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20 年国内文化认同研究历程的横纵向分析
2024-06-28陈曦
【摘要】为梳理近二十年国内文化认同领域研究热点与研究脉络,通过选取CNKI数据库中近二十年以“文化认同”为主题的4997篇期刊文献,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纵向来看,近二十年内研究历程可分三个阶段,即萌芽期(2008年以前)、发掘期(2008—2018年)、影响期(2018年以后),且这些时期内的发文量深受国策影响。横向来看近二十年的研究主要聚焦于:(1)揭示文化认同危机,探索全球化时代下,文化认同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影响;(2)发掘我国优秀文化资源以应对文化认同危机、建立文化自觉自信;(3)深度发挥文化认同维系多民族共荣、社会进步、共同体构建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预测未来的研究热点将继续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并聚焦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上。另外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多采用思辨,需要更注重实证研究,以便未来面对复杂的跨文化差异时,更具信服力与实际性。
【关键词】文化认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热点与趋势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0-0130-07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0.041
一、引言
当下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周期。文化认同作为国家认同的重要来源,其所面临的危机具有历史发展与霸权主义打压抹黑的内外双重性质[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此文化认同被频繁纳入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等的研究视野[2]。在过去二十年的CSSCI数据库中,关于我国文化认同领域的年发文量经历了成倍的增长(从2004年52篇到2023年447篇)发文总量超过5000篇,这为量化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在抽象而庞大的知识体系下,国内学界尚未将所有成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运用Citespace计量分析工具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国内文化认同领域的发文特征、关键词网络共现、聚类分析、时区图、突现词等情况,同时结合基础知识展开分析,梳理国内文化认同的研究脉络、核心话题、热点趋势。相较于传统的文献分析方法,科学计量法更为直观客观,能更加全面地分析文化认同领域研究的现状。为我国的文化政策进言献策,为我国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提供启发,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更为牢固的基石。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选取常用的Citespace 6.2.R6软件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文献分析软件,基本原理是分析信息知识单元的相似性和量度,通过选择不同的元素绘制不同的知识图谱,用于检测和可视化学科的演化路径[3]。该软件在国内的使用人群不断扩大,软件版本不断更新迭代,其绘制图谱具有较强说服力。
(二)数据来源与纳入标准
文献数据源自知网,以“文化认同”为关键词进行主题词检索,设定年份为2004—2023(年),选择“学术期刊”,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勾选“CSSCI”文献(包括扩展版),检索出5088篇文献、经过Citespace除重和手动筛查,最终得到4997篇文献纳入分析。
三、纵向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发文量情况
某领域文献的发文数量及其变化趋势,可反映该领域研究经历的发展阶段,并对未来研究状况做出预测。文化认同在CSSCI上的发表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作为五大认同之一,文化认同发文量增长的原因可以结合我国对文化建设的指导进行剖析:
自2004年起,以文化认同为主题的发文量逐渐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冷战”时代后,随着全球化演进,开放交融的信息不断冲击本土文化,导致世界各国面临文化认同危机,表现为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否定、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打压[4]。“软实力”的文化越发成为国家利益的考量,在国际关系来往中扮演重要因素[5]。文化认同在国内学术界的热度也逐渐攀升。
在2007年至2008年发文量迎来第一次骤增。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6]。一度凸显了中华民族强化文化认同的迫切需要,引发学界对文化认同关注的激增。该时期出现大量以“国家认同”“文化自觉”“传统文化”为主题论文(结合图2),为响应十七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综合国力的号召,年发文量近乎成倍增长,从2007年90篇到2008年177篇。
2011—2012年出现了第二次增长期,原因在于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该时期文献的着重主题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等(结合图2),高度的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之基,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长耕硕果[7][8],因此文化认同主题也备受瞩目,发文量由2011年206篇上升到2012年264篇。
2018—2020年期间经历过一次下降与平缓期,且该阶段的研究出现了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倾向,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成为这一时期热点。这是由于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学界研究重心转移至经济民生领域,这一时期发文量由2017年352篇下降到2018年321篇。
2020年开始进入第四次增长期,该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对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谋划和部署[9]。为文化认同的研究热度,注入新燃料。且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0]。文化认同作为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义[11],深受关注,发文量继续攀升。
综上,可见文化认同领域发文量整体上升的背后,始终具有国策的指引,其主题词始终紧扣时代背景,已然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度结合。庞大的发文量也印证着文化认同非凡的重要性和我国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二)关键词时区图和关键词突现图
