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辣主义
2024-06-28刘利LucaCarrieSeaseeKim雅兰薛英荻
刘利 Luca Carrie Seasee Kim 雅兰 薛英荻
为什么是辣椒赢了?
中国人用“酸甜苦辣咸”概括味道的类型,西方也有“4S”:Sweet,Sour, Salty, Spicy。近年来“鲜”(Umami)愈发受到重视,成为了被认可的新味道,味觉的疆域再次扩大。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味觉体系,“辣”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现代科学将它重新诠释为一种痛觉,但爱吃辣的人始终认为辣就是一种味道。辣味统治着全球亿万人的饮食风味,而超脱风味之外,“辣”还被赋予诸多文化符号,它象征着情欲、男子气、阶级身份等等,它也是有性格的:危险、亢奋、躁狂、炸裂、爽、泼辣……味道那么多,为什么是“辣”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那么多香料作物中,为什么是辣椒赢了?
辣椒无处不在,它是世界上用途最灵活多样、食用人群最广泛的香料。
即使是和同样从南美走向世界的茄科伙伴土豆、番茄比,辣椒的存在感也是一骑绝尘:无论吃过多少次,每一次入口都能带来一股震撼,唤醒自己第一次吃辣椒的记忆。
根据《魔鬼的晚餐——改变世界的辣椒和辣椒文化》作者整理的数据,辣椒最早被采集食用和人工种植的证据分别产生于公元前7000年前和公元前5000年的墨西哥地区,但辣椒原产地在哪里、又是如何到达中美洲的,目前还有争议:可能是在最后一个冰期到达这里的蒙古人一路发现的,也可能是鸟类从南美洲携带了辣椒种子一路北上传播到了这里。鸟类(包括家养的鸡)对辣椒的灼热不敏感,也没有能嚼碎辣椒籽的牙齿,所以辣椒种子就随着鸟类的排泄物一路迁徙。
辣椒的辛辣味来自辣椒素(Capsaicin),身体接触到辣椒素就会产生灼烧感,这种灼烧感吓退了没那么聪明的哺乳动物,却没吓退什么都想尝尝的人类。进入人体后,辣椒素会激活人体的痛觉受体TRPV-1,通过神经传递让大脑释放出内啡肽和多巴胺,内啡肽能够镇痛,多巴胺能使人产生愉悦感。对辣椒上瘾可以用良性受虐机制(benignmasochism)来解释——用一点痛去哄骗大脑释放内啡肽,以小代价让自己“爽”一把,同时这种行为并没有真正的危险性。嗜辣激发的阈值会不断提高,身体渴望更辣的刺激,也就越吃越辣;反过来,长时间不吃,也会发现自己没有以前那么能吃辣了。但瘾和瘾不一样,无伤大雅的瘾释放了人们的破坏性和冒险精神,何时吃辣、吃多少也基本可控,也没有人因为爱吃辣而玩物丧志、倾家荡产,因此通过吃辣获得一种痛快的愉悦感,算得上一种无害的上瘾。
从科学上说,辣椒是一种痛觉的证据是没有味蕾的地方也能感觉到“辣”,切辣椒的手不小心擦脸揉眼睛,皮肤立刻被辣到,还会流眼泪。
解辣的办法绝不是喝水,而是喝冷牛奶或者在被辣到的皮肤上涂抹酸奶,因为辣椒素可以溶于脂肪。
在西印度群岛见到辣椒的时候,哥伦布固执地以为这种植物是胡椒的一种,所以不少欧洲语言中辣椒的名字里带有pepper。这绝对不是哥伦布犯的最大错误,毕竟他到死都以为自己到的是印度,而他航行的目的正是获得印度的胡椒、丁香、肉桂等香料。1493年,哥伦布启程回西班牙,一位随船医生把辣椒带回了西班牙,并记录了它的药用特性。
辣椒走出南美后很快走向世界。起先,欧洲人认为辣椒的用途在医疗上,但很快人们发现了辣椒和其他香料一样在调味上能大展身手,让平庸的食物容易入口,让好吃的食物更好吃,也能掩盖食材的粗糙和变质。
辣椒可以算得上“全能型”香料,它容易种植,收获期长,本身在调味之外也有一定营养价值;辣椒无论是晒干、油浸还是高温烹制,风味都损失不大;辣椒还非常好看,火红的外表给平凡的菜肴增添了热热闹闹的色彩,嘴巴吃到之前,眼睛先愉悦了。即使搞不懂辣椒素的原理,人们也知道辣椒激发的生理反应:在热的地方吃辣,能出汗散热,解暑降温;在高原苦寒的环境下吃点辣,也能点燃身体能量,防寒保暖。
辣椒的广泛食用也意味着它不像胡椒和丁香那样有香料奢侈品的地位。
辣椒一开始就扎根平民,别的香料由上层向底层渗透,因为平民效仿贵族口味;但辣椒偏偏是从民间向上渗透,劳动阶级无意向贵族阶级宣讲辣椒的妙处,反而是后者没忍住跟风。
也正因为辣椒受欢迎,它被向两个方向同时驯化了,一个人口中的“一点也不辣”可能就是另一个人口中的“辣死了”。人们在辣的光谱上培育了成百上千的选手,有完全不辣的甜椒,也有史高维尔指数(SHU)高达一百多万的各种魔鬼级辣椒,仅仅是舌尖的触碰也足够让人发疯发癫。如果你对辣的评级没有概念,可以尝一口塔巴斯科(Tabasco)辣椒酱,它的史高维尔指数大约在2500-5000。
辣椒对人类的影响并未止步于调味,它逐渐被赋予了多重文化含义。
辣椒的火红色让人联想到火焰、鲜血甚至魔鬼(想想万圣节卖的魔鬼发箍上的两只角吧),自带一种危险气息,但以毒攻毒地来讲,魔鬼和吸血鬼既然怕大蒜,说不定也怕更辣的辣椒呢?亚欧大陆的乡间都常见到把一串晒干的辣椒挂在屋檐下辟邪的做法,而中国农民一直就有把艾草、菖蒲、山茱萸挂在屋檐下驱虫的做法,现在辟邪的阵营里还加入了辣椒,再说红艳艳的辣椒多喜庆多有年味啊!
至于把身材好的女性形容为hot, 则属于文化符号的进一步转译了:辣椒能烧灼你、让你欲罢不能,美丽的女子亦有此功效。中国对食物的联想主要基于形态,像什么,就有什么功效,而辣椒凭借味觉与性产生联系,继而让“辣妹”成了性感的代名词,有外来文化的功劳。中文下的“辣妹子”不独指身材性感、举止风流,也可以是说心直口快、办事干练。《红楼梦》中贾母对黛玉介绍王熙凤,说她是“ 凤辣子”,贾母是否喜欢吃辣椒不清楚,但她显然对这位“泼皮破落户”明贬暗褒、欢喜得很呢。
酷辣人生
辣,是这群人的外在状态,是常人无法理解,别人是如何在漫长的时间里,始终保持对生活热情的形容词。
当70岁老人玩摇滚:只为自己而活
“我常常忘记我到底多少岁了”,在风荷乐队,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生命体验。
乐队是由一群平均年龄70多岁的老年人组成的。当他们弹起吉他、按动键盘、唱着新裤子乐队的歌,浑身上下都充盈着让人震撼的生命力,也的确让人忘记了他们的年纪。
20多年前,失去老伴的董云蓉决定向音乐求救,当生命里重新奏响音符,她也看到了新的希望。后来,她和吉他班的老年同学一起组建了乐队,在西湖边练习,也被邀请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接触摇滚是偶然的。有一次登台,他们唱了一首新裤子乐队的《你要跳舞吗》,在舞台上又蹦又跳,闪光灯扫过他们脸上的皱纹,台下的年轻人为他们欢呼……这群曾经听着民乐、山歌长大的老人,第一次意识到,即便已经迈入暮年,生命依然可以焕发出如此惊人的活力。谁说摇滚乐和老年人无关?他们想要重新定义银发人的晚年生活和价值,后来,外界也亲切地称他们为“摇滚奶奶乐队”。
乐队中几乎所有人都出生于那个匮乏的年代。在音乐之外,他们也有不同的身份,有大学教授,有石油工人,有的为了家庭放弃了梦想,或者为了家人重拾热情。
时间在他们身上留下最生动的印记,便是乐观和知足。在乐队里,快乐可以只是学会了一段吉他和弦,在西湖边和大家弹唱说笑,或者收到来自年轻人的赞叹与掌声。他们觉得,步入老年后的生活,才恰恰是最自由自在的。因为他们卸下了身上关于工作、家庭的担子,只专注于自己的爱好。他们跟着董云蓉,走南闯北,通过不同的演出和活动,结识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也开拓着自己的眼界,已经很知足。
乐队里,每个人对摇滚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在接触摇滚之前,89岁的田永镐很难欣赏摇滚的美,“破烂的皮裤、不停地嘶吼……有点莫名其妙”,他始终觉得,人应该为别人、为周遭的世界创造出幸福和快乐,摇滚应该是鼓舞人心的精神,而不只是宣泄自己个人的愤怒。他也不知道如何定义“酷”,只知道很酷的人是谦逊有礼的人“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不要总是夸夸其谈。”
乐队里,大部分人都没有音乐基础。对主唱钱丽萍来说,就是“乐谱它认识我,但我不认识它”,但他们也从不抱怨和气馁,几十年的生命经验告诉他们,学习没有任何捷径,除了练习就是练习,假如实在无法忍耐,也可以寻找各种各样的办法:记不住歌词和旋律,就24小时放着原唱听,手指疼痛,就用冻猪肉冰到麻木再接着练……说起这些,他们总是暗自赞叹自己的智慧。
加入乐队,他们也都有各自的初心和理由。钱丽萍曾经总是为一家人的生计操劳,工作之外,没有个人生活和爱好,当她成为乐队里的主唱,学会了吉他,她开始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年过六旬,她才明白,为自己而活的感觉是如此酣畅淋漓。鼓手王微微自幼就对各种各样的乐器好奇,希望能不断挑战自我,当步入老年,她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去摸索和学习。加入乐队后,田永镐觉得每天都很新鲜有趣。年轻人见他,总会尊他一声“田老师”,当音乐最后一个音符休止,掌声响起,他依稀觉得,旧日那些自己没有得到的荣光,在暮年出现了。他们没有多余复杂的想法,就是活在当下、享受快乐罢了。
不过,除了在音乐中追寻乐趣,他们也感念于大家的相聚。董云蓉已经上了年纪,身上好多慢性病,有时候从舞台上下来,一不留神就摔一跤,89岁的田永镐身子骨还算健朗,但背起40斤的手风琴也不轻松,稍年轻些的队员总是被这样的精神感染,贝斯手李建新常常感叹,大家太不容易了,这个年纪还在追求着什么,还在学习,还有向上的精神,无论如何,她也想继续跟着队伍走下去。她和其他人信念一致:一直到自己动不了那天为止。
除了音乐,乐队还在助人的道路上发挥着摇滚的精神。他们长期参与蚂蚁公益基金会的蓝马甲公益行动,作为志愿者,去社区教老年人反诈知识,希望更多老年人跟上时代,不要脱节,甚至专门为老年人写了一首《蓝马甲之歌》。
老年生活并没有为他们带去烦恼和忧虑,相反,他们用自己厚重的生命经验,用全部的生命热情,勇敢地活出自我。
钱丽萍:复古闪钻皮外套 Sandro黑色连衣裙 红色高跟鞋 均为 Sankuanz墨镜 Prada水晶耳钉 Yuan Field流苏耳夹 链条爱心项链 均为 Boonee
董云蓉:金色西装外套 金色西装裤 均为 Alysi黑色电路背心 Staffonly网纱拼接西部短靴 Dymonlatry墨镜 Burberry耳骨夹 戒指 均为 Yuan Field项链 Dfalla
陈小毛:黑色皮质连衣裙 Isabel Marant项链 Boonee墨镜 Gentle Monster
李明珠:黑色皮质西装外套 Alysi褶皱连衣皮裙 Green Grey墨镜 Chloé
李建新:黑色无袖皮夹克 Didu衬衫 Ponder.er裤子 Liviana Conti墨镜 Gentle Monster蝴蝶结耳环 串珠项链 长项链 均为 Boonee
龚沙金:黑色光感无袖皮夹克 Green Grey流苏背心 Liviana Conti黑色皮裙 Alaia墨镜 Gucci蓝色耳钉 Dfalla银球耳钉 链条流苏项链 均为Boonee
田永镐:黑色皮衣 Mangano黑色不规则背心 Acne Studios牛仔裤裙 Nullus黑色皮靴 Both墨镜 Burberry耳钉 Boonee项链 Dfalla
朱珠:黑色皮衣 Maje黑色薄纱背心 Onitsuka Tiger金色皮短裙 Alysi露趾皮短靴 Dymonlatry墨镜 Bottega Veneta耳钉 Dfalla五角星项链 Boonee
王微微:黑色连体工装裤 Dondup黑色圆领短款皮外套 Sandro墨镜 Chloé耳钉 Sankuanz项链 Boonee
董云蓉
董云蓉今年84岁,她从64岁开始学习吉他,这样热辣滚烫的音乐人生,已经存续了20年。
董云蓉身上常常有一种极致的较真,她语气轻柔,但无论是练习曲子,还是带队伍,她都毫不含糊。开始练习吉他后,董云蓉几乎将全部的心力都花在了上面。做菜时,她会将乐谱放在灶台旁,走路时就揣在身上,手也一刻不闲,就算排队、散步,练习拨弦的动作也不停,有几次,她在公交车上想着谱子,接孙女坐过了站。骑电动车时也想着谱,被车子撞到,断了4根肋骨。“做就一定要做好。”
