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2024-06-24吴月张文豪龚相娟
吴月 张文豪 龚相娟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近年来,各地学校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亲和力、针对性,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学生们在了解国情民情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通过教材的“地图”,寻找知识的“景点”
“大学四年,一定要听一次高宁老师的思政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间流传着一句话。
这是一名怎样的老师?
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宁的办公室,不由得屏息凝神——书桌上的书摞得高高的,连地上也堆着书;书架压弯变形,得用细铁丝缠绕加固。
“不读上千本书,教不好思政课。读书,应该是思政课教师的生活方式。”高宁说。
作为一名80后教师,高宁读书立学,持续探索,让思政教育从一方书斋走向广阔天地,走进学生内心深处。
“怎样理解哲学?同学们,打开教材第26页……”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3月21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上,高宁讲授的是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特点。分析完教材上的定义后,高宁话锋一转,抛出问题:“那么,哲学与科学、宗教有什么区别?”
学生陷入思考,屏幕上出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产生疑问的时候,我们要读原著。”高宁开始逐字逐句解读。
接下来,油画、动画等元素一一“走”进课件,成为教学素材。两个多小时内,没有小组展示,课件也不花哨,学生抬头率却很高。
在一堂课的时间里,能够有如此高密度的知识输出,高宁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在他的书架上。
在高宁办公室的书架上,不仅有不同版本的思政课教材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等经典著作,还有记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制造轻型旅客机历程的《“北京一号”上天记》等书籍,更有一些特殊的“物件”——不同历史时期的邮票、纪念钞等,这些都是高宁从各处“淘”来的“教具”。
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期间,高宁就爱读书、爱听讲座。每到周末,他都会选一本厚薄适宜的书,一口气读完。从教育学学士到哲学博士,求学期间,高宁经历过知识的“跨界”,也感受到不同学科的魅力。
“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在高宁看来,“站在学生面前的,应当是一个有知识修养的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学习知识,还能够感受到知识如何塑造了这个人。”
“上思政课不能只念教材。教材就像一张地图,我希望带着学生通过教材的‘地图,寻找知识的‘景点,引导学生读原著。”高宁说。
“高老师的课旁征博引,许多案例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讲述历史发展进程时,引用了气象学家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大二时上过高宁的思政课的学生杨旭,读研时又来“二刷”。
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脉
前不久,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伊洛中学的学生来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博物馆所在的二里头遗址,是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著名的西周青铜器何尊上“宅兹中国”的铭文,将最早的“中国”指向二里头所在的洛阳盆地。
“刚才我们经过了夏都大桥,同学们注意到了什么?”走进展厅,伊洛中学思政课教师王真真问道。
“桥两侧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夏字。”同学们回答。
“对。在我们面前,就有一张‘夏字演变源流图。大家看看能识别出哪些字体?”王真真说。
甲骨文、金文、篆书……在辨别文字的过程中,同学们加深了对“夏”文化的认知。
王真真随即讲到大一统国家对汉字发展演变的影响,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行至“赫赫夏都”展厅,大家在入口处看到一尊三足、长流、尖尾的铜爵。“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器之一——乳钉纹铜爵。大家仔细看看,能发现什么?”王真真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
“我发现铜爵腰间有一排乳钉,共有五颗。老师,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吗?”
“老师,它身上怎么还有一条线?”
“这两个凸起的部分是做什么用的?”
好奇心被激发的学生们纷纷提问。
博物馆讲解员李嘉琪解释,乳钉纹铜爵在制作中采用了范铸法,“这条线叫范线,表明当时的工匠已掌握领先世界的复合范技术,铜爵就是由陶范相拼浇铸而成。爵顶部那两个像耳朵一样的小立柱,是为了挂编织的草网,起到过滤酒水的作用。”
“先民能够造出这么精美实用的青铜器,我们要为这样的工匠精神点赞,也要继承、学习这样的精神。”王真真补充道。
课程临近尾声,王真真向同学们提出最后一个问题:“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作为中学生,大家又该怎样做呢?”
“要坚定文化自信,保护好身边的文化遗迹。”
“我想从事考古工作,探寻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
“我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做家乡文化的代言人。”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学生们有思考、有收获,王真真感到很欣慰。为了准备好这堂思政课,她提前到博物馆参观学习,规划行进路线、设置教学情景,并结合生活实际和理论知识设计教案,“今天我也学到很多知识,回去后要继续完善方案,让‘行走的思政课常走常新。”
让小学生也能听得懂“大思政课”
“这是小明一天的食谱,请按照食用量的多少,把这些食物排序,并填到‘宝塔表格中。”4月28日上午,天津市红桥区跃进里小学四年级(1)班内,一堂粮食安全主题思政课正在进行,科学教师王奕桐调整好投影仪后,给每名同学发了一张“宝塔”表格。
在全班同学填好表格后,王奕桐展示了一张图片——中国居民膳食宝塔,里面列举了每天需要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摄入量。“大家看看,小明一天的食谱是否符合平衡膳食原则呢?”王奕桐循循善诱。
一名女生举手回答:“不符合,小明的午餐和晚餐中,米饭和肉吃得多,蔬菜和水果吃得太少。”
说话间,白板上换了一张图片:两名儿童,一名健康壮硕、精神奕奕,一名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王奕桐话锋一转:“我们刚才讨论的是营养均衡、怎么吃得更好,但是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吃不饱。”
从一粒种子、一块耕地、一穗稻谷到一碗米饭,王奕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现实意义。
“节约粮食,不仅是个人生活习惯,还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王奕桐说。
王奕桐给学生们展示了两组数据:《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饥饿人口达7.83亿人,比2019年新增1.22亿人;《2024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超过2.8亿人面临严重粮食危机问题。
同学们看得认真,眼神里有惊讶,也有思考。
王奕桐再次提问:“以后外出吃饭,大家应该怎么做呢?”
“吃不完,要打包带回家。”一名同学抢答。
王奕桐鼓励他:“‘光盘是个好习惯,也可以提醒家人根据人数点菜,好不好?”
一堂融合科学课内容的国家粮食安全教育思政课,在全班同学齐声的“好”中结束。
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跃进里小学重视课程融合。这堂结合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内容的国家粮食安全教育思政课,就是课程融合教学实践的一个缩影。
“课程融合不难,难的是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内容,结合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互动、故事、实物,把宏大主题具体化、情景化,让小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王奕桐把四年级《科学》中有关食物、种子、土壤等内容,与粮食安全、种子安全、土壤及耕地保护等内容结合起来,让课程内容更丰富、更有深度。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