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套”论
2024-06-27慕朋举
慕朋举
一、唱响大河套,点燃新火炬
近年来、区域经济正以一个全新的概念,促进着中国经济继续较快发展,区域经济坝地在不断完善和逐步推出,已经有十多个区域经济规划获得批准或正在进入申批程序。作为西部大开发后十年新的增长极的“呼包银重点经济区发展规划”也进入了国家视野,国家发改委已经于去年初开始了编制工作,多次派团深入陕西、内蒙古、宁夏进行了调研。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正在进行中的“呼包银重点经济区”包括呼和浩特、包头、银川,范围有可能扩大到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和陕西北部。在笔者印象中,这个区域的各级商府,近年来不断推出区域经济的设想和一些概念,关于黄河几字湾周边资源禀赋相近人文地理相似的一大片区域,除了现在国家发改委提的“呼包银重点经济区”概念之外还有过能源金三角、晋陕蒙接壤区能源重化工基地、“三西一东”地区、呼包银榆经济带乌三角等等多个区域经济概念。较之以这些概念,笔者认为,用“大河套”来命名这一区域经济板块更加合适,既能体现文化包容性,又能体现规划的协调性,并涵盖资源禀赋、人文地理同质区域,有利于概念推广、区域协调和实践操作。
(一)、“大河套”地理空间概念明晰,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同质化明显,符合区域经济规划定义原则。
众所周知,组织区域经济规划,是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其目标是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五中全会公报)。对某一个经济区域进行规划管理,是为了促进该区域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优化配置。“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高效,或者说经济社会活动区域分布的协调、有序,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陈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划定一个指代明确、资源与产业结构同质、人文环境相近的区域,并确定合适的名字是前提。
笔者提出的“大河套”,涵盖一般意义上行政区划中的“三西一东”地区,即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东部。包括晋陕宁蒙四省区的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乌海、石嘴山、银川、吴忠、榆林、延安、吕梁、忻州、朔州等十三市。
这个经济区域,黄河成几字形在贺兰山、六盘山、阴山、大青山、吕梁山、太行山之间穿过,六山一河相拥而成的这块地方,历史上就叫河套地区,是地理学上鄂尔多斯盆地的主体部分。作为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铀矿的大型能源综合盆地,其中煤炭、天然气、煤层气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蕴藏的能源资源约占全国的35%以上,能源调出量占全国能源调出量的一半以上。除此以外,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岩盐、铝土矿、天然碱、褐铁矿等其他多种资源。根据最近的储量报告,盆地中的这些矿藏,大多集中在“大河套”。
经过多年勘探开发,本地区各地资源开采一加工升级的资源型产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这十二个市分属于华北、西北两个地区、四个省区,你有你的设想,我有我的打算,而且都想形成自己的区域经济体系,分别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比如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蒙西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这些规划行政区划味道很浓,缺乏区域性协调机制,听起来宏伟,实施起来小气,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大河套”区域经济板块概念的提出,能够强化资源环境同质区域的一体化思想,淡化各自为政的行政区划思想,符合区域经济集聚原则,有利于统一规划、一体安排、协调发展。
(二)、大河套地区主体文化明确,河套文明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社会认同基础好,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文化凝聚力。
大河套地区,山水相连,一衣带水,六山一水相拥而成的地理盆地,相对封闭,人民联姻结亲、互市通商、血脉相联,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了同源同流的河套文化。
河套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祖先居住,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具备北方草原自然经济形态的特点。35000年以前的“河套人”应该是这个地方最早的主人。河套文明是一个渊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滥觞于古代少数民族的兴盛,生成于秦汉明清的军屯垦殖,绵延于现当代新型文明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独立的单元文化圈,是一个完整的区域文化体系。
纵观河套文明孕育和发展的过程,地理环境、战争、移民运动等诸多因素共同造就了今天以草原游牧文明与黄河农耕文明水乳交融为鲜明特色的河套文化,这种文化养育了现代河套文明,是这个区域的主体文化。