为从内容上进一步了解国内文化认同近二十年的研究历程情况,接下来我们将在参考图1发文量趋势图的同时,着重于分析Citespace绘制的关键词时区图如图2和关键词突现图如图3。
时区图(Timezone View)是从时间维度上表示知识演进的视图,反映关键词在不同时间段上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而关键词突现度(burst detection)是短时间内急剧增长的热点词,能够反映特定领域的突发热点[12],二者结合有利于我们寻找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热点。结合上文我们可以将过去二十年里对文化认同的发展脉络分为以下3个阶段:
阶段1,应对与构建期,2008年前。从改革开放起我国经济硬实力飞速增长,尤其是加入WTO后,携带西方文化价值的产品呼啸而来,例如漫威电影、迪士尼乐园、高端西式服饰等强势文化进入我国。因此,这一时期聚焦于应对全球化挑战,探讨文化认同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影响以引起各界对文化认同的关注,力求遏制西方强势文化对我国文化认同的进一步瓦解。重点关键词有“全球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身份认同”“认同危机”“现代化”等。这些关键词的节点面积大、频次高,还具有可观的中心性,说明这些关键词的研究不仅是文化认同领域的核心主题、发文量极大,也为今后的分支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至今被引近1600次、贺金瑞的《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被引1000余次等,许多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优秀成果,都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
阶段2,发掘发展期,2008—2018年。这一时期众多学者开始保护并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应对文化入侵、强化我国文化认同并构建文化自信。关键词有“传统文化”“集体记忆”“文化安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大学生”“建构”等。例如:季中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保护与文化认同困境》、张首山《先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舒开智《传统节日、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等。文化认同在影视媒介、特色饮食、音乐舞蹈、体育文化等诸多方向百花齐放,曾经在现代化高速发展过程中,被遗落的文化宝藏再一次踔厉风发。基于我国独有的优秀文化价值不断发掘,在2011年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3],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等方面做出了深刻阐释。文化自信一度成为突现关键词(如图3),强度达到18.46(第一)“中华民族”这一关键词,突显强度达到13.45(第二),文化认同这一概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业的结合在该时期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关键词时区图上涌现出:中国梦、红色文化、文化传承、新时代、国家形象等一系列热点词,该领域的红色力量愈发旺盛,国民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阶段3,成熟期,2018年至今。这一时期我们依旧保持同欧美文化力量的来往,但文化认同已不同于以往的“危机”并论。在2018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新时代”“共同体”成为热点词与突现词,学界开始探索以文化认同为思想基点,构建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家园,促进各族人民团结进步。另外从时区图可以看到外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探索国际传播的实现路径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方向。中华文化认同对东盟、日韩等周边国家影响的研究也大都也在这一时期展开。同时,这一阶段的研究也有明显的经济取向,乡村振兴、文旅结合也是该阶段的高频热点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行业始终是文化认同领域的重点阵地、虽然不作为突现词出现,但在时区图上可以找到:2009年“大学生”、2012年“流动儿童”、2014年“青少年”、2015年“高校”、2018年“青年”。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的渗透,青年大学生作为新媒体工具最主要的使用者者,始终受到学界关注。如:郝桂荣调查过辽宁众高校后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部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14]。樊娟在上海高校调查发现51%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等[15]。为了维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近些年越来越多学者尝试从文化认同的视角,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包括在民族地区挖掘少数民族优秀的教育文化资源[16]、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17]。
综上,可见文化认同领域发文量、热点词、突现词变化的背后,始终深受国策指引,紧扣时代背景,已然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结合。随着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我们可以预测接下来该领域的前沿热点将在继续深度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出现以优秀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的热点趋势,探索海外传播路径与国际话语体系构建。
四、横向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分析
1.高频关键词及其中心度对比分析
在某段特殊的时期里,研究人员予以关注,并且高频出现在文献中的主题词,会形成热点关键词。Citespace能够根据一定的算法以计算出热点关键词的被引频次、中心性等[1],关键词的中心度越大,就说明所连接关键词就越多,在网络中的“媒介”效用就更强[18]。设置相关参数为:数据筛选Top50%、阈值Top10%,Keywords作为节点,网络裁剪采取Pathfinder的算法,得到关键词共现图如图4。
剔除“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三个和检索词相关的关键词后,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前五)分别为:国家认同(250)、民族认同(131)、全球化(121)、文化自信(115)、身份认同(106)。说明学界对以上话题关注较多,发表了大量文献。中心度代表着某关键词的连接作用大小,一般认为中心性高于0.1是比较重要的,其中有:国家认同(0.14)、全球化(0.13)、身份认同(0.11)。对排名较靠前的主题词展开分析:
国家认同的频次最高达到250 (第一),中心度达到0.14 (第一),民族认同的频次为131 (第二),中心年0.09(第三)。说明文化认同领域中对国家认同给予的重视最高发文量最多,其次为民族认同。主要是因为:国家认同关系到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安定团结,在全球化背景下,多民族国家建设的要点就在于不断巩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眼下我国民族治理建设的重要任务,正是在尊重多元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升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而文化认同作为根基于精神世界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基点和逻辑旨归[20],因此学者们热衷于探索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关系与强化途径。例如:韩震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探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关系[21];王庆生基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发掘红色文化,增进国家认同[22],吕韶钧研究了舞龙习俗中文化认同与共同体意识的内生逻辑[23];韩利从少数民族童谣中寻找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功能和实现路径[24]等。
全球化则是以121(第三)的频次得到了0.13(第二)的中心度,这说明大量学者在研究其他关键词的同时都会提及“全球化”,它链接着多个关键词,影响范围极广。原因在于,全球化是各国文化认同危机的根源,它打破了原始时代以来民众生活的封闭性与稳定性,为跨国公司工作的本地员工、身处异乡的出境游客、互联网上灯火摇曳的国际都市和异国风景,甚至是全球化时代下催生出的超国家身份认同如欧盟,模糊着每一个人的认同边界,并进而影响固有的文化、国家、民族认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出现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挤压并垄断主流话语[4],但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化的影响是复杂的,以殷冬水为例,认为全球化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弱化或强化关系,要考虑经济、种族等多方面因素[25]。可见近代以来对文化认同危机的探讨几乎离不开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因而有“全球化”有着如此高的中心度。
2.关键词聚类分析
用Citespace关键词聚类分析功能,得到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Modularity Q=0.4475>0.3,同时,Silhouesse S=0.7817大于0.7,这说明聚类图谱有效。设置显示前十个聚类如图5。聚类序号值的大小意味着其中所包含的文献量多少。分别为:#0文化认同、 #1全球化、 #3认同、 #4身份认同、#5国家认同等本文选取了CitespaceCitespace中相近的聚类并结合其中聚类内的关键词汇入表(见表3),并开展具有侧重点的分析:
(1)多重认同之间的建构与矛盾
从关键词表中可以看到,前十个关键词中有六项涉及认同(文化、国家、民族、身份、政治认同与认同本身),这主要是因为文化认同是诸多认同之根基,而诸多认同之间亦交织交错。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生来就有爱与归属的需要[26],从出生至衰老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建构出的各种角色如学生、族员、公民等,这些角色归属于各种社会团体,便会产生多样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即使是将个体分配到一个简单无意义的类别中,也足以产生群体取向的知觉和行为,即群体认同[27]。
当扮演着多重角色的个体,赋予自己多重身份认同时,多重身份认同必然产生复杂的反应。该方面,学界着重于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对立统一。从建构过程上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互为前提并相互依存:民族认同早于国家认同,它是与生俱来的血缘族群决定的,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国家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政治屋顶,为民族认同的构建提供安全的地域和心理边界[28][29]。从信仰力量上看,二者在某些条件下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巩固和强化国家认同能够对民族认同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力;而多样性的民族认同及其增强也能够对国家认同达到一定的消解性影响,产生对国家认同的侵蚀[30]二者和谐共生的关键在于级序性,多民族国家整合中,国家必须是民族成员心中归属的最高层次单位,国家也必须尊重并保障民族文化的延续[31]。
无论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还是社会认同在构建或运动中都蕴含着文化认同的影响,并以文化认同为中介表现,一切认同所蕴含的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包含文化,并且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4]。以国家认同为例:因为地理、经济等原因,中华民族形成很强的文化向心力,历代各民族相互吸纳、吞并、杂居、通婚、融合,逐渐形成的文化共性超越其自身血缘的共同性的“汉族”[22],金冲及先生曾指出:“中国北方汉族同北方少数民族基因相近的程度超过了中国北方汉族同南方汉族基因相近的程度;同样,中国南方汉族同南方少数民族基因相近的程度超过了中国南方汉族同北方汉族基因相近的程度”[32]。当所有平等的民族间,文化共同性大于差异性时,便具备了共同利益与共同制度的框架性要素,国家内部的各族人民便获得了自己的身份或认同,即国家认同。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中,每个成员基于本国共同文化对国家政治体系、文化制度产生了包含认知、情感和判断的认同,便有了政治认同[33]。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共性就在于,它们不与血脉相连、是自由选择的,如移民、变更政治党派,它们二者都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但不同于文化认同始于出生起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更加具有外显性,可变性。
若个体对某地域文化产生认同,便是地域认同,地域认同可能是跨民族或跨国家的[24],其力量同样能够增进或消融包括国家在内的其他认同,这取决于彼此之间是否重叠。在青藏高原的康区历史中,藏汉民族及与西南地区众多民族一直保持积极交汇,文化、地域、民族、国家认同相重叠且方向一致[34],同样在广西东兰县弄兰村的汉族人产生“壮化”现象,这样民族兼容和谐、团结友好的现象也是地域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重叠积极的一面[35]。反之朝鲜半岛的同族人民,因历史等原因,南北割裂为不同国家,其地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重叠,彼此的矛盾阻碍地区安定,社会发展。
