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

2024-06-26杨志学

名人传记 2024年4期
关键词:女队乒赛日本队

杨志学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这句荡气回肠、鼓舞几代中国人奋勇向前的口号,来自我国体育界的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

三次搏杀,三次战果,容国团的一生,正是一首拼搏奋进的歌。

第一搏,1959年4月5日,二十一岁的容国团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破天荒为中国体育博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个人捧回了圣-勃莱德杯。

第二搏,1961年4月9日,他在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上发挥关键作用,与队友一起,为我国夺得第一个男子团体冠军,使中国队首次捧得斯韦思林杯。

第三搏,容国团临危受命,担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在1965年4月第二十八届世乒赛上,带领中国女队一举翻身,夺得女子团体、女子双打两项冠军,这是我国女子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崛起的里程碑。

英雄自有出处

容国团,广东中山人,1937年8月出生于香港。其父容勉之,曾参加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失败后辗转飘零来到香港。1935年,容勉之经乡人介绍,成为英国人主办的香港渣打银行的一名职员。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位名叫文淑莲的女用人。文淑莲与容勉之是同乡,在友人的撮合下,两人成了亲。随后,容勉之把文淑莲的三弟文恩和四妹文金好从乡下接来一起生活,并介绍小舅子文恩到渣打银行做杂工。文恩喜欢运动,做工之余常留在银行地窖的娱乐室练习打乒乓球。容勉之也爱好体育,常到香港跑马地球场踢足球。两人志趣相投,也算是一种缘分。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大敌当前,一致对外。中国共产党积极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容勉之的家乡也出现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抗日救亡运动。就在这样危难、动荡的时局下,1937年8月10日,一个未来的球星降临人间。容勉之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对儿子的到来欣喜万分,他思虑着怎样给乱世中诞生的儿子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容勉之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他有感于人民的飘零流离,希望中国自强自立,摆脱危难局面,就给儿子取名“国团”,其用意就是希望国家强大、人民团圆,同时也希望儿子将来能够有爱国之志、团结之心。

1941年底,日寇侵占香港,容国团一家只得迁回祖籍南屏。年仅四岁,容国团便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由于长期严重的营养不良,他患上了肺病。容勉之为了提高儿子的身体素质,便教他打乒乓球。那年他才七岁,每天只要有时间,父子俩就会练上几把。经过长期的训练,容国团渐渐爱上了打乒乓球。恰好舅舅是一名业余乒乓球运动员,他索性便跟着舅舅打球,每天兴致盎然地练习。父亲也时常激励他:“阿团,行行都能出状元,打球也是有前途的。你现在开始学打球,将来说不定会有很大的出息。”这样,小小的容国团心中便种下了打乒乓球的种子。

1945年抗战胜利后,容勉之回到香港当海员。由于家境贫寒,学龄时期的容国团只能中途辍学做童工,但他做工之余依然苦练球技,进步神速。他确实有打乒乓球的天分,又得到了及时的发掘,由此奠定了扎实的童子功,后来水到渠成成长为香港顶尖球员。

1957年2月,香港举行全港乒乓球锦标赛,容国团代表工联会参赛,并与队友一举获得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和男子单打三项冠军。4月,日本乒乓球队到香港访问,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容国团对战日本队两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荻村伊智朗。面对强劲的对手,容国团打得游刃有余,最终连胜两局,将世界冠军拉下了马。容国团打败世界冠军荻村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香港,传遍了中国,也传遍了世界乒坛。一时间,容国团声名大振。

为社会主义祖国打球

1954年初春,香港举行乒乓球埠标赛。比赛前,香港乒乓球总会邀容国团到茶楼,想买通他输球,并允诺给他一笔钱作为补偿。容国团生性耿直,从骨子里鄙视打假球的行为,便坚定拒绝,由此与乒总会产生了矛盾。1956年,第二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举行前,香港乒总会进行报复,在名单上做手脚,使容国团失去了参赛机会。

