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历史文脉山西书法焕发新气象

2024-06-26姬玮

记者观察 2024年5期
关键词:国展书坛山西

姬玮

金石翰墨,风华绵延。4月29日,四年一届的书法界“奥林匹克”——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行书、草书)在山西太原开展。山西的入展成绩创下了历届之最,许多入展作品和作者都是首次在国展中亮相,展现出山西书法艺术界新生力量的良好发展势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千年文脉,山西书法创作展览、理论研究、专业培养、传播交流蓬勃展开。近年来更是书法人才辈出,领新标异,各呈奇彩。如今的山西书坛,70后仍然活跃在创作一线,80、90后作为主力接棒前人,00后逐渐崭露头角,山西书坛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90、00后:初露峥嵘

自1980年全国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简称国展)展出,迄今为止这一书法界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已走过44个春秋,并以其专业性、艺术性始终引领着中国书坛的风潮,推动着中国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

每一届国展的举办都会引起圈内的广泛关注,掀起一波书法创作热潮;从展前征稿、选稿评奖,到佳作展出、结集出版等各个环节也会引出诸多话题,国展也被形象地比喻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为此,每一位书法作者都以能入展作为对自己书法创作成果的肯定。

翻看历届国展公示的入展名单,广东、河南、江苏三省一直以绝对的数量优势领跑,河北、山东、安徽三省紧随其后,近几年四川、辽宁、湖南、江西、浙江等后起省份的入展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些书法强省几乎包揽了国展的入展名额。

而在2024年3月21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公布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入展名单中,山西省共有34位书法/篆刻作者的40幅作品入展,其中有6人更是双书体作品入展,数量和质量都创下了历届之最。

“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来算,山西这次的入展量应该是全国第一了!而且很多都是新面孔。”山西省书画院的青年书法家赵毅提起此次国展山西取得的成绩,神情难掩激动,他认为,这说明山西书法界的人才“含金量”很高。

作为此次国展双作品入展的青年书法家代表之一,1992年出生的赵毅发觉,近年来书坛涌现出的新生力量,基本上是书法专业的大学生,90后、甚至00后已经站上了舞台的重要位置。自己身边也多是年龄相仿的专业书法作者,他们接受过系统化训练,理论知识、技法研究也都比较扎实,因此能够在大型比赛和展览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1995年出生的沈志浩、何聪,1999年出生的丁鼎,2000年出生的常鼎煜,还有2001年出生的阴冠呈、温博……这些入展的山西籍新生代作者,有的还在高校就读,有的刚刚大学毕业,还有的才进入职场不久。论资历、论履历、论经验,他们并不引入注目。但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新生代创作者的共性:他们大多从小学习书法,具备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对书法理论以及各种书体、风格非常熟稔;在书法创作上,他们对自身优势及短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有着充沛的创作欲望,也敢于大胆创新。

以山西大学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大四在读生、“00后”常鼎煜为例,他在创作此次国展作品的过程中,就对如何从众多作品中“跳”出来、如何将唐代取法融入自己的作品等问题都做了积极探索和深入思考。结果也证明,他的尝试得到了评审组的肯定。

70、80后:砥柱中流

相较于90后、00后书法作者身上的“学院派”烙印,70、80后书法作者则大多经历过从业余走向专业的过程,人生经历和阅历也更为丰富。

今年51岁的郜晓芳深谙“转益多师”的道理。兜兜转转在40岁那年突然顿悟,想要追寻儿时的书法梦想,郜晓芳因此一直抱着新人般的学习心态,不计花费、不厌其烦、不吝求教。只要是自己所欣赏和喜爱的作品,不论作者年长年幼、知名度高低,他都虚心求教。郜晓芳粗略计算,如今自己到全国各地请教学习过的书法老师不下30位。

目前是山西大学在读研究生的徐寅,学书经历可谓一波三折。26岁以前,学习书法只是他懵懂的憧憬,直到一次破釜沉舟的离家出走,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辗转找到书法作为人生方向后,徐寅如鱼得水,在韩少辉、赵社英以及张旭光三位省内外名师大家的指导下,书法水平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此次参加第十三届国展,徐寅的草书作品和行书作品双双入选。得益于在第十二届国展已经有过一次入展经验,让徐寅在此次国展准备中更加自信,心态上也更加从容。但最令他感叹的,仍然是过往亲身经历中,那段一幅作品写一百遍的“钻牛角尖”时期,也是他从痛苦的量变走向质变的必经过程。

