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验”理论对核心概念类材料作文的写作启示
2024-06-26张焰红
张焰红
概念界定是议论文说理的起点,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界定核心概念主要是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内涵即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其他对象,即概念的范围。哲学家杜威在其《艺术即经验》里提到“一个经验 ”理论,他认为我们的日常经验往往是初步的、不完整的,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其特点有:①连续性,由一连串的事件组成,这些事件由目标串联;②主体性,主体始终带着欲求和兴趣,是主动的,结果是达到自我满足的;③完整性,及时迁移,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在经验形成的过程中并非不重视知识获得,更强调把获得知识当作思维训练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个经验”理论的概念界定方法如下:
一、严谨审题,找准概念,培养逻辑严密性
何为“核心概念”,一篇文章主要观点中的一两个词语对全文的思路起统领作用,这一两个词语就是文章的“核心概念”。一旦核心概念有偏差,后面行文也就偏题了。如2024年苏锡常镇二模作文题: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会和更多经历不同、个性各异的人相遇。②这时,同理心强的人,更能在差异中拓宽视野,结交朋友,丰富自己。③这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对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交流,也有重要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材料的第一句阐释青少年成长“差异”无法回避,由此生发问题: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相处?第二句阐述同理心是化解差异的方法。试题的第一重立意讨论同理心对青年成长有重要意义就提炼出来了,可见同理心是材料的核心。第三句是同理心与青年成长话题的同类拓展:同理心对社会和谐、对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有不少同学对核心概念把握出现偏差,认为是“差异”“青少年如何与人相处”。复盘同学的思维,第一,缺少整体把握材料句与句关系的逻辑思维,看到第一句讲差异,断章取义就易偏题,第二句“这时”与第三句“这”指代的内容不同,三句的关系是层层推进,最后一句“这”代指运用同理心处理差异问题,这样最后一句是材料的主旨,核心概念是“同理心”。第二,缺少由果溯因的逻辑追问意识,最后一句强调“这”的重要意义,这指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大意义,联系一二句就会发现阐述的核心概念是同理心。
梳理材料,以句为单位进行归并,整体把握其逻辑关系,思维严密才能找到核心概念。
二、大胆质疑,相互激发,培养思辨能力
杜威认为“在每个经验中都有着一个所经历的从更大意义上讲使人感到痛苦的成分”,包容与重构对以前所知物的经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把思维的过程概括为五个部分:困惑、迷乱、怀疑——推测预料——审慎调查——假设——检验,最终通过这个过程,积累了经验,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以往概念界定往往采用下定义、拆字、比喻、举例等方法,但是还是把握不住内涵,这就需要通过案例与自身理解的差异,激活思维,寻找答案。
对于苏锡常镇二模作文题中的“同理心”概念内涵的理解一些学生出现很大的分歧,下边是一些学生的讨论。
①元稹与白居易同“登进士科”认识,一起作诗、提倡“新乐府运动”,互相赠诗几百首。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再也没有人像钟子期一样懂自己琴声的了,这都是因为元白二人、俞钟二人有同理心,才会传为佳话。
②战争中失去家园的人们,路边倒地的老人,我们怎能没有同理心,不同情和给予他们帮助呢?