香港体育圈的种种不良行为,早已令容国团大失所望。与此同时,新生的共和国则生机勃勃。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体育热潮席卷全国。在学校、工厂,城市的街道、农村的场院,到处回响着广播体操的旋律。容国团在心中反反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该为谁打球?他产生了离开香港的想法。1956年底,容国团向广东省体委递交了一封申请书,请求报效祖国。

1957年11月的一天,容国团迈步走过深圳罗湖桥。他在日记中记下了当天与众不同的心情:

这是我走向新生活的第一天。当我踏入广州体育学院所在地时,早已相识的乒乓球运动员纷纷与我握手问好,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时候,我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很久以前,我就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个,现在终于如愿以偿。

容国团对内地心怀向往,这得益于父亲日常的教诲。他一生最感激父亲的,正是父亲支持他“回到社会主义祖国来”。多年后,容勉之在接受采访时,也激动地说:

我一心一意都想,希望他(容国团)能得到国家的培养,既然现在国家需要他,我一定赞成,双手赞成。

…………

容国团受国家的培养,我心中感到非常欣慰。组织上问我,他回到内地,你有什么困难吗?我说没有,爱国是没有条件的,有条件的都不算爱国。

容国团来到广东省乒乓球队,政府非常重视对他的培养,多方面对他予以特殊关照。容国团当时每月的工资将近九十元,相当于一个青年工人两个半月的工资。除此以外,广东省体委特别关心容国团的健康。容国团在自传手稿中也留下了这样的记录:“入院后备受领导关怀重视,在风景优美的二沙头(岛)运动场休养,新的生活使我感到幸福、愉快、心情舒畅,因此,只有六个月,我的病就痊愈了。”

受到组织关怀的容国团在训练上更是加倍刻苦。据当年和容国团同在广东省队的队友蔡明枢回忆,容国团训练效率很高:“他练一个钟头,比我们练三个钟头质量要高。”

干劲倍增的容国团,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梦想。1958年4月4日,在广东省体工誓师大会上,平时说话不多的他按捺不住激动亢奋的心情,在台上当众立下一句誓言:“三年之内夺取世界冠军。”此言一出,立马引起全场轰动。第二天,《羊城晚报》登出一篇题为《容国团提出奋斗目标,不获世界冠军誓不罢休》的报道,随即震惊了全国乒乓球界。

既然立下了誓言,那就要付诸行动,并抓住战机展现实力。1958年4月29日,匈牙利国家乒乓球队访问广州,容国团代表广州市乒乓球队,在男子单打项目中,以20击败欧洲冠军别尔切克。事实胜于雄辩。这一事实证明了容国团的实力,也给了身边的队友极大信心。

不仅如此,容国团战胜别尔切克的举动还惊动了毛主席。1958年4月,毛主席南下广州视察,在听到收音机的播报后,对身边的陪同人员说:“我们乒乓球小将击败欧洲冠军,破除对洋人的迷信了。”毛主席的话,对容国团和中国体育界是巨大的鼓舞。

1958年5月,容国团加入国家乒乓球队,为代表中国出征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做准备。国家队为容国团安排了多种打法的陪练,他的抽、杀、削、吊、拉、搓、推、挡等技术明显进步,因此有了“八臂哪吒”的声誉。经过近一年的集训,中国乒乓球协会确定了第二十五届世乒赛的参赛名单,共十一人,容国团名列其中。

从香港出走不到两年,不论是思想上还是技术上,容国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他怀着为祖国、为人民立功的决心,斗志昂扬地投入迎接这次世界大赛的准备中。

中国从此有冠军

1959年4月2日,德国多特蒙德威斯特法伦体育馆,第二十五届世乒赛赛程已过半。备受国人瞩目的男子单打比赛,在经过几番激烈的角逐后,容国团等四位中国选手闯入了八强。这是以往世乒赛从未出现过的好战况,令中国队格外振奋。

