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阿诗玛》数字英译策略研究
2024-06-24黄艳文魏旭
黄艳文 魏旭
[摘 要] 《阿诗玛》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一部长篇叙事诗,英籍翻译家戴乃迭采用英国民谣体以诗译诗,传神达意,其英译本堪称中国民族典籍英译的典范。《阿诗玛》中数字文化的传译不仅要考虑数字本身的艺术特色和诗歌的韵律,还要注重民族文化内涵的传达。基于语料库,探究翻译家戴乃迭《阿诗玛》英译本中数字部分的传译,发现戴乃迭灵活采用“以数译数”与“以字译数”的翻译策略进行数字文化传译。归纳戴乃迭《阿诗玛》数字英译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阿诗玛》;语料库;数字英译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23-QN-036);信阳师范大学创新课程专项基金项目(CXJX2022001)。
《阿诗玛》是一部云南彝族支系撒尼人口耳相传的长篇叙事诗,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作为撒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阿诗玛》已流传千余年,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自20世纪50年代《阿诗玛》中文整理版问世后,随后被译为英、法、德、日、俄等多种文字流传海外。其中,英籍翻译家戴乃迭的英译本采用英国民谣体翻译该长篇叙事诗,以诗译诗,传神达意,堪称中国民族典籍英译的典范[2]。
纵览全诗,《阿诗玛》多处蕴含彝族撒尼人的数字文化,运用数字或传情达意、或展现诗意、或表达意境,无不展现出彝族撒尼诗篇的独特语言风格。而《阿诗玛》中数字文化的传译不仅要考虑数字本身的含义与艺术特色,还要斟酌诗歌的韵律,更要注重民族文化内涵的传达,这也是少数民族民间诗歌翻译中的难点和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重点[3]。
一、《阿诗玛》数字英译
数字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不仅是表达数量的词汇,还是一种文化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数字传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涉及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阿诗玛》中多处采用数字组成排比结构的诗句,一是为了保持诗歌的节奏,二是要表达更好的韵律。在撒尼数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三数文化”和“九数文化”了[3],如《阿诗玛》中“三块地”“三家村”“九山”“九林”“九十九坛酒”等。彝族撒尼人通过数字文化诠释数学、哲学、信仰以及民俗等方面的内涵。鉴于此,数字文化的传译也成为少数民族民间诗歌翻译中的难点和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重点。
本文以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黄铁等整理的中文本《阿诗玛》及1981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戴乃迭英译本Ashima为研究语料。在语料处理过程中,笔者首先对文本中涉及数字传译处进行人工标注,高光筛选出中英双语文本中的数字,初步确定数字传译的策略和方法;其次运用ABBYY Aligner对齐《阿诗玛》平行语料;随后将对齐的语料导入ParaConc,建立《阿诗玛》平行语料库;最后采用CLAMP标注工具再次对语料库中的数字进行标注,并对以数译数、以字译数翻译策略及实译、改译、増译、减译、不译等翻译方法加以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阿诗玛》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中涉及数字传译的地方共有233处,而译者在传译数字文化时所采用的数字翻译策略存在较大差异:“以字译数”译例共计13处,占比5.6%,其中10处变数字为文字,3处变文字为数字;而“以数译数”频数远高于“以字译数”频数,共计220处,所占比例高达94.4%,其中保留数字实译出现的频数最高,多达173处,占比74.2%,变换数字改译共计17例,占比7.3%,另有2处增加数字増译译例,8处减少数字减译译例,20处省略数字不译。
二、《阿诗玛》数字英译策略分析
在《阿诗玛》中,有些数字用以实指,表达具体的数量概念,而有些则用以虚指,表示一种虚数,属于彝族撒尼人进行修辞和润色的文化现象。戴乃迭在翻译《阿诗玛》数字文化时译法灵活,采用“以数译数”和“以字译数”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数字传译。
(一)以数译数
作为表意符号的数字,常用以实指,或陈述客观事实,或凸显民族文化。戴乃迭在翻译《阿诗玛》长诗中,灵活运用以数译数的翻译策略,传译实指数字。
1. 保留数字实译
