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视域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2024-06-30张波李杰

成才之路 2024年17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中职

张波 李杰

摘要:课程思政是中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需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全面深化“三教”改革,充分激发教师的育人积极性,深度挖掘课程的育人资源,积极探讨恰当的育人方法,有助于中职学校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从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从“三教”改革视域出发,充分论证中职教育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职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与路径,以此为中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三教改革;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意识;资源;方法;元素

中图分类号:G711;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7-012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豫教[2023]02810)研究成果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三教”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要积极将课程思政融入各学科教学中,以此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1]。针对课程思政,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研究视角包括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意义、实施方式、主要策略等。殷哲浩在《“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一文中,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基于“三教”改革视角,探究课程思政的融入途径[2]。王丹丹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了职业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并就职业教育融入课程思政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3]。本研究结合教学实践,主要探究“三教”改革视域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一、“三教”改革视域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不足

1.设计———传统与革新之间的扬弃

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教学设计可规避经验式教学的不足,充分整合各个教学要素,形成最大化的教学合力,确保学科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4]。

(1)教学设计缺乏融入性与渗透性。课程思政应融入中职学校的各学科教学中并贯穿教学全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以及综合素养。但目前,部分中职专业的课程思政设计缺乏融入性与渗透性。部分教师没有透彻分析职业、专业、课程以及学生的差异,生搬硬套思政元素,导致育人效果不佳。

(2)教学设计缺乏指导性与针对性。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不高,导致专业课程在引入课程思政时缺乏统一的思想指导。另外,部分教师在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时缺少针对性,存在随意、不深入、主观性强以及生拉硬扯等情况。

2.教师———成人与成才之间的轻重

在中职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者,是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指导者[5]。可以说,教师在学生成才和成人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课程思政的融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1)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在中职课堂上,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实操技能培养,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究其原因,一方面,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相对较多,并具有学时长、更新快、知识面覆盖广的特点,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于是,有的专业课教师就把课程思政进课堂当作额外教学任务,甚至认为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出现重视技能培养轻视思政教育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融入缺乏重视,不积极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及课程思政的融入策略,挖掘并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欠缺,导致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不理想。

(2)对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认识不足。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中起关键性作用,但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认识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专职思政教师或班主任的工作,与专业课程教学关系不大,并将课程思政想当然地理解为思政课程[6]。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高质量完成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传授即可,其他内容不在教学范围内,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等情况。

3.教材———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偏倚

教材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在各类教育场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学生学习的支撑,同时还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教材中思政元素欠缺。目前,中职学校的部分教材过于陈旧,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不明显,如未充分展现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未有机融入行业发展现状及社会生活,或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7]。这样,专业课教师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及探求课程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的融合时,就面临很多困难,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

(2)思政元素的整合、融入欠缺。教材承载着教学内容,既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技能最直接的途径。现阶段的中职专业课程教材以经典纸质版教材为主、电子教材为辅,其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目前,各中职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但改革中存在教材改革与课程改革不同步的情况。一方面,教材内容涉及的思政元素较少,思政元素的呈现形式生硬、单一,如只在章节前后植入一些谚语故事、伟人事迹等思政教育元素。另一方面,教材未做到与时俱进,未体现价值引领作用,思政元素与技能培养之间也没有进行充分整合与融入。

4.教法———单一与多样之间的取舍

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纽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教学方法刻板单一,课程思政收效甚微。教学方法是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强有力支撑。近几年,中职专业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渗透实操技能练习的基础上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新兴教育教学理论。但部分中职专业课教师仍以讲授法为主,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且重理论传授轻素养培养,未能结合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另外,对同一门课程,部分教师在不同班级均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未做到以学生为本,且缺乏吸引力,导致融入的思政元素收效甚微。

(2)教学方法思想性不强,亲和力不足。在中职专业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未将授课方法、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就业相关联,未体现出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内容拓展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其中的思政元素和相关思政教育素材挖掘的深度不够,导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衔接不紧密。例如,在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素材时,部分教师未对教材进行系统性研究,所以在讲授过程中难免存在生搬硬套思政元素、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缺少关联性等情况。在实训课程讲授方面,部分实训教师在课堂思政的落实方面存在形式单一、与实训内容缺乏有机融合等情况,如简单地播放与工匠精神有关的记录片等。这就出现价值引领与技能传授相分离的情况,无法发挥课程思政的融入意义。

