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油灯下的智慧

2024-06-27刘志平

西部散文选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煤油灯梁家河村

刘志平

读完《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之后,我又去了一趟梁家河,那时正是金秋季节,瓜果飘香,看着一沟里成熟的玉米,糜谷等作物,到处散发着秋的味道,一派丰收的景象。我带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梁家河,去寻找“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习近平在梁家河生活战斗的七年知青岁月。

重温知青路,感受体验知青生活。那艰苦的岁月,书中那些难忘的人与事深深刻印在我的心头,山沟里那座坝一个又一个连成一片长长的一沟良田,那铁业社,代卖店,窑洞中的拉话声仿佛回荡在我的耳畔。我特意又去知青们打的那口井边看了一看,那是他们用辛勤的双手打造的那个大口井,也是一口难忘的纪念井,这一大口井的实景,永远铭记在梁家河村民的心中,从知青所作所为,一切为了当时农民的生活而劳作,一切从急切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出发。

我又走进梁家河村部看那一幅幅图片,这些图片反映当年习近平吃苦耐劳的真实写照,“过四关”的文字解释。再看那一句句真情的话语,让我思考,让我激动。我又走进一至三号知青旧居,那土窑洞,那土坑,石围墙,石大门见证了陕北的乡土风情,那朴素的被褥,让人联想到当年的艰苦岁月的生活情景,那沼气池、铁业社、缝纫社、代卖店,闪耀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芒。

让我想起书里反复说起习近平在那黑杆灯柱的小墨水瓶制成的一盏发光的灯下的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在如饥似渴寻找知识,应用知识,回想着那些场景让我敬佩,让我沉思;也让我想起“三说”描述习近平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从不摆架子,与老百姓火热地打成一片,上山同劳动,下山同吃同住紧密地与梁家河的村民生活战斗在一起。

让学习坚定信念,用劳动来锻炼身体,增长聪明才智,造就了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坚强本领。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办实事办好事,用真情赢得农民的称赞。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几点感想:

勤奋学习。在煤油灯下看书,在劳动休息时间看书,在放羊的时候看书,在等饭时看书……天文地理知识全部学习。世界的、中国的文化的历史的知识全部学习。一边看书,一边勾画,不懂的词语在字典里寻找答案,在交流中提升知识。只有勤奋的苦学,才会有更大的创新理念的产生。

艰苦实干。从不会到磨练成成熟的劳动技能,到创新的工作方法,都值得我们每名领导干部学习。从解决农民实际困难入手,农民需要办什么实事,就从现实出发去解决办理,建沼气,打坝造良田,打粮食为百姓的实干精神,从农民实实在在需要干的事情出发,办铁业社,缝纫社,代卖店等等,同样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只有脚踏实地地实干,才会有创造,才会有收获。

融入村民。无论在梁家河村,还是在赵家河村搞社教,都从实际出发。那一碗面条,一碟酸菜,一块玉米团子,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白天与村民们一起劳动,晚上与村民们一起拉话交流。“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思路与方式,使习近平与人民群众火热地打成一片的有效方式,在今天仍然更值得我们每名领导干部从根本上去学习,去领会。只有真情实意地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

梁家河的煤油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那漆黑的夜晚中放出光芒,照耀着一颗火热的心,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智慧来自艰苦环境的磨练,智慧来自坚持不懈的勤奋学习,智慧让人有了坚强的信念与理想,智慧就会让人谋大事干实事。

猜你喜欢

煤油灯梁家河村
煤油灯
衣柜上的煤油灯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梁家河岁月
梁家河
亲亲的梁家河
百姓事,记在笔头刻在心头——记水磨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燕振昌
煤油灯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