,让他们将内化的社会道德观念和操守转化成实际行为。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一课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让学生“学会感恩”,这也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拓展家校共育途径,组织“亲子故事会”。该活动分三个环节展开,分别是:倾听故事,了解感恩之心;结合社会,探讨感恩的意义;联系自我,说说如何感恩。教师可以建议家长讲述“韩信一饭千金”的故事。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老太太给韩信饭食是不是为了得到千金的回报。学生认识到老太太不求回报,只是为了帮助韩信这样的穷困之人,她的行为正是公德心的体现。同样,韩信立志要闯出一番事业,让老太太和其他人都能安定地生活,这体现了韩信的“感恩”之心。韩信的行为同样也是公德心的体现。在明白了这点后,家长再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说说该如何体现自己的感恩之心。“讲述传统故事”的活动有效拓展了家长资源。通过亲子故事会的形式能让学生获得更多体验,让他们从故事中得到启迪,成长为懂得“感恩”的人。
2.设计主题活动,体验劳动
在范英主编的《社会公德概论》中提出社会公德是由劳动产生的,劳动过程的分工协作需要风俗习惯、社会公德来执行维持劳动过程的职能。教师可以利用家庭资源,组织劳动类亲子主题活动。在该活动中,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参与保护环境的劳动,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
在学习“干点家务活”时,教师可以联系家长,安排劳动类主题活动,并将公德元素渗透到活动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清扫屋门口的积雪或垃圾,并利用这个机会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邻居是一位老奶奶,她自己清扫很困难,你说我们要不要帮助她呢?”这样便将“助人为乐”引入到主题活动中,让孩子明白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要主动帮助他人,这样才能构筑美好社会。通过主题活动,学生认识到劳动不仅仅是清除家里的垃圾,还要保持公共生活环境的整洁,这样才是有公德心的体现。在劳动类主题活动中隐藏着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社会公德的教育内容。教师要合理设计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劳动的过程中增强公德意识。
3.融入社会实践,参与公益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拓展教学途径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组织亲子类的公益劳动,让学生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
围绕“我参与 我奉献”一课,教师可以拓展家校共育途径,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义务植树”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活动环节。首先,安排家长和孩子一起植树,家长要指导孩子掌握植树的技巧,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劳动给周围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什么变化。其次,教师要给家长介绍什么是“公德”和“私德”,然后组织各个家庭展开探讨。各个家庭可以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公益植树活动和在自己家中种植草木有什么不同?”“既然有园林工人从事专业植树的工作,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参加义务植树的活动呢?”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义务植树也是“保护环境”的一个方面,积极参加这类活动也是具有公德心体现。最后,教师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自主拟定活动计划,说说下一步要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和“社会公德”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义务植树、义务大扫除等公益活动,学生和家长一起付出了爱心,这有助于端正家风,也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道德心的人。
三、基于认知心理,创新社会公德的教学策略
1.情境法,感知集体力量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创新的教学策略。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好地开展公德教育。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采用情境法,唤醒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教师可以展现和集体生活有关的视频,让他们感知集体的力量。
围绕“大家一起来合作”,教师设计了“合作构筑班级环境”活动,并在活动的导入阶段、进行阶段、反馈阶段分别运用情境法,帮助学生感知集体力量。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到班集体以往进行过哪些合作,让他们体会集体的力量。这样能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认识到这次的行动也能通过集体合作来完成。在进行阶段,教师把握生成资源,当发现有学生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的时候,展示录像记录,让该学生看到集体合作的场景,提醒他寻求同伴的帮助。在反馈阶段,呈现照片,展现班级环境的变化,让学生说说靠谁的努力才能构筑如此美好的环境。通过视频展示、语言描述等方法,教师将学生带入到集体活动的情境中,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这有助于他们深化感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2.表演法,演绎毒品危害
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且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认知特点,采用表演法,让学生演绎各种违反社会公德的场景,引发他们思考,帮助他们端正言行。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吸毒贩毒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小学生好奇心重,有可能受到不法分子影响,错误地接触毒品。通过模仿表演能让他们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进而坚守自己的底线,绝不接触毒品。
学习“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时,教师先展示影视剧中和吸毒有关的片段,让学生看到被毒品残害的人身体受损、道德沦丧的状态,看到犯罪分子丑恶、张狂的嘴脸。此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行动,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剧本,并表演出来。学生可以想象犯罪分子如何戴上伪善的面具,伪装成朋友,用各种言行引诱青少年做出吸毒、运毒、藏毒等违法行为。青少年一旦抵挡不住诱惑吸毒,会损伤身体,陷入幻觉,甚至可能为了谋取毒资而做出偷盗等行为,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学生还要演绎出青少年如何坚定信念,并采取必要的行动。例如,在遇到犯罪分子引诱时,可以选择报警,给警方提供线索,帮助警方打击贩毒吸毒的违法行为。又如,当学生发现好友有可能抵挡不住诱惑时,要主动举报,阻止好友的违法行为,这才是真正关心朋友的表现。通过表演,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吸毒、贩毒的危害性,同时也明确了遇到诱惑时,自己该如何做。
3.项目法,应对校园欺凌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也不足。教师要认识到他们的认知弱点,采用项目法,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某个项目,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和社会公德有关的内容,如可以围绕校园欺凌设计项目,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如何构筑和谐的社会。
结合“同学相伴”,教师可以设计项目探究活动“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在明确项目目标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本项目的目的是了解学校中是否有校园欺凌的情况,并思考该如何解决此问题,构筑和谐校园。在收集资料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采访法、观察法,收集各种素材,分析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形式,了解同学在遇到欺凌时一般会采取哪些措施。在协作交流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结合资料互动讨论、辨析,并拟定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具体方案。在具体实施阶段,学生要积极践行。例如:帮助受欺凌的学生寻求法律援助、开展心理辅导、制定校园监督制度、组织能促进友爱的校园集体活动。在总结阶段,学生要分析上述方案的实际效果如何,并加以改进,切实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如何应对校园欺凌”项目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有关,属于社会公德范畴。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个项目环节,学会理性应对校园欺凌。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公德心。
社会公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成长需求,选择一些能端正学生言行的教育要素。教师要集中家庭、学校多方力量,共同设计教育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拓展社会公德的教学途径。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一些能激发他们参与兴趣的策略。这样才能端正学生的言行,更好地弘扬社会公德。
【参考文献】
[1]陶珍.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小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研究[J].教书育人,2022(35).
[2]刘丹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