她性格开朗,从小就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初中时参加第一届全运会,就代表杭州地区参加全国冠军赛的选拔。
后来作为知青下乡,在乡下的小学里教音乐。如今一唱起歌,董云蓉就常常将什么都忘记了,时间、年纪、身份……虽然有时精力不济,她也偶尔会摔倒,但董云蓉觉得,摇滚的精神就是一种带给别人快乐的精神,这种东西千金难换。
龚沙金
20多岁的时候,龚沙金就开始背着自己的吉他上山下乡。那时候她常常坐在山野间,和朋友一起唱歌,唱邓丽君的《甜蜜蜜》,也唱苏联歌曲《喀秋莎》。山谷里清风幽径,鸟语花香,树荫下、田埂旁,那是她的精神避难所,唱歌就是她最热爱和享受的事。
后来进入婚姻,她便再也没有碰过吉他,关于音乐的梦想尘封在心里。
直到有一天,龚沙金在电视上看到了摇滚奶奶乐队,她眼前一亮,原来步入老年后,还可以玩音乐,还可以学习那么多乐器。她给董云蓉打了电话,申请加入乐队。
和大家在一起时,她常常觉得很快乐,因为自己好像又回到了那个遥远又迷人的青春时代。曾经被时光掩埋的梦想,又逐渐清晰起来,龚沙金希望能跟着乐队站上更大的舞台,将自己的歌唱给更多人听。
田永镐
当89岁的田永镐站在舞台上,他感受到了大家的尊重,他享受那种“被看到”的感觉。田永镐经历过一个复杂的时代。他经历过饥荒,家族没落,也当过大学教授,教过英语、俄语。
年轻时,也学了手风琴。退休后,生活延续了原本的样子,每天拉拉琴,当当英语家教。
有一天在西湖边,他见到风荷乐队正在练习,他听出乐队弹错一个低音,热情地指出来,就这样巧合地加入了乐队,成了摇滚奶奶乐队里唯一的老爷爷。
田永镐随和,守纪律,从不迟到早退,乐队怎么安排他就怎么来。但无论什么演出,是要身穿薄荷绿的短袖,还是银色的裤子来彰显时尚和潮流,他总习惯在外面搭一件平整的西装外套。
每次演出,田永镐都要背40斤的手风琴,但毫无怨言。他最不喜欢与人争执。甚至有一次家里漏水,楼下的邻居提出无理的赔偿要求,他为了避免被气出心脏病,给钱打发了人。
李明珠
李明珠72岁了,担任乐队的吉他手。
年轻的时候,她也有很多文艺技能,她会电吹管,还学了交谊舞,但是工作优先,很多乐器没有时间精进,跳舞也常常是为了应酬,根本不尽兴。
退休后,李明珠决定重新捡起生活的乐趣,她加入了乐队,开始全心全意和音乐相处。作为吉他手,她发现比起其他人,她有特别的优势——学习能力强,记忆力很好。
李明珠年轻时是商人,开了一家制氧的工厂,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女企业家,她在男人堆里打拼,要和各方对接,账面、后勤,每年要接触几百人,什么都要记牢记好,这也锻炼了她。
因此就算从零开始学习弹吉他,李明珠也能比较快地记住歌词和和弦。
她觉得,摇滚的精神就是汪峰那两首歌里唱的,《飞得更高》和《怒放的生命》。现在,她常常觉得自己老有所乐,如此自由又乐观,挺酷的。
钱丽萍
钱丽萍是乐队的主唱。加入乐队后,她才终于知道,什么是“为自己而活”。
退休前,她做些生意,每天只考虑维持生计,为家人、为孩子忙忙碌碌,日子多少平淡,“每天忙进忙出,没有任何时间顾及业余生活,觉得很枯燥。”退休后她开始学唱歌,一心开始“玩”。
钱丽萍声音底子好,但她没有音乐基础。一开始加入乐队,谱子都读不出来。唱歌,只能跟着原唱一遍又一遍地来。她知道没有任何捷径,“就是靠时间去磨。”
以前为生活里的琐事忙碌,一点人际关系上的小问题,她都要纠结很久,现在只要一唱歌,那些无名的烦恼就不知所踪,只剩下兴奋了。钱丽萍也觉得自己更自信了,无论站在什么舞台上,她都不害怕了,“我现在确定了自己,有那种力量感了。”
她觉得,自己最酷最摇滚的地方,就是愿意接受任何挑战,同时,她终于为自己而活了。
李建新
71岁的李建新是乐队里的贝斯手,她是湖北人,性格热辣,说话、办事也都有股直接干练的劲儿。她觉得自己年轻时已经很酷了。李建新曾做过石油工人,当时在女子钻井队,什么艰难的任务都完成过。性格刚强,自尊心也强,从不往后退。
后来她退休后跟着丈夫去了杭州,一个人都不认识,困在了家里。直到有一天在杭州西湖边邂逅了风荷乐队,她觉得有趣,便自告奋勇申请加入了。零基础学习贝斯很苦,手指痛到骨子里去,怎么坚持都没用,她就想出一个特别的办法,用冰柜里的冻猪肉敷在手指上,让它们麻木。
乐队一起排练的时候,李建新有自己的主意和要求,但她最后总是选择放弃,因为对她来说,这个队伍里每个人都很不容易,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寻找快乐,不是为了制造麻烦。她选择珍惜这段缘分。
王微微
架子鼓手王微微是“十项全能选手”。
她从小跟着哥哥长大,性格要强,什么都要争当最好、最优秀的,一定要出人头地。
她总结了自己的三个人生阶段:小时候积极学习知识,中年积累物质财富,老了追求精神富足。从七八岁开始,她就开始接触各种乐器,口琴、二胡、阮琴、小提琴……什么都会一些。
后来经商也不在话下,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退休,她就在网上找了架子鼓的课程,跟着老师从头学到尾。
一周7天,她从不闲着,总要安排妥当,上课、排练、参加各种活动,她觉得闷在家里就是浪费生命。
加入风荷乐队后,她成了架子鼓手。
她喜欢民乐,也欣赏摇滚,“摇滚就是麻辣烫,让人整个精神振奋起来。”
演出的时候,她很少坐着,必须站起来跟着节奏摇摆,“我觉得我还很年轻,永远精神焕发。”
陈小毛
对陈小毛来说,自己的经历没有太多可赘述,她更愿意表达思想和感情,而非对过往侃侃而谈。
第一次见到乐队排练,她便觉得非常惊喜和震撼,一群平均年龄70多岁的老人,还能够玩转吉他、架子鼓、贝斯这些乐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也非常投入。她由衷佩服。
后来加入乐队后也深刻体会到,无论是音乐还是摇滚乐,都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
如今,她已经在乐队两年。她觉得,摇滚乐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在表达一种自由、不妥协的精神。
“无论遇到什么事,只要拿起吉他,一切烦恼都抛诸脑后,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朱珠
60岁的朱珠算是队伍里最年轻的一位,加入乐队也只有短短5个月。
上大学的时候,她就学过电子琴,学过唱歌。后来参加工作,忙忙碌碌中也就放弃了音乐。退休后,她曾在电声乐队做过架子鼓手,后来被董老师的乐队吸引,因为当时乐队刚好需要一位键盘手,她便加入其中。
在她看来,摇滚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无论多大年纪,身处怎样的境遇,都要保持乐观,勇敢追求幸福。
在演奏的过程里,她享受那种激情奔放的感觉,不再过分思虑结果,而只是全情活在当下,“唯有如此,人才能不被年龄所限制,变得更加年轻。”
钱丽萍:复古闪钻皮外套 Sandro水晶耳钉 Yuan Field流苏耳夹 链条爱心项链 均为 Boonee
董云蓉:金色西装外套 Alysi黑色电路背心 Staffonly墨镜 Burberry项链 Dfalla
朱珠:黑色皮衣 Maje耳钉 Dfalla五角星项链 Boonee
陈小毛:黑色皮质连衣裙 Isabel Marant项链 Boonee
李明珠:黑色皮质西装外套 Alysi褶皱连衣皮裙 Green Grey
李建新:黑色无袖皮夹克 Didu衬衫 Ponder.er蝴蝶结耳环 串珠项链 均为 Boonee
龚沙金:黑色光感无袖皮夹克 Green Grey流苏背心 Liviana Conti银球耳钉 链条流苏项链 均为Boonee
田永镐:黑色皮衣 Mangano黑色不规则背心 Acne Studios耳钉 Boonee项链 Dfalla
王微微:黑色连体工装裤 Dondup黑色圆领短款皮外套 Sandro项链 Boonee
红色波点开衫 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 项链 私人物品
红色波点开衫 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项链 私人物品
脱口秀,是人生第一次自己做的选择
走进影棚,唐姥姥一身宽松的棉麻布衣搭配经典的花裤子、花腰包,乍看和每个小区早晨定时定刻出现的NPC——买菜姥姥——没什么区别,但如果仔细观察,她有着花白却油亮的头发,弯弯的眉眼,炯炯有神的瞳孔,浑身散发着饱满的精气神,为拍摄时尚杂志的现场带来了早市“开张大吉”的活力。
今年66岁的唐丰年,外号“唐姥姥”。如果光凭外表猜测,确实很难想象,她其实是一名脱口秀演员,“互联网时代,经常听见大家自嘲老土,但到我这里才是‘实锤,我快70岁了,生在益阳,长在益阳,每次我去参加脱口秀培训、讲开放麦,就是‘益阳迁徙——去程有时在火车上站两个小时到长沙,回程还要再站两个小时才能回到益阳。”唐姥姥出生在50年代,当时别说是脱口秀开放麦了,普通人连相声都不一定能接触到,“我们那个年代,没书读,从小的时候,上学、工作,哪怕是你干什么活,你的工作都是被安排的。”
唐姥姥的成长经历与那个年代的普通人一般无二,进厂当女工,说媒结婚,一辈子在时代洪流下勤勤恳恳地生活,直到退休,老伴儿去世,她才终于开始考虑起了“自己”。刚开始,她学着旁人加入了广场舞的大队伍,又跟着报名老年大学,学乐器、书法、画画,但总觉得差点意思,直到看了2023年的春晚,第一次接触了“脱口秀”这个盛行在海外的新鲜玩意儿,她才重新燃起热情,“第一次看完我就喜欢上了脱口秀这种表演,觉得自己也行,不就是说笑话嘛!生活当中我们本来就经常闹笑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笑话,能通过脱口秀的形式,把自己的不堪说出来,那么痛苦也就化成笑声了,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呀!评剧《刘巧儿》里面有一段,是他在说‘我要自己找婆家,我喜欢脱口秀,选择脱口秀,也是在给自己找婆家。”
“但是常言道,知易行难,尤其我从来不是擅长表达的人,这辈子也没有什么上台表演的机会,第一次鼓起勇气,是报名了国内知名脱口秀工作室推出的培训计划,记得他们对学员身份的要求是‘与众不同,比如奥运火炬手之类的,虽然心里打着退堂鼓,但我还是认真地填写着:生于50年代的国企纺织退休女工。”说到这里,唐姥姥略微停顿,接着坦然地表示:“后来果然凉了,但毕竟年纪越来越大,离火葬场也越来越近,用你们的说法就是,再不疯狂就没有时间了,所以我把目光投向了省会长沙。”
在退休之际,唐姥姥才第一次有了到大城市追逐梦想的念头,并当机立断地付诸了行动,“我觉得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须得下功夫,必须投入。”间隔数十年,唐姥姥为了脱口秀,再度回归学生身份,“我自己买了书、上网学着搜索,从综艺《脱口秀大会》到《吐槽大会》,反正我能够找到的,我都认认真真地看完,真的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除了用手机上网自学,唐姥姥也努力在社交平台上和网友们一起“5G冲浪”,口中不时冒出一些当代年轻人爱用的流行语,而更难得的是,她总是起早贪黑地从益阳通勤两个小时到长沙,不远千里地去上脱口秀培训班,“现在不光是电信诈骗,各种针对老年人的陷阱很多,只要是要钱的,我都不去,但这种免费开放的培训或脱口秀比赛,只要有,我就都想参加。”
我永远是一只潜力股
唐姥姥回忆,第一次参加脱口秀培训班,准备上场说脱口秀时,放眼望去,台下几乎所有学员对她而言全都是儿孙辈,“当时我想,他们都是年轻人,我要是能拿倒数第二,那我就‘还可以,没想到比赛的时候,因为大家通常都不愿意做开场的人,毕竟要热场,没有人想当第一个,只有我永远都会主动要求第一个上台,好能赶上回家的火车,结果连续三天下来,我的积分拿了倒数第三,我就觉得:‘哎呀,我还真是一只潜力股!”