(2)文化认同维系我国多民族共融,促进社会进步
共同的文化基础奠定着各民族间与生俱来的紧密联系。幅员辽阔的华夏疆土上衍生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经过数千年的融合,诞生出中华文化。在我国文化认同便是认同伟大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它即保留发展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又在长期交汇中,演化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骨肉相连文化整体[36],是维系我国统一安定不可或缺的要素。
政治上,中华文化认同是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基础。用相同的文字交流、在相同时节庆祝、浸染在相同文化氛围的,昭示着彼此休戚与共的一体。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作为五大认同之一地位不断上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经济上,文化认同助力乡村振兴。乡土文化记录着特定区域的民风民俗、文物古迹、生活方式等。随着城市化与全球化发展,城乡差距拉大,乡土文化认同危机受到关注。沈一兵认为:随着乡村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文化主体(农民)的消散。文化断裂使农民陷入困境,精神世界空虚,对未来无规划,在坚守传统与接受现代思想间徘徊,乡村价值体系陷入混乱[37]。纪德奎在乡村的问卷调查表明,乡土文化教育失落导致乡村文化认同危机。呼吁开辟“政府同民间”和“制度同产业”的建设模式[38]。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是社会转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乡土文化难以复兴,不能为了所谓重建乡土文化认同,就让现代农民在文化上留滞于已经过去的前现代社会[39]。随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学者们开始关注从经济建设引导乡土文化认同,摆脱过去以血缘、地缘联结的小团体,建立乡村文化共同体[40];推广科技文化、现代工具等先进元素;以传统“农耕文化记忆点”为优势文旅结合促进发展,以减少乡村民众因城乡各方面生活差距过大,从而产生的心理落差,重振乡村文化自信[41]。可以达成共识的是,乡土文化认同必然经历一个吐故纳新、否极泰来的过程,以适应时代变化,重聚乡村力量。
此外还有众多学者在教育、影视、对周边国家影响等领域展开文化认同的研究,并不仅限于政治、经济、安全方面。如:曹月如,研究民族学子赴内地求学的角色变换、跨文化适应过程。以“叠合认同”方式,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对母文化和主流文化的积极认同避免产生疏远、孤立、等不和谐等消极情感[42]。宋元元以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例,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和民族认同问题[43]。丁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视角探索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44]等。
(二)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选取CNKI数据库中近二十年以“文化认同”为主题的4997篇期刊文献,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并剖析了C刊发文量趋势、时区图以及关键词突现图、关键词共现图、关键词聚类图。得到以下结论:
内容上:文化认同是个多学科并兼的领域,涉及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近二十年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1)探索全球化时代下,文化认同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影响,警示文化认同危机;(2)挖掘我国繁多的优秀文化资源应对危机、树立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3)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发挥文化认同在民族共融、社会进步、增强我国影响力作用,并以此为纽带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以上研究中,学者们善于从诸多路径开枝散叶,涵盖范围极广,发掘内容上从红色革命文化到乡土文化,观览视角从青藏高原康区到欧盟东亚乃至世界,时间间隔从千年前的历史转折到当今时代热点,跨界融合皆有所鉴。
时间上:我们总结出文化认同研究可分三个彼此交叉的阶段,即萌芽期(2010年以前)、发掘期(2008—2018年)、影响期(2018年以后),体现出我国在国际文化对抗中,从被动应对、探索发掘、兼容并蓄再到主动发扬光大的历史转变,并且预测未来研究热点将继续贴合我国国策指引,不断推进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体意识,继续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并聚焦于国际传播路径上,以全球这一更高维度的视角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研究范围不在仅限于我国周边,更多面向国际。进一步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结合中华文化,讲好生动的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
同时,本文主要以Citespace进行研究,未来可以结合VOSview软件展现更多的视角。由于文化认同涵盖范围广、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内容、可能在整体内容把握上有失偏颇,也未能对某一细节展开深入探讨,未来可以就某一视角,如文化认同的国际传播路径开展探讨。并发现,我国文化认同研究主要以群体视角展开,研究某一少数民族、某一地区、某一国家文化认同历程,或是从群体层面探讨认同的建构与冲突,较少对个人发展、个体培养展开研究,这可能与东方集体主义更关注群体层面有关。未来可以继续探索并验证东西方个体、群体在文化认同产生与强化过程中的异同,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奠定基础,建言献策。该领域涉及的学科和研究方法上大多以政治学、语言学、社会学为主,多采用思辨和问卷调查,未来可以多采用实证研究,选择核心变量,结合心理学以严谨的实验来证明个体产生文化认同心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郭海霞,曾刚.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热点与前沿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SSCI(1998-2020)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4):223-233.
[2]都永浩,左岫仙.国内外文化认同研究综述及分析[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05):1-8.
[3]陈晓红,周宏浩.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图谱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09):1171-1185.
[4]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4.