但赛场局势瞬息万变,不利的局面又出现了:在八进四的比赛中,王传耀、徐寅生、杨瑞华三员大将接连落马,容国团成了男单赛程中硕果仅存的一个,成了中国队最后的希望所在。就这样,容国团面前已没有退路,他只能背水一战。

容国团孤军奋战,却依然坚韧。半决赛中,他遭遇了打法刁钻、连挫中国选手的美国老将迈尔斯。迈尔斯经验丰富,守球很稳。前两局,容国团02落后,令人捏一把汗。利用暂停机会,容国团向队友徐寅生、王传耀等人征询意见,决定改变战术:原来是主动进攻,现在改为和迈尔斯对搓,也就是俗话说的“泡蘑菇”。在接下来的对战中,容国团似乎清醒过来,也变得格外冷静,很快扭转了局面,反败为胜。到了最后一局,出现了很有意思的场面:容国团得分还不到二十一分,但迈尔斯已经失去信心,主动过来与容国团握手认输,不打了。《纽约时报》就此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的迈尔斯在世乒赛半决赛中向中国鞠躬》。

这样,容国团在击败日本、瑞典、南斯拉夫、美国等多国名将后,挺进男单决赛。他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地迎接最后的挑战。第二十五届世乒赛的高潮即将到来。

一关更比一关难。决赛时,容国团的对手是匈牙利老将西多。西多当时三十六岁,拥有二十年比赛经验,曾先后九次获得团体、单打、双打世界冠军,在世界乒坛享有“巨无霸”的荣耀,而容国团此前从未参加过世界大赛。当时大多数观众都看好西多,都相信西多的经验和实力,把大量的赌注投到了西多身上。比赛开始前,匈牙利队员就早早为他们这位名扬世界乒坛的队长准备好了一束鲜花,并在花旁放置一个球拍,预示着世界乒坛的第十朵“西多之花”即将绽放。

此时此刻,全中国人民都在期盼着我们自己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有的人在收音机旁守候到深夜11点多,有的人一夜往报社打好几次电话问询结果。而身在广州的容勉之在关注之余还多了一份忧虑,他最担心的是儿子容国团体力不支。从团体赛开始到单打冠军决赛,前后赛程共十天,其中只有一天休息时间。说实话,以容国团当时的体质,是达不到争夺世界冠军的体力标准的。作为争夺世界冠军的选手,必须具备超乎常人的体力,才能够久战不疲,取得最后胜利。更何况容国团患过肺结核病,虽然在国家关怀下已得到很好的诊治,但它对身体的影响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完全消除的。

然而,精神的力量又是超乎寻常的。第一局,西多以两分优势取胜。但当比赛来到第二局,容国团就开始掌控局面。他针对西多转身较慢的情况,发球忽长忽短,同时加大了球的旋转和落点变化,再配合搓球,打得西多左支右绌、前扑后倒,屡屡顾此失彼,难以发挥技术优势。经过四个回合的艰苦奋战,容国团最终以31的比分打败了乒坛名将西多。中国乒乓球第一个世界冠军由此诞生,同时,这也是中国现代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59年4月5日,象征乒乓球男子单打最高荣誉的圣-勃莱德杯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同时,也就在容国团夺冠这天,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第二十五届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将于1961年在北京举行。

1959年4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了容国团赢得这枚金牌的重大意义:容国团的胜利,有力地表明了我国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这是我国体育史上辉煌的成就。

容国团和队友们胜利归来,贺龙元帅亲自到机场迎接。在候机楼,贺龙端详着金光灿灿的圣-勃莱德奖杯,戎马一生、两鬓斑白的元帅感慨万千。他眼含热泪,说道:“我们中国人照样可以拿世界冠军!”