唐姥姥自嘲道,虽然是自我陶醉居多,但她还是有种被肯定的感觉,所以内心反而越战越勇。然而这间让唐姥姥第一次在脱口秀舞台上获得鼓舞的工作室,不久后就悄无声息地暂停营业了,但这并没有成为她半途而废的理由。很快地,她找到了同样位于长沙的嘻嘻分子工作室,并主动报名加入,“当时大家看到我的一头白发,真的是有点惊呆了,但只有王老板,把我当成一个新鲜事物,在培训的时候不仅非常热情地关爱老人,还特意把提纲、讲稿、材料都整理给我,单独地对我进行指点,至今我都心存感激。”
嘻嘻分子的主理人王瑞分享,“其实唐姥姥一开始提交的稿件数量,是不符合我们开放麦报名要求的,但她在稿件中提到了自己的年龄,让我很感兴趣,因为登上嘻嘻分子舞台的演员都是各种各样的,我们不喜欢用同一套训练体系去把所有人变得一样,更看重个人本身的特质,所以当我看到一位老太太来参加开放麦,我是很开心的,最后就决定让客服告诉唐姥姥,来加入我们的开放麦。”透过两人一来一回的对话记录,可以看见唐姥姥在下了开放麦之后,仍旧给王老板发送了大段的“回家作业”,而王老板回复的则是同样篇幅、甚至更长的修改建议,以及循循善诱的脱口秀技巧讲解。王老板说,因为知道唐姥姥参加一次开放麦不容易,必须来回两地跑,所以会主动把训练营的资料发给唐姥姥,让她可以有更多学习的机会;而嘻嘻分子的其他演员,知道唐姥姥是登台经验不多的新人,也会主动在表演时帮忙托着她,比如帮忙铺垫、给反应,避免唐姥姥过度紧张、冷场或者尴尬。
黑色毛衣背心 黑色纱裙 均为 Simone Rocha黑色水钻芭蕾鞋 Maje银色金属发箍 黑色丝袜 均为 Givenchy花瓣耳挂 花瓣choker 均为 Daartemis Jewelry珍珠项链 TASAKI意产Valenti Hebi蛇形可塑台灯黑银拼色来自BuonaGallery好东西中古家居
“我上台表演,会有尴尬的时候。 ”在表演时气氛冷却,是脱口秀演员最害怕的事情,唐姥姥也不例外,“首先是紧张,这是新人的通病,因为心存敬畏,所以就要在还没有上台的时候,先想好怎么救场,心里做好预备方案,或者能够临场发挥最好,比如有一次我在说关于药店的段子,站在台上忽然就卡壳了,只好顺着我的段子说:‘药店正在搞活动,我的脑子也要积极行动起来,搞点活动啊!然后大家也看出来、知道我是卡住了,接着就给我鼓掌,为我加油。”
而最鼓舞唐姥姥的,还是一位萍水相逢的评审老师,“参加新人培训的时候,每次比赛完我都特别想把老师的点评听完,因为这对我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但我又急着赶火车,幸好有一位老师,他观察到我着急的样子,就请大家提前点评我,而且还特意开车把我送到火车站,在车上他告诉我,我跟他父亲的年龄一样大,他很羡慕我,以后要是退休了,他一定要跟我一样,也来说脱口秀,让我非常感动,在心里默默许愿,哪天我可以正式登台演出了,我一定要请他来看我的第一场脱口秀。”
70未满,年轻
得很今年66岁的唐姥姥,是国内罕有的高龄脱口秀演员,一头苍苍白发让她只要出现在脱口秀的表演现场,就是万众瞩目的存在,但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幽默是一种好品质,它教会我遇到任何事情,就先想想它的槽点、笑点分别在哪里,怎么用这件事情来‘幽它一默,接着便迎刃而解,连带着也让我感觉自己的心态和年轻人没两样。”唐姥姥分享,有一次自己刚说完脱口秀,一位小姑娘赶紧跟着出来,拉着她说:“阿姨,我真的觉得你好漂亮!”把她吓了一大跳,同时也让她意识到,即使外表老去,但只要思维与心态始终年轻,所赋予的朝气足以让人青春永驻,“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全国最高龄的脱口秀演员,脱口秀对我而言,就是人生到了末场,我做回自己的方式。”
纵然,衰老是无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唐姥姥也感叹:“我经常觉得自己越来越不灵光,耳朵有点背,眼睛更是花,经常无缘无故掉眼泪,老年期的症状都体现出来了。”但这些老去的迹象,从来不是限制,反而成为了她继续在脱口秀舞台上说下去的动力,“说开放麦必须拥有强大的记忆力,既要背词,又要讲究上台说话的节奏,更要自己创作段子,这虽然都是挑战,但其实我自己是很受益的,要动脑子,还要动手,还要不停地讲,都是在健脑健身,延年益寿,所以不管我最终在脱口秀的路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至少我得老年痴呆的机会肯定要比不讲脱口秀的人低,我觉得我一直是最大的受益者。”
回到这次特辑的拍摄现场,唐姥姥在完成个人部分的拍摄后,换回了自己的日常服装,但这一次,她已经没有了初来乍到时的拘谨,变得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在片场东看看、西转转,不时举起手机来拍照记录。
尽管多次关心她累不累、需不需要回酒店休息,她却欢快地表示想继续留下来跟大家一起玩。正如唐姥姥所说:“虽然我看上去满头白发,但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90岁还在带学生、搞科研,还有股神巴菲特,也是90多岁的高龄老人,同样管理着好几亿的资产,从来没有人怀疑他们,我一想起这些‘更老的人,我就满血复活了,我根本还年轻得很呢!”
唐姥姥为《智族GQ》写的脱口秀稿子
大家好,我叫唐姥姥,是个湖南辣妹子。有人说,我这个年纪不能叫湖南辣妹子,应该叫——老干妈。
我今年快70了,但!还没有!因为怕你们觉得,这么老,谁想跟你玩?
所以,现在我都换个说法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一名50后。换个说法就成功减龄20岁!
我现在是湖南嘻嘻分子脱口秀的一名开放麦演员。很高兴能够上《智族GQ》。
《智族GQ》的编辑联系我时费了一番周折。先是找了嘻嘻分子的客服,又找了嘻嘻分子的老板,最后老板给我留了言,几天后我才看到。不是我忙,而是我们老年人用手机,一般不开流量。
很多时候不开流量,会错过很多事情。
比如《智族GQ》编辑要联系我,还要给我发短信,顺带强调自己不是诈骗分子。那天听到《智族GQ》编辑们在讨论:“那个谁谁谁居然又被拍到出轨了!”我想加入这帮年轻人的话题,就抢答说:“是克林顿吗?”
后来,我发微信给家里人:“我要上《智族GQ》啦!”家里人回复:“宝吧?哪个国企会要你咯!”
姜是老的辣,所以也可以说,我是现在全国最辣的脱口秀演员。
说脱口秀很难吗?不难,说脱口秀,不要大长腿,不要小蛮腰,也不要会唱歌跳舞,只要会说话,有梗!
只要会说话有梗?这可是我们老阿姨最擅长的啦!
脑梗、心梗、肠梗,我从上到下都是梗。
上次去吃大餐,哦,沙县小吃,吃完我掏钱付账,老板走过来对我说:“阿姨,请你扫一扫。”
我说:“只要扫一扫?”
老板回答:“是的。”
我可太开心了,立刻就问他:“那扫厨房还是扫餐厅啊?”
有人说,要当脱口秀演员,人设很重要。那么,什么是人设啊?其实就是让大家一下子记住你。
这对我来说很容易啊!只需要再过几年,牙齿全掉光了,大家可能就对我没齿不忘了!
老板说:“唐姥姥,你说段子怎么这么晦气啊?”
我说:“没有啊,我现在牙齿只掉了左边一排,是霸气侧漏!”
老板还说:“试讲开放麦只要5分钟,但正式商演至少15分钟,唐姥姥你能不能行啊?”
我说:“这个当然没问题,像我们这种年纪,说话经常说了上句,就忘了下句,根本下不来台,你要多久,就可以有多久!”
《智族GQ》编辑问我,为什么退休后要来说脱口秀呢?
年轻人会说,离梦想越来越近了;我是因为,离火葬场越来越近了。
再不热爱来不及啦!
我虽然不才,脱口秀说得磕磕绊绊,吞吞吐吐,啰哩啰唆的,但我坚信,男人至死是少年,女人到老皆新秀!
谢谢大家,我是快70岁但还没到的湖南辣妹子,浑身都是梗的——唐姥姥!
“北京1979”冰球队:50年的运动友谊
你相信,运动员的花期可以延续30年以上吗?在体育赛事中,世人的目光往往聚集在那些年轻力壮、意气风发的青年运动员身上,他们拥有正值巅峰的身体状态,足以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瞬间;然而年龄一到,世代交替,鲜少有人继续关注这些退役运动员后来的故事。但,“北京1979”冰球队却成为了例外中的例外,他们未必全是受过顶尖培训的职业运动员,却因为足够热爱冰球,在花甲之年迎来了体育生涯的高光时刻。
北京1979,从队名就给人强烈的Vintage感,也确实队如其名,由平均年龄60岁的“北京大爷”组成,队里年龄最长的球员,甚至即将迎来70岁大寿。这支队伍乍听像是老年大学兴趣班,但展开成立近十年来的球队大事纪:参与棕熊队教练组来京传道交流赛,获颁中国生活体育大会运动团队榜样荣誉,更受邀拍摄央视纪录片《回到原点》助威冬奥,同时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体育献礼片播出,一时之间,他们穿着1979队服在冰场上的身影出现在电视、新闻联播、人民画报、杂志期刊、北京地铁的大屏幕上,最终他们的故事和队徽、队服,一同被珍藏进了北京奥运博物馆。
这群北京大爷的冰球梦其实和旁人别无二致,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生根发芽。20世纪70年代,北京什刹海体校将他们作为种子选手一一选拔了出来,组成冰球班,进行专业培训,征战大大小小的赛事;但就在他们刚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冰球青少年联赛,带着第六名的荣誉凯旋归来时,迎接他们的却是球队原地解散的消息。于是,球员们各奔东西,有的参军,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去了外地工作……辗转间都失去了联系,球员们对彼此的记忆就此停留在了1979年。
“在那之后,大家基本都放弃了冰球,各自转换跑道,但心里对冰球的热情从未减退,”当年的队长梅春晖说,“直到2015年,北京申办冬季奥运会成功,我们几位队友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就想重温一下少年时代曾经热爱的运动,东拼西凑,把尘封已久的冰球、冰球杆、冰球鞋找了出来,再次上冰练习,同时我们发现,虽然上了年纪,但热爱还在、童子功还在,似乎可以再冲一把。”
一场冰球比赛,至少要有20个人参与才完整,然而数十年的时间,物换星移,多数队友早已失联,作为曾经的队长,梅队凭借久远的记忆,托人通过层层关系网络寻回一个又一个昔日队友。从一开始的四五位,再到七八位,最后不断地壮大,越来越多当年的队友听闻消息主动归队,将近10年的时间,终于又集合了40余位队员,也增加不少团队新血。在梅队看来,重组球队的过程虽然漫长,却进展得非常顺利,“大家都是这么多年的哥们了,没那么多客气,一听说重新组队,大家都很有归属感,立即就归队了。”
对冰球的热爱是其一,对1979的队员来说,重要的还有团魂。曾经,这支冰球队的故事在1979年戛然而止;时隔多年,队员们再次提笔续写,首先就将球队命名为“北京1979”,接着开始张罗设计专属的队服、队徽,但最重要的,还是确立了球队的基地,“大家要有归属感的话,必须要有一个主场,离我家最近的冰场开车只要5分钟,但我每周就是要开车一个多小时去奥众冰场,因为这才是1979的家。”梅队说,这座被1979队员视为家的奥众专业冰球场,是由1979的“守门员”周云杰出资建造的,尽管大家平时生活各有各的忙碌,并且有的队员住在海淀,有的住在门头沟等郊区,距离动辄四五十公里,来回通勤得花上三四个小时,但每到周三和周六,大家就从这个城市的东西南北出发,准时在奥众集合打球,创队至今全年无休。“这个队谁在不在都无所谓,大家都自觉地在运行着,其实就是足够热爱,所以不管有没有人都会一直坚持下去。”
衰老是从自我放弃开始的
自2015年重组至今,1979的队员们已经携手走过了9个年头。
在这期间,队员们共同创造了一幕幕精彩的回忆,走过一个个里程碑,同时,这也意味着身体面临更进一步的退化。1979的其中一名队员曲正掰着指头细数队里“伤残不下火线”的事例,包含骨折、表皮开裂、骨折脱臼、筋腱撕裂、腰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摘除、器官摘除、高血压、糖尿病、痛风……个个都是足以顺理成章暂停冰球活动的原因,但他们没有人把这些病痛真正放在心上。某次,曲正在冰场上肩关节脱臼了,梅队赶忙把他送到了医院,本以为这会让他十天半个月打不了球,没想到隔不到几天的时间,他就像个没事人一样,又在微信群里报名打球,队友关心他:“你怎么样了?”他回复得理所当然:“哎,差不多了!”
