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三重视域
2024-06-28刘琪
刘琪
在新时代倡导要增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和聚集地,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而增强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然而,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冲击,笔者将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逻辑、现状审视和路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新时代下能够提升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探索出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有效路径。
1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逻辑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先秦时期提出的重“人”的人本主义文化传统,对后世影响深刻;传统文化对“德”的尊崇使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传统美德,逐渐巩固和塑造了中华独特的民族精神。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有很多,并且至今都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四大发明的诞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四大名著,在文学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曹雪芹的《红楼梦》对研究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现状具有重大价值。更有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千古不朽的历史著作都是我们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无限动力!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文化能在几千年的风霜下,以及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几千年历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日复一日的传承和发扬中不断强化新时代的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我们需要通过其来不断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创新,最终推动中华民族新进步。
第三,中华民族创造了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之道也成为我们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基石和底蕴。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了每一个新时代中国人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观念,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要实现的崇高精神境界。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的呈现,是时代精神的“灯塔”和“指挥家”,我们要努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高度融合,牢牢把握古代先贤们留下的文化瑰宝。
1.2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逻辑
第一,历史延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追求。要加强传统文化,就需要深入挖掘历史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历史文化需要发现,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传承,一个民族的延续离不开文化的沉淀和发展。
第二,道德伦理。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仁爱之道、孝道、礼仪等优秀传统美德,这些价值观念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强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就是要倡导这些传统美德,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品质。
第三,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建立文化自信,强调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让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四,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不是僵化的固定形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体系,要加强传统文化就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让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创造性转化着眼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通过“去粗取精”将经历了千年发展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的糟粕剔去,以积极、健康、乐观的内容和对当代人们仍有教化与感召作用的传统文化内容为目标,在理念、内容、表达、形式等各层面结合当代社会与时代的要求与特点,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创造性转化是以创造性为特征,以转化为标志,力求实现传统文化的新生再造,使之展现出新样态。
总的来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就是在深入挖掘历史资源的基础上,强调传统价值观念的力量,建立文化自信心,同时要注重创新发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2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现状审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新时代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华儿女在国外求学的同时也乐于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流光溢彩。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教育学习中却显得捉襟见肘,甚至逐渐被边缘化,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如文化侵袭导致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以及传播媒介与传播内容缺少创新,无法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面临着教育教学目标功利化、内容形式化和教学方法单一化等问题。
2.1 教育教学目标的功利化
一方面,我国高校教育目标深受高考教育制度的影响,分数为重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公共课也大多为理论课,而选修课程虽包含不同门类,但是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数量却屈指可数,而且即使学生选择这类课程,也更多的是因为学分比较好修,而非真正地想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教师在课程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功利性,教师为了教而教,所讲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情感认同过于功利,高校学生普遍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情怀,但是这些情感认同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对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的原因是希望通过学习来增强个人吸引力,获得一技之长,取得一些相关的资格证书,为今后的社会生存打基础。大学生往往不喜欢接触一些看起来对自己没有利益价值的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导致了挑选优良传统文化教育的局面。大学生普遍乐于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又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而完整地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关注的是通过考试获得好成绩。除此以外,有些学生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渠道比较窄,思想又具有随意性,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既没有很好地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又不能有意识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思想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行为也不能实现有效融合,从而产生了文化知行背离现象。
2.2 教育教学内容的形式化
一方面,由于教育目标的功利化,学校开设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大多流于表面,由于教师所承担的责任较小,积极性较低,因此在讲授时也不够深入和细致;另一方面,高校所要传授给学生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不够深刻具体,而教育内容多数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不能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最终出现学生无兴趣的现象。再者而言,多数高校哪怕是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也都是选修课程,教师主观认为学生仅仅是为了修学分,因此,不注重所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和意义性,教师照本宣科,没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导致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形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不能用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吸引高校学生,自然无法达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戏曲、戏剧、传统礼仪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课程的目的。综上所述,教育内容的形式化不应当出现在高等学府,否则这种“轻无形重有形”的现状势必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的熠熠生辉。
2.3 教育教学方法的单一化
