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牧羊(组诗)
2024-06-24阿成
吹拂
风声
从童年、少年的乌顶
滑向耳顺的霜白两鬓。回看
是温馨坎坷的归乡之路——
它从拥挤的山道吹向
岩下的密林,又从蜿蜒的田埂
吹向齐膝的蒿草——
芥子结籽了,那时忽略的秋天
你看不见……
风声从遥远的峰巅,滑向
窄小天际。“沙沙沙”,一路喧响
从苦楝树的顶端,吹向
栗子树的疏枝——栗子收尽了,风
把枯黄的树叶一片片摘下
落地的风声在故园
褪下金黄的衣裳……
风声在山洼轮回:拂向
鲜黄待割的稻谷,拂向竹篱上
一帘枯萎的幽梦。深秋,南瓜藤
在露水中攀爬,绵延绿蔓
于草丛,结一只黄花青果:童年
又一次在这里隐身……
南山牧羊
它吃草的样子温良娴静
花草靠近嘴边,仿佛是信仰
向一根蜷曲舌头的献祭
啮齿磨合,口腔咀嚼的声音
茎叶翻转的声音,经由
咽喉的通道,化为
秋天的湛蓝朗阔
以草为荣,死亡也是温良的呀
仿佛它们为羊群而生
被噬咬、斩切、碾碎
化为肠胃中鲜爽的汁液
育肥人类的口腹之欲
羊终会被宰杀,它们的生命
大不过人世的节日。而草
通过羊与人的肉体,以
粪便入土的方式获得新生
羊唇、人欲是青草转世的窠巢
人类只能化作一抔黄土
春风吹又生的,永远是
一株青草
辣椒
孤寂的日子需要点缀
长的,圆的,青的,红的
带来园中异色,也带来
汗水的欣悦。譬如你从
灰泥里,抱回的
另一个儿子、孙子……
铁锄扶助,双手培植。当它与
留守相遇,与食盐相遇
熬成生活的另一种滋味:
辣,可以刺激味蕾,肺腑
也可以颠覆门前
流水的干涸寂寞
父亲种植,母亲的烹饪
加重了日子的泥土味、烟火味
红,涂抹了岁月不变的底色
一种氛围,被剁碎、腌制
适合一口缸的贮藏、吐纳
陶土站立,棕蓑陪伴
熬过枯寂的冬天
明月故乡
必须要有金黄的桂花
落在门前的草丛或泥地上
浓纯的馨香长出秋风的翅膀
必须要有金银、冰晶的碰撞
铜叩击铜,玉叩击玉
冰盘无声而僭越
必须一个人信步到河边
天上的月亮捉住水里的月亮
岸上的人,从一条河流走到故乡
必须是一个桑柳枣柿的庭院,树下一张
石桌,母亲将炒熟的板栗、瓜子、花生和
月饼盛在篾盘里,月亮从树隙泻下
一家人的团聚,和她转身
忽然不见的身影——
墟里
银白溪涧。一边是
逶迤的青山、茶园,一边是
聚族的民居。彩钢瓦的建筑
青绿菜畦,开花的院落
阳光恣肆
村落放飞的候鸟。缘节日
或红白喜事回归,自驾
或乘一支银剑;拉杆箱
在村道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
倏尔,飞鸟四散离巢
地砖沁凉。大理石、不锈钢、混凝土
被白发、佝偻、蹒跚留守
校服奔突,若晨鸟
激发荒寒山林
炊烟袅绕。花果、菜蔬、藤蔓
可亲,南瓜花、丝瓜花、冬瓜花
在篱笆、庭院、草丛,用艳黄
涂抹静谧脸庞……
小燕子
一支春天的歌,被乡村画家
从记忆中拽出,绘在文化墙上。
穿花衣的小燕子在房前檐下
款款飞
时而在阁楼挡板下筑巢
时而在屋梁上呢喃
用尾羽的翼剪,剪裁
四十多年前的春天……
村堂里,男孩把铁环滚到了天上
女娃的毽子,在虚拟的空中飞舞
而站立巷口的,是鬓染
星星的中年……
砖房木屋里的燕子少见了
在办公楼上
看到天空中衔泥的燕子,噙草的燕子
叼青虫的燕子……不知它们
来自何方,欲往何处?
此刻,它们借助空中的电线
用燕语交谈,一会儿隔空
做出俯冲或下潜的动作
天是燕子的天,云是燕子的云
雨中群燕演绎独门技艺……
在龙山脚下看到的燕子
是大胆的燕子,自由的燕子
轮回的燕子,通灵的燕子
轻声呢喃远逝的童年……
阿成,本名詹成林,“60后”,现居安徽石台。中国作协会员,池州巿作协副主席。有作品发表于《诗刊》《人民日报》《文艺报》等,曾获《诗刊》社“千载诗人地·池州诗歌大赛”一等奖、安徽省作协“金穗文学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