二、“三教”改革视域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1.凡事预则立———加强顶层设计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不应生搬硬套,应有温度且符合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此,中职学校应制订清晰的课程思政培养计划,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素养培养的并驾齐驱,以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1)实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常态化。教学设计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内容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个自信”、大国工匠、时事新闻、优秀企业家创业故事等思政元素,且保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有内在联系。这样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民族自豪感,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学习。教学过程可采用引领式教学、探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举证式教学、小组互动式教学等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价值导向和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目标。

(2)增强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中职教学目标要基于当前国际和国家发展形势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突出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专业知识扎实、技能高超,并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8]。因此,针对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特点,中职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形成对职业、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以及自豪感。

2.解惑亦传道———更新教师理念

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和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1)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能力。首先,教师本人要改变传统授课理念,认识到课程思政不是仅仅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也不是简单地把思政内容灌输给学生,课程思政的融入不能脱离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传授,且融入时机要恰当,以此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其次,教师要主动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高效落实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基于教师在自主学习中受资源所限的问题,中职学校要加大支持力度,给教师提供思政方面的培训,并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在对外交流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更多思政教学方法,积极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能力。

(2)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认识。教师要认识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融合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认识到思政教育更有助于落实教学目标,有助于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职业人才[9]。为此,中职学校可组织教师在课后开展关于思政教育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畅谈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效果如何。这样可让教师真正认识到,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播放视频,而要发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提升学生价值认同感的作用。

(3)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融入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不仅要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还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并与专业教学实现融合。其次,中职学校可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实践、项目课题等方式,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企业资源、企业创新理念,形成专业技能创新与思政内容创新的良性互动,以此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融入能力。

3.美味更营养———开发多元教材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需要更多高素养的职业技能人才。而教材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积极整合多方面力量,制定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专业课程教材的多元化改革,使教材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成为推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增加教材中的思政元素。首先,可以建设思政课程资源库。资源库可引入思政案例,以图片、故事等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实现课程思政进教材。其次,实现优秀企业发展故事进教材。企业发展故事更能触动人心,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体现教材育人功能。教材融入思政元素时,要结合中职学生学情以及职业技能的实际需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中职学校要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相互承接,并增加安全教育内容,以提高学生在技能操作中的安全意识。在教材中设计教学任务时,可增加职业规范、大国工匠精神等内容,促使学生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同时,教材可在教学任务的总结中增加思政教育内容,如企业创新或突破技术瓶颈等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不畏困难、肯于钻研的职业精神。

(3)整合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教材编写中,中职学校要对专业课程与相关思政元素进行汇总,并对这些思政元素进行创新,使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真正发挥育人价值。例如,中职学校可通过研讨等活动,把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分类、分模块地排列,然后进行优化、升级、融合,并将其纳入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中,从而使教材更丰满,更具有特色。

4.合适才最好———鼓励教法多样

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中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此,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课程思政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将多样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升级,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

(1)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知识讲授方式,采取项目案例教学法等,将项目中的实际案例呈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分析。而小组间的竞争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其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运用所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沉浸式教学,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首先,中职学校可将职业竞赛与课堂教学融合,并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比赛现场的分工与协作,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样不仅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还可提升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认识。其次,可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以多种形式参与课堂互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这样可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并沉浸在与优秀毕业生的互动中,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丰富教学方法,突出课程思政融入的灵活性。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制订相应教学方案,并融入思政元素。另外,教师要积极整合不同场景所用的教学方法、思政元素,建立教学方法资源库,然后在实际授课中灵活运用。这样可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更加丰富、灵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认同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可以加强顶层设计、更新教师理念、开发多元教材、鼓励教法多样等策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具体实践中,中职学校要重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积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融入意识及教学能力,并将课程思政的新理念、新方法融入教材建设中,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以此建立完善、系统的育人模式和机制,高质量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建华.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思政如何实施[N].中国教育报,2020-04-14(9).

[2]殷哲浩.“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4):76-80.

[3]王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5):46-51.

[4]张宏彬.高职院校如何实施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9-04-16(11).

[5]汤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7,(17):70-75.

[6]刘宝民,金正连.关于职业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105-108.

[7]何丽丽.目标贯通与融合:高职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39-43.

[8]刘艳芳,李兴国.基于专业视角的高校二级学院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以A大学为例[J].教学研究,2015,38(03):44-47+80.

[9]程德慧.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9,(03):72-76.

Explo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Education" Reform

Zhang Bo, Li Jie

( Luoyang Railway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Luoyang 471000,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direction of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 fully stimulating the educational motivation of teachers, deeply tapping into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the curriculum, actively exploring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methods, will help vocational schools better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 this article fully demonstrates the inherent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poses methods and path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ree education refor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consciousness; resources;method;element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中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