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博物馆 读懂一座城

2024-06-24本刊编辑部

光明少年 2024年6期
关键词:福寿蹴鞠良渚

本刊编辑部

逛一逛博物馆,发现你最感兴趣的藏品,了解背后的一城历史,读懂这座城,点燃自己的博物热情,开启人与自然之间的时光之旅。

你向往哪一座城?哪个博物馆令你印象深刻?与馆藏文物对话,把最吸引你的文博故事分享给大家!

走进福寿沟,认识千年不涝之城

文 / 赵彦翔 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

古城赣州为何被誉为“千年不涝”之城?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福寿沟博物馆。福寿沟博物馆最为珍贵的,莫过于那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福寿沟下水道构件。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诉说着古城的沧桑和变迁。

赣州雨水丰沛,地处江南丘陵地区,三面环水,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而屡遭洪涝。直到北宋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刘彝赴任赣州知军,他深入勘探地形、考察民情,最终主持规划建设了福寿沟这一排水系统。福寿沟的东南部排水沟形似古篆体的“福”字,西北部排水沟形似古篆体的“寿”字,因此得名“福寿沟”。

福寿沟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老城区,是赣州古城地下的大规模古代砖石排水管沟系统。它利用地势高差,连通城内坑塘水系蓄洪,通过城墙处的水窗,以单向水窗阻挡赣江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时向赣江排涝。这一精妙的设计使得赣州在暴雨频发的时节能够免受内涝之苦,确保城市的居民能够安居乐业。

福寿沟构造独特,采用砖石工艺,设计拱形结构,能够延长沟墙使用寿命。排水孔筑成铜钱状,既阻挡了垃圾进入沟内,防止堵塞,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福寿沟的排水系统直到今天还在沿用,是赣州旧城区排水道的主要构成部分,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智慧和技艺。

福寿沟与城内池塘等水体的连通,形成了生态环保循环链。福寿沟通过其排水系统,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还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它见证了赣州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轨迹,是赣州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指导教师:吴镝

点评

文章构思巧妙。开头提出疑问,既诱惑作者走进福寿沟博物馆解开谜题,又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增长见闻。文章选材巧妙。“下水道”构件是多么重要而又多么容易被人忽略的东西!选择此物,独具慧眼。整篇文章紧紧扣住福寿沟博物馆与赣州城,从实用功能说到文化意义,中心突出。

有趣的蹴鞠博物馆

文 / 房思诺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小学

我给你推荐个特别有趣的地方——蹴鞠博物馆,也被称为临淄足球博物馆。它占地面积非常大,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鞠坊”。

鞠坊中的一尊尊铜像仿佛活了,在简陋的茅草房下忙碌着:有的抱着沉甸甸的动物皮朝草房走来,有的在打捞浸泡后的皮革准备晾晒,有的正拿着量具分割皮革,还有的在给缝制好的蹴鞠填充稻草……小小的蹴鞠,在古人勤劳的双手和团结协作下诞生了!一个个蹴鞠紧接着就被装进了大木桶里准备售卖,有趣极了!

你瞧,鞠坊对面的铜像孩童玩得多开心!他们用头、胸膛、膝盖、脚尖把蹴鞠玩得花样百出。时而踩在脚下,时而踢过头顶,时而在身后传球……最厉害的是这个背后接球的娃娃,这怎么会是踢球?看着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也不禁学起了蹴鞠的十二种踢球方式。

博物馆一共有两层,一层是中国古代足球,二层是世界足球区和中国当代足球区。古代足球展区,主要展示了远古时代人们踢石块玩耍,这就是最早的足球运动。后来石块逐渐演变成皮革缝制的“蹴鞠”。这里还有很多关于古代的蹴鞠场地、装备、发展的故事。

女子蹴鞠始于唐朝,在宫廷,宫女们表演蹴鞠供嫔妃和公主们观赏。蹴鞠运动后来传到国外,并在英国逐渐发展演变成现代足球。国际足联世界杯比赛更是吸引众多球迷目光。在世界足球区有许多明星运动员的铜像,如梅西、C罗、内马尔等,还有一个区域专属中国女足。

博物馆里还摆放着临淄被公认为世界足球发源地的证书,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呀!