特别是明清以来,蒙汉人民一直在“互市”与“征战”并存的环境中生存。晋北、陕北等地民众纷纷“走西口”,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宁夏等地垦荒、经商,形成了独特的“走西口”文化。这种大规模移民运动,把丰富厚重的中原农耕文明带到了“口外”,极大地丰富了河套文化。同时,走出西口的口内人与当地居民长期交往、联姻结亲,促进了大河套地区汉蒙回等多民族的融合。现在大河套地区四省区的一千三百多万人民非亲即故,语言相同、血脉相容,同唱走西口、共听蒙汉调,“大河套”文化认同感极强。
一个区域经济板块的形成,必然要有广泛社会认同的区域文化做基础。大河套地区有多次移民和“走西口”遗留下来的民族融合传统,生于斯长于斯的各民族人民,对源远流长、具有“开放,进取,包容,达观”特质的河套文化,都有很强的认同感。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经年历久,培养起来的就是根深蒂固的浓浓乡土情结。用“大河套”来命名一个全新的区域经济板块,既能够淡化行政区划思想,又能激发乡土情结,体现的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凝聚人心、促进协调。
(三)、大河套地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树立一体化经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平衡推进的思想,才能站上制高点,高举新火炬,踏上国家规划的战车,赢得新动力。
关于呼包银的区域经济规划,“十一五”规划时就曾提出过,未被列入国家规划。经过这五年来的高速发展,国家战略已经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为更广泛的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河套地区能源的生产输出和供给保障能力、产业的东中西部区域转移接替功能、内需和投资的增长拉动作用,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认可。在去年初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启动呼包银区域经济规划前期调研会议上,发改委的负责人就用西部大开发后十年新的“增长极”来表述该区域的重要性,足以看出这个区域的战略地位。
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以呼包银榆鄂等城市为代表的大河套地区,是一个能源资源富集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速度快与整体发展时间短、经济井喷式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缓慢、重点区域发展快与农村经济落后并存的区域;区域内产业结构相似,生产分散,集中度不高,协调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优势没有充分发掘,产业等级低,区域发展不平衡。
国家重视、世界关注与发展早期、分散割据,是大河套地区的基本现状。面对这样的现实,大河套地区人民的智慧选择,就应该是整体规划、科学分工、协调统一、一体化开发,从而达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兼顾经济与环境、城市与农村,实现包容性增长与和谐发展的目的。众所周知,一个经济区域内,同质同类的资源、要素和市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协调规划,就不会有序开发,甚至会出现各自为政,抢着上项目,争着造园区的局面,造成产业雷同、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无疑会削弱这个区域的竞争力,滞缓社会发展。这种局面,目前已经出现在大河套地区。
我们所需要进行另一个选择是,区域内功能细分、协调发展还是重点突破、辐射带动的基本思路。我们知道,以大城市命名的经济区域板块,考虑的是大城市重点发展一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路径,侧重行政区划;以区域命名的经济区域板块,考虑的是内部平衡一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侧重区域协调。诸如首都经济圈、长株湘、关天一体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板块不同的命名方式。突出大城市的命名方式,容易带来“中心虹吸”效应,如首都经济圈提出后,周边地区“傍大款”,地价、房价飞涨,其他产业却一直发展滞后,协调与平衡很难实现;相反,突出区域的命名方式,带来的一般是淡化中心的均衡发展,如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各地区统筹规划、一体化经营,基本能够实现均衡发展。大河套地区地理人文、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基本趋同,而且分属四省区十二市,如果不淡化中心城市思想,必然带来各地各怀心思,争中心城市、夺主导地位的无谓纷争,不利于协调发展、平衡推进。
大河套地区人民血脉相亲,资源同质且富集,产业类同且成片,区域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产品生产能力高,市场竞争力强,是国家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动机”,也是西部大开发后十年新的“增长极”,在国家新的发展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在国家已经充分重视大河套地区重要性的前提下,本地区新的发展机遇千载难逢。这个时候,提出“大河套”区域经济板块概念,就是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点燃了一把新火炬,可以照亮六山一河之间的河套山川,凝聚一千三百万河套人民,为河套地区带来协调发展、均衡推进的新思维,一体化经营、有序开发的新动力。
唱响包容并蓄的大河套概念,点燃协调发展的思想新火炬,我辈幸甚!
