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中色墨交融意境构建研究
2024-06-23陈雪林
摘 要:笔墨是中国山水画的特色和语言,受到了历代画家的重视,并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色彩作为笔墨展现形式之一,可以与人进行审美共情。色墨交融是中国山水画中极为突出的部分,同样也是山水画从古典转变为现代形态的重要转折点。色与墨的统一、融合共同形成了中国山水画。以中国山水画的色墨关系为切入点,共同探讨画作中的色墨交融意境。
关键词:山水画;色墨交融;中国画;意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特色学徒制”(2022tsxtz049)研究成果。
在漫长的中国山水画历史发展长河中,墨占据了特殊的地位。但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前人画家已经在笔墨和色彩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尝试。中国画中笔墨与色彩的完美融合,是传统艺术的无限魅力所在。中国山水画色墨交融,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文化艺术和审美体系,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韵味。时代的融合发展需要中国山水画对色墨交融有更加深刻的探索。
一、墨色与色彩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应用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画科,中国山水画不仅能展示出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艺术精神,常常让观者陷入沉思而流连忘返。中国山水画主要以自然山川及人文景观为绘画对象,点墨精致,意境深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展现形式。画家通过墨与色彩的巧妙结合,抒发对大自然的情感。以墨为主,色彩为辅,这种墨色结合的绘画方式,使中国山水画的内容更加丰富[1]。
(一)中国山水画的墨色
在中国绘画历史中,虽然缺乏对色彩的系统研究,但是对墨色的开发使得山水画的色彩运用形成独特风格。在山水画中,墨色为山水画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在中国艺术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墨色被不断开发、应用,其审美地位也逐渐提升。墨是山水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通过不同的运用方式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层次感。画家在行笔运墨的时候通过控制墨的用量和浓度,让墨色与色彩相互融合,达到统一而和谐的效果。
中国山水画中的墨并不只被看成一种黑色,而是通常被分为“五色”,即干墨、湿墨、淡墨、浓墨和焦墨,不同墨色所应用的范围也不同。干墨所添加的水分较少,通常被用来绘画山石,从而营造出山石的苍劲。湿墨所添加的水分较干墨多,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通常运用于雨中场景,营造出一种雨后的湿润气息。淡墨更注重墨色的淡雅,多用于远景的绘画,以墨色的深浅营造出真实的风景。浓墨则多被应用于画近景。焦墨比浓墨的颜色更为浓厚,通常是用来刻画重点,从而加深观赏者的印象。画家运用不同的墨色,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和纹理,表现出山水的气势和情感。这种表现方式使得山水画有着独特的古朴韵味,让人们在欣赏画作时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文化气息。
(二)中国山水画的色彩
色彩是山水画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在山水的绘画过程中除了笔墨的运用之外,色彩的表达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色彩的运用可以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体现出画面的意境。中国山水画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运用方式表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并通过巧妙的用色让色彩与墨色形成主次关系。正因如此,其色彩运用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就如传统的青绿山水画,以石绿、石青为主色调。画家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和渲染技巧,将山水的气势、质感、光影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山水的清新秀丽。色彩的加入还能够让单一使用笔墨来表达的山水画变得更加鲜活、明亮。色彩能与墨色相互映衬,形成强烈的对比或和谐的统一,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在山水画中如何运用墨色和色彩,是人们一直讨论的话题。有的画家更喜欢墨色,有的画家则更偏爱色彩[2],但无论如何,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艺术价值都是由墨色与色彩构建出来的。中国山水画艺术在不同时期所展现的侧重点不同,尤其是在色彩应用上,这也是中国山水画在不断发展提升的表现之一。对中国山水画的色彩、笔墨关系进行审视、梳理,能够让我们正视中国画的色彩、造型、创作技法等的演变和实践,从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二、中国山水画中的色墨关系
