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传播语境下广电文学编辑的坚守、转型与突破
2024-06-25赵帆
作者简介 赵帆,广西北海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
【摘 要】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文学节目囿于主题宏大、篇幅长、节奏慢的形态,载体和受众不断缩窄,广电文学编辑职业角色也日益模糊。文学编辑如何在新的传媒样态下寻找合适的定位,使其经年积累的文学素养和新闻锐度在新时期发挥最大效能,需要从业者从编辑角色、思路、形态等方面着手,拓宽文学边界,提升文化视域。本文尝试从工作实践出发,探寻在融媒体传播语境下,广播电视文学编辑从“单一”到“融通”的坚守、转型、突破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传播;广播电视文学编辑;转型;突破路径
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平台以多元、迅捷和创新的传播特点,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原本就略显“曲高和寡”的广播电视文学节目更是日渐式微。如央视的《电视诗歌散文》栏目将优美的诗歌散文与现代电视制作技术相结合,曾被誉为“为观众打造了‘一个诗意化的空间”,而今已停播,一些省台和地市台除了诵读节目略有保留,已鲜少出现文学节目的影踪。广播电视(以下简称“广电”)文学编辑失去载体和受众,面临着专业方向未明、专业优势旁落、专业技能左支右绌的困境,因此,唯有与时俱进,掌握融媒体传播语境下的混搭跨界、多元共生、信息重组和跨媒介叙事等多种手段,才能在坚守、转型与突破中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把握新闻舆论话语权。
一、广播电视文学编辑的坚守
“贵在新变,变中有恒”,无论时代和语境如何变迁,文学编辑的底线、底色和底蕴仍需坚守。
(一)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
广播电视台及其融媒体传播平台是党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工具,是体现党的意志、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平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倡导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文学编辑必须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做好“守门人”,找准定位,不能偏离方向,不能借“接地气”“娱乐精神”“公众偏好”之名突破底线。
(二)坚守专业精神
广播电视平台具有权威性和较强的影响力,技术设备专业全面,媒资库可转化素材丰富,这些都是文学编辑创作优势所在。只有将新闻专业性、文学逻辑和大众审美需求相结合,把握“时、度、效”,才能从泥沙俱下、触手可及的信息汪洋中去粗取精,创作出精品力作。
例如,广西北海“7·12”新冠疫情发生后,北海广播电视台每天推出1~2个短视频,创作了《以此时静默,迎明日繁华》《致敬》等作品,点击量均超20万+。尤其是由溪谷书生创作,讲述当地抗疫故事的三部原创文艺作品《耐得烦,才不烦》《别慌,我在你身旁》《别担心,我挺好的》网络浏览量逾1.4亿次。这些作品以精微的视角投向人们普遍关心的痛点、难点、焦点,文学性丰盈,摒弃空话套话、陈词滥调,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强化精品意识
文学编辑应坚守审美追求,以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琢玉”,打磨作品的文学质感和艺术品相。
比如,获第二十七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的优秀电视纪录片《苗寨八年》,真实记录了从2013年至2020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元宝山一带的山乡变化;又如,从2018年开始,北海广播电视台启动拍摄团队,创作纪录片《古珠池里育珠人》,5年时间,在炎炎烈日和凛冽北风中跋山涉水,数易其稿,成就了1.2万字、近60分钟的长纪录片,讲述了一个关于新时代“珠还合浦”的动人故事。这些作品均是用心、用力、用情之作。以匠心映初心,优秀的文学编辑亦当如是。
二、广播电视文学编辑的转型
广播电视文学编辑的职业角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每一次转型,都体现了对自我能力的提升,以及对融媒体生态的适应,对媒体话语权、舆论主阵地的争夺。
(一)职业角色转型
1.从文学作品编辑向公众性节目制作人转变
传统文学编辑难免带有“纯文学”的精英色彩,而新媒体语境下受众对文学专栏、文学专题“纯度”需求降低,对其“活性”需求增加。