指导教师:刘玫

点评

文章标题中点明“有趣”,行文中写活了“趣”,让人仿佛看到小作者欢呼雀跃的样子,文章写得非常活泼。不管是鞠坊中的工匠,还是玩蹴鞠的孩童,这些铜像在小作者的笔下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最后介绍蹴鞠的发展史,活泼中又有着严肃,让文章有了文化深度。

东郊记忆馆:时光隧道中的工业回响

文 / 李蕊琪 四川省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学校

东郊记忆馆是一座小型科技博物馆。走进这里,我仿佛踏入另一个世界。每个展区都如同一个故事的章节,讲述着东郊工业区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在序厅中,四季影窗像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户,每一个季节都承载着不同的记忆与情感。走进展区,互动地投长廊让人犹如置身于老东郊的街头巷尾,能听见梧桐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声音,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工业气息。

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那700平方米的多媒体数字沙盘。它依照80年代的老成都地图还原设计,全面再现了20世纪老东郊全貌。大屏幕上播放的纪录片《东郊记忆》让我感受到了东郊工业近60年的发展历程。

除了科技手段的运用,馆内还展示了许多珍贵的老物件。其中歼6涡喷发动机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镇馆之宝。它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辉煌历程,也承载了东郊人的梦想与追求。

东郊记忆馆巧妙地将工业遗产的厚重与文化创意的灵动融为一体,在时光的长河中诉说着老成都工业化的辉煌与变迁。

指导教师:武文雯

点评

“记忆”是难以把握的,“时光”是难以描摹的,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来写,难度很大。承载着记忆的过往,必然是充满情味的,想要呈现这种微妙的感觉,更是难上加难。本文却能迎难而上,写得精彩。这首先要归功于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四季影窗、互动地投长廊、多媒体数字沙盘……依次写来,不断增加历史感。其次,语言具有抒情色彩,让人似乎嗅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听到那个时代的声音,富有表现力。

良渚——美丽的水中陆地

文 / 张昊泽 浙江省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

五千年前,一个良渚部落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今,我将走入古老的良渚文化时期,来揭开这段神秘的历史记忆。

步入造型别致的良渚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那苍白的古墙,墙上一串串年代数字,一个个名字,仿佛在诉说着厚重的历史,鲜活的曾经。这座神秘的建筑似乎有着一种巨大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我。

第一展厅——水乡泽国,有良渚先民的生活印迹。五彩缤纷的灯光照射下来,一种神秘感扑面而来,往脚下一瞧,便是一个高清的良渚地图,讲述了良渚古国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当时的人们吃猪肉、鹿肉等,他们制作石具来劳作和捕猎。这些器具为农耕文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展厅——文明圣地。在这里我仿佛遨游于时空隧道中,近距离感受五千年以前的良渚人民耕种、纺织、造房等场景。捕鱼的场景最是有趣,大人们站在小溪里,手高举鱼叉,眼睛盯着鱼,似乎下一秒就要叉上去。旁边有个小孩双手抱膝,感觉十分新奇好玩。展厅内音响的效果和灯光的融入,让我如同身临其境。

第三展厅——玉魂国魄。展柜里清一色是剔透的玉器。几千年前的人类,竟能将玉雕琢得那般精美,那精湛程度令现代人都望尘莫及!最让我惊叹的是各式各样的玉琮,这些玉琮虽不知时光变迁,却默默守护着时光。上面刻画了标志性的图案——神人兽面纹,精美绝伦,令人赞叹不已。坚硬冰凉的玉石,因承载着古人的信念而有了温度。

远古先民从一颗颗稻米、一件件石器、一个个陶罐……一步步创造了邦城。这是智慧和勤奋的结晶,一代代的华夏子孙将不断传承和创新良渚文化,探寻杭州城发展变迁的历史。

指导教师:潘娅妮

点评

良渚文化太过遥远,跟现代人有隔阂感。要想拉近距离,就一定要让抽象的文化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东西上。本文作者选择了良渚先民制造的工具、捕鱼的场景、刻着神人兽面纹的玉琮等,就让这种文化有了实感。段落分层也很有特色,几个方面互相补充,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整个良渚文化的风貌。最后关联到杭州城的变迁,落实了主题。

猜你喜欢

福寿蹴鞠良渚
蹴鞠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拌嘴
良渚保护大事记
良渚古城
“玉”见良渚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足球有一段渊源,叫蹴鞠
蹴鞠趣“史”
千年回望福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