(一)色墨的对比统一
中国山水画作品中,色墨的对比关系是层层递进的,二者融合有着强烈冲击性。山水画中的色墨因融合、共存而产生美感,并通过对比统一来突显画面的意境。通常用淡墨配色彩会显得更加淡雅,多用于浅绛山水的绘画中;浓墨配以华丽的色彩则会产生多彩绚烂之感。色墨的交融对比和视觉效果的强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复合色与淡墨匹配,纯色与浓墨匹配。例如李林宏的《鸿运当头》,画中群山矗立连绵,用朱砂大面积点染,满山红色,通过运用色墨的对比统一,让画面虚实相应。中国山水画的颜料明亮度不同,色彩的明亮度可以通过加水、加墨等形式来进行调整[3]。随着画笔在纸上的运动,颜色也会产生变化,给观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官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创作山水画时,色彩、水墨都需要经过调和或覆盖才能够被应用。
山水画创作中不仅要考虑构图的统一性,还要考虑到色墨的明亮度、绘画占比面积等等。若是一幅山水画作品,画面整体色彩过于明亮,那么则很难突显作品的主题,需要使用适当的暗色进行调整,以平衡画面。若是明亮度较低的色彩面积占比较大,则需要绘制明亮度较高的色块来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除了改变墨的浓淡和色彩的色相外,还可以通过统一色调进行绘画,让画面色彩不突兀。例如黄庆源的山水画,便是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对比,表现出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将青山绿水完美呈现在画面上。
(二)色墨的亲和对抗关系
与笔墨相伴而生的是色彩。中国画的色彩以淡雅、含蓄为主,在运用这些颜色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色彩的饱和度、明度和对比度等因素,还要考虑色彩的意境、情感和文化内涵。色墨融合将色彩视觉魅力展现于山水画作品中,丰富了作品的表达意境,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表达出画家的某种情感与审美态度。中国画中笔墨与色彩的完美融合,是传统艺术的无限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法,更是一种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通过对笔墨和色彩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淡墨中加入色彩,能够让呈现出的色彩更加“沉淀”,不会让色彩浮于画面中。目前中国画的颜料主要有水色和石色两种:水色通常为植物性颜料,其色彩颗粒较小;石色则为矿物质颜色,色彩的颗粒较大[4]。石色与墨色的相容性较差,水色则与墨色的相容性较好,二者都有细腻、透明的质感,并且墨色能够进一步增强水色的画面稳定性,尤其是在山水画中。色墨的对抗性特指在与墨色对比时色彩的颗粒感。色彩的颗粒感会影响到墨的细腻感,因此在选择色彩时要选择水色、胶感弱的色彩,从而减少对墨的破坏。水墨和色彩在不同的技法下所呈现的状态不同,能够绘画出的山水风景更是数不胜数,在采取色墨交融的绘画方式时更是要慎重选择色彩,避免出现色墨不相容的情况出现。
(三)色墨的渗透交融
中国传统山水画主要分为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这两种形式,二者都有着独特的绘画技巧与色彩使用方式。青绿山水的墨色变化少,对线条的运用较多,通过使用石青、石绿等色彩的层层叠染来体现出画作的空间层次感,并且又分为大青绿与小青绿。大青绿是以色为主,多勾廓,皴笔较少[5];而小青绿是指以水墨淡彩或浅绛色为基础,略微染上石青与石绿。浅绛山水的色墨交融效果更加和谐,主要是用赭石色染色,并加入一些花青色等。浅绛山水先将淡色染在墨稿上,利用颜料的渗透性来将色墨二者的边界线模糊掉,并通过不断渲染来达到色墨交融的状态,但不会掩盖掉笔墨的痕迹。
若是想让山水画中呈现出彩墨交叠的丰富肌理,不仅要做好色墨的调和,还需要注意水的渗化作用。传统绘画创作中通常会先使用色、墨进行打底再上色,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上色方式。而在现代化山水画创作中,还可采取泼墨泼彩的方式进行描绘,在合适的干湿状态下借助水的力量,将色墨变成交融的团状色块,再采取勾线造型的方式来描绘,最终呈现出完美的山水画作[6]。只有不断突破中国山水画的水墨技法,更新色墨交融的色彩观念,才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山水画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三、中国山水画的色墨交融意境构建要点
色墨交融不仅是以色助墨,更是以墨显色,呈现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形态。以生动的线条和墨色将风景呈现于纸上,或是运用技法和墨色的调和,在宣纸上大笔挥洒然后进行细节描绘,让墨和色彩围绕着山水主题进行创作。通过色墨交融来表现山川的雄浑壮美和山水的神韵悠远,山水画可以做到真正的“墨不碍色,色不碍墨”,营造良好的意境,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7]。