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根据语境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同倾向,将文化分为主要依赖交际情境的高语境文化和主要依赖交际语言的低语境文化[1]。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中国诗词大会》《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等,融优秀传统文学于趣味竞赛、益智游戏、沉浸式体验中,公众参与性强。文学编辑已由单向度的“语言依赖”转变为多向度的“情境”依赖,积极参与把控、调度相关场景及进程。
2.从显性表述向隐形呈现转变
新媒体语境下,文学性由显性表述转为隐形呈现,文学编辑也由独立叙述的中心位置,位移至潜藏在作品背后的边缘位置。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描述云冈昙曜五窟的解说词,央视综艺节目《你好生活》里的串词,湖南卫视《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开场文案……这些节目及宣传文案具有独特的文字魅力、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对社会的精准洞察,从而触动受众心弦,获得广泛赞誉。这并非将文学编辑功能简单弱化,“百万文案”背后,文学素养、文字功底蕴含在散珠碎玉中,“聚是一团火,散做满天星”。
(二)创作思路转型
1.作品结构由集中向分散转变
纯文学节目主题集中,多为宏大叙事,缜密全面,向纵深开掘,而互联网语境下,受众往往青睐浅微资讯接收、快速浏览模式,作品结构呈现短、微、浅、碎的“碎片化”。
2.创作过程由精细向高效转变
文学编辑既要用“慢工出细活”的态度把控细节,也要落笔如风,追求加速度。同质化题材很多,或抢“鲜”一步,争取首发优势;或另辟蹊径,写出新意。推送内容仅相差1分钟,表现在浏览量上就会有上万甚至更多数值上的差距。“慢棋稳下,文火慢炖”不适用于互联网生态。
3.传播方式由单向到互动转变
广播电视节目收听率、收视率调查多属内部资料,而融媒体作品的浏览量、点赞量一目了然。数理统计替代了审美评判,网民拥有更多对节目的选择权,同时,“个体对于某一短视频的认可、意见会伴随分享行为而传播出去,基于共同意见的个体会逐渐形成共情群体”[2]。
面对传播渠道的变化,文学节目必须设置、调度、预留充分的交流空间,提高开放性、交互性和便利度。文学编辑要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主动与受众加强交流互动,彼此“听见”“看见”,以反馈提升作品审美价值的多维度、多元化。
反馈有时候是正向的,有时也会有负面反馈。善抓“热点”,挖掘从新媒体产生的“红人”要素和内容资源,是增强互动、培养受众黏性的有效方式,广西“11个‘小砂糖橘勇闯东北”的报道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广西向哈尔滨发去11车水果,网友“神评论”:这是“小砂糖橘”的赎金?“小砂糖橘”对警察叔叔依依不舍,网友感叹:不但一个都没少,还准备多一个;不要空车回,捎一车185哥哥回来做女婿……温馨、友善、风趣幽默的回复让人“笑死在评论区”。这一轮轮互动,推动广西文旅强势“爆火”和“出圈”。
(三)广播电视文学节目形态转型
1.语言注重创新性和可传播性
传统文学语言呈多义性、模糊性,遣词造句深邃、幽微、宏赡,融媒体作品语言指向性明确,推崇节奏明快、清晰轻盈、幽默风趣的妙悟。例如,纪录片《航拍中国》在解说词中融入大量比喻、拟人、铺陈等修辞手法,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感,使片中万物拥有生命,让受众觉得妙趣横生[3]。再如,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的走红,离不开其符合时代文学审美的语言风格。互联网使用群体集结了大批年轻人,他们更青睐前卫、新颖、生动的创新型词语,如2023年热词“显眼包”“天选打工人”“雪糕刺客”等。
2.情感表达追求共情而非煽情
人生而有情,情感需要表达,找到合适的“爆破点”,才能激发广大受众的共情。陈可辛导演的微电影《三分钟》里,列车靠站只有3分钟,儿子见到妈妈只顾得背乘法口诀。因为孩子的小姨说,如果不会背诵口诀表,就无法上镇里的小学,也就无法见到妈妈。孩子纯真而直接的表达让母亲心情激荡。作品紧扣春运的团聚离别之情,催人泪下。没有特技,故事线并不复杂,却因立足现实引发强烈共情。微电影、短剧的体量只有3分钟,文学编辑可借鉴其真诚而巧妙的构思。
3.作品追求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年受众对产品的个性化、“ID”标识十分看重。当同主题、同素材内容“撞车”,则应在个性化上下功夫,寻找差异性。
传统广电文学编辑所做的影视录音剪辑,编辑要精准添加画外音串接电影原声及音效,提炼主要矛盾冲突,推动情节进程。剪辑尊重原著,时间长度与原影视作品相仿。而在网络平台上活跃度、受欢迎程度最高的电影解说,“三分钟带你看完”,用极短的时间高度概括一部电影的主要情节和看点,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下的信息获取。“up主”自我发挥的空间非常大,如“路边社长”“卷毛佟”“雷探长”等,或丰富多元,或逻辑清晰,或见解深刻……风格各异,让人印象深刻。当下,在网络的汪洋中,尤其是AI(人工智能)面世后,千人(机)一面,个性化叙事和言说更具魅力和神韵。
三、广播电视文学编辑的突破
