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溶解平衡”教学及评赏
2024-06-30王庆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的沉淀溶解平衡,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概括。
2.能够精准地对沉淀溶解平衡进行描述,掌握溶度积的定义、表达式,明确溶度积的作用。
3.在沉淀溶解及生成、转化中从平衡移动视角对其分析,获得实验结论,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相关现象、规律。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与实验论证为主,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概念讲解、实验论证、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及多媒体展示。概念讲解是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原理与知识重点进行讲述,不可过于频繁,要提炼重点、抓住要点,着重提升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实验论证是组织开展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实践活动,并通过实验的方式论证理论及原理,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变化规律。小组学习是在完成原理讲解、实验论证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小组内部讨论,并与老师进行问题沟通、交流探索,搭建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合作探究是小组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主要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处理问题为主。多媒体展示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动画、影像的方式直观立体地展示知识内容、实验成果,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三、教学工具
本次教学工具主要包括试剂、仪器及实验用品,具体有:饱和食盐水、浓盐酸、试管、滴管、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教师引入话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同学们,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开展学习活动,让我们一同去探究‘沉淀溶解平衡这个有趣的问题吧!同学们,你们是不是经常出去旅游?你们也会沉醉在祖国秀美的名山大川及大自然为我们呈现的诸多的奇异风景、壮丽景观中吗?大家想过奇形怪状的溶洞是怎么产生的吗?石灰石岩层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岁月侵蚀会产生何种变化吗?你们知道蛀牙是怎样形成的吗?这些都可以通过今天‘沉淀溶解平衡的学习得到答案。”
教师完成开场白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如溶洞形成的图片、蛀牙图片等。
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探索氛围中。如提出问题1: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NaCl固体会继续溶解吗?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明确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1)当溶液不能达到饱和时,固体是否会持续性溶解。(2)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能否继续溶解。
根据学生的思考及讨论结果,教师可提出相关的质疑,即问题2:固体一旦处于饱和状态下,真的就不能持续溶解了吗?
教师继续展示图片,在饱和的食盐水当中放入形状不规则的NaCl固体,经过一个昼夜之后,出现的情况是NaCl固体又变得具有规则外形,但固体质量没有产生变化,据此你得到什么信息,获得何种启发?
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提示:“针对固定形态的积木,我们如何将其改变?同学们好好想一想要用何种方式(可以用拆、拼的方式)。”
学生此时思考的是:在溶解与结晶的过程中,固体质量不变则充分表明这两个过程的速率是相同的。
最终教师加以总结,我们可以用NaCl(s)?葑Na+(aq)+Cl-(aq)表示。
此时教师提出问题3:NaCl可否与盐酸发生反应?如果将浓盐酸加入NaCl溶液当中会出现何种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流程规范、方法正确。(学生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浓盐酸。)
此时,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发现实验中有更多的白色沉淀出现。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白色沉淀的物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白色沉淀情况?”(教师可在此时提醒学生,让其联想到问题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得出白色沉淀物为NaCl。
主要原因是:NaCl(s)?葑Na+(aq)+Cl-(aq)。在滴加浓盐酸后发现C(Cl-)出现明显的增大,此时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于是产生更多的NaCl固体。
教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在可溶的电解质溶液中会出现溶解平衡,较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会出现溶解平衡吗?如果有或会出现溶解平衡,则要如何表示呢?
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现在该如何开展实验验证?提出的预测真的成立吗?”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然后统一回答。
教师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同学们想一想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并进行思考。
教师最后总结:“通过事实与实验表明,难溶物质也会在水中发生溶解,在其饱和溶液中也同样会出现溶解平衡。”
教师通过多媒体以动画形式展示AgCl的溶解全过程。
学生分析: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少量的Ag+与Cl-脱离AgCl表面进入水中;第二,溶液中Ag+与Cl-又结合生成AgCl而回到的表面。该分析环节完整呈现了沉淀溶解与产生的过程。
此时,当沉淀溶解的速率与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即可形成AgCl的饱和溶液,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将其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问题总结与解答:
分析影响溶解平衡的主要因素,教师提问:“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
多媒体显示:
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第一,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第二,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第三,易溶电解质做溶质时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能存在溶解平衡。
教师讲解外因:通常我们讲的外因包括浓度、温度、压强等。对于溶解平衡来说,在溶液中进行时,可忽略压强的影响。下面请同学们考虑浓度,如加水、增大相同离子浓度、温度对溶解平衡分别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
浓度:(1)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2)增大相同离子浓度。
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迁移应用:分析溶洞的形成、龋齿和含氟牙膏。
(1)钙、磷在骨骼、牙齿中的存在形式:Ca5(PO4)3OH。
(2)吃糖为何会出现龋齿?提示: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种有机弱酸。
(3)含氟牙膏的使用。
氟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蚀,使牙齿更加坚固。
五、教学评赏
本次教学采用师生互动、多媒体应用及实验论证的方式,旨在提升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深入理解,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实验过程与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影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教学中教师以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从大自然、生活实践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索欲望。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生生之间也能形成较好的合作氛围,小组内部讨论畅所欲言,学生自主性得到明显体现。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课堂整体节奏较好,实验环节与过程丰富且趣味性强。学生在完成实验论证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总结分析,加深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掌握。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发挥其主导性、引领性,并将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与表示式进行了实验论证,学生不再以单一的算式或概念作为知识加以掌握,而是以更直观的实验现象、规律及反应情况为其学习驱动力,促使其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
六、教学启示
(一)明确教学方法及创新方向
在“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了教学方法及创新方向,这是教学中关键的一步。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内容,并与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互通。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显得生硬、僵化,而融入信息技术则能让教学过程变得灵活、生动。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微课录制以及进行混合教学等,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互动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将“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动画展示、数据对比以及形态变化等形式进行直观生动的呈现,并借助黑板对概念与重点内容进行精准解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平台,开展问题设计、问题分析等活动,这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助于鼓励学生围绕“沉淀溶解平衡”相关内容,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和解答。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问题设计和探究过程,并就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应转向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模式。在“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这些模式的优点,设置一些小型探究项目或实验环节,引导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践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师也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在“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中设计出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点融入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下理解和吸收新知识。情境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也可以是虚构的职业场景,关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二)丰富“沉淀溶解平衡”内容的趣味性,以多元化的形式予以课堂延伸
教师可通过微课形式,利用微课的短小、精干的优势,让学生快速地掌握重难点。如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融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的情境当中。教师可围绕“沉淀溶解平衡”设计相关的趣味问题,通过任务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至关重要。教师也可通过分层教学法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动态,了解不同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的理解程度,包括概念理解、解题思路、解题能力、规律变化及实践应用能力等,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
(三)消除学生学习“沉淀溶解平衡”的畏难心理
在“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畏难”心理表现严重,缺乏学习的信心与动力,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效率。教师的教学仅停留在“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的表层,不能将知识讲深、讲透,更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进而影响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也缺乏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不能实现知识与生活实践间的关联,影响学生在“知识—情境—知识”的“拆解”与“还原”中提升思维能力,更不能让学生从“解题”升华为“解决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上问题,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深圳科学高中)
编辑:张俐丽
作者简介:王庆华(1968—),男,汉族,安徽太湖人,本科,副高,研究方向:高考化学研究、高中化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