而另一位队员吴林,则是在去年12月份查出了癌症,切除了左上肺叶,但接受完手术后没过几天,他就开始积极地下地行走,“做完手术以后,身体素质出现了明显下降,心肺功能不比以往,所以我每天开始自主地加强锻炼,尽量地去恢复我的身体,因为我还要回到冰场。”吴林说,面对身体带来的限制,他首先学到的是先动脑、再动身,更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场上策略,比如在场上不跑冤枉道,把位置站好,防守时把传球的线路堵住,尽量节省体力,但是该跑的时候,他也全力冲刺,“病痛它是不按照人的意志减轻或者转移的,所以我要想尽一切办法,该跑的时候,比如说接应的瞬间,我就使使劲儿,一定要把那几步给蹬出去。”
至于梅队,长期受到痛风困扰,发作严重时还会影响他的正常行动,经常在1979日常活动中扮演团长角色的队员黄老师感叹:“梅队从来没有因为腿脚不便,有过不能跟大家一块儿玩球的念头,他每次都积极参加,经常吃了止疼药过来,还跟大家一起健身活动;有时我们打比赛,可能比较激烈,他就说那我给大家来吹哨儿,或者是当裁判。”
而梅队本人则坦然地表示:“运动这件事,就是不能退缩。”他拿起手机,找出过往的“伤照”,画面里的他摔得一身伤、满脸血,却意识清醒地看着镜头自拍,记录自己的伤势,仿佛可以预见,在那之后的几天,他拿着这些照片回到冰场,一一展示给队友看的画面。
黄老师说,虽然多位队友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病,但是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克服,上了年纪,对大家来说就是“稍微慢一点儿”的问题,“大家共同的特点是对冰球强烈的热爱,以及拥有坚强的性格和对生活乐观的态度,所以无论如何,大家都积极参与我们每周的活动。”
1979队员周峥则认为,“人的衰老存在自然衰老和生理衰老,但是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衰老是从自我放弃开始的。”在他看来,“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其实是一种认知偏差,认为自己老了就放弃对运动和体验生活的热情,反而会让人加速衰老。“打冰球需要队友之间有效的交流、信任和配合,是综合体能、智力和智慧的运动,也考验球员的意志与勇气,我们为了能够更具备这些条件,在场下都各自安排针对自己的训练,比如增强锻炼大腿肌肉的耐力、爆发力,以满足冰上奔跑和急停起步的需求;锻炼手臂手腕的小肌肉群,以满足控球和射门的需求等等,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起到了抗衰老的作用,除了延缓身体老化,精神也不老。”
确实,尽管到了被称作大爷的年纪,但1979的队员们,一言一行都应了那句话:男人至死是少年。上了冰场,他们是全力以赴的运动员,团结爱队,就算有时出现小摩擦,结束后立刻嘻嘻哈哈,又是哥们儿了;下了冰场,打开他们的朋友圈,发现他们玩摄影、纪录OOTD,用很“INFP”的九宫格发布PLOG,分享自己认真堆的雪人,打卡参加流行巨星“霉霉”Taylor Swift的粉丝派对。比起大爷,他们更像你的互联网邻居。
热情不灭,团魂不老
明年,1979冰球队即将迎来十周年队庆,回顾成立以来最打动他们的时刻,梅队认为是大家一起参与了为2022北京冬奥会拍摄宣传片的任务,“当时是拍摄易烊千玺演唱的冬奥会推广曲《一起向未来》,那次我们大家说好了,这是为了国家的体育事业而做,都不许有怨言,不许发牢骚,一切听从指挥,所以那次就算从早上6点就抵达现场,拍到下午3点才去吃饭,接着又一遍遍地来回拍到了半夜,大家都特别配合,导演要是觉得不行就干脆地再来一次,没有一个人喊累、想休息,虽然确实很累,但大家都认为特别有意义。”
而吴林则分享,对他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北京市冰协组织的成人比赛,那次的对手,刚好是先前首次参加比赛就拿下冠军的天津队,于是他内心想要获胜的念头愈发强烈,“当时我就想,在咱们北京举办的冰球联赛,让人家天津队把冠军拿走,心里有点不甘心,所以那年比赛对上了,虽然我没告诉大家,但我暗自在心里想着,一定要打败他们,把冠军拿回来!”然而那场比赛由于队员都各自有重要的事情,导致最后参赛的人员较少,连两个组都凑不齐,“那天是我这几年打球最卖力的一次,当时我和曲正,从头打到尾,没有下场休息过,人少是一个,还有是因为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我们领先的不多,只有一两分,我们两个老东西不想放弃,和大家一起坚持着,最后那一年的冠军被咱们1979拿回来了。”
最后,吴林特别强调,还要感谢队友周云杰,特意邀请了北美著名冰球俱乐部棕熊队的几名现役球星,以及在冰球名人堂赫赫有名的退役球员来京交流,“这是我打了这么多年冰球,第一次和全世界顶尖水平的冰球运动员一起打球,说是交流,但其实是在向他们学习,不管是从体能、技术、策略方面,都让我得到了启发,更知道面对今后的年轻队员们,应该要怎么训练。”由于1979的队员们平时除了自己训练,也会招收新的成人球员,教导他们打球,同时也有许多人在球场兼任教练或裁判,将多年在球场累积的经验继续传授给年轻一代的球员,所以对他们而言,能有机会向顶尖运动员学习,是万分珍惜的宝贵机会。
北京1979冰球队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走到十周年,队员一致认同,原因是大家对冰球的热情不灭,还有对团队的爱护与尊重,只要队里有任务,或大或小,大家都一起努力完成,认真遵守团队纪律;而平时队员间相处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但一到重要时刻,大家也义不容辞地互相帮助,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吴林笑说:“有这个队在,我们就可以多玩儿几年不是?”
当天拍摄结束后,1979冰球队准备驱车赶往傍晚参加冰球比赛的场地。离开之际,他们将一颗印有1979专属队徽的冰球送给了拍摄团队。
从他们手中接过那颗冰球的瞬间,拍摄团队也感受到了一股传承的力量,或许再过30年后,换我们揣着这颗冰球,准时抵达奥众体育馆,当一位别人口中的“冰球爷爷”或“冰球奶奶”也说不定。
短款橄榄绿连帽飞行员夹克中灰色镂空格纹短款背心丁香紫长袖衬衫均为 Givenchy梅春晖62岁,北京1979冰球队队长。北京1979冰球队在他和四五个队友的组织下,重新成立并壮大了起来。冰球曾经是他的梦想,也成为了他儿子的梦想;在冰球场上,父子两人留下了无数个笑容灿烂的合影。对他而言,生命就是把握当下,有梦想,有时间,有条件,那么就立刻风风火火地去做,永远别让自己后悔。因为冰球、因为1979,他说:“我的生命已经很精彩了,我很知足!”
衬衫 Acne Studios 墨镜 Burberry曲正67岁,北京1979冰球队队员。曾经在什刹海体校担任助理教练的他,虽然后来从事医院规划建设的工作,但打冰球依然是他坚持了近60年从未间断过的事。在1979队成立初期,他在几个业余冰球俱乐部打球,因此归队较晚,但1979队的队员,大多是他的老队友或曾经带过的学生,彼此知根知底,打起球来更有默契,所以这支球队也让他更有归属感。“多年打冰球形成的思维模式,使我无论是在赛场、职场或生活上遇到多么复杂的难题,仍然能冷静判断、综合分析后再做出决策,这让我终身受益。”
印花拉链外套 Versace墨镜 Oliver Peoples周峥63岁,北京1979冰球队队员。自称“渔夫”,原因是过去打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直到加入1979,才开始一直坚持每周两次的训练至今。作为1979最晚归队的球员,周峥是在4年前受到师哥吴林鼓励,才重新回到这个小时候一起拼杀,老年又在一起追梦和圆梦的大家庭。他说,刚入队参加训练和比赛时,看见大家在冰上生龙活虎地冲刺,给予了他巨大的鼓舞,一下子就感觉热血沸腾,连带着自己也年轻了许多。不过对他而言,重回1979最感谢的还是“血压和血脂都正常了”。
张洪亮66岁,北京1979冰球队队员。曾为《海的尽头是草原》《白日之下》等多部电影配音的他,也是见证1979队诞生的成员之一。当时是比他小一届的队友找到了他,一句:“你还能打球吗?”让他果断地重新拾起了冰球杆。对他而言,重回1979让他强身健体、精神富足,退休后的生活品质因此更上一层楼,“1979在我心目中的意义是儿时的友谊重现在冰场上,一个属于老顽童们的场上。”靛蓝色牛仔马甲 白色衬衫 均为 Givenchy 墨镜 Versace
墨镜 Burberry吴林67岁,北京1979冰球队队员,外号“射门”。1975年离开什刹海体校后,他以特召兵的身份入伍,加入了解放军八一冰球队,成为职业的冰球运动员,在部队中一共服役22年。退休后,他仍默默地在不同队伍间打着冰球,直到1979队重组,发小们重新找到了他,他才高高兴兴地归了队,再次以一支冰球队伍作为前缀介绍自己:“我是1979队的吴林。”
白色衬衫 Fendi 框架眼镜 Oliver Peoples
74岁物理博主“不刷题的吴姥姥”:知识渊博的大脑最火辣
老师不只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个身份。师者,尽管到了年龄后退休,但传道、授业、解惑,在他们心中仍是一辈子的义务,对今年刚满74岁的物理博主“不刷题的吴姥姥”来说亦是如此。青少年科学教育是她一生的热忱所在,退休前,她作为正式大学教授努力实践;退休后,有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事业,她则开始尝试更创新的教学模式,决定成为一名物理科普博主。从退休教授摇身一变成为人气网红,乍一看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跨界,本质却相差不大,吴姥姥只是把她的课堂从教室搬到了视频和直播间,从备受敬重的教授变成了全国“学生”最多、最受欢迎的物理老师。
真实身份是同济大学退休教授的吴於人,总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无论春夏秋冬,都穿着标志性的工装马甲背心,不笑的时候看上去一本正经,令人想起了学生时代又敬又畏的那位物理老师;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她,打破了人们对物理老师的刻板印象——会为了讲解静电实验,让头发像孔雀一样开屏,也会在走路时忽然看见大理石地面的反光,兴高采烈地开始讲解“这就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于是,越来越多人跟着她一起,用更生活化的方式学起了物理。现在,下了讲台、上了社交平台的她,拥有破千万名“学生”追随,人人见到她便亲切地称呼一声“吴姥姥”。
“我其实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青少年科学教育,包括创新教育。”作为教师,吴姥姥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在她看来,科技日新月异,基础科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只有大家都对促进科技发展的基础科学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清楚世界和国家的科技发展程度。
吴姥姥进科学大观园
吴姥姥令人印象深刻的网名:“不刷题的吴姥姥”,一开始是因为她带出来的研究生,后来陆续都有了孩子,所以亲昵地喊她“姥姥”,“但是我自己觉得,姥姥就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面对广袤的科学宇宙,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永远觉得自己还是那么无知,那么好奇,所以前有刘姥姥进大观园,我则是吴姥姥进科学大观园。”虽然吴姥姥是从国家顶尖学术殿堂走出来的物理科普博主,不刷题却绝非她的互联网人设,无论参加什么样的活动或讲座,“千万别一个劲地死刷题”是她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早在2018年,她就联合10位同济大学的教授、博士成立了“不刷题俱乐部”,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上活学活用至今。就连在拍摄当天,吴姥姥一看见影棚现场准备的道具题本,也立刻说:“我可是不刷题的吴姥姥!”于是就有了摄影师镜头下生动经典的一幕——吴姥姥手抓题本、眼神坚定地作势丢出去。
物理,写进书本中是一串串复杂的公式和一个个名字抽象的定律,但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就是无处不在的常理。“物理学是一门很重要,也很有意思的学科,但很多人害怕学它。”在吴姥姥平均时长约1分多钟的短视频里,她深入浅出地阐释物理现象,放下讲义、题本,取而代之的是糖果、卷纸、柚子、斟满的红酒杯……就连人行道的银杏落叶,到了她手中,也成为了生活中“万物皆有理”的最佳证明。吴姥姥解释,之所以会借用这些日常随处可见的小道具来做物理实验,其实是同济大学物理教研室的前辈们带来的启发,“在教学上,大家十分注重如何运用有趣的实验,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升学生对物理的理解,这份热情对我影响很大。”
尽管本质同样都是在传播物理知识,但当老师和当博主,在形式上还是有巨大的差异。吴姥姥坦言,“成为科普博主以来,我遇到的挑战主要是如何更好地与观众交流,以及如何让视频内容更有趣、更浅显易懂。”所以,她的频道中也就出现了这些可爱又逗趣的画面——吴姥姥一边拿起牛顿摆,一边唱起“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接着她又用茶叶罐自制胡琴,一边认认真真演奏荒腔走板的曲子,一边忍不住自己吐槽:“这声音怎么这么难听呀?”