(一)虚实结合
中国山水画真实反映出了画家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同时也是画家的情感寄托。意境作为中国山水画画家所创造的画境,强调山水是个人性格、情感的体现。多数画家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山水风景,而是借由山川景色抒发自身的情感,通过画作表达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引导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寻生命的意义。在构建中国山水色墨交融意境时,可以通过虚实结合营造画面的空间感,从而满足寻找精神自由表达的审美需求。
中国文化以阴阳调和为美,这点在画作中也充分展现了出来。如画家可以将画面分割为近景和远景,使两种景色互相对比。虚实结合作为画面阴阳调和的一种重要体现,突出表现为色墨和留白的对比。在中国山水画中,留白是十分重要的。留白处不填入任何颜色,增加画作的通透感。有色墨的地方为实景,留白处为虚景,形成虚实相间的效果,使画面更有层次感,也给观看者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增加作品的意境[8]。画家通过墨色的深浅变化来表现山水的远近、高低、起伏,使得画面中的山水景象更加立体、生动,还可以运用淡墨、浓墨、湿墨等多种墨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层次变化,实现虚实结合。
(二)创新技法
对于中国山水画来说,色彩和墨色融合的重要性是无法忽视的。山水画有着沉着、纯粹的特征,在色墨结合的时候更是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魅力。中国山水画创作中,色墨交融会使画面产生和谐感,二者的相融让色彩变得柔和明亮,让墨色呈现出丰富的效果。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能够包容西方绘画色彩和技法,当它和笔墨结合在一起时,更显出一种特殊的光彩[9]。传统山水画的用色,以石绿、石青、赭石以及黑白色为主,色彩的视觉效果也成为定式。中国山水画可以坚持“水墨为上”,但也并不意味着就固守传统。
山水画创作最初只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到最后几乎成为文人必备的技能。随着山水画的发展,文人在山水画创作中所使用的色彩也逐渐大胆起来,从而形成色墨交融的绘画技法,在墨色与色彩的融合上,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在中国山水画中创新应用色墨交融技法的画家极多,例如张大千、王成硕、吴良发等,他们都将色墨交融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如画家通过巧妙的色墨交融的方法,在画的背面染色,将背面的色彩浸染到正面,可以令画作颜色层次更加丰富,并且不会影响墨色的展现[10]。另外,墨色的干湿变化也让人着迷,在作画期间通过墨色反复点染、擦拭,可以让作品的色彩程度更加丰富,层次更鲜明。艺术家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和墨色运用,可以将自然景象细腻地展现出来。画家既要善于运用墨色的深浅变化来表现画面的主体和背景,也要运用色彩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注重色彩与墨色的和谐统一和对比变化,使画面既具有整体感又不失细节之美。
四、结语
水墨画作为我国独特的文化体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而色墨交融作为山水画的绘画体现形式,通过笔墨来表达画家的精神境界,创造出不同的山水风貌。笔墨的运用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法,更是一种创意表现和情感表达。只有探索传统文化内涵,加强对色墨交融层次的探索,才能够创造出更多具有生命力、感染力的山水画作。
参考文献:
[1]姚俊甫.略论方济众山水画中的色墨混用技法[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7.
[2]黄蓉.现代中国山水画创作与艺术表现[D].重庆:重庆大学,2014.
[3]王蓝可.当代中国山水画对传统色彩的继承与转换[J].中国文艺家,2022(5):7-9,2.
[4]李丹沛.色墨交融,清新华美:论任伯年没骨花鸟画的色彩美[D].昆明:云南大学,2022.
[5]熊礼平.色墨交融的诗:我对彩墨画的认识与实践[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1.
[6]丁香阳.山水画的色墨关系及创新[J].美术,2021(1):138-139.
[7]刘珂.浅析当代中国山水画对传统色彩的继承与转换[J].大众文艺,2016(13):121-122.
[8]罗兰.中国山水画之色墨交融的探析[J].大舞台,2015(7):25-26.
[9]张舒.青绿设色与浅绛色墨交融的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10]邓小英.浅析山水画笔墨色的关系[J].美术文献,2014(3):147.
作者简介:
陈雪林,硕士,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