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农科生,出路何在?
2024-06-26刘自艰
刘自艰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2023年10月,农业农村部答复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796号提案《关于实施农业高校公费农科生政策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的函引发热议。答复中明确表示,农业农村部积极指导、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实施“公费农科生”等政策,推动更多优秀农科毕业生到广袤乡村建功立业。
一边是基层农科专业人才供应不足,“招不来、下不去”;一边是高校农科专业招生、就业难,“公费农科生”政策是否有望成为两难自解的最优办法?让我们一起走近公费农科生这一群体。
有岗有编的吸引力
回到2018年高考那个夏天,就读于邹平一中的任学文和全国所有高考学子一样怀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打开高考成绩查询网页,输入个人信息,显示“任学文,理科,高考成绩567分”。
当年山东省理科本科普通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35分,尽管任学文的成绩已远远超过分数线100多分,但参加这次高考的人一共有59万多人。按照一分一段表的排名方式计算,在全省29万多名理科考生中,任学文的成绩能排4万名左右,同分人数大概有800多人。
查询到成绩后,任学文开始着手填报志愿。“相较于高考分数的变化,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更多地需要参考一分一段表排名,会更科学一点。”这是往届学生填报志愿留下的经验。
4万名的排位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任学文可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不在少数。要报一个满意的志愿并能成功录取,她还要再琢磨。
大多数高考学生都会利用这三个月的假期报名驾照考试,任学文也一样。除了分享学车经验,分数和高考志愿填报也成为他们交流的话题。
任学文说她是从一名驾校同学口中第一次得知公费农科生,“只听他说今年第一批招公费农科生,但具体内容也不记得。”从驾校回到家后,任学文便在网上查了查相关招生政策。
“其实是有关注公费项目的提前批招录。”任学文提到,报考提前批项目不会影响后续普通批次的录取,还能多些投档机会。她对自己的高考分数也有数:公费师范生和公费医学生这两个项目广受欢迎,录取分数很高,她够不着。再加上她对这两个专业方向并不是很感兴趣,任学文果断放弃。
查询到公费农科生项目的基本信息,如免除学费和住宿费,每年可获得4000元的补助;定向就业,毕业后可获得事业编制,需要在基层服务满5年……任学文在提前批志愿中填报了青岛农业大学的公费农科生项目,定向就业城市为滨州市。
按照报考要求,公费农科生只能报考一个目标院校,“学校+定向就业城市+专业”构成一个报考组合。贾永超是青岛农业大学教务处的老师,他解释说,青岛农业大学当年公费农科生项目招生专业包括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动物科学,第一年招生名额为118人。
“免费、工作有保障,有岗有编的确吸引了不少家长、学生的咨询。”学校在各地进行招生宣讲时,很多家长将学校招生办老师围住追着问。“咨询最多的问题是怎么报考、去哪个城市好、工资待遇如何、毕业后能否保证有岗有编。”
这是一个面向省内考生招生的项目,毕业后需要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农科专业、基层工作、从事农技推广,招生办老师也能理解家长反复地提问,他们在选择时是要谨慎些。一旦成功录取,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方向。
任学文不想离家太远,这是她考虑滨州作为定向就业城市的原因。她觉得小动物挺可爱,因此选择了动物科学专业。这一年,青岛农业大学公费农科生滨州定向就业城市所招专业只有两个:农学和动物科学,分别招生1人和3人。
2018年青岛农业大学公费农科生录取结果显示,录取最高分592分,最低分502分,任学文成功“上岸”。她注意到,往后的几年里,分数线逐渐升高。“或许是第一年,很多人不敢轻易尝试,后来越来越‘卷。
现在,从任何网页搜索栏输入公费农科生几个字,都会出现大量的报考指南、经验分享及宣讲视频。
不断上涨的分数线
对于分数的变化,青岛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守文的感受更为明显。去年招生工作开始前,他们又增加了5台电话作为招生公开咨询电话。
“不只是询问公费农科生项目的电话多了,其他农科专业也很受欢迎。”这是于守文没有想到的。他没有做过咨询数量统计,但在招生工作启动后,只要是公开的学校电话都能接到志愿报考咨询。
在公费农科生项目实施的第六年,于守文觉得这个项目得到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这两年,公费农科生项目专业的录取分数都很高,青岛农业大学公费农科生去年录取最高分为602分,最低分为544分。从公开的数据来看,公费农科生与相同专业普通本科生平均分数线差为43分,平均录取位次比普通专业高约9万位;公费农科生农学专业最高分602分,比普通农学专业高73分,最高录取分数线差较大。
“算下来,公费农科生录取的位次范围在3万名左右。”于守文更愿意用一分一段表排名来说明录取的变化。“录取分数高了,生源质量好了,送到基层的人才更优秀了。”
对于最近农科专业分数线的上涨现象,贾永超认为是受到就业环境和社会观念转变的影响。“前几年,山东省提出十强产业,现代海洋领域就在其中。有了产业和就业岗位,相应地,选择与海洋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会增多。”
2021年,青岛农业大学获批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与现代海洋直接相关的专业有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水族科学与技术和水生动物医学。“学科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也是吸引学生报考的因素之一。”贾永超说。
培养方案的调整
不管外界分数怎么变化,学校的本职是教好书、育好人。贾永超说,公费农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就业去向确定,因此学校更重视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应改革,在专业课方面重视技术能力、加大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如植物保护专业新增了植物病害诊断、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等课程;在专业拓展课方面新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写作、农村社会学、电子商务管理与运营、农业信息技术、有机农业、农产品物流学等支撑农业技术推广和基层工作能力的课程;增加了实践环节的学分,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均开设专业实习,提高公费农科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崔凯是任学文的专业课老师,主要从事以水貂、狐、貉、鹿等为主的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繁殖及生殖生理学研究,同时承担毛皮动物饲养学课程的教学。她也是学院负责本科生教学和招生的副院长。
