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茶话会,共话劳动新“启”点

2024-06-23陈思思

新班主任 2024年6期
关键词:茶话会开学教室

陈思思

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新学期终于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新学期“三件套”:打扫教室、布置教室、准备开学典礼。我刚刚接班,沿袭原班主任的做法,我特地委托家委会主任帮忙发布了新学期第一次打扫工作的通知。没想到通知发布不到半小时,班级微信群就炸开了锅!

是家长扫还是学生扫?——重新思考,定准劳动对象

班级微信群内,以家委会主任为首的部分家长和另外几位家长吵得不可开交!起因是此次打扫的小淳爸爸在群内转发了一条微信消息,内容是某地教师要求家长开学前到校打扫卫生、布置教室遭家长举报。同时,小淳爸爸还将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文件发到群里。有了小淳爸爸的“反抗”,部分家长也开始质疑这个工作安排的合理性。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引发了微信群内关于开学初教室打扫的责任归属之争。

看到如此场景,我心中的怒火直蹿:开学初家长帮忙打扫布置教室本就是惯例,怎么轮到我做班主任,这些家长就开始唱反调呢?劳动教育我们一直在推行,但开学初的教室这么脏,上至电扇,外至玻璃,如何让四年级的孩子自己动手?这样危险的事难道不需要家长帮忙吗?……我越想越气,越想越伤心,正当我想致电小淳爸爸时,家委会主任的电话打断了我的思绪:“陈老师,这个小淳爸爸想法太偏激,我们已经在群里批评他了。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且现在才四年级,孩子还小,像开学初这么繁重的打扫工作就应该由大人负责……这都是我们以前说好的。您放心,他不来我们也会来的,一定给您办得妥妥当当……”电话挂断,我再次陷入了沉思,脑海中也一直回荡着小淳爸爸的留言以及家委会主任的话。本次群里的“战争”看似是家长之间的争吵,但实际上折射出的是家长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真谛的不同理解。到底开学初打扫教室的工作该不该由家长包办?大扫除工作的确繁重,但这就该是家长的责任吗?四年级的学生还小,那什么时候孩子才能真正长大呢?是五年级还是六年级?近年来,国家一再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真的理解了吗?作为班主任,我似乎也只着眼于如何短平快地完成开学初的准备工作,至于劳动对象应该是谁、班级主人如何培养并无深入探究,更没有更新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

小淳爸爸的留言真是当头棒喝打醒了我!既然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那大扫除不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吗?打扫不干净又如何?打扫过程有问题又如何?孩子的劳动能力不就是在一步一步的试错中培养起来的吗?有错就要改,当即我就给小淳爸爸打电话道歉。

是对立还是合力?——锚定目标,创新劳动方式

没想到,微信里语气强硬的小淳爸爸却先给我道歉:“对不起啊,陈老师,我不是故意发这条信息的,一点儿都没有针对您的意思。我就是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您千万别往心里去……”听着小淳爸爸诚恳的话,我再次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俗话说,好关系带来好教育,和谐的家校关系更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我如果今天不打这个电话,就会一直气愤小淳爸爸的无理取闹,气愤家长的不配合,气愤……当家校关系出现了裂痕,如果不及时修补,就无法更好地开始我的新班教育。所以,当我真诚地邀请小淳爸爸和我一起重新拟订班级开学初大扫除的工作计划时,小淳爸爸欣然接受。

可是,接下来如何更新班级其他家长包括家委会主任的劳动观念呢?我灵机一动,推出了“陈老师家校茶话会——家校共育联盟小队”活动。茶话会,顾名思义,喝喝茶,聊聊天,既正式又不正式,减少了教师的主导压迫感,多了平等协商的民主氛围。第一次茶话会邀请的是以家委会主任为首的班级活跃家长,地点就在教室。都说第一印象很重要,因此,第一次茶话会,我邀请了校长参加,以示对本次茶话会的重视。同时,我私下请校长当着班级家长代表的面对我进行了一番隆重的介绍。接着,就班级未来3年的规划,我提前做了准备,现场来了一场慷慨激昂的讲话。看着家长信任的眼神,我想,第一次见面应该已经在家长心中埋下了一颗“陈老师很厉害”的种子。我趁热打铁,当即就对班级接下来的劳动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孩子的劳动教育应该从小做起,四年级更是关键期,而开学初的大扫除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锻炼机会。听着我的话,家长或点头,或疑惑,当即也提出了他们的困惑:大扫除任务如此繁重,孩子们如何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有些工作危险系数太高,家长实在不放心……的确,这些问题是困扰教师和家长的大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茶话会上,我和家长各抒己见,最后达成了共识:①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劳动任务独立完成;②学生完成不了或者完成不好的劳动任务聘请外援;③成立家长义工团,负责培训和帮助孩子完成目前比较困难或者比较危险的劳动任务;④劳动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动手能力……所以家长务必做到不代劳、不过分帮助,要从扶最终到放,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劳动,习得劳动素养。

