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主流媒体服务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2024-06-25杜宁
作者简介 杜宁,当代广西杂志社编辑
【摘 要】2022年8月28日,承载着八桂儿女通江达海期冀的平陆运河实现实质性开工。平陆运河对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两年来,广西各级主流媒体充分利用融媒体传播平台,聚焦平陆运河建设这一重大主题,进行高密度、持续性的宣传报道,在讲好平陆运河故事、服务区域重大发展战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上展现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
【关键词】平陆运河;主流媒体;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主题宣传
在平陆运河开工的近两年时间里,广西各级主流媒体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利用报刊、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社交软件(如抖音号、视频号)等多种传播媒介,在讲好平陆运河故事、服务区域重大发展战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方面持续发力。本文将以《广西日报》《当代广西》等党媒聚焦平陆运河建设的报道为样本,分析地方主流媒体如何践行政治使命,发挥信息出口、舆论引导、主流叙事功能[1],将中央及地方重大决策部署与社会民意建立链接,为服务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打造主流舆论高地。
一、聚焦重大主题,持续推出高质量报道
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对于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发挥着关键作用。广西各级主流媒体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指示作为主题主线,在聚焦平陆运河的重大主题宣传中,牢牢把握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平陆运河高水平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预判报道周期,引导舆论关注
首先,项目筹备阶段持续关注。自2021年起,广西各级主流媒体密切关注运河项目新动向,发布一系列前瞻性报道,如广西云发布《平陆运河前期工作取得多项进展》《广西平陆运河项目用地提前获批》等,为项目建设打下良好的舆论基础。其次,紧抓项目进展关键节点阐释运河建设重大意义。如运河开工建设当天,广西新闻网上线《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特别报道》网络专题,运河旧州特大桥建设正酣之时,钦州日报视频号推出《运河向海 千年之约》系列短片,运河开工建设一周年期间,广西云推出《记者探访Vlog》系列等,以多角度、多形式的报道,对社会各界舆论关注形成长期有效的引领。
(二)紧抓关键节点,形成报道高峰
首先,在体现项目重要成就的历史性时刻打造报道高峰。例如,《广西日报》2022年8月28日推出8个重磅专版,对运河的规划建设、广西相关部署和行动等进行全景式报道;《南宁日报》2023年8月14日刊发《平陆运河建设“给南宁带来一片海”》、《钦州日报》2023年8月28日刊发《奏响向海图强最强音——写在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一周年之际》等综述文章,生动呈现运河建设造福沿线城市的实绩实效。其次,在体现项目战略意义的关键节点营造报道声势。如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平陆运河项目建设会议、自治区主要领导深入平陆运河项目建设现场调研等特殊时间节点,以党报党刊为代表的广西各主流媒体,均会在不同平台头版头条刊(播)消息、评论、理论、纪实等类型报道,聚力形成全媒体传播良好态势。
(三)策划独家报道,抢占宣传高地
平陆运河建设是一项不断发展的动态工程,广西主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既运用了消息、通讯、评论、理论、综述等传统媒体报道形式,又策划了直播、Vlog、H5、VR、3D动画等为读者和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的融媒体报道,多渠道宣传形成合力。首先,主流报道注重思想高度,全面深入阐释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如刊发在《当代广西》2022年第17、18期的《平陆运河助推多区域合作迈向新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平陆运河的重大战略意义》等理论文章,深入阐释平陆运河对包括广西在内的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其次,融媒体报道注重阅读体验,全面立体呈现平陆运河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如广西云、当代广西视频号、南宁新闻网先后推出平陆运河系列Vlog产品,以记者深入建设现场的第一视角呈现运河建设进度,满足广大网友“云监工”的呼声诉求。当代广西视频号推出“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一周年”全段航拍直播,广西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720°全景瞰:平陆运河沿岸现貌”VR、“假如徐霞客游平陆运河”H5等融媒体产品,有效提升了时政新闻的亲和力,让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出圈”“破圈”。
二、强化引导功能,权威解读回应社会关注
地方主流媒体作为当地受众深入了解地区发展方向以及方针政策的主要途径,具有连接沟通民意、强化社会动员的作用[2]。作为权威信息出口,广西党报党刊及各平台围绕中央及自治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刊发相关领域专家解读文章。
(一)答疑解惑,及时回应关切
2022年8月28日,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平陆运河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广西云头条重磅发布这一消息,一时之间社会舆论高度关注:为什么要建设平陆运河?怎样建设平陆运河?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广西各级主流媒体在准确发布各类政策规划文件的同时,及时推出相关解读报道。例如,《广西日报》推出《以河为带 以运兴产》,《当代广西》推出“当代论坛·半月话题”《以“乘风破浪”之势推进平陆运河建设》,《玉林日报》推出《如何打好“运河牌”,听听专家怎么说》等权威专家观点,从建设平陆运河的重大意义、选址考虑、长期规划、建设举措等角度切入,回应社会关切。同时,党报党刊及各平台连续转发《平陆运河通江达海》《投资720多亿的平陆运河开挖 能否造就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等多篇中央媒体深度报道,跳出地域局限,拓宽新闻视野,强化解读阐释的权威性。
(二)找准信息落点,提供观察窗口