例1.原文:苦荞没有棱,/甜荞三个棱。[4]
译文:The bitter buckwheat has no barbs,/ Sweet buckwheat, though, has three. [5]
例2.原文:有三块地无人种,/三所房子无人烟。[4]
译文:There were three plots untilled by man,/ And smokeless buildings three. [5]
荞麦是撒尼人的日常饮食,有甜荞和苦荞两类栽培种。较之苦荞,甜荞外形呈现明显的“三棱”角状,例1“三个棱”中的“三”为实指,传译时可用英文数字“three”表示。
例2出自《阿诗玛》第二章《在阿着底地方》,“三所房子”“三块地”“三丛树林”“三塘水”位于阿着底上边,是格路日明安身之所,也是阿诗玛的诞生地。显然,例2中的“三”数字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色彩,蕴含繁衍生息之意,意味着撒尼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的开始,而这一文化含义与基督教文化中“三位一体”的数字文化不谋而合[6],因此,戴乃迭在翻译上述数字时以数译数,均采用保留数字实译的翻译方法,将“三”传译为英文数字“three”。
2. 变换数字改译
例3.原文:荞种撒下土,/七天就生长,/荞叶嫩汪汪,/像飞蛾的翅膀。[4]
译文:The maize seed in the furrow fell, / In eight days shoots were seen. / And like the wings of moths in flight, / The lusty leaves grew green. [5]
例4.原文:聪明的姑娘阿诗玛,/拿起口弦来吹三调。[4]
译文:And taking out her small mo-sheen, / She played a warning tune. [5]
荞麦是云南石林山区常见的农作物,其纤维含量高,营养丰富,是撒尼人日常饮食之一。例3中原文“七天就生长”的荞麦在译文中生育期传译为“eight days”而非“seven days”,这是因为戴乃迭采用英国传统的民谣体进行翻译,在语言上有着十分明显的民歌特征[7],为使译文一三句(8音节)、二四句(6音节)音节数量一致,因此用单音节eight代替双音节seven。此外,在英语文化中,数字“七”常与“八”共同出现,其含义有时表示确指,有时也表达“完成”“圆满”之意[8]。
口弦演奏时,基音是影响口弦乐曲调式的主要因素,口弦的调式包括羽调式、商调式、宫调式等。例4出自《阿诗玛》第十一章《打虎》,阿诗玛听到热布巴拉父子俩商量放虎害哥哥阿黑,用吹出“三调”口弦的方式提醒哥哥。戴乃迭在翻译“三调”时采用变换数字改译的方法,将“三调”译为“a warning tune”,使其内涵意义跃然纸上,方便英语读者理解。
3. 增加数字増译
例5 .原文:破竹成四块,/划竹成八片,/多好的竹子呀,/拿来做口弦。[4]
译文:A fine bamboo we lengthwise split / In two,four,eight,sixteen,/ And choose a piece without a flaw / To fashion a mo-sheen. [5]
例6 .原文:热布巴拉两父子,/ 两人撒了一小块。/勇敢的阿黑一个人,一口气撒了三大块。[4]
译文:Rebubala and Azhi then,/ Threw rice by handfuls fast,/ But three or four times more than they,/ The bold Ahei had cast. [5]
口弦又称“响篾”,是彝族撒尼人常用的口吹小乐器,多由竹片制成。例5中原文用“四块”“八片”描写劈划竹子制作口弦的过程,戴乃迭在译文中増译了原文没有的数字“two”“sixteen”,这样一来,将一段竹子劈成两片,两片分成四片、四片成八片、八片成十六片的动态过程呈现给读者,使原本静态的画面动态化。
例6出自《阿诗玛》第十章《比赛》,热布巴拉派人向阿诗玛说媒,遭到拒绝后派人抢走阿诗玛,外出牧羊的哥哥阿黑为救出妹妹,追到热布巴拉家。热布巴拉为阻止阿黑见阿诗玛,分别想出对歌、砍树、接树、撒种、拾种等比赛为难阿黑。在撒种比赛中,勤劳能干的阿黑一个人撒种的面积远超热布巴拉父子俩。戴乃迭在英译“三大块”时,将其译为“three or four”,増译了数字“four”,一来是为了保持译文中一、三句(8音节)音节一致,呈现民谣诗体的韵律感;二来“三大块”较之“一小块”,“三四倍”的数量对比也更能凸显出阿黑勇敢能干的形象。
4. 减少数字减译
例7 .原文:爹爹身上三分血,/妈妈身上七分血,/妈妈身上藏了十个月,/爹爹身上也藏了十个月。[4]
译文:Seven parts she had of mothers blood, / And of her fathers three; / Ten months within her mothers womb, / Conceived with love was she.[5]
例7出自《阿诗玛》第三章《天空闪出一朵花》,讲述阿诗玛的出生。原文中“妈妈身上藏了十个月”意指母亲十月怀胎生下阿诗玛,“爹爹身上也藏了十个月”则表明父亲对女儿的珍视与期待。戴乃迭在翻译此句时,为了保持四句一节的歌谣体形式,只保留了关于母亲的“藏了十个月”,减译了原文中关于父亲的“藏了十个月”,毕竟此句并非事实,而是为传达情感。
5. 省略数字不译