[5]赵正源,林奎燮.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中的文化与认同[J].国际政治研究,2004,(04):24-32.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3-22.
[7]李海晶.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D].南昌大学, 2016.
[8]刘妍,马晓英,刘坚等.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2):29-44.
[9]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言“十四五”[N].人民日报,2020-11-12.
[10]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中国民族,2021,(08):4-7.
[11]宫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04):11-15.
[12]邹吉宇,庞立健,吕晓东.2000年至2020年国内肺络研究领域的CiteSpace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04):1466-1474.
[13]启瑄.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几点体会[J].红旗文稿,2012,(05):4-8.
[14]郝桂荣,李本智.大学生文化观现状及树立文化自信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3):31-34.
[15]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09,(07):36-42.
[16]周俊利.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多维探索[J].民族学刊,2022,13(07):109-118.
[17]陈庆庆,李祖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04): 123-128.
[18]张伟.新时代金融理论引领金融实践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路径观察——以我国金融期刊为样本[J].科技与出版,2023,(11):85-93.
[19]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6.
[20]杨茂庆,周驰亮,杨乐笛.文化认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J].广西民族研究,2023,(05):44-51.
[21][32]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06-113.
[22]王庆生,明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及其国家认同研究:基于文旅融合视角[J].中国软科学,2021,(S1): 157-163.
[23]吕韶钧,彭芳.舞龙习俗的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逻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 45(09):55-64.
[24]韩利,王一珊.少数民族童谣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教育功能和实现路径[J].民族学刊,2022,13(06): 24-29.
[25]殷冬水,张婷.全球化真的会削弱国家认同吗?——已有研究的经验证据和理论解释[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3(03):128-136.
[26]吴宏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哲学底蕴[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02):31-33.
[27]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75-480.
[28]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8(01):34-40.
[29]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5-12.
[30]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2009, (6):35-40.
[31]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02):26-35.
[33]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09):27-39.
[34]石硕.多民族交汇地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区域——康区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历史基础、独特地位及示范作用[J].中国藏学,2022,(02):1-12.
[35]马世英,梁世甲.广西汉族“壮化”现象个案研究——以东兰县花香乡弄兰村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0, (01):67-73.
[36]王霞.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与边疆文化安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5):46-51.
[37]沈一兵.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危机及其文化自信的重构——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J].学术界,2018,(10):56-66.
[38]纪德奎,赵晓丹.文化认同视域下乡土文化教育的失落与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02):22-27.
[39]季中扬.乡土文化认同危机与现代性焦虑[J].求索,2012,(04):162-164.
[40]赵志业,张丹阳.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困境与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02):62-68.
[41]傅才武,程玉梅.文旅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制与政策路径:一个宏观框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0(06):69-77.
[42]曹月如.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和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03):28-30.
[43]宋元元.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研究——以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 37(09):220-223.
[44]丁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5,(02):69-77.
作者简介:
陈曦,男,汉族,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应用心理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