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大
2024-06-26
南夏 问:
我对自己未来想从事什么工作、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一无所知。每次想深入了解的时候,内心总觉得还是先把高考完成再说。但若是一味地把精力放到高考上,我又很害怕得到不好的结果。我的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我感到迷茫。
任建华(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校长) 答:
中学生对未来感到困惑和迷茫是正常现象,就好比初升的太阳容易被云雾遮挡一样,此时的我们不容易看清远方的风景和前行的道路。当我们思考未来之时,无论是否有答案,都说明我们已经开始思考“我应该怎样去生活”这重要的问题了。
高考,是社会教育资源择优分配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生发展中面对的重要机会,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不应该放弃这个机会,都应该勇敢地去面对这个挑战。但是,既然是择优分配,也就意味着这种资源具有稀缺性,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生的录取率只占3%左右,今天985大学的录取比例也是3%左右,高等教育普及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提升,但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矛盾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
基于择优分配的现实,我们既要看到高考给予每个人公平的机会,也要明白高考不是人生中唯一的机会,更要意识到高考不只给予你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还让你体会到竞争的残酷、方法的重要、情绪的作用、健康的价值及意志的力量等。高考会告诉你:一个人理想与现实间的距离,取决于你所处的时代给予你的机遇与你个人努力相结合的程度。
离开历史的风口,人生将一事无成。同理,如果离开个体的努力,历史的风口也不会自动把你吹向成功的彼岸。时代使命和个体努力永远是人生的两只翅膀。今天,这两只翅膀会把你推向高考,高考后,它们还会继续把你推向全新的目标。虽然目标囿于你今天的阅历和经验,暂时还不那么清晰,甚至有些朦胧,但随着视野的拓宽、社会经历的增加、挫折的积累、认知的发展,我们的思想会相应成熟起来。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也是在对孔孟学说、改良主义、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思想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的。
在我们还不清楚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的当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所有的机会和平台去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丰富自己的社会经历,在学习过程中平衡知识和素养的关系,自觉地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坚持手脑结合、知行相济,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你一定会穿越迷茫,走向清晰的彼岸。因为,人生本是一趟旅程,美好的旅程需要一个个美好的驿站,其中的某一个驿站不会是人生的全部,高考也一样。
赵昱洁(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问:
一个人“卷”能提高分数,一群人“卷”只能提高分数线,但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卷”得停不下来呢?
聆雨子(文学博士,高校教师,撰稿人) 答:
这个问题戳到了“卷”这件事的本质逻辑。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效果反差,属于“合成谬误”:让个体获益的行为,反而让群体受损。就如那个著名类比:影院里,一个人站起来能更清楚地看到银幕,但每个人都站起来,可能谁都看不清。
大家都想坐着看,但都不敢第一个坐下来。你坐下,大家也坐下,自然好;你坐下,却无法确定大家也会坐下,一旦大家没坐下,先坐下的你就会吃亏,哪怕赶紧重新站起来,也已经遗漏了好多内容。一个人卷、一群人都不卷,这个人赢家通吃;一个人不卷、一群人都卷,这个人丢掉一切。
“一群”是抽象的,“一个”却是具体的;“一群”怎么做无法判断,“一个”怎么做却是可控的。一个人没法左右群体,不敢赌大家都不卷,也做不到说服大家都不卷,所以只能卷自己,来避免丢掉一切的潜在可能。
你说你心态平和,从没想过非要考第一名,只要不垫底就行,但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谁想成为唯一看完电影的人”,而是“谁都怕成为唯一没看成电影的人”:不是谁想赢家通吃,而是谁都不想输光一切——“卷”已从一个追求最高标准的行为,降低为一个保住底线的行为。
这世上有能接受“不赢”的人,但少有能接受输光的人,于是“卷”裹挟了所有人。但这件事也并非完全无解,容我继续使用影院比喻。
第一条,改变单一路径依赖。你们都站起来,那我可以选择放弃看电影,可以去隔壁看话剧(留学或学艺术等)、去户外打篮球(接受职业教育)。但如果隔壁话剧院的票价很昂贵、剧目很小众、准入门槛很高呢?如果户外篮球场很泥泞、有很多坑洼、容易受伤呢?好吧,那只能继续回影院站着。
第二条,重新形成共识。看电影是一个智力活动,而非比谁站得更久的体力劳动,所以光把电影内容囫囵吞枣记下是不管用的,要解读手法、领会主旨,还要写影评、自己学着拍,那很多人就会坐下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安静地思考、复盘,因为他们不光要用眼睛、用腿,还要用心。
不难发现,这些年教育改革的趋势的确是朝着上述两个方向走的。但一切才刚刚开始,过去又积重难返,所以,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