用一辈子做好物理科普
从2018年吴姥姥发布第一支视频开始,已经过去了6年。这六年间,吴姥姥的粉丝——或许说是“学生”会更贴切——呈倍数增长,有人说“当年要是姥姥教我物理,也不至于上课打瞌睡”“如果20年前就看姥姥的视频,我理科综合应该能考到300分”……起初,吴姥姥也对做博主心存疑虑,但下定决心开始做之后,她便全力以赴。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吴姥姥每次一出现,总是能为大家带来新奇好玩的物理实验,创作题材之丰富、更新频率之高,让人很难不好奇:她难道没有灵感枯竭或者卡关的时候吗?对此,吴姥姥诚恳地回答:“与其说是我对物理科普的热情和灵感永远不会枯竭,不如说是物理本身使人迷恋,涉及方方面面,永远都讲不完,而且随着新科技的发展,需要传播分享的知识只会令我感觉目不暇接,来不及讲。”
“我的科普生涯最早的起点是从同济大学开始,最让我难忘和触动的瞬间,还是看着当时和我一起向青少年做物理科普的大学生志愿者,从中渐渐发掘了物理的魅力,进而爱上物理,最终走上物理研究之路;现在我的短视频也影响了一些孩子,他们会在网上问我问题,我也很乐意回答,引导他们继续探索下去,而令我欣慰的是,他们收到回复后会很认真地研究,并接着告诉我研究结果,这让我相信国家科技发展的脚步,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快。”
京A军团:在摩托车上跨越新世纪
二十世纪末,“瀛海威”是中文互联网最初的代名词。在首批使用这一门户网站进行论坛聊天的大军里,有一群“摩友”格外活跃。他们交流摩托车型信息,分享骑行经历,有时候直接约到线下,一起出发。
这与今天社交媒体上的社群别无二致:陌生的人们因为共同的热爱被牵引到一起。
笑姐是这批互联网原住民之一。她会和网友们聊车、玩车,也会和现实里的朋友们一同骑着摩托,飞驰于京郊公路与野地。在部队大院长大,她小时候便追在摩托、吉普、越野等大车小车后面跑,发动机的轰鸣声,是她童年时光的主旋律。有了自己的摩托车后,在接送孩子之外,她总想为这份热爱再做点什么:“大家喜欢聚到一起玩,那为什么不成立一个俱乐部呢?”摩友们的牌照都是“京A”开头,都有着或在部队大院长大、或曾入伍参军的军旅情结,“京A军团”由此诞生了。
那是1999年,“瀛海威”走到了末路,未能迎来千禧年的第一缕阳光,而京A军团成立至今,已经坚持了四分之一个世纪。
见到笑姐,是在北京国际摩展上。她穿着京A军团的马甲,热情地招待每一位来到昌平汽摩协会摊位的摩友。协会成立于2015年,“当时京A军团的规模越来越大,想承办一些大型活动时需要一个平台,也希望吸引更多不同年龄段的人加入,所以我们就创建了汽摩协会。”
严格、正规,在笑姐的摩托车生涯中一直占据着最高的优先级。这和她的军旅情结有关,“部队出来的孩子纪律性都很强,准时是最重要的。
比如我们今天要骑车出去,说了7点集合,所有人就一定会在7点前到齐。”机车文化兴起之初,“规范”并不是摩友圈子中的主流词汇,从飙车党到改装党,摩托似乎是欧美大片中“速度与激情”的代表。
但在笑姐的坚持下,京A军团始终保持着严格的准入标准:“新人想加入我们,首先要有驾驶证,车也必须办好所有的手续。现在大家都玩得比较‘正规了,但在当时,有这样要求的俱乐部还是少数。”
健康、积极的机车文化,是笑姐和京A军团致力于向大众传递的讯息。
“最开始玩机车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骑摩托的人都是乌合之众,但我想告诉大家,这无法代表摩托车的全部。”自成立以来,她一直为骑行赋予着更多的意义:去藏族小学助学,和尚义的孩子们一起庆祝“六一”,还有红绿灯车友公益植树活动,俱乐部连着参加了20年;摩展上,汽摩协会邀请了专业培训团队为观众们科普安全驾驶和救援知识。现场摩友几乎涵盖了全年龄段,而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专为笑姐而来。
笑姐今年66岁,在大半生的摩托历程中,她见证了大大小小的机车俱乐部从辉煌成立到四分五裂。当被问及为何京A军团能挺立至今,她说:“我们不分品牌,不分排量,不分职位,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以车会友。”这是她所定义的机车精神,“我们总说美国的哈雷精神,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我认为中国的机车文化不一样。我们的摩托都是老百姓在骑,骑大牌车的只有一小部分人,所以不应该设置那么多限制。”
这种包容性,让京A军团在成员构成上极为丰富。摩友们平均年龄60岁,驾龄久、玩得开,也有些刚刚起步的“老年摩托新人”。“六七十岁的老人,退休后有了空闲,便拾起摩托车,想着这辈子无论如何都要去一次西藏。但这并不需要特定的车来实现,更多时候,只要能带你去远方的车就是一辆好车。它会最适合你的身体,能让你最舒适、最安全地欣赏风景。”
但这份美好之外,骑着摩托上路,很多时候更像是一种苦行。当摩托成为长途旅行载具,“在车上”的时间被拉长,驾驶者的身体条件、精力和综合能力就会受到更严峻的考验。这时,京A军团的军旅传统再次派上了用场。“铁打的人才能跑得了长途,我们的摩友很多都当过兵,修过汽车、飞机,不矫情,不怕吃苦,行程里出了什么问题基本都能自己动手解决。”他们遇到过无数种路况和天气,比如暴雨后驶过土路,要在第二天用水一点点冲掉车子上裹满的污泥,“很累但很快乐,那种感受我至今都难以忘记。”
在摩托车上积攒下来的里程,笑姐自己也算不清。而当大陆的经典线路都玩了个遍,她便把目光投向了世界。蒙古的国际摩托车友会是京A军团每年六月的必去活动,2000多位参与者中,只有30多个中国人。这场一年一度的国际摩托界盛会不限品牌、排量,老爷车、新车、大车、小车,堪称露天的摩托博物馆。摩友之间语言不通,但笑姐也与他们交换勋章、合影,交流热络。
作为机车文化发源地的美国,京A军团也去骑过。租车从佛州出发,在国道一号上驰骋;或是以芝加哥为始,像《逍遥骑士》那样穿行在66号公路上。“我们会看见很多同样骑着摩托的人,什么肤色的都有,虽然互不认识,但只要遇到,就会互相按喇叭、招手示意。”
最难忘的一次旅程,发生在中国台湾。“我们一落地,当地的摩友们就立刻接上我们,从台北、台中到台南,一路接待、帮助。和国外不一样,我们听到的是乡音,看到的是汉字,彼此之间就没有什么陌生感。”许多中国台湾当地的摩友是眷属,途中闲聊互相介绍,都会提到自己的祖籍。
旅途的最后一天,京A军团和中国台湾摩友们包下一整层餐厅,酒足饭饱后,大家合唱起了《阿里山的姑娘》。“当时,在场的每个人都流泪了。”
“对摩托车的热爱,能打破一切隔阂。”这在不同地域上成立,也在不同车队间成立。“俱乐部之间并不是竞争关系,相反,我们经常组织一些集体联谊。比如玩飞镖,办飞镖比赛,或是大家聚在一起,唱歌、听音乐。”
摩友们年轻时,正值中国摇滚乐坛黄金时期,他们便也对这个如机车般激情、强烈的音乐类型情有独钟。摩展开幕日,笑姐还邀请到了青年吉他手“毛神”亢毛毛进行现场演奏。
这是摩托车打破的又一隔阂——年龄。笑姐从不会觉得自己和年轻人有代沟,更不会有“同辈危机”,因为“一骑上摩托车,我们就都变成18岁了,聊的事、做的事都来自共同的爱好,发生在当下和未来。”
黑色平驳领皮夹克 黑色皮质中裙均为 Givenchy墨镜 Oliver Peoples
菩提靛蓝色牛仔马甲 Givenchy黑色皮鞋 AMI Alexandre Mattiussi朝阳18白色涂鸦T恤 牛仔裤 均为 Sankuanz墨镜 Gentle Monster广泛刺绣衬衫、刺绣长裤、流苏罗马乐福鞋均为 Bottega Veneta笑姐黑色平驳领皮夹克、黑色皮质中裙均为 Givenchy墨镜 Oliver Peoples望海棕色工装外套 Versace白色衬衫 蓝色螺纹毛衣银色双指戒指均为 Givenchy
望海
望海今年62岁,在一众摩友里,他绝对算是最惹眼的那个:一头银色的长发和大胡子,身上穿着皮革、牛仔、铆钉等工装元素,像是词典里“酷老头”这一词条的例图。
在2010年出于短途通勤之需开始骑摩托时,望海不会想到,14年后,摩托车已经带着他去了许多遥远的目的地。现在,他最喜欢的一辆车是去年三月购入的路威蓝盾。它体积很大,长3.5米,宽1.5米。
望海也是一名平面模特,还做过短剧演员。出外景时,摩托再次成为了他的最佳载具——仿佛是对他与摩托车初遇故事的重演。“外在是对内在思维的艺术呈现,而摩托车,是艺术呈现的载体,更是艺术本身。”
菩提
菩提今年58岁,在京A军团里,他算比较年轻的那个——是年龄,也是驾龄。2019年初购入的贝纳利251,是他摩托生涯的正式起点。
2014年身体出现变故,持续5年的生活暂停让他亟需找回生活热情。
“我当时就觉得,玩玩摩托车吧,再不玩就真的没机会了。”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比如骑行600多公里,去包头打包一份源玺源烧麦;骑行1200多公里,去西安胡家庙吃一碗羊肉泡馍;额济纳旗的胡杨林他去过两次,是《英雄》里张曼玉和章子怡打戏的取景地,单程接近1600公里。
最好的骑行体验,发生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从起点到尽头共168公里,路两侧笔直的松树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那是2019年秋天,天快凉了,塞罕坝景色养眼,空气也好,168公里的车程不用骑太快,在你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骑完了全程,那种快乐的心情难以言喻。”
广泛
广泛今年62岁,摩托车几乎占据了他一半的人生轨迹——1994年工作时,他就因通勤之需买了第一辆摩托车。便捷、省油,对于当时收入不那么高的他来说,摩托车就是最优选。
那年他32岁,一骑就是30年。
二冲程的铃木TR125,他印象最深刻。源自这辆摩托的性能——这款诞生于80年代的“神车”故障少、可靠性高,适合日常生活中使用,大口径化油器加上大缸径、短行程的设计,让一般四冲程车在其跟前只有“喝烟”的份儿。有一年暴雨,他刚好骑着那辆铃木在外面。车子的大半已经没入了水中,他努力推出来,踹了两脚,它又“嗖”地正常启动了。
广泛的爱好广泛,从音响、无线电,到游泳、打乒乓,摩托车便是“美好”的具象之一。
朝阳18
见到朝阳18时,他正在向摩友们展示自己用全景相机拍的照片。摄影是他从上学时就有的爱好,插队回来后,上过3年摄影课。彼时,胶片成像还是主流。他今年67岁了,总是通过镜头记录着摩旅中的一切。
有一张恐龙的照片,拍摄于2008年奥运期间。“当时全世界的人都往北京跑,我们想做点不一样的,就骑摩托去了二连浩特,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旁拍下了这张照片。正赶上有段马路重新铺路,地上全是污泥,大家身上也都是泥,不知道摔了多少跤。”