1959年4月24日,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欢迎会上,容国团将闪亮的圣-勃莱德奖杯放上主席台。面对台下无数仰望的目光和激动的面庞,容国团激动地说道:“我虽然获得了世界冠军的光荣称号,但是我还年轻,在政治上、技术上还需要不断提高。今后,我要和同志们一道,继续为祖国争取更多的荣誉。”1959年5月6日傍晚时分,容国团与乒乓球、游泳、田径、举重领域的一些优秀运动员代表走进中南海,并进行表演赛,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主席握着容国团的手说:“你为祖国立了大功,实在是可喜可贺,今晚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你的球艺。”

周恩来总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和容国团世乒赛夺冠并视为1959年的两大喜事。因此,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被命名为“红双喜”。

从男单冠军到男子团体冠军

1961年4月,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将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重大的国际赛事。容国团要和队友们一起,为中国队夺取男子团体冠军而战。

中国队最强劲的对手是日本队。容国团横空杀出,在第二十五届世乒赛上夺走男子单打金牌,已成为日本队的心病。他们发誓要夺回这枚金牌。就在中国队积极备战世乒赛时,日本队苦心钻研了一种进攻性的秘密武器——弧圈球。这种弧圈球在当时国际乒乓球界是颇具威慑力和杀伤力的,因为它变化多端,大家都摸不清路数,自然也让包括容国团在内的中国球员感到焦虑。

随后,日本乒乓球队来访香港,国家队队员庄家富被派去前往赛场侦察。归队后,庄家富就和胡炳权、薛伟初一起开始摸索练习。他们改变自己的原有打法,给冠军当起了陪练,最终寻找到破解弧圈球的办法。最终,世乒赛男团比赛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以容国团为主力的中国队53成功击败日本队,中国队第一次获得男子团体世界冠军。

然而,夺冠的过程并不像想象中简单。循环赛中,容国团先失两盘,还在运动员休息室里掉了眼泪。这次比赛的胜败的确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前七盘比赛中,双方各有胜负,而中国队以43领先。如果能够再赢一盘,中国队就会获得全胜。容国团沉思一会儿,激动地喊出:“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第八盘比赛开始,关键时刻,重整旗鼓的容国团挥拍上阵,和日本队的冠军球员星野展弥狭路相逢。

当时,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宋世雄刚参加工作一年。第二十六届世乒赛是他第一次坐在转播台前进行现场直播解说。宋世雄回忆起当年赛场上的激烈场面,依然感觉紧张:“我们有些首长,看到最后不敢在现场看了,到休息室,然后叫秘书给他报分,现在几比几,都激动到这种程度。”

星野展弥在之前的循环赛中连输两盘,但其攻势并未减弱。第八盘前两局战况激烈,双方打成11平。随后,双方来回六七个回合,相持不下。体育馆内观众屏息静气,最后星野拉球出界,容国团赢下第三局。中国队战胜日本队,赢得了这次团体决赛的胜利。

场内灯光齐明,全场观众起立,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震动了整个赛场。中国人第一次捧起了代表世界乒乓球整体水平和实力的男子团体冠军杯——斯韦思林杯。凭着“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精神,在关键时刻,容国团战胜了来势汹汹的对手,而我国乒乓球事业也取得了新的辉煌。

执教女队,女队翻身

北京世乒赛以后,中国队近台快攻和变幻莫测的削球风靡全球。夺冠后,男队已处于世界乒乓球界领先地位,而女队却一直徘徊在距离巅峰一步之遥的山坡。1964年10月,在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上,中国女队挑战失利,所参加的比赛项目全部输给了日本队。

贺龙坐不住了,他亲自点将:容国团于1964年12月出任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在容国团看来,把女队带到世界赛场上,这个任务非他莫属。面临新的考验,容国团一心投入乒乓球女队的训练之中,誓要带领队员们打好翻身仗。容国团放弃了休假,而且推迟了原定的婚期,他的恋人黄秀珍是国家女子田径队的一名队员,她明白容国团肩上的责任和压力,完全支持容国团的选择。

距离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容国团此时走马上任,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虽然困难,但如何将女队带出低谷,容国团似乎已成竹在胸了。