例8 .原文:撒尼的人民,/一百二十个欢喜,/撒尼的人民,/一百二十个高兴。
没有割脐带的,/去到陆良拿白犁铧,/没有盆来洗,/去到泸西买回家。[4]
译文:The Sani folk made merry then, / And laughed aloud in glee. / Have you no tub to wash the babe? / Then buy one in Luxi. [5]
“一百二十”是撒尼人惯用的数字,用以形容数量之多、程度之深,在《阿诗玛》一诗中多次出现该数字。例8包括两节,第一节原文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数字“一百二十”用来表达阿诗玛出生后亲友庄邻的欢喜高兴之情,用重复的数字“一百二十”突出撒尼人民的喜悦。戴乃迭以诗译诗,为保持英国民谣体格式,在翻译这两节时,将两节合为一节,省略了用以虚指程度之深的数字“一百二十”,直接用“glee”传译出“欢喜”“高兴”之情,并与下一节中的地名“Luxi”押尾韵。
(二)以字译数
1. 变数字为文字
例9 .原文:三岁的小水牛,/四只脚落地,/后脚踏前脚,/跟着妈的脚印走。[4]
译文:A little water buffalo,/ Plods onward unafraid,/ And plants its four hooves in the tracks / The mother cow has made.[5]
例9中“三岁”的小牛并非真的只有三岁,此处的数字“三”用以虚指,表示小牛尚小,十分依赖牛妈妈。因此,在翻译数字“三”时,戴乃迭变数字为文字,灵活翻译成“little”,如此一来,不仅展现出小水牛的可爱,而且也能较好地被英语读者所理解。
2. 变文字为数字
例10 .原文:热布巴拉砍不过,/心中想出坏主意:/“今天不是砍树天,/各人砍的各人接。”[4]
译文:Rebubala saw they had lost,/ And planned a third attack: / “This is no day for felling trees; / Now put the timber back!”[5]
例10出自《阿诗玛》第十章《比赛》,热布巴拉一家强抢阿诗玛,为阻止阿黑见阿诗玛,他们分别想出对歌、砍树、接树、撒种、拾种等比赛为难阿黑。在对歌对不赢、砍树又远远落后于阿黑的情况下,热布巴拉又提出比赛接树的主意——“各人砍的各人接”。戴乃迭在翻译“坏主意”一词时,増译了序数词“third”,不仅密切衔接上文,而且传达出热布巴拉恶毒无赖的形象。
三、结束语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蕴含丰富的撒尼文化,其中承载着撒尼精神风貌的数字文化具有撒尼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色,撒尼数字文化的传译既是少数民族民间诗歌翻译中的难点,也是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重点。
基于戴乃迭《阿诗玛》英译本语料,笔者归纳后发现戴乃迭在翻译《阿诗玛》时,主要运用“以数译数”和“以字译数”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数字文化传译。与此同时,戴乃迭灵活采用保留数字实译、变化数字改译、增加数字増译、减少数字减译、省略数字不译等翻译方法“以数译数”,采用变数字为文字和变文字为数字等翻译方法“以字译数”。以上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的结合,向英语读者准确、生动地呈现了撒尼数字文化,为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提供了颇多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阿诗玛[EB/OL].(2018-12-14)[2024-03-12].https://www.ihchina.cn/art/ detail/id/12241.html.
[2]朱薇, 李敏杰. 少数民族典籍外译策略探究:以《阿诗玛》戴乃迭英译本为例 [J]. 民族翻译,2018(2):46-54.
[3]向月婷. 彝族撒尼文化的英译研究:以撒尼诗歌《阿诗玛》为例 [J]. 贵州民族研究,2018,39(4):140-143.
[4]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重新整理. 阿诗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5]戴乃迭.阿诗玛[M].北京:外文出版社,1981.
[6]常润芳. 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及对比、翻译探析 [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55-160.
[7]黄琰. 基于英国民谣诗歌传统风格的少数民族诗歌翻译:以《阿诗玛》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8, 39 (2): 111-114.
[8]马赛. 两河流域古代文化中的数字“七”及其研究[J]. 世界宗教文化,2017(6):151-157.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