二、同质同源融合共进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人类群体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它一切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也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识别码,体现了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如同浮萍一样,没有根基,必然不会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大河套区域文化是大河套地区综合实力中重要的软实力。河套文化是生活在大河套地区的人民的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经过几万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融入到每一个大河套人民的血脉之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它既是育化人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载体,又是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
大力发展大河套文化产业,既是促进大河套人民形成认同感、归属感,进而产生对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精神支撑,更是提高大河套地区竞争软实力的基本手段。
一、同质同源,和谐传承——大河套文化的形成脉络
河套文明源于“河套人”——生活在三万五千年前的晚期智人。这些人类的先民,生活在背靠阴山,左贺兰、右吕梁,黄河成几字形从左向右环绕的“风水宝地”中,他们学会了打磨石器,钻木取火,创造了古老的人类史前文明。早期的阴山岩画记录了河套人及其后裔的生活:他们在狩猎的同时逐步驯化动物,并开始放牧;他们虔诚地祭拜神灵,表演充满野性的舞蹈;他们对天体有了初步认识,并以之构筑了天体图像……
由此而后,河套人民走进了文明史,游牧成为他们的生活主旋律。为了争夺牧场和生存地盘,这块水草丰美的区域,就成了当地土著部落之间和外来入侵者的战场。或野蛮、或残酷、或狡诈的战争文化由此而生。夏商西周时期,在这个广袤的土地上先后有鬼方、危方、猃狁、匈奴、突厥、鲜卑、党项、女真等十几个民族通过战争夺得了控制权,并建立了各自的政权。
春秋战国后期,以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而强大起来的赵国,占领了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屯兵修治,由此拉开了中原农业文明大规模进入河套地区的序幕。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先后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彻底打败了匈奴,在河套设置郡府,移民实边,河套地区由原来的以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农牧结合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农业移民利用黄河和山泉进行人工灌溉,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汉族与匈奴民族在河套及周围地区大体和平相处,河套地区走进了农牧相容、协同发展的文化繁荣时期。
随着强大的隋、唐王朝的建立,河套又成为中原政权与突厥、回纥等争夺的重要战场。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都以此地作为其国防建设的战略要地,争相修筑城池,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以及屯兵聚民,大规模的国防建设为河套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河套文化在汉族和边疆游牧民族频繁地融合交流进程中进一步发展。
唐王朝控制河套地区后,建立都护府和羁縻州,调用多年在朝中为官的游牧民族将领为官,积极采取措施,整顿一度荒芜的河套垦区,充实农业人口,恢复农耕经济,农耕经济发展至于鼎盛。唐王朝还通过援助种子、农具和在汉族农耕地区附近安置牧民等办法,帮助游牧民族地方政权以及前来依附的游牧民族部落发展农耕经济,促进了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农业经济的发展。河套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中原与边疆民族经济往来的交通要道,河套地区的边塞文化、军旅文化、边贸商旅文化逐步繁荣,进入鼎盛时期。
之后,历经蒙元时期的民族大统一,到明清开疆辟土,以至民国时期,各个王朝都在河套地区经过战争才“各领风骚数百年”。自古以来在河套地区发生的战争次数要超过其他地区,人们生活在战争状态的时间也会比别的地区更长一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大河套地区迎来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依托资源开发,工业文明大放异彩,这里逐步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
河套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在征服与被征服的反复中,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冲突走向和谐,在碰撞中相互吸纳,相互融汇,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集聚,嬗变为包容天下、泽润山川、开拓进取、和谐共荣的区域文化体系。
二、包容并蓄,和谐进取——大河套文化的基本特质及软实力核心内涵
在六山一河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大河套地区,历经无数次的战争洗礼和移民屯垦,逐步形成了包容并蓄、和谐进取的独特的区域文化,也是大河套地区重要的综合软实力。
大河套在战争中从历史走来,每一次战争都是人和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争夺生存空间或控制权而展开的斗争,其结果都是战败者的理性妥协和战胜者的制度性改造。每一次的妥协和改造,都带来人民思想改变与融合,都要走过从对立到团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愿与非自愿的移民屯垦,来自于中原的农耕文明逐步渗入草原上的游牧文明,各民族人民联姻结亲、互市贸易,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通过生产方式的农牧互补、先进技术的互相传播、人民交易与联姻,逐步实现了相互渗透、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据调查,目前在30多万平方公里的河套地区,聚居着来自全国1000多个县市的人口,全国56个民族中有49个在这里分布。千百年来,经过反复多次的战争融合,河套人民渐渐地适应了变化,学会了包容,也学会了改造,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人们积极向上、乐观变革的达观精神,习以为常地接受一切外来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游刃有余地加以改造融化和吸收,形成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包容并蓄、和谐发展的文化传统。
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移民屯垦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无论是与人斗,还是与天斗,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夺取和创造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条件都是唯一目标。在一次又一次被战争破坏了的废墟上,在川流不息的黄河边,通过不断地修城筑池、开田造地、筑渠引水、通商贸易,河套人民学会了在破坏中创造,在斗争中进取。史前文明的钻火狩猎,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烽燧,秦汉时期的星台直道,唐宋以降的灌渠新田,明清以来的西口边贸,直至新时代的造林治沙和资源工业化,一处处的历史遗迹,一座座的高原新城,无不凝聚着两千多万河套人民锐意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战争和移民屯垦必然会带来对社会秩序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但是河套人民一次又一次重建新构,很快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步养成了和谐包容、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河套精神。
