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4-06-30叶红英金圳艺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新装共情美育

叶红英 金圳艺

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审美”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让生命个体与文章的言语表达共情,与万物同心,也与作者或编者共鸣,进而表现美、创造美、成为美,让生命更有力量,让生命更加丰盈。

一、当前语文“审美鉴美”教学存在的几点问题

语文学科教学是融思想性、科学性、审美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美好的品质、良好的学风、丰富的知识的核心学科。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实施,将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正直诚实、奋发向上、自立自强、坚忍勇毅、开拓创新的一代新人。

然而,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导致教学活动中“审美”——“共情”效果一直未能有效实现,其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浅化审美教育内涵,认识深度不够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会识字就是“会语文”,对于“会语文”没有准确定位。语文教育内容虽然十分丰富,但迫于升学等压力,语文教学的内容局限于书本和考试的重点,学生的思想范畴和情感被冷冰冰的试卷、题海和教师的“填鸭式”教育所限制。教育教学对知识和技能的过分重视,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共情能力,阻碍了语文素养的培养。片面式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文字背后丰富的美学价值。工具性、功利性的欲求,驱赶着教育追逐分数、升学率等显性的可简单评比的量化指标,教育本真价值迷失,功能异化。因此,我们倡导着、培养着、实践着“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使学生心灵丰富,能与文章“共情”,让生命鲜活有力。

(二)窄化审美教育外延,认识广度不够

谈及语文审美,有的老师会首先想到唐诗宋词的“审美鉴赏”,认为只有诗词才具备韵律美、情感美、意境美、哲理美。而对于其他的文体,如小说、散文,特别是议论文、说明文,认为不在“审美鉴赏”的范围之内。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无法与学生个体“共情”,只是生硬传达一些语体知识和思维方法,缺乏相应层次的共情与呼唤。

如,《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讲述了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讽刺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和自欺欺人,将统治阶级丑恶的灵魂刻画得淋漓尽致。在讲授该课时,我们要深入文本,读懂文字背后的深蕴,不能“隔岸观火”,也不能机械地填塞一些文化知识、技巧及空洞的概念。朱光潜先生说,我们读语文时要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能力。这位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民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种极度的夸张,孩子们都能读出这是一位“爱新装”的皇帝,但是如果只是止于读到“爱新装”,那就浅显化、概念化了。“新装”只是一个外像,一个具像,而“新装”的背后是“欲望”,极度的“欲望”。作为一国之君,理应心系朝政、心系百姓,显然,作者的深意在于借“新装”讽刺统治阶级丑恶的灵魂。所以,我们不能止于“新装”是“新装”,而应注意到“新装”背后暗藏作者的深意。如此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用朱光潜先生的看“山”不是“山”的美学观点进行审美教育,自然而然能激发学生对皇帝、大臣言行和灵魂的批判。由此,讽刺的主题得以突显,学生与作者实现共鸣,审美效果彰显。

二、对审美教育的基本认识

语文课堂如何进行审美教学?我们还得简要谈谈对审美教育的基本认识。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再次集中论述了美育。美育使人有高尚纯洁的习惯,使人超越人我之见,渐灭自私自利之心。“盖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1]

美育与个体生命状态紧密连接。“审美感受”将会影响学生个体意志和性格,鼓舞学生创造美好的事物和生活。

三、语文课堂审美教育实施策略

(一)引导学生体悟中华文化民俗美

语文课本选文皆为经典之作。教学时,需深挖含蕴、联系实际。例如《社戏》通过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自然风光,感受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回延安》是当代一首著名的抒情诗,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诗人饱满的情感,感知诗作明亮、瑰丽而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并体会诗作模仿陕北民歌的特点。《安塞腰鼓》展示的是高原的民俗民风,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气质。《灯笼》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灯笼”为线索,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借“灯笼”这一形象展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通过这些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元素的熏陶,增进大家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将美育同传统民俗相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对中华地域文化的热爱。

(二)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美

情感熏陶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作品,作者都有一定的写作意旨,都在表达一定的情感思想。

充分领悟文中思想情感的美,使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得到陶冶。例如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沧海之形象,感受作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和登山望海时的勃勃英姿全部融入到诗句中。这样的诗不胜枚举,它们给予读者强大的心灵震撼力,促使读者从中汲取人性的力量,完成生命由量到质的升华。使人生幸福,生活丰盈,生命璀璨,这正是语文的美育共情作用之一。

情感的美育,坚持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本阅读中的文化自信和自省,体现了个体对生命的关注,也展现了学生个体生命的丰富精神世界。而这个过程正是放飞思想,从生命的深度和宽度去熔铸语文的过程,凸显出生命应有的激情、辽阔、本真、美丽。

(三)引导学生体察语言美

叶圣陶曾经说过:“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2]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领会鉴赏语言的美,与作者共情。

例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的第一小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作者由“街灯”写到“明星”,由“明星”写到“街灯”,由眼前实景写到虚幻的天河世界,由地面到天上,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叙述和描写,让我们感觉到眼前一片通亮、光明、温暖、美好。除了用眼看到的明亮,更需用心灵感受夜空中夜色的绮丽境界,奇特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引诱着诗人和读者进行幽思遐想,让个体生命以审美化的情感与无限宇宙进行共情,这种生动的真实感为后文作者描绘的美丽幸福的天街提供了人间情趣。如此,个体生命便与作者追求光明、幸福、温暖的美好人间生活产生共鸣,将无限的宇宙含蕴在无限个体的有限生命之中。