随着运河建设的逐步推进,公众对运河建设的关注也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深入,广西主流媒体充分提炼广大受众关注的要点,纲举目张、条分缕析,呈现政策规划一以贯之、不断完善的清晰脉络,让社会各界对平陆运河建设的重大意义及相关政策的延续性、科学性、有效性等有了充分认知。例如,在长达一年多的跟踪报道中,广西党报党刊发布大量消息、通讯、短视频等,记录了平陆运河建设中的多个“首次”:2022年10月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首个沉井基础泡沫混凝土填充浇筑完成;2023年5月全线动工建设,6月全线首仓结构混凝土顺利浇筑,8月三大枢纽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2024年3月首座桥梁进入上部结构施工……这些报道充分把握时度效,生动呈现了一条运河从无到有、从规划愿景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的非凡历程,为社会各界了解平陆运河建设进程提供了重要观察窗口。
三、设置议题,真知灼见正向引领舆论
在信息交互呈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特性的当下,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传播的链条中。在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亟须落实推进的关键阶段,主流媒体更应持续发出权威声音,以有见地、有价值、有深度的报道为平陆运河建设营造稳定的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广西主流媒体充分发挥时政评论优势,主动设置议题,聚焦平陆运河建设,多角度、多形式推出评论文章,汇聚舆论场强大合力。
(一)“谋定”阶段凝聚人心
引导、监督、表态是新闻评论的重要功能[3]。面对热点事件、热点话题和民生重要问题,及时传递权威声音和主流价值观,是主流媒体新闻评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体现。在平陆运河项目筹备阶段,为了回答好“为什么建、怎么建”的问题,广西主流媒体围绕运河建设主动发声,刊发了一系列评论,如《广西日报》推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国字号”工程》评论员文章,《当代广西》推出《咬定“项目为王”不放松》《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融入新发展格局》等评论,有针对性地指出平陆运河在广西发展向海经济中的重大战略地位,凝聚建设好平陆运河的社会共识。在平陆运河开工建设的关键节点,广西新闻网推出《平陆运河拉开建设大幕,壮美广西再添锦绣华章》网评、当代广西视频号推出《平陆运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视频短评,以全媒体持续输出的方式,强化受众对建设平陆运河重大意义的认识,推动运河建设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后动”阶段引导发展
如今,平陆运河入海口处,国之重器“天鲸号”正开足马力忙于疏浚;西江衔接处,无人测量船昼夜兼程;多个枢纽控制性工程建设现场,上千名建设者加紧作业……广西各主流媒体在这一火热建设进程中,回应公众对平陆运河经济效益的关切,不断做好正面宣传、团结稳定鼓劲,如广西新闻网推出《建设运河经济带,让广西向海经济增添新动能》《海陆并举,广西续写跨越千年的海丝故事》,当代广西网推出《让“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运河经济赋能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评论,鼓舞全区各地抢抓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重大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变通道工程为通道经济。同时,针对人民群众尤为关注的运河航道内及周边生态环保问题,围绕平陆运河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绿色工程的生动实践,主动设置生态议题,广西新闻网推出《把平陆运河建设成人民的幸福之河》《高质量推进,让平陆运河润泽八桂大地》等网评,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运河项目践行“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低碳”运河建设理念的有益尝试,为平陆运河建设发展消除杂音、理顺民意。
四、构建多元化叙事体系,报道生动立体
精彩的表达始终吸引受众,主流媒体的叙事方式、话语框架、方法手段体现着媒体的价值观念。因此,在重大主题宣传中,主流媒体应善用群众的语言、平等的姿态,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要在“主题”足够的同时,善于捕捉细节,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
(一)以多元视角构建叙事体系
一是通过宏观阐释搭建官方叙事框架。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以来,广西党报党刊及各平台发布了一系列成就报道、综述报道,其内容充分考察运河建设过程中的生动实践,通过具体、生动的实践,彰显运河建设的时代意义。如《广西日报》推出《一河贯通 八桂向海——写在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一周年之际》综述报道,从现场建设、群众反响、宏观规划等角度,为读者呈现出运河开工建设一年取得的亮点和成就,阐明平陆运河必将助力广西打通开放发展“任督二脉”的重大意义。
二是书写平陆运河建设的动人情思。当代广西网推出《平陆走笔》专栏,刊发《江流入海,风生水起——平陆运河工程随记》《关于花和一朵花》《夜听西江》等诗歌、散文作品,讴歌伟大时代、伟大工程。
三是图看运河一日千里的建设成果。广西新闻网、当代广西网、南宁新闻网分别推出《“全能型”平陆运河,你爱了吗?》《平陆运河“变形记”:一天一个样!》《平陆运河建设正式开始!超多美图等你看》等图片报道,以直观的视觉叙事展现平陆运河建设历程。
(二)以鲜活话语增强叙事张力
首先,以记者第一视角塑造客观立体、充满生机的平陆运河形象。广西党报党刊及各平台充分发挥记者队伍善作深度报道的专长,刊发大量鲜活、生动、有感染力的通讯文章,如当代广西网刊发的《一条运河背后的发展故事》中,记者通过深度采访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耀飞、青年陶艺家廖家森、钦州文澜积庆美食坊店主陈浩铭,以3位人物的成长历程昭示运河发展变化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构思巧妙、匠心独运。
其次,以一线建设者和基层群众真实感受为平陆运河建设写下生动注脚。广西云推出《运河建设者说》专栏,以运河建设者和运河沿线百姓的主人公视角,展现运河建设的深远意义,以充满生命力、鲜活度的语言增强叙事张力,使平陆运河的故事在清新朴实的文风里更加可触可感、深入人心。
五、结语
广西主流媒体聚焦平陆运河建设,发挥融媒体平台优势,通过强化引导功能,权威解读回应社会关注,设置议题,正向引领舆论,构建多元化叙事体系,报道生动立体等策略,持续发力,做好相关主题报道,凸显地方主流媒体在参与社会治理、引导社会舆论、发挥建设性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潮
参考文献
[1]杨阳.服务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发挥媒体建设性功能:以人民日报聚焦雄安新区发展的报道为例[J].传媒评论,2024(1):12-14.
[2]赵志强.地方党刊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探索[J].新闻战线,2023(24):56-58.
[3]宋健林.全媒体时代成就报道的新特点[J].中国记者,2023(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