“任学文那一届一共录取了25人,按照公费生的培养要求,不管人数多少,他们都单独成班。”崔凯说,因为公费农科生专业的培养方案更注重解决行业问题能力的培养,授课老师在讲同样知识点的时候,也有所侧重。
就她承担的毛皮动物饲养学课程来说,崔凯要教会他们特种动物产业的发展情况,教会他们作为一名农技推广员需要从哪些视角去掌握生产信息,通过案例教会他们在基层不能野蛮式推广。“这也是公费农科生需要单独成班的原因。”崔凯表示,他们的学习更需要接地气。
“从一开始的培养目标就不一样。”教务处负责教学督导和评价的老师柴超曾参与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公费农科生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在她看来,设置应用写作、电子商务管理与运营这些课程,是考虑到公费农科生毕业后能陕速融入到工作中。
作为2018级动物科学专业公费农科生的班主任,展学斌并不担心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他更担心他们的学习态度。
任学文坦言,进入大学后,她和班上的同学心态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签订了公费农科生项目,工作有了着落,感觉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将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实践上,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和社会实践。
柴超说,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这个角度来说,并不能说他们在学习上懈怠了。“公费农科生的培养路径并不是朝着科研深造,他们提升实践技能、创业技能、创新技能,对社会、农村和农民也会有自己的认识。”
在展学斌看来,除培养动物科学专业能力之外,通过其他方方面面的形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是一件好事。但展学斌每次在班会上,仍会敲打敲打他们,要紧绷学习这条主线。
展学斌会找同专业高年级的同学给他们作经验分享,也会严格要求他们的专业学习和英语四六级考试。“公费农科生项目的基本要求是大学毕业,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不是难事。但通过项目选拔而来的高质量学生,学校有义务将他们培养得更优质,从而更好服务基层。
展学斌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这批学生的思想教育,“从生源分布来看,这25人并不是全部来自农村,有些城市的学生并不了解农村是什么样的。另外,虽然他们都选择了动物科学专业,我们也了解到很多学生是在家长的引导带动下做出的选择,对于今后所从事的工作也没有清晰的认识。”
在培养方案中,学校又增加了一条“加强公费农科生思政教育,培养三农情怀。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座让他们了解动物科学专业是千什么,畜牧业生产是什么样的形式,基层需要什么样的人?”展学斌时常告诉学生,既然明确了今后的工作,大家在校期间就要热爱自己的所学专业。
重新认识农业
今年是任学文到山东省邹平市魏桥镇畜牧兽医站工作的第三年,也是她本科毕业后履行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协议书的第三年。
邹平的畜牧业发达,任学文所在的魏桥镇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鸭年出栏量在375万只左右,牛常年存栏量是4800头……”说起工作,任学文对魏桥镇畜牧情况如数家珍。
工作前,她也没想到会接触这些内容。“刚到镇畜牧兽医站时还不太习惯,一方面是因为还没适应身份的转变,对工作不熟悉;另一方面,工作内容和在学校的学习还是有所不同。
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职责大致包括动物疫病防控、养殖指导、安全监督、防疫宣传以及协调沟通。在任学文看来,她的工作主要是养殖领域的监管。
魏桥镇有200多家养殖户,畜禽防疫任务比较重。特别是春秋两季,任学文忙得像一只旋转的陀螺,片刻不停地忙碌着。
但这些工作都不算难,最难的是和村民沟通。“有一些养殖户年纪比较大,要想让他理解你要说的内容,是得费心费神。”
令任学文记忆深刻的是,动物出栏需要开检疫证,但这个检疫证要通过手机APP软件申请。村里的养殖户很少能自己完成,任学文和同事都会协助完成证件申请。
任学文说,有一天正好有一个鸭子养殖户打电话给她,需要她帮着开检疫证。任学文在电话里询问养殖户申报内容是否通过了,对方也不清楚,他的诉求就是立马要开出证。
任学文发现他的基本材料没有上传,也不会使用系统,只能她帮忙完成。像这样的沟通过程,任学文在学校里从没遇到过,而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类似情况。
随着工作的得心应手,任学文对农业慢慢有了一种自豪感。她说,现在了解得越多,越发现自己所在行业的厉害之处,也重新去认识了自己的家乡。
任学文提到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毕业回家后,她才发现附近的奶牛场也有自动化、专业化设备;种鸡场安装了全自动控温设备、全自动喷淋设备,都是现代化的生产。
但刚被录取到动物科学专业时,任学文并没有这种感觉。由于缺乏对该专业的学习和认识,每当同学问她的专业是什么,她只能回答动物科学专业,没能进一步解释。当同学说是给小动物看病时,她又会否认,最后以开玩笑的方式说自己是学养猪的。
回忆读书期间,崔凯有着和任学文一样的烦恼,也经历过任学文的迷茫。崔凯本科是畜牧专业,她大一那年的国庆节回家,家长问畜牧毕业后能干啥?是要去养猪还是养鸡?
现在很多家长仍有这样的困惑,崔凯提到新生必上的畜牧学科导论课程就是告诉大家畜牧究竟学什么,学了之后有什么用。不仅从大产业讲,从粮食安全讲,也从肉蛋奶讲畜牧业的作用。
“例如,现代的养殖区别于传统的农业。养兔子可以实现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兔子在笼子里放着,自动喂食、喂水、清粪,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温度湿度。”崔凯说,现代技术完全可以实现一个人管理两万只肉兔的目标。
除了让学生重新认识农业,在招生过程中,他们也一直试图去改变大众对农业、农科的认识。分数线不断上涨的背后,其实就是大众对农业误解的逐渐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