夫人和小狗,是他镜头下的常客。在朝阳18每段旅程的影集中,都能找到他的夫人。此时,摩托车于他而言,就像旅程中移动的家。
辣椒的环球旅行
饮食文化从多个方面影响人类。首先,不同的宗教、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都规定了什么能吃、什么不能。人和所吃的食物发生了极强的关联,最终饮食塑造了人,you are what you eat。
自从哥伦布等人将南美大陆的作物带回欧洲,世界人民的餐桌就大变样了。土豆成了数亿人的主食,番茄成了所有料理中的小甜心,而辣椒的影响力更是无与伦比,它对不同地域的饮食、语言、生活方式产生着革命性影响。在有的地方,辣椒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屈居配角;而在有的饮食文化里,辣椒登堂入室,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风味代表。
没有辣椒,墨西哥菜、印度菜、泰国菜、云贵川湘赣菜可就黯然失色了。
在西班牙征服者来到中美洲的时候,阿兹特克人已经发明了辣椒的多种功效和用法,从搭配热可可饮用到熏屋子防虫,甚至催情。辣椒被带回了西班牙之后,本地人并不明白它的奥秘,总把它当作庭院植物观赏,终于有人在踏上它的原产地之后开了窍——原来辣椒是可以吃的。西班牙人食用辣椒的方法参考了黑胡椒,尤其擅长用辣椒给猪肉调味,做成了著名的下酒菜辣香肠(Chorizo)。
不过辣椒的环球旅行主要还是靠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时代,西、葡两国的船只经常从里斯本出发或者补给,因此葡萄牙人几乎和西班牙人同时获得了辣椒。受到当时分割西葡殖民地的“教皇子午线”的影响,葡萄牙的船队更多向东方航行,他们也将辣椒带去了非洲、印度果阿、南洋马六甲、中国澳门、日本长崎,一路到了朝鲜半岛。《中国食辣史》认为,辣椒可能是通过在马六甲的华人与华南港口通商传入的;也可能是通过与西班牙人的贸易据点吕宋传到中国东南沿海的。
阿拉伯人位于亚欧大陆上和海上贸易的中心,从东西两边分别获得了辣椒;中东欧则是从东边的奥斯曼帝国获得了辣椒。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有一座香料市场,穿过Paprika的海洋,几乎每个游客都会带走一包红艳艳的辣椒粉作为伴手礼。Paprika这种红色微辣的辣椒粉也是从这里进入了匈牙利、奥地利、德国等地的菜肴,Paprika也成为了这些地方对辣椒的称呼,与盛行于西欧各国的Chili Pepper迥然有别。
在欧洲,以辣椒为代表的美洲食物迟迟处在边缘的位置,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它在欧洲传统医学概念“体液说”中很难归类,也就不知道当吃不当吃。《魔鬼的晚餐——改变世界的辣椒和辣椒文化》回顾到,一派观点认为辣椒属于香料,那应该算是热性的,脾气暴躁的人最好不要吃;另一派认为辣椒也是水果,所以是凉性的,忧郁型或黏液性体质的人应当避免食用。最终,天平倾向了“热性”一边,大概辣椒被归为凉性实在太反直觉了。
辣椒在欧洲的推行还有其他障碍。被视为高级料理的法国菜向来崇尚食材的原味,与过度调味保持距离,对辣椒这样一味遮百味的重量级选手相敬如宾;而在清教徒文化占主流的北欧国家,简单朴素的食物被认为更好吸收,也更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肉和菜烧熟了就端上桌了,绝不花哨。直到18世纪中叶,辣椒在不断的培育中辣度下降,几乎变成一种蔬菜,才逐渐为欧洲人接受。直到现在,在大部分欧洲本地餐厅点菜,也很少需要刻意打听辣不辣,因为很可能整个菜单上一道辣的菜都没有。当然,西班牙辣香肠、法国普罗旺斯炖菜(Proven?alRatatouille)、匈牙利炖牛肉(Gulyás)需要用它,法国名厨埃斯科菲耶(Georges-Auguste Escoffier) 还将匈牙利炖牛肉收到了他的烹饪书《烹饪指南》(Guide Culinaire)中,放在了国际菜式交融的章节中。
和欧洲不冷不热的态度相比,亚洲似乎全方位拥抱了辣椒,并且在原本就丰富的香料版图中给辣椒找准了位置。两个文明大国中国和印度都坚定地拥抱了辣椒,并发展出大批的吃辣人群和地方菜系。从东南亚的泰国到东北亚的朝鲜悉数吃辣。现在谁还能想象,缺了鲜红的辣椒粉,朝鲜泡菜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没有辣椒,泰国的街头小吃又会多么寡淡?
辣椒在欧亚主流饮食中扮演的角色大相径庭,其实也可以从饮食体系本身去找原因。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大国多为农耕文化下的稻米文化区,老百姓主要吃谷物(主要是米)和蔬菜,吃肉比较少,所以极度需要辣椒这样的强力调味料让饭菜变得好吃;而欧洲主要是采用谷物喂养牲畜,人再以肉蛋奶为主要食物,谷物和蔬菜相对吃得没那么多。
肉类富含蛋白质,不用辣椒也很好吃。辣椒引进的时候,法国、意大利等国都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料理体系,此时一个外来的辣椒很难找到位置,也就只能甘当配角了。
不过,辣味调料的普及有望拉平世界各地吃辣的程度。如果做一个厨房调料的统计,塔巴斯科辣椒酱、泰国是拉差辣椒酱(Sriracha)以及中国老干妈有望名列前茅。家常菜手艺如果欠佳,多放点调料也许还能挽救一下。
老爷驾上老爷车
长城,是抵御外敌的古建筑,是劳动人民的奇迹,当然,也可以是一些年过半百的人的起点。
1907年,在世界还骑在马背上的时候,一种由发动机驱动,悄悄发展了20年,还未普及却注定改变世界的载具被巴黎的《晨报》看中了潜力,他们发起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比赛。从北京的长城脚下,途经蒙古、哈萨克斯坦、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德国、比利时,最终到达法国巴黎,全程14000公里,从城市到沙漠到地球上鲜有人知的路途,只为证明汽车这种载具,是可以长途载人的。
处在幼年期的汽车产业,与赛段上不可控的危险,一度将这比赛被称为“Drive the Impossible”。奖品也仅仅是一瓶玛姆香槟。25个来自世界各国的团队响应了挑战,最终只有五个在一众怀疑的目光中上了路。
他们驾驶着老爷车,长途跋涉,穿越荆棘横生的土路,征服罕有人迹的街道,有些目击了荒凉夜色的星空,惊叹于路途的风景;有些则迷失在一望无垠的荒漠,靠着蒙古人的羊奶才勉强活了下来。最终,第一个到达终点的,是意大利的冒险家、贵族王子Scipione Borghese。
多年以后,当时选手们所开的老爷车已经远远不及现代汽车的效率,14000公里也不再是那么遥远的距离。但为了纪念当年的壮举,驾驶老爷车重走旧路的汽车拉力赛,已经办到了第八届。2024年的5月18日,还是从长城脚下出发,还是到达终点巴黎,不同的是,有更多的团队加入,而其中不乏许多张挂着岁月痕迹的脸,苍颜白发,就如当年的选手,意气风发。
“我们或许肉身老朽,但我们灵魂正值豆蔻。”Mike Dreelan 如是说。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老爷车旁。十年前,他就和自己的老爷车活跃于社交媒体,那个时候他的金发就开始变得稀疏且花白,十年后,他还是一以贯之地在路上开着他的老爷车。
“我一直工作到2月底,刚刚在撒哈拉沙漠和中东地区结束了一段短途拉力,便需要马不停蹄地把车运来中国,赶上这次拉力赛。”他的言语中洋溢着某种甜蜜。然而,即便是拥有如此理想主义的爱好,Mike本质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务实主义者。他之所以在年过半百的高龄才开着老爷车上路,是因为他年轻时在为供养自己的梦想积攒资金。
他61岁了,但感觉一切却刚刚开始。“当你拥有了时间和财富,能阻止你的人只有你自己。”这是Mike的笃定与坚持,告别时,Mike满是欢喜地望着他的老爷车,仿佛百年前奋不顾身的五名选手,梦想着一路上的绮丽风景和巴黎的那一杯香槟。
“你必须成为一名战士。”60岁的Winand Walpot 是另一位高龄参赛选手,他用这句话定义自己。他操着带口音的英语,语气中带着些欧陆文明的潇洒与偏执。Winand就像是从伊斯特伍德电影里走出来的角色,有着硬朗的线条和品格。他总是把红酒挂在嘴边,人生倏忽而过,就像是在品尝红酒,没时间去为那些坏品质的酒糟浪费青春,重要的是找到口感优良的酒一饮而尽。对于他来讲,这杯酒便是老爷车,让他以年过半百的姿态披挂上阵,从60岁的高龄返老还童。
Winand对老爷车的热爱是从小开始的,对于Winand来讲,开老爷车上路是一种苦行,但他以此为傲。他视老爷车为有灵魂的艺术品,从北京到巴黎的拉力赛,14000公里的距离,不仅仅是飞机、高铁可以征服的,这个被历史遗忘在角落的家伙同样能做到。这是一场维护信仰的战斗。“那些现代车不过是加了电子芯片的电脑控制的机器,”他敲打着老爷车的机盖,“听听这声音,你可以和他对话。”安置于机盖中的老爷车发动机,好像真的产生了心跳的声音。
后记
在我们出刊之时,这场拉力赛也有了阶段性结果。这些“老伙计们”给我们发来了最新的战况。
2024年北京至巴黎汽车挑战赛第 9 天结束后,在戈壁滩露营的第三天晚上,时速 60 英里的狂风扰乱了所有人的睡眠。一些帐篷被吹走,车手们纷纷躲进车里,而那些在清晨完好无损地出来的车手则发现风沙仍在刮着,所到之处都是沙砾。托尼·琼斯(Tony Jones)说:“我们在内蒙古见过一些大风,但我不记得有这样的风。”
从攀岩上坡到沙漠长距离行驶,需要时刻注意深深的车辙和冲沟,这促使一些领航员站在座位上试图发现威胁并警告驾驶员。甚至有些领航员迷失了方向,不得不冒险穿越沙漠回到正轨。
沿着岩石旷野的轮廓线行驶,两个车组的参考点都很少,但对于那些判断正确的车手来说,有些路段却非常流畅。71 号赛车是帕特里克和帕姆·沃茨(Patrick and Pam Watts,英国)驾驶的 SunbeamTiger 赛车,这辆赛车无疑在赛道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帕特里克后来付出了代价,因为他的减震器击穿了车身,需要在沙漠中进行修复,然后才能在文明世界找到焊接工。
暴雨过后,沿途还溅起了一些巨大的水花,不过这些水花与其说是水,倒不如说是泥浆,这种黏稠的泥浆被抛向空中后,就会覆盖在赛车和工作人员身上,很难刮掉。马克斯·鲍尔(Max Bauer)和吉尔斯·宾德尔斯(Gilles Bindels,德国)驾驶的20号赛车(1934年款宾利)被泥浆覆盖,大部分汽车都被喷上了与地面相同的颜色,因此现在都被伪装了起来!