“开放,进取,包容,达观”是大河套河套文化的基本特质,也是大河套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精神内涵。
可以说,一部河套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移民史。因为战争而修建长城,大河套铸就了璀璨辉煌的长城文明;因为长城而移民实边,大河套谱写了气壮山河的移民文化;因为移民而走西口,大河套记录了荡气回肠的商旅文化;因为资源禀赋而大开发,大河套缔造了扬眉吐气的工业文明。由狩猎而放牧,从游牧到农耕,自农业至商业,因资源而开发,大河套的文化逐渐充实、丰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块璀璨明珠。
大力弘扬大河套精神,发展大河套文化产业,对于凝聚和团结大河套的各族人民,增强大河套的人民的区域认同感,宣传大河套的区域形象,增加大河套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大河套的竞争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融合并进,协同发展——大河套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大河套地区,人民血脉相亲,地理一衣带水,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繁荣多样,文化遗产众多,群众参与性强,社会影响面广,文化产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社会基础。健康有序地发展大河套地区文化产业,有效提升大河套地区的软实力,应当走出各自为阵,划地为营的窠臼,走向融合互动。
第一,建立一个文化一体化交流市场,放开区域内报刊音像市场经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增进区域认同感。要唱响大河套区域板块,不能仅靠政府官员的相互走动,必须有广大民众的广泛参与才行。必须首先启动一体化的大河套区域内的无障碍文化交流传播机制,让本区域内的人民相互加深了解,增加区域认同感,从而形成人人可以向外真实、准确宣传大河套的文化氛围。12个市之间的报纸杂志,甚至是内部刊物和DM杂志,允许在区域内各地市场上发行销售。特别是党报党刊,可以用“一拖十一”的方式,随着本地报刊的发行赠阅其他市的党报党刊,加强区域内各地方政情民情的互相交流。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各市全部播出其他城市的市级电视台节目;广播系统里增加12市的市级广播节目;政府网页增加大河套各市的政府网连接。对于演出经营单位的地市级经营资格证互相认可,鼓励和支持区域内文化演出经营和经纪相互交流。文化一体化市场的建立,既可以增进区域内民众的相互了解,也可以增加对任何一个区域内外来者全面了解大河套地区的情况的机会,是促进大河套文化协同发展的根本举措。
第二,组织和举办一个大河套发展论坛,集智汇能、凝聚人心,交流经验、探讨思路,提高宣传大河套的层级,为大河套吸引投资,汇集人才创造良好舆论氛围。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新增长极,大河套地区备受全世界关注和重视,聚集了世界500强和中国100强的大多数企业,他们都需要了解当地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也需要推销自己的企业理念文化和产品;大河套地区培养了诸如张维迎、史培军、白永秀等一大批经济学家,他们有着超凡脱俗的理论视野、独到精深的学术见解和傲视群雄的研究成果,对生于斯养于斯的故土,他们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会为大河套地区的发展带来更加务实有效的建议和意见;大河套地区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他们为大河套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开拓和企业管理经验。把这么多的有识之士组织起来,设立大河套论坛,每年春秋季各组织一次活动,让社会学界精英、企业领袖和政府官员走到一起,共论形势、同出良策,会为大河套的发展增添无比巨大的精神动力,也会为大河套发展集聚智慧、吸引人才带来巨大的机会。
第三,举办一个大河套经济文化艺术节,交流文化、推销产品、展示形象、促进协作。大河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具特色,是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块瑰宝。每年举办一届大型综合经济文化艺术节,组织戏剧民歌汇演、影视剧展播、文学创作研讨、书画及工艺品展览、体育项目比赛等,给大河套地区的文化艺术创造一个展示、交流、评比的综合平台。在区域内各族人民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展示文化风采的同时开展产品展销、技术交流、合作洽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促进经济与文化和融共进、协同发展。
第四,设立一个大河套文化基金,奖励为文化艺术创作、产业化推动、市场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繁荣进步。由本区域的各市政府主导,设立一笔基金,定期评比奖励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者,建立区域内文化产业比学赶超的激励机制,培养先进,给予文化产业的市场开拓者必要的资金扶持和政策鼓励,为大河套文化产业走出当地、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第五,办好一本《大河套》综合期刊,为宣传大河套经济、人物、地理、风情建设媒体通道,让大河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大河套。
《周易·贲卦·彖传》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是“人文化成”,意在鼓励人们提高人之为人应有的文化成就,以化育民众和风俗,使社会变得更加文明进步。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组成,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内激励民众的士气,整合民众的力量,发挥民众的聪明才智,对外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包括工业技术和管理、组织技术),能够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历史经验证明,支撑一个国家与民族长久、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并不只是靠精英集团的超前意识,而是要靠大众普遍敬守的精神信仰。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复兴,也必然是在文化复兴的引领和指导下完成的。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计划》中断言:“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大河套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进取和急剧变革的新兴经济区域板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有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支撑才能真正走向全面中兴。
上述“五个一”的文化融合工作,如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推进,大河套文化产业,将会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体协调的市场机制、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社会投入,逐步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坦途,成为大河套经济产业门类中异彩纷呈、硕果累累的生力军和社会文明复兴的强有力精神保障,也会成为大河套区域竞争力的软实力支柱,大河套文化中兴指日可待。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