首先,容国团邀请绰号“智多星”的男队运动员徐寅生来到女队,做了一场主题为“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专业讲座。徐寅生后来回忆道:“我是来‘放火的,就是烧一把火,豁出去了,反正不管你们对我怎么看,我该讲的就讲。”徐寅生的讲座文稿,随后还呈到毛泽东主席那里,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

容国团还与队员展开了日常性的认真细致的交流。他在了解每个队员情况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训练方法。训练中有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邀请男队优秀选手到女队来当陪练。这种训练方式,后来成为中国体育界训练的优良传统。功夫不负有心人,容国团废寝忘食,最终带出了一支技术和思想作风都过硬的女队。

1965年4月,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卢布尔雅那举办。中国女队此次参加团体赛的四位选手是直板快攻选手梁丽珍、李赫男和横板削球选手林慧卿、郑敏之。如果说以前世乒赛上容国团是以选手的身份上阵比赛,主要靠实力勇敢拼搏夺取冠军的话,那么,本届世乒赛他则是以主教练的身份带女队出征,主要靠谋略排兵布阵,出奇制胜。他信心十足地制定了“画龙点睛”的战略思路。

按照容国团的布置,梁丽珍、李赫男参赛以来亮相极为高调,而日本队对她们的直板打法则是有备而来,显得信心十足。其实,这是容国团给日本队在决赛前准备的一颗“定心丸”。

4月19日,女团决赛。日本队完全想不到,容国团大胆预测到了日本队选手的出场顺序,并按计划安排了林慧卿和郑敏之最后上场。容国团走到郑敏之跟前,对她说:“小燕子,你打第一盘,对关正子。”然后,他握了一下她的手说:“加油,现在是搏的时候了。”

世界乒坛名将关正子身材不高,攻势凌厉,但面对郑敏之的稳削,她的攻球连连失误。二人对决的第三局,郑敏之击败了关正子。第一盘比赛,郑敏之以21为中国队赢得了本场第一分。第二盘是林慧卿对阵日本女乒后起之秀深津尚子。林慧卿以柔克刚,不负众望,最后以20战胜了深津尚子。两盘单打结束后,容国团从容淡定,他感觉中国女队的翻身之仗已经胜利在望。

第三盘双打,日本队组合急于挽回败局,心浮气躁,失误渐多。林慧卿、郑敏之则稳如磐石,完全掌控局势。最后,在关键时刻,郑敏之狠抽一板命中。中国女队最终以30横扫日本女队,第一次登上世界冠军宝座,捧起考比伦杯!这一成就,容国团的“声东击西”功不可没,可见其用“兵”奇巧,指挥若定。“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一冒险,何尝不是一种拼搏?

容国团在《女队翻身的故事》一文中,也以不无欣喜的笔调,对此做了总结性记录:

这次我和她们共同经历了一段十分宝贵的战斗生活。她们为祖国荣誉、为女队翻身而苦练、而战斗的一幕一幕景象,使我十分感动,将保留在我的内心里,永远不会忘怀……

敢拼善搏,代代相传

容国团是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开路先锋,他开创了我国乒乓球近台快攻的技术风格,为国乒队种下了敢拼善搏的基因。容国团为中国体育实现世界冠军“零的突破”以后,迅速改变了乒乓球项目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国内开始兴起“国球热”,到处都是正规的或土造的乒乓球台,一时间出现了万人挥拍上阵打乒乓的盛况。

2009年,容国团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容国团荣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到中国奥运军团稳居奥运会金牌榜、奖牌榜前列;从1961年我国首次举办国际赛事,到实现百年奥运梦想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到“一起向未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体育事业正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而容国团的那句“人生能有几回搏”,更是穿越时空,辐射各行各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拼搏。

猜你喜欢

女队乒赛日本队
马龙将第九次参加世乒赛团体赛
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队技战术对比分析
王楚钦/孙颖莎夺得世乒赛混双冠军
一场比赛
完美闪耀世乒赛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攻防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
2015年直通苏州世乒赛选拔赛樊振东技战术分析
真人CS PK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