当前,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教学方法比较单调,依旧是教师为主导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就像是一个大容器被动地接受教材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无法改进,学生学习效率也将无法提高。另外,教师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如不能寓教于乐,教育教学单一化的现象无法有效解决,学校、教育者和学习者三者之间将存在相互制约的效应,最终必然会成为制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播的“拦路虎”。同时,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教师所了解或接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来源于自学或者通过家庭背景的耳濡目染,并未接受系统的学习,而我国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需要比较专业的教师,教师需要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及历史学、文学和政治学等相关知识。目前,我国高校中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师较少,教学方法因此便显得单一,加之高校文化内涵不足,缺乏深度。近年来,高校虽然越发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但普及和探索方式常徘徊于浅层,致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流于表面,难以深入。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未与高校课程建立自然关联,两相结合略显生硬、突兀。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建设不够完善及教师文化底蕴不够丰富。基于以上这些现象,导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的教育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单一化。
3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探索
鼓足干劲,抓准目标,以求得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学校、教师和学生需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需构建强有力的教育机制,合理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和评价体系;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深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精神,有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
3.1 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态势,构建强有力的教育机制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该警惕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挑战。
首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研究生系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认同。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应用于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如课题攻关、社区服务、支教服务等,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科研、教学、设计、艺术、科技创新等领域。
其次,高校作为主要承担者,应当利用本校或者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构建协调的正向反馈和负向反馈机制,对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效果较好的师生队伍进行积极的奖励,并对出现较大偏差的师生队伍进行批评指正;同时,构建必要的保障机制,包括物力、人力和财力。
最后,要思考、研究探索与学术交流相结合。推动高校学生从传统文化出发,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作出贡献。不断提升高校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鼓励高校学生参加学术竞赛和科普活动,提升他们的学术交流和科普能力。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和合作,拓宽高校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加强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协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使中华之文化耀我中华,成为世界各民族中最具特色的文明。
3.2 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的,创造有特色的教学手段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教育目的,在于继承祖辈智慧结晶,塑造中华民族之精神,培育德才兼备之学生。高校教师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级学者。因此,教师自身要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创造有特色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的素养。
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选取本校或者本地区具有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事件以音频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并在课程结束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再去收集当地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这种教学手段,一方面能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得到高质量文化传承。
其次,教师还应当合理利用网络教育功能,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视频号等手段,及时发布宣传传统文化知识和更新其动态,以此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最后,高校学生要将文化体验和文化传承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让高校学生亲身体验和传承传统文化。通过高校学生教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属性,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增强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还可以开展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和社团,由具备优良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师担任社团主席,或者选取民间艺术传承者例如舞龙舞狮传统服饰鉴赏等来校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增设国学经典研读、中华戏曲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等部门,吸收优秀的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将各种活动融入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起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拓展教育教学手段。
3.3 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命脉,学生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和接受教育的主体,必然要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在学校提供的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平台的帮助下,应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知道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此外,高校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在行动中担当大任,在社会实践中将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相结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让研究生了解和学习世界各国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支持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和国际交流做出积极贡献。要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必须有优秀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自己的底气,也是中国青年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的名片。高校教育中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学习,少一些功利,多一些情怀和热爱,在生活中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融合传统文化的先锋。在文化进行创新的同时,主动追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潮流,追随优秀的国潮和中式美学文化,逐渐由教师带领开展学习,转变到以学生为引领者主动学习,并且站在学习者的视角开拓创新学习方法,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文明于世界之林屹立不倒。
4 小结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中华儿女应当认真培育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精神,牢牢把握住我们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民族集体孕育的伟大成果,必须增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让高校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热爱传统文化,并能积极弘扬传统文化,让世界看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文明成果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至今仍起着积极作用,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各种文化思想、道德传承、礼仪制度、精神观念等形态的总和。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代下,我们国家经济、政治、民生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也是必然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中华民族将以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因此,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应当适当转变观念,必须开始重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响应历史和时代的号召,在日后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中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优势。笔者认为,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德才兼备的中华儿女”之目标终将实现。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