教学朱自清的《春》,大部分老师都会讲到春天的五幅图画——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都会讲到比喻和拟人的修辞,都会问学生:春天美不美?同学们往往异口同声地说:美!但是这样整齐划一的回答却不太美。春天的生机、活力、希望、温暖,真的在学生心里留下了“烙印”“痕迹”吗?如果没有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搭建“联想”“共情”的梯子,便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作品的审美价值——“移情”作用就难以在学生个体中产生,如果我们教师拷问自己:我们讲朱自清的《春》,孩子们真的能体会到春天的美吗?我们讲《动物笑谈》,孩子们真的被那位“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不时学着鸭子叫声”的劳伦兹先生的热爱、执着、专注、忘我的科学态度所打动吗?要想激发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的崇高精神,感悟这类真情流露的好文章,就要运用“言语的分析”这架“梯子”,学生才能了解文章情感并内化于“我心”。

(四)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

阅读文本时,我们体验着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人物的人格美,更要体验文章的艺术美。各种写作的技巧,诸如烘托、铺垫、伏笔、对比、象征、抑扬等,让文章美不胜收,美美与共。

例如,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狼》,写了一场屠夫与狼的较量,最终以“顷刻两毙”作为这场较量的结局。这结局大快人意。短小的篇幅让我们感受到屠夫的果敢、勇猛,而又不乏谨慎,善于利用外在条件,抓住有利时机。“暴起、劈、数刀毙、转视、断”一系列动词,描绘出屠夫的智勇双全,但“顷刻”之间,又刻画出狼之“狡黠”——兵分两路,假寐迷感,暗渡陈仓——“黠矣”!

“顷刻”之间,读者读起来轻松,可是达成“毙狼”的结局,绝没有如此简单。屠夫经过了恐惧、觉醒、反抗、智慧、勇猛的过程,请看课文1-3小节的描绘。屠“惧”,投以骨,这是退让;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屠夫看懂了狼的贪婪,迅速觉醒,采取行动:“顾”——“奔倚”——“驰担持刀”;一路危机,一路惧恐,一路迁就,一路观察……最后做出决策并果敢行动,才有了故事的看似轻松、大快人意的结局——“顷刻两毙”。所以,这个故事是在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中,久久蓄势之下,才有了“顷刻两毙”。这个“顷刻”也和“途中”这一路的惊心恐惧紧张形成对比,结构紧凑,情节曲折。文章所要呈现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学生个体不是公式地得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屠夫形象,而是油然而生地共情于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刻地体察到人生经验和教训。如:对待恶势力,不幻想、不妥协、不让步;要学会观察,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和外在力量;要靠勇气、智慧和力量对待一切恶势力。于是,很自然地体悟到“狼亦黠矣”的特质,达到不止于“物”的收获!

(五)引导学生增加课外作品的阅读,扩大视野

将课内的学习引向课外,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是新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之一。《社戏》是节选课文,我们让学生读课文的删节部分。学习《回延安》,让学生读体现“延安精神”的其他诗文。学习《安塞腰鼓》和《灯笼》,也引导学生读作家的其他散文作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应当与课内结合,也就是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或是同主题对比,或是同题材对比,或是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对比等,通过这些对比丰富和深化学生对美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广泛阅读科普文、新闻报道、应用文,以及非连续文本。所读文章,既要思想格调高,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又要语言优美,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审美能力,使学生打破时空界限,与文学大师、思想大师进行心灵沟通、生命对话。

四、语文课堂实施“审美鉴赏”的意义

教育直面人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唤醒生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整个过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整个过程”。因而,教育必须体现对生命的关怀,利用文本的“审美”价值,倾听学生生命拔节生长的声音。

审美鉴赏,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教育,而语文教材包含丰富的审美元素,语文课堂上的每一次文本阅读、每一次活动实践都表达着生命的美好,探究着对生活的认识、观察、感受和思考。“审美教育”能够切实显现出教育的关怀与力量,是对个体生命的精神观照,是建构丰富绚丽的人生体悟的有效途径。

没有审美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成长,审美的缺乏或冷淡,在人生中是一种丑,是生命的冷漠、单调、平淡甚至“陈腐”,令人“窒息”!审美教育的缺席,是人生旅途中一道亮丽风景的缺失,是使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夺目的抑制剂。“审美鉴赏”应充分发挥自身独有而强大的优势,不仅传授文本阅读与表达的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提升人的情感力,促成真正完善的“人”的生成。

“审美鉴赏”,能丰富个体的情感内涵,加深个体的情感体验,满足个体的情感需求,提升个体的情感品质,帮助个体构建丰富圆满的心灵世界,获得生命与美的升华!

注释:

[1]徐少锦、温克勤主编:《伦理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第1页。

[2]叶圣陶:《叶圣陶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6页。

[作者单位:(叶红英)江西省萍乡市田家炳中学;(金圳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新装共情美育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年穿新装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mothercare:新年将至,快来搭一套美美的新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