③五四运动时期,爱国学生火烧赵家楼,以反抗卖国行为,全国声援。梁漱溟发出不同声音,他对学生的爱国初衷表示理解,但认为放火和打人是对法律的破坏,因而对火烧赵家楼的学生提出先公诉再特赦的要求。这样一来维护了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制,二来维护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他将心比心既站在执政者,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赋予同理心中的理另一种含义。
④同理心就是同情与理解,就是共情与理性,就是感同身受并尊重对方的看法。
⑤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在空间站拍下这蓝色明珠的倩影,在社交网站发布并配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萨曼莎的举动无疑是文化交流互鉴的极致体现。由此观之,我们似乎看到在异质化区分他者与自我,构建内洽而不融外的话语体系之外,我们亦存在着共情、共理的可能性。
1.讨论中可以达成对同理心内涵理解基本共识,例①共同的志趣不是同理心。例②为同情心。例③提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理性包容,解释走向深入 。例④通过拆字法,将同理心与同情与共情等相似概念联系在一起,大家对不同拆法的合理性很有兴趣,同时对两次拆字逻辑的合理性与语义表达的层递性进行了探讨。例⑤概念的外延在文化领域,内涵表现为从不同文化的视角审视事物,从而达到与自我的融合,有独特的思考。
2.同理心与共情、同情,进行近义词概念辨析。同情是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或处境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给予道义上支持或物质上帮助。共情指情感上的共鸣和亲身感受。同理心指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包容倾听以及表达尊重等。
同理心与同情心,同理心主客视角是平等的,同情心则是居高临下。同理心中有同情的成分,更深层是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建立更深刻的情感链接,进而做出更体贴的行为。如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同理心的体现。
同理心与共情,同理心侧重于认知层面的理解,是一种更理性、客观的视角把握;而共情则强调感同身受,是一种情感层面的投射和共鸣。不可以用简单、松散、表层的“共情”代换“同理”,但可以将经由思辨后的“共情”作为“同理”本源性支配力量去认识和处理。例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可以视为基于“同理心”的对司马光的认同,尽管认知和具体方式不同,其安邦定世之出发点是相同的。
通过相近、相反、易混概念的比较,使要界定的概念更加清楚,认识更加深入。用界定核心概念的常用句式“……不是……,而是……”,概念自然而然就解释清楚了,同时概念界定的浅层义与深层义、具象义与抽象义、常规义与别解义也出来了。写作中对概念的界定不要求对性质、特征、成因、功用、颜色或组成作全面诠释,根据材料写出自己对概念的独特理解、个性化解读即可。
3.关注材料中提到的概念外延,比如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文化交流三方面,选择熟悉的内容,会表达出独到的见解。
三、及时迁移,形成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杜威认为“一个经验”并不是我们简单的理解的数量词,“一个经验”的形成需要经验的不断融合,表明该经验是一个时间性的连续性的事件。所以我们要关注不同类型作文题,进行概念界定的片段写作训练,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的经验,包容并重构经验。
例1:单一概念作文题(2024高三九省联考)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Ⅰ提到自然带边缘交错地带较为敏感,当环境出现波动时,它们会最先发生改变,进而推动整个地区发生变化。其实,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交错带”。
此题类型与苏锡常镇二模作文题“同理心”相似,不再重复解说。
例2:多元思辨的概念类作文题(2022新高考1卷)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正确理解三个术语的含义,并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题目中对几个术语在围棋的层面上进行了清晰的诠释,但必须将其外延扩大,将其升华到社会、人生的层面,文章才能有深度,这就要通过具象含义挖掘其抽象的含义。
从材料中对“三手”概念和关系的阐释,不难看出,“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本手”是“妙手”的基础和前提,“妙手”是“本手”领悟到一定程度的自然发展;“俗手”则是等而下之的下法,基础不牢却刻意求妙,则会弄巧成拙,落入不入流的“俗手”境地。
例3:多则材料概念类作文题(2022模考题)
材料一:黄河入海口,盐碱地上,一派绿意撞入眼帘——昔日盐碱地,今朝“新粮仓”!放眼麦田,空无一人,唯有四辆农机来往穿梭。定睛一瞧,这农机造型炫酷,形似“变形金刚”。神奇的是,车上并无农机手,是如何运转的呢?“在这呢!”一位工程师晃了晃手中的平板电脑,“我们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农机,设计灵感来自科幻片,无人驾驶,远程遥控,不用到现场,在办公室就能操作。”
材料二:“一起向未来”,科技赋能让北京冬奥更精彩。如比赛场馆“绿电”(风能、太阳能)全覆盖并采用二氧化碳制冰造雪,交通服务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零碳排放,开幕式运用“黑科技”创新演绎中国浪漫,更有智慧服务、转播技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感慨:“科技的潜力令人惊叹,北京冬奥会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挖掘了这种潜力。”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任选一则或综合两则材料立意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是描述性材料,材料二是概括叙述性材料,两则材料的“同”都是讲“科技创新”,可根据两则材料都提及科技创新的价值与意义对其进行界定。
材料一可进行近义词辨析:由“研发的新一代农机”“无人驾驶、远程遥控”可见科技创新并不是全部革新,而是在旧有基础上取其精华,结合新时代的技术,将设想变成现实。
材料二可进行反义词辨析:“绿电”“二氧化碳制冰造雪”等带来绿色环保,黑科技创新演绎中国浪漫,更好地传播中国情意与中国文化,可见科技创新不是好高骛远的幻想,不是漫无目的的痴想,而是立足现实的愿望,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在人类的思维领域掀起惊涛骇浪。
通过三个不同类型的概念界定写作训练,丰富阐释核心概念的经验,经过思维复盘,找到正确的思考路径。其实概念界定就是将核心概念从众多可能意义中剥离出来,并赋予它只有在本题材料语境中成立的特定意义。要求我们根据材料不墨守成规,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体现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