劳动的主体最终是学生,如何更好地开展班级大扫除,还得听听学生的心声。因此,开学前的第二次“陈老师家校茶话会”再次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这次,我邀请的是以前班长为首的班级活跃学生,并请来了前班主任,地点选在办公室。我提前将我的各类证书以及名师荣誉牌挂在办公室的墙上,这样能增强学生对我的信任。我还私下委托前班主任对我做了一番正面宣传,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双双欣喜的眼睛告诉我,第一次学生见面非常成功。紧接着,我直接进入主题,就开学初家长的构想向他们征集意见。千万别小看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能量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没一会儿,几个孩子就开始了头脑风暴,他们拿着稿纸涂涂画画,不时问问我和前班主任,于是,一份详细的班级大扫除2.0版本正式出炉:①根据同学们的身高、力量、特色等分组,承担不同的劳动工作;②对于完成不了的劳动任务提前规划,提前写好求助信,邀请家长义工团帮助;③劳动过程中,教师、家长共同给每一组打分,给予优秀组一定奖励,同时还要培训薄弱组;④待大扫除工作熟练后,每学期的大扫除任务还要轮换,这样能提升同学们的劳动素养……看着洋洋洒洒的劳动规划书,我再次惊叹孩子们的能力。真正的劳动教育,就是适当放手,让孩子在劳动中不断犯错,不断纠正,从而真正成长。一味包办,只能无限消耗孩子的热情和创造力,这与劳动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是形式还是仪式?——停止内耗,拓宽劳动渠道

扫地问题解决了,那开学仪式和教室布置怎么办呢?每学期开学初的朋友圈里,我们总能看到各位教师晒出的迎新花招:有人手一份开学大礼包的,有鲜花气球烘托气氛的,更有甚者买来锣鼓,让孩子敲击“聪明鼓”……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这些仪式感满满的活动,不是累坏了家长,就是白了教师的头发,学生在一场看似轰轰烈烈的仪式中真的成长了吗?没有学生参与的活动,看起来更像是一场形式教育:现场激动万分,事后无动于衷。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创造仪式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似乎更应该有的放矢,停止内耗,摒除形式主义,做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其实国家提倡的劳动教育更体现在学生的自理自治等综合能力上。何不借着这个机会,将开学初的教室布置以及开学初仪式活动的主导权也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执行,发挥活动的真正作用,让开学这场仪式不仅有形式更有大乾坤。于是,第三场“陈老师家校茶话会”又拉开了序幕。

本次茶话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全班家长和孩子做一次线上交流调查会。交流会上,我让学生和家长分别做了一份“教室布置我U话说”以及“我眼中的开学仪式”两份问卷,让大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并利用“问卷星”,将大家提到次数最多的前十名金点子罗列排序,再让学生投票。虽然是一次线上头脑风暴,但全班同学和家长参与思考、参与投票的过程,不就是提升学生和家长班级建设主动性和主人公意识的第一步吗。踏出了这一步,第二步班级线下“班级扮靓U我一份”的家校茶话会活动便开启了志愿者招募行动,大家主动递交班级扮靓申请说明书,并说清楚自己的申请方向和长处。于是,班级开学初的扮靓活动俨然变成了一次亲子活动。粘贴组、采购组、设计组……大家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作为班主任,我的任务就是把活动过程中的照片和视频以及最终呈现的结果做成视频,在开学典礼这一天给孩子们看,这不比鲜花气球更振奋人心吗?让劳动可视化、仪式化,激发孩子们的自豪感,再让自豪感推动孩子们的后续行为,让劳动成为光荣的象征。

当然,劳动教育的普及和真正落实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我一人能行,仅靠学校教育还远远不够,只有做到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才能打破劳动空间和时间的壁垒,真正落实劳动教育的初衷,做到劳动日常化、全面化。于是乎,围绕国家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劳动课的具体内容,我在班级开展了“每日家庭一做”劳动争星赛,请每个家长当评分员,给孩子的劳动态度以及劳动技能打分;每到双休日,班内还会开展“全家劳动UPUPUP”分享活动,每周邀请一户家庭做双休全家劳动总动员分享活动,发布在钉钉班级圈,让全班同学留言点赞,并在期末颁发“最美家庭”荣誉证书。而“陈老师家校茶话会”也从校内拓展到了校外。每周或每两周,我还会提前约3~5名学生开展茶话会,就本周每个同学在家的劳动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孩子颁发“劳动全能王”证书,鼓励孩子们在校外也能继续劳动。除此之外,我还委托家委主