在第12天的第五个森林公园营地,至少提供了一些石质掩体和一些树木,但与外界几乎没有通信信号,任何方向都没有生命迹象,除了零星的骆驼蜘蛛。这些驼蛛在沙漠营地中随处可见,一口就能咬死一只骆驼,这对于那些深夜还在修车的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比如费德里科·格罗姆和菲利波·巴索洛(意大利),他们经常在深夜修理自己的1973款菲亚特124。不过,他们之前得到了当地制造商的帮助,他们的焊枪和磨床在黑暗中闪烁着火花,想必是在防止蜘蛛靠近。
人类的赞歌便是勇气的赞歌,无论是一百多年前的冒险家还是现如今的选手,他们都怀揣着探索的勇敢,以热爱果腹,在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纵贯一个世纪的盛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为全体人类的进步抑或个体价值的实现,不啻为一首美轮美奂的赞美诗。
你是不怕辣还是怕不辣?
没什么食物比麦当劳更能代表全球化了。当你走进明亮干净的门店或者开车路过得来速时,完全能预期会得到什么:炸鸡、汉堡、薯条、软饮、冰淇淋以及号称健康、其实不过是装点门面的色拉和水果。不过,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点麦当劳倒是可能遇到惊喜——这里的鸡翅是“麦辣鸡翅”(没有不辣的选项),卷饼是藤椒味,最近还出了“巴适得板火锅风味麻辣鸡腿汉堡”。如果你不能吃辣,那就有点惨了,因为别人手里的总是看起来更好吃,而你只能看着同伴吃得满头大汗,大口灌下一口可乐,打个饱嗝以示敬意——谁能想到这个汉堡让全球化和本地化如此和谐呢?
作为料理大国的公民,国人在面对琳琅满目的美食选择时很少想到,餐桌上竟然有无数“舶来品”,即使它们都如假包换地产自山东和海南的大棚里。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作物引进:西汉的张骞打通西域,芫荽、大蒜、核桃、芝麻、黄瓜、苜蓿、葡萄等沿路而来,极大地开拓了国人的食谱,也丰富了农业种植的范围;唐代设置了安西都护府,西域的物种经由丝绸之路进入中原,这一波引进的有菠菜、西瓜、胡椒、胡萝卜等;第三波则发生在明代,上有郑和奉旨下西洋,下有东南沿海居民一直在进行非法海上贸易,加上葡萄牙人在澳门设置了贸易据点,新大陆的作物红薯、玉米、土豆、番茄、烟草和辣椒就由海路进入中国,对明清的人口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辣椒和很多外来作物一样经历了观赏到药用再到食用的转变,1591年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笺》里提到了作为观赏植物的辣椒:“番椒,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这应该是关于辣椒最早的文献记载。 有人推断贵州应该是辣椒进入中国人食谱的起源,辣椒从浙江沿着长江航道传到湖南,又从常德沿沅江传入贵州,在贵州变成了食物, 这和“代盐”作用密不可分。中国大部分朝代实行盐政垄断,而贵州基本不产盐,交通不便,盐价又高,没盐的菜自然不好吃,所以酸和辣都是为了下饭。有了辣椒,不但饭可以多吃几碗,甚至很多发酵之物的味道也更丰富了。 而辣椒在四川的传播就没那么委屈了,川人爱用辛香料,比如花椒、姜和山茱萸,因此辣椒被四川人拿来与其他调味料搭配,推出了麻辣特色。麻感产生一种轻微的震颤,与辣相结合真是天雷勾动地火。
吃辣进入中国大江南北的通道,基本上是实用主义。中国长期靠农耕立国,地里主要种谷物和蔬菜,严重依赖调味,也就是“下饭”。辣椒对中国大多数地区的气候都能适应,占地不多,好种,收获期长,能将稍显粗糙的食物改造地较为适口。辣椒化平凡为神奇的极端例子是辣条——小麦粉、油和辣椒粉做出了让全国人疯狂的零食。
辣椒进入了老百姓的食谱,逐渐确立了赣、湘、川、滇、黔等地方菜系的面貌,也形成了区域性的吃辣偏好。与辣椒在内地受到欢迎形成对比的是,辣椒最先传入的东南沿海地区,大部分并不嗜辣,可能和当地物产丰富、饮食文化深厚、不那么需要下饭食物有关。因此,辣椒这种食材带上了微妙的阶层含义:辣味被视为贫穷阶级的饮食习惯,富裕阶层吃辣的不多,大概和辣味掩盖食材味道、不够高雅清淡有关。而且,吃辣很难吃得优雅,越辣越想吃,越辣吃得越快,越要用下一口的辣去解救上一口的辣,甚至吃到鼻涕眼泪都l流下来了,一派饕餮相。这种偏见现在比较少了,但是在请贵客吃饭的时候,人们仍然会选择粤菜、淮扬菜,总怕请人吃川菜不够高档——高档川菜或许就是因此诞生的。
这种区域性吃辣偏好原本相当稳定,相安无事,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人口流动,尤其是年轻人大量涌入大城市工作,许多地方口味逐渐变成了全国性美食。现在在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城市都能找到湖南剁椒鱼头、四川毛血旺、云南小锅米线、贵州酸汤鱼……至于麻辣小龙虾,更是霸占了夏日街头美食版图,从穿拖鞋看球赛的大叔到踩着高跟鞋化着全妆的年轻姑娘,悉数上手啃咬。
走出国门也得靠辣,海外中餐早就不是粤菜一家独大了;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多的地方,早就开出川菜馆子、火锅店。华人呼朋引伴,顺便带上老外来吃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和红油火锅,等欧美人学会了在家里用老干妈做炒饭,文化输出就能以一种宾主尽欢的方式达成了。
在辣椒引进之前,国人对“辣”并不陌生,不过那时辣被叫做“辛”。
《说文》提到“辛痛即泣出”,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都可以称为辛,而辣(辢的异体字)是辛得厉害,单说“椒”指的其实是花椒。传统上辛味的来源主要是花椒、葱、芥、韭、姜、蒜,还有已经淡出调味系统、只在药材中能偶尔遇到的茱萸和山茱萸。西域传入的胡椒是第一个外来辣,以胡辣汤的形式传承了下来。这些辛辣食材在调味之余,还充当了发汗的养生功效。但要说彻底颠覆料理体系,还要等到辣椒的出现。为什么辣椒可以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的辣味来源,甚至开创了几大菜系?
主要还是辣椒太优秀了。辣椒的辣来自辣椒素,而其他辛味料蒜、韭、葱的辣味来自蒜辣素,作用于人类受体是一样的,吃起来都有相似的刺激感,但是蒜辣素受热容易分解,所以蒜和葱烧熟就不辣了,唯有辣椒表现稳定。
描述辣有不辣、微辣、中辣、重辣,若说不清,还可加上“四川辣、江西辣、广东辣、上海辣”,方便在吃辣坐标上认清自己;辣与其他味觉结合形成了复合味觉麻辣、酸辣、鲜辣、糊辣、甜辣……说得清楚,才能吃得明白。
《中国食辣史》在讨论辣椒在当代中国的普及时引入了移民和消费阶层的变量。无论是否来自吃辣的地域,移民较年轻,常外食,而辣味菜肴相对价廉,即使是社交性聚餐也可能会选择吃辣的餐馆,带动原本不吃辣的人。辣味的馆子多,吃辣的人就多;吃辣的人更多了,辣味的馆子继续增多,形成了一种“城市辣味饮食文化”。几乎所有大城市都见证了外来人口对吃辣的推动,深圳的湘菜馆即是一例。餐厅名称中的“四川”、“重庆”“湘菜”仅做口味说明,是否正宗已无人较真。餐厅喜做辣味菜,因为能开胃,让人加大分量;外卖更是辣味菜肴天下,从麻辣烫、烤串、麻辣香锅到湖南小炒肉,这套组合拳让完全不吃辣的人已越来越少。
如果把吃辣和年轻人的消费力相联系,会预测出两个相反的方向:随着年轻人流动性的增大,吃辣的版图变大,辣味餐馆也变多了,吃辣人口扩大,中国饮食的辣味特征会越来越强烈;然而随着社会步入小康,人们追求健康,更希望选择优质食材和较少的调味,辣味理应减少。
这两股力量的撕扯目前还不明朗,不过预制菜的加入让局面更加复杂了。辣椒是配方调味中最受青睐的味道,天然带有突出的辨识度,预制菜加热好,一袋标准化的调料浇上去,吃了什么不重要,最后能记住的还是辣味。
口腹辣欲
辣,是全球饮食中无法被忽略的味型,但也正因其被大众热爱而不被finedining所接受。好在,越来越多的精致餐饮开始接受辣、改造辣、创造辣,让这份人类最原始的口欲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升华。
PEACH,使用到了胡椒粉,四川花椒调味,明显的辛辣感。
VENISON,使用到了“黑胡椒”调味。
ESBENHOLMBOEBANG :辣引领了烹饪风格的融合
要让一家源自北欧的餐厅在自己的菜单里加入辣这个元素,需要几步?
