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经历入手,打开写作之门

2024-06-26黄子桓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4年6期
关键词:卡片题目笔者

黄子桓

写作一直是让很多老师和学生头疼的难题,尤其是小学中学段的写作,不是简单地对事物进行描绘,而是要构建完整的框架脉络,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与低学段相比,中学段的作文难度显著提升。而这个阶段的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从下笔。

写作时无从下笔,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个学段的学生刚刚从简单的描绘事物过渡到完整的写作构思,还不完全适应,很难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流畅地转化为文字。因此,在写作时,尽管思绪万千,却找不到切入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历入手,结合写作主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开启写作之门。

一、取材生活,留心观察

写作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找到个人经历与主题的交汇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写作,这要求学生具备与主题紧密相关的丰富经历。只有经历丰富且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才能流畅地写作。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这并非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增加阅历,而是要引导他们系统地分析、归类生活中的观察所得。教师还应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取材,以丰富他们的素材库。

笔者在实践中主要通过定期归纳和反思回忆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制作回忆卡片,并在回忆卡片上写下今天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比如有的同学晚上起来喝水时,目睹了阳台上昙花绽放的那一瞬间,也有的同学有幸看到了蜘蛛辛勤织网的过程。这些事虽然微小,但能让学生在瞬间有很大的触动。因此,笔者鼓励学生记录生活中的这些瞬间,并且将其制作成回忆卡片定格和留存。需要注意的是,卡片制作的目的在于留存和定格生活中的感触瞬间,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笔者只要求学生记录下关键词,可以用符号或者思维导图或树状图的方式将这些关键词联系起来,确保学生在看到卡片的时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忆起来。关键词记忆法能够帮助学生养成随时记忆的良好习惯。当然,教师也不能忽视教学硬件设备的运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专门制定了回忆卡片,卡片的样式为小巧的四方形,上面标注有地点、时间和人物以及触动瞬间这几个关键词,学生在记录的时候,只需要按照卡片上的引导词去拓展。这样的卡片方便携带,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记录自己获得感触的瞬间,同时也能够提高记录效率,确保生活中有价值的瞬间不会被错过。

定期归纳则是指笔者会每周或者定期指导学生整理本阶段的回忆卡片,为了让学生能够定期整合记忆碎片,通过标签的方式快速定位和索引相关片段,从而更加流畅地将其运用到写作中。需要注意是,生活中的瞬间往往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或者是同一天的不同时候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感想。因此,在归纳的时候,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去感受每一次经历中的细微情感。笔者会让学生按照积极和消极两个方向去分类。这里的积极与消极并非指事情本身,而是指事件对学生情绪的影响。比如看见在烈日下蹬车的老人,有些同学会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而有些同学则能够感受到人性中的顽强和坚韧,但无论是哪种情感,带给我们的情绪价值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因此这类回忆可以归纳为积极回忆。而与朋友离别的悲伤或者是生命的逝去感伤则偏向消极。只要把握好大方向,并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每次经历和回忆都有价值,便于学生在日后写作中流畅地调取。

二、分析题目,找准切入点

准备好素材后,教师还需着重训练学生将素材与主题紧密关联的能力。学生若无法有效调取与主题相关的素材,而是随意堆砌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会导致文章冗长、繁杂,主题不明确。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还应指导他们精准提取与主题相关的生活素材,以确保所写内容与主题紧密贴合,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要想做好这一点,需要仔细研读题目,找准切入点。笔者在写作教学中会先带领学生分析作文题目,主要分为三步。首先,笔者会要求学生明确本篇作文的体裁,题目要求我们写叙事类文章,还是科幻类文章,写作对象是身边的人还是动物,或者是一件事,只有明确了这一点,后续写作才不能偏离方向。但是,很多题目并不能够在第一眼就判断出写作方向,这就需要我们分析和研究题目中的关键词。其次,笔者会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分析写作要求,明确是全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并且提取题目中的关键字,从而确定写作对象。最后,笔者会引导学生思考提取出来的关键词,它的表层含义是什么,它有没有其他深层次的含义?写作时,如果思维仅仅停留在表层,就不能够最大限度地表达主题。例如,在“我最好的朋友”时,题目中的关键词无疑为“朋友”。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朋友的表层含义指的是与我们亲近交好的人,但在特定情况下,这一词语也可以扩展为能够带给我们积极的情绪价值,陪伴和鼓舞我们的事物,比如书籍或者宠物。因此,笔者会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索生活中朋友这个关键词所蕴含的可能性,让学生思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朋友之外,还有没有事物或者动物可以作为我们的朋友。自己和自己选定的这个事物或者动物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可以称之为朋友的情感呢?这样的引导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找到更多的写作切入点,避免在写作的时候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在确定了写作切入点后,再让学生从自己的回忆中调取与之相关的片段,将其转化为书面语言。这个过程并非只是事例的堆砌,而是需要学生有选择地去筛选。

三、辨别筛选,流畅衔接

在确定好主题和素材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筛选。此前所选的素材虽与主题相关,但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写入文章。因此,要从广泛的素材库中挑选出最符合主题的素材。与主题相关的事物虽多,但真正贴合主题的素材有限。通过辨别和筛选,我们能确保选择的内容最贴合主题,若只是简单叠加素材,易导致内容杂乱、主题模糊、脉络不清,写出的文章杂乱无序,缺乏美感。

笔者在指导学生筛选的时候会采用关键词引导法。所谓的关键词引导就是在筛选素材的时候,先让学生将题目的关键词和初步选定的素材都写在白纸上,然后根据其与文章主题的关联度用斜线划掉多余的素材。学生需不断剔除与主题关联性最小的素材,直至仅剩下三个。接着,指导学生在这三个素材中找到关联,并运用联系点结合素材的关键词造句。最后,以这个句子为基准扩写,从而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引导学生在不断权衡和对比之中发掘出与文章主题最相关的内容。同时,学生在权衡和取舍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故事脉络。最终,能够有条理地将故事情节呈现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笔者上文提到将最后剩下来的三个素材有机串联,从而拓展成一篇文章,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说明这三个素材之间本身存在着联系。果这三个素材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或者天差地别,那就需要继续拆分这些要素。先划掉与其他两个要素无明显关联的,然后再找剩下要素之间的联系。如果出现完全无联系的情况,笔者则会引导学生对与主题关联度最强的素材进行深挖,并且在已经划掉的素材中寻找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并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进行扩写。在扩写和添加素材的过程中,学生要发掘二者之间的共通点,从共通点入手构思文章。笔者通常会让学生写下二者的共通点,然后给素材排序,从故事的发展脉络和时间发展顺序两个角度排序,按照由浅入深的思路逐步展开,通过量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探寻主题与自身经历之间的联系,然后将这些素材有机地组合和衔接,从而更紧密地贴合文章主题,为文章增添色彩。

四、升华凝练,深挖中心

在构思好文章框架后,笔者会指导学生进一步凝练文章内容,深入挖掘中心,让文章更有深度。这一步骤要求学生对生活有深刻感悟。因此,笔者会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并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以便在写作时融会贯通,迅速找准文章立意。

例如,在“我的好朋友”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将目光着眼于描写“朋友”上,但文章的核心在于叙述“朋友”之间的感情。因此,笔者在教学时会引导学生回忆与“朋友”相处的瞬间,同时思考“朋友”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彼此间羁绊的形成过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具可读性。

总之,写作是一个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找到文章主题与自身经历的契合点,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从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猜你喜欢

卡片题目笔者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一张卡片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