苦练不是学习书法的捷径,如果不加以思考,练习再多也是“无用功”。尽管没有师承,白慧依旧凭借自己远超常人的感受力和独特的思考,创作出了独属于自己风格的、具有“自然山林之气”的甲骨文书法作品。伴随着自己钟爱的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她几度感怀生命、情不自禁落泪。甲骨文书法创作,需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作支撑,每一个字就如同一个故事、一幅画卷、一段吟唱。白慧希望这些内容可以真正走入中小学的课堂中,成为启迪孩子智慧、涤荡年轻心灵的工具。

与90后、00后书法作者不同,在采访中笔者发现,作为当前山西书坛中流砥柱的中青年作者,在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以及人生经验的积淀上有着更为抽象的领悟。他们在书法创作上的创新更多体现在对书写技法、文化内涵的创新阐释以及对自我书风的不断突破上。

赵雁鸿化笔为刀,将甲骨文书法“刀”和“笔”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郭会军融诗入情,把古诗词朗诵作为书法创作的灵感源泉;王琥灵魂三问,以哲人般的思考解构书法创作的意象表达……他们或为学生、或为师长,身份角色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对书法创作仍然抱有极大的热情,在创作中也充满丰沛的活力。

“什么是书法?书法到底要表达什么?应该怎样表达?”这是王琥提出的“书法三问”,他将之奉为圭臬并时时自省。“一次入展并不能评价你真实的书法水平,持续的创作才是书法生命力的体现。”

凝心聚力,激发书坛新生活力

在与此次入选国展的书法作者们对话的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每位书法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理念所带来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感。书法艺术审美是主观多元的,对书法艺术的探索也是没有穷尽的。正是由于每位书法创作者不同的人生阅历和思考,才成就了他们如今在各自书体领域中的建树。

而这些成就和建树,又通通离不开山西书坛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创作环境,离不开各组织部门的鼓励支持。不止一位入展作者曾提到,本届国展能够取得如此佳绩,离不开交稿前一次又一次的评稿会、离不开专家教授一场又一场的点评讲座。从动员到组织,山西此次是凝聚全省文艺界的力量,共同为了一个目标的实现全力以赴。

两个月时间、21场培训、43位全国知名专家、3500余名参训学员、4000余幅书法稿件……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全省的书法创作水平,推动山西书法创作取得新的成果,山西紧紧抓住了这次承办国展的机遇,一手抓展览筹备、一手抓创作组织,通过“分区域培训、分书体看稿、分层次推选”方式,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高端培训。

“这次国展宣传广、组织好、动员力度大。”已经连续参加过三届国展的孙鹏飞对此次山西备展前的看稿会印象深刻。山西省书协请来了全国知名的书法专家,统一为书法作者做培训讲解,现场点评。从地市到省城,这样的看稿会他经历了三轮。

“基本上能拿笔的都参加了,”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荆霄鹏在回忆起年初全省书法界的备展盛况时,笑着开起了玩笑。由于发动充分、专家指导得力、作者踊跃参与,本届国展山西选区共收到3543件投稿作品,投稿数量在全国39个选区中排名第一;初评入围作品349件,入围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六;最终入展作品40件,入展数量全国排名第九,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串串数字背后,彰显出山西书法事业蓬勃的生命力。

万川涌入,涓流汇集。文脉悠远,与古为新。此次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山西展区)期间,山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呈现绵长悠远的文脉,为社会奉献了一场钩沉历史、古今交融的艺术盛宴,进一步激发了山西书法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推动山西书法事业繁荣发展。我们相信,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山西广大书法工作者将勇担时代使命,饱蘸浓墨书写山西精彩故事、展示三晋文化魅力,继续为山西坚定文化自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新篇章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书法艺术,必将在守正创新中谱写新时代华章。

猜你喜欢

国展书坛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国展”评委
2017中国军民融合材料与装备配套展览会在国展举办
当代书坛二十家
外乘国际风 内修运营力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