答案很可能是一步,但前提是,这家餐厅得开到中国来。
在Esben Holmboe Bang看来,往菜单里加入辣这个元素,其实是个极大的挑战,“它是一种突破口味边界的举措。”如果你了解以挪威为代表的北欧菜系的风格,那么一定会深刻认同Esben这句话的诚意与含金量。
进入中国市场毫无疑问是个关键的时间点。在此之前,Esben虽然喜欢辛辣味,但其对于中国属性的各种香料并不熟悉,而在此之后,他对于辣椒的热情被迅速点燃,甚至宛如陷入爱河。即使成长背景不同,但他对于辣椒的理解却十分有意思,不会为了追求猎奇而去做一些为了辛辣而辛辣的口味,更想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辣椒组合来表达层次丰富的热度和复杂度,甚至他还尝试将柑橘类、草药和富含鲜味的元素与辣椒结合,搭配出能够增强辣椒风味的组合。
虽然Esben尚未跟自己的食客们就辣这一风味进行过探讨,但他却对这一味型十分看好,除了上海的餐厅EHB之外,他还在Maaemo的菜单上增加了“辣”这一元素。在他看来,辣这一风味的普及意味着更广泛的烹饪探索和跨文化交流的趋势,它不仅有助于重新演绎经典菜肴,还能给予厨师灵感,帮助其创作一些新品。“但必须关注细节,只有这样才能让辣度水平保持在你想要的平衡状态。”
北京廊房徐崇哲:在用辣调酒之前,你得先了解一下辣椒
辣这一味型,或者说辣椒这一元素,从一开始似乎就跟鸡尾酒有着紧密的联系。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那杯血腥玛丽(Bloody Mary),塔巴斯克辣椒酱(Tabasco)的加入让整杯酒的层次变得如此分明,咸鲜辣的组合让人胃口大开。“实际上整个美洲大陆对于辣椒这种元素的运用频次非常高,尤其是在墨西哥,几乎人们每天都离不开辣椒。”北京廊房主理人徐崇哲表示。
在廊房的鸡尾酒单里,几乎每一季都会有辣这一元素的出现,这种对于鸡尾酒风味的探险气质随时出没在酒吧的各个角落。在徐崇哲看来,辣并不仅仅是一种痛觉的来源,它还是不同风味的表达,“不同品种的辣椒会带来完全不同的香气,比如中国最常见的红辣椒和泰国的鸟眼辣椒风味就很不相同,前者的味道更适合与一些红色浆果、番茄进行组合,而后者则更加明亮而带有植物气息,用来搭配热带水果、南姜等高扬风味更加合适。”
辣椒并不止于辣椒本身,在徐崇哲的风味理念里,辣椒完全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风味与辣椒素——也就是辣椒让人觉得“辣”的来源——的分离。“一台能够进行低温蒸馏的旋转蒸馏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去除辣椒素之后的辣椒,更多时候被当成是一种香草,运用在鸡尾酒的调制当中,“消费者的身体会因为闻到这种味道而自然地产生反馈,但他们的味蕾却并不会感觉到‘痛,”徐崇哲解释道 ,“不过对于廊房来说 ,我们更希望通过辣椒这一元素来给其他风味增加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就是对于辣度的控制。”
有的人热爱辣椒素给予味蕾的强烈刺激,而有的人只是喜欢辣椒的风味,但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更愿意通过嗅觉去接收到足量的辣椒香气,至于味蕾,它只需要轻微的辣椒素刺激即可,“鸡尾酒是做给大众喝的,我们并不想要刻意去放大辣椒素的作用。”
今年的新酒单里,徐崇哲拿出了一款极具先锋气质的鸡尾酒,它使用水蜜桃与杨梅作为主要的风味来源,却又加入了辣椒和苹果醋,强烈的对比让这杯酒天然有着跳脱的感觉。“水蜜桃是一个经典的夏日风味,香甜柔软,毫无攻击性,但也因此,想要做出不流于俗套的水蜜桃鸡尾酒并不容易。”
来自墨西哥的酱料查莫伊(Chamoy,一种据说是从中国传到菲律宾,再传到墨西哥的甜辣口味膏状酱料)成为了塑造这杯鸡尾酒风味的灵感。徐崇哲用杨梅、干洛神花、北京杏干、四川辣椒、贵州带籽干辣椒等元素制成了属于自己的带有果肉颗粒的中式查莫伊酱,将其预先涂抹在鸡尾酒杯上,之后在鸡尾酒制作过程中加入清酒、苹果醋等元素,再倒入水蜜桃冰沙,“喝的时候配合吸管,如果水蜜桃的香甜喝腻了,那苹果醋、杏肉和杨梅肉就会带来另外的口感,你的味蕾可以有休息,完全不会疲劳。”换句话说,这杯酒从配方开始,就决定了它是一杯“喝不腻的酒”。
Negroni率先把苦作为一种风味维度引入到了鸡尾酒中,而现在,辣这一元素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到调酒世界里,“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地方风味开始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辣这一元素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鸡尾酒领域之中,”徐崇哲说道,“咸鲜酸辣这些风味可能在未来都会大展身手。”
木姜子可可
大连鲍鱼
DEJA VU泊诗南JONATHAN :辣,打开味蕾的破冰船
在DEJA VU泊诗南最新的菜单《春野芳踪——味之山妖》里,美人椒率先出场。这种天然带有辛辣味道的食材经过3次发酵,原本的刺激味道逐渐变得温和,辣味降低,而醇厚度增加,搭配同样经过发酵的树番茄与木姜子的酸度和香气,第一道前菜“富士白虾”成功地打开了食客的味蕾,让其对接下来的菜品更有期待。
内蒙古的托克托县盛产一种香而不辣的辣椒,而Jonathan的家乡,就在这里。从小和辣椒打交道的经验让他对于这种食材十分熟悉。随着游历经验的丰富,他对于食物的理解也越发深刻,对辣椒更是“疯狂热爱,强烈克制”。在Jonathan看来,辣椒,或者说更广泛的能够提供辣味的食材,很多时候都是芳香物质的载体,辣椒素、胡椒碱等物质都有助于带出其他成分的香气和风味,“只要运用得当,它就能帮助打开和唤醒食客疲倦的味蕾。”
甜罗勒、木姜子、马鞭草、菌菇、热带水果……这些柔和且具有复杂香型的食物是Jonathan用来与辣搭配的首选,“我会对不同的辣椒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发酵可以带来类似水果的甜香,烟熏可以获得木质香,高温烹饪则可以获取糊辣香,这种独特的香气会让食客对于我们的菜品表现出惊喜,而且接受度也会更高。”
过去,人们会将辣作为一种有明显地域性的风味来进行理解,而现在,人口的流动、全球物流的发展,都改变了这种风味的生存环境,“辣椒作为辣味的主体之一,它本身就具有产地性和故事性,对于厨师来说,将这种风味作为自己烹饪理念的载体来进行菜品故事讲述,其实更有趣。”
意式细干面,四川辣椒面,金枪鱼塔塔
R.O.W.TSEAN YUE :辣是一种灵感迸发
和很多深圳人不一样,Sean Yue对于辣椒的热爱与生俱来——他的母亲来自四川,一个以辣椒出名的地方。从小就接触辣椒的Sean对于辣的理解要比许多人来得更加深刻,他了解不同地区辣椒运用的风格差异,也对辣椒的品种如数家珍,至于辣椒的风味以及改变风味的方法,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在Sean的餐厅R.O.W.T里,你几乎可以在每一张菜单上都找到辣椒的身影,而在最近一张菜单上,Sean甚至为一道鱿鱼设计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辣椒作为蘸料,以表现这种食材在不同烹饪方法下所展现出来的不同面貌。
传统的擂辣椒以烤为先,借助热量来带出辣椒的香气,口感表达上以痛觉为主,香气次之,而Sean的擂辣椒酱则不同,他选择了在顺德有着悠久历史的辣椒饼作为原料。以小米椒为主,加入蒜头、豆豉及多种香料,充分搅碎后风干,轻微发酵柔化了小米椒的辣度,时间赋予了食材更加丰富的层次和香气,“我觉得辣椒的理想状态就是轻微痛觉与丰富香气的组合。”
除了这个以辣椒饼为原料制作的辣椒酱,Sean还为这道仅仅使用甘蔗海盐进行烹制的菜品加入了辣椒油。墨西哥烟熏辣椒、四川子弹头辣椒和印度克什米尔辣椒构成了辣椒油的三大支柱,分别在香气、颜色和辣度三个方面发力。除此之外,他还在辣椒油的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十种蔬菜,以提供更多来自自然的甜度和香气,降低辣度带来的灼烧感。
在R.O.W.T之前,Sean其实已经在自己位于深圳的餐厅V.O.开始了对于辣的尝试,只不过在那里,他选择了另一种与辣沟通的方式——温度,“更高的温度会带来更强烈的刺激感,而低温则可以缓解疼痛,降低辣椒带来的辣感。”借助发酵的方式,引出辣椒中带有果味的部分,与菠萝结合做成风味独特的菠萝醋,之后用液氮将其迅速降温制成冰,搭配炸好的生蚝共同食用,冰与火的交替之间,辣椒为食物带来了另一种层面上的体验。
“很多人提到辣椒的时候,往往会说到湖南、江西、四川、重庆,并把‘广东辣作为一个段子来讲,”Sean说,“其实,粤北地区靠近湖南的地方,吃得也相当辣。”但单纯的辣只能带来痛觉,更严重的或许还会引发生理上的不适,“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辣这个味型不上台面,不够高级,但如果我们能够用合适的方式去和辣椒沟通,结果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在Sean看来,由辣椒素带来的痛觉与作为嗅觉表达的香气沟通构建而成的香辣,是整个辣味体系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痛觉与嗅觉交替出现,会构建出一种立体的就餐体验,辣完全有潜力作为一种高级的风味表达形式出现在精致料理(fine dining)中。”
值得一提的是,有着严格西方料理训练基础的Sean在很久之前就试图将传统中餐烹饪理念与技法融入西餐之中,在R.O.W.T的新菜单之外,他还有一道“以汤定味”的隐藏菜品炖花胶鮟鱇鱼肝煲仔饭,在用猪骨、老鸡 、蛤蜊和肘子等熬制浓汤调味的同时,借助豆瓣酱、花胶与辣椒共同烹制,鲜辣热烫的感觉混合锅巴的焦脆,是一种全然不同的辣之体验。
THE HALLLEONARDOZAMBRINO :川味意式体验
不可否认,辣椒已经成为了川菜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元素,即使诸多川菜传人、美食家不断地强调川菜“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的特点,并常常阐述其标志性的24味型,但依然很难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绝大部分人的想法——实际上,这种刻意强调的作用或许也未必有用,因为辣本来就是川菜味型中的一部分,它穿插在诸多风味之间,自有其风骨所在,之所以在此时此刻成为高光,自有道理。
在成都The Hall行政主厨Leonardo Zambrino看来,辣是四川烹饪传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本地丰富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是能让人联想到蜀地川味的经典口味,食客们因其大胆、鲜活的滋味而更乐于去尝试这种西餐与本地风味的结合,“对于那些想要追求地方风味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种加了辣的菜肴更吸引人的了。”
工作在四川,Leonardo的辣椒体验比起其他地方的厨师来说,可算是飞速增长。在他看来,辣椒除了能增加辣度之外,还能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来提升菜肴的整体风味。在The Hall的菜单里,一道意式细干面极受欢迎。以意式细干面Mancini为主要食材,搭配如石榴籽一样晶莹剔透的吞拿鱼塔塔,再加上辛辣的四川辣椒面,口感浓郁,滑而香,韧而弹,吃上一口,根本停不下来。“这道菜的灵感来自于传统的四川菜谱 ,使用了新鲜辣椒和干辣椒,来增加香气的层次。”在制作过程中,Leonardo对于辣椒的处理很有一套。他先是烤干辣椒,以使其释放油脂,增加香气,同时还会在烹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加入干辣椒,来提升菜品的风味。“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辣椒这种食材不仅仅能提供热量 ,它还可以让菜肴带上更多丰富而细微的味道,让人产生兴奋感。”
辣椒之外,同样能够为味蕾提供刺激感的还有鲜花椒和花椒,“这些不同风味的食材组合起来,能够为菜肴带来不一样的口感和特色。”
不仅如此,这位出生于意大利的主厨还在烹饪过程中掌握了各种辛香料与辣椒的组合运用方法,比如大蒜、生姜、发酵豆和酱油等,都可以与辣椒,或者辣这一味型组合出和谐新味。
在意大利,人们几乎不怎么吃辣——实际上放眼整个世界,嗜辣的地区也并不算多,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辣这一味型开始在世界各地崭露头角,也让更多以此为风味组成元素的菜品变得愈发富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甚至有食客在吃完Leonardo的菜品之后,兴奋不已地告诉他自己的感受,“大部分人在看到菜单后都会对使用了四川辣椒的菜充满期待,这也促使我不断地思考,辣椒在菜品中的平衡及取舍,”Leonardo说道,“借助其他香料来共同塑造风味,而不是仅仅以辣度取胜,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味蕾期待。”
是辣,更痛
热辣激情的背后,其实是更深刻的痛。
Boucheron 宝诗龙Flèche du Temps光阴之箭耳饰¥143,000纤细的箭身通过抛光处理,箭头和箭尾衬以华丽的钻石装点。佩戴时好似箭矢穿过耳际。
从上到下 Aesop伊索Miraceti¥1,500/50ML辛香而温暖的前调,在黑胡椒、玛黛茶和辣椒花叶的开场中,迎来馥郁的香脂气息。Jo Malone祖玛珑WHISKY & CEDARWOOD¥1,600/100ML辛辣性感的西班牙干椒搭配上乘微醺威士忌是神秘至醇与辛香迷醉的结合,就像一件精心打造的传统西服套装,是来自萨维尔街最为经典的街头型格,也是伦敦绅士的最佳诠释。Le Labo勒莱柏ROSE 31¥2,380 /100ML千叶玫瑰的阴柔与阳刚交织中,温暖、辛香和木质香调的合奏迅速突显——小茴香、乳香、雪松和些许琥珀香。基调中愈创木和岩蔷薇的高调魅惑,在个性鲜明的麝香衬托下,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神秘感。
B&OBeogram 4000黑胶唱机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火辣的年代,很多经典的设计在这个时期诞生,Beogram 4000系列即是如此,它的转盘设计定义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成为音乐爱好者的经典,进入各大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区。Beogram 4000c唱臂的塑造能够以尽可能贴近唱片切割方式的角度播放黑胶,设计师希望产品可以更逼真地呈现原始录制音乐。让人们在“辛辣”的声音盛宴中,嗅到精致的时间味道。
TASAKI 塔思琦 danger 珍珠项链 ¥109,000以荆棘和利齿作为缪斯,给珍珠以獠牙。黄K金尖刺点缀的珍珠,展现出密集、高雅、分量感的美。
PIAGET 伯爵Extraordinary Lights系列Blazing Night主题高级珠宝耳环¥910,000伯爵将“光”做成设计的主题,“庆典之光”“奇妙之光”“永恒之光”,在这枚耳环上,用红宝石借喻了天灯的光彩。
DIOR 迪奥ROSE DES VENTS系列玫瑰金、钻石、缟玛瑙耳环¥34,400?TOILE DES VENTS系列玫瑰金、钻石耳钉¥12,200日月星辰、罗盘玫瑰;八芒星的尖角,是光芒的具象化身,也展示着旅行与创造中必定会经历的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