融媒时代,广播电视文学编辑必须转变理念,寻求突破之道,以“一专多能”应对极限挑战。
(一)加强学习能力,突破对媒介知识、表达技巧的传统认知
“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广播电视文学编辑要有博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善于从典范作品中汲取能量,才能培养“融”的意识,“和”的气质,“美”的品位。
1.从古典文学里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静态的物质存在,而是活态、开放、延续的,是世代积累的文化典型和生活形态[4]。也曾是报刊编辑的国学大师吴宓说:“取一二名篇,精研深思,得其神趣,悉力摹仿,自多进境。”唯有埋首耕耘,保持阅读习惯,涵养领悟力,才能熔铸一颗古典文心。
2.向优秀影视作品学习
文学编辑要关注优秀广播影视作品,提炼精髓,找寻最适宜的言说技巧。高分纪录片《玄奘之路》《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从构思、命名、解说词、摄影中不断涌现的亮点令人耳目一新;热播剧《人世间》《繁花》均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从书本到影视作品,文学编剧经过大量的精心改编,直击观众心扉;融合报道《新千里江山图》高妙的格局、视角赢得巨大流量,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好的爆款作品值得掰开揉碎,字斟句酌,才能理解和读懂其中的精髓。
3.向专家和群众学习
文学编辑要提高自身素养,首先应向专家学习,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填补经济、法律、公共卫生、医学等知识盲区,以免贻笑大方;其次要向群众学习,“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不能只做“阁楼”里的秀才。只有多关注现实生活平凡世界的酸甜苦辣,才能在短小的作品篇幅里充分体现淳朴隽永的自然美、人文美、人性美。
(二)全流程介入,突破文学编辑的能力边界
文学编辑应当磨砺全流程介入的本领,包括前端策划、中期文案、后期审片、宣传包装,以富含文学性的笔力撰写凝练的推荐语,划分章节,拟定片名和标题。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书简阅中国》《守护解放西》《孤独的美食家》等片名,《“植”此青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稻济世 万家粮足》《担心手机应用“太懂我”》等标题,都让人产生强烈的浏览欲望和兴趣。身兼数职,多技能合一已成为新时代广播电视文学编辑应具备的素养。
(三)突破文学节目编辑窠臼,将文学元素升华为文化内涵
融媒体用户更青睐集影像、音乐、绘画、文字、评析于一体的终端产品,因此,广电文学编辑的视野就不能只停留在纯粹的文学性上,并因之脱离新闻的鲜活现场,而是要学会驾驭新媒体,从每天的新闻素材里找到寻常事中的“奇崛”之处,通过素材整合,准确甄选、判断、预见,及时做出敏锐、适度的回应。
这种回应是“新闻敏感性+文学素养”的有机融合,进而“升华”为文化内涵。以河南广播电视台系列文化节目为例,《中国节日》《中国节气》《中国发明》系列,《舞千年》《天地诗心》《闪耀吧!中华文明》系列,富含文学性的同时,活化创新,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源远流长,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具象的物质符号承载了抽象的精神价值,对内可以强化民族文化共识,对外则可以唤起价值认同”[5]。
四、结语
融媒传播格局下,广播电视文学编辑必须预判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化趋势,不断调整编辑风格、策略和手段。只有顺时而动,应势而为,坚守初心,主动转型,不断突破,才能在多元思潮、多维需求的融媒体时代应对挑战,创作出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广播电视作品。潮
参考文献
[1]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1.
[2]魏加晓.短视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情传播[J].青年记者,2021(20):81-82.
[3]丁敏玲,胡茜.纪录片《航拍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国家形象建构[J].国际传播,2021(5):82-88.
[4]孙蕾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价值与审美意蕴的通俗化转化策略:以《2023 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23(5):110-112.
[5]于涓,李奕萱.主流媒体融合转型中的共情传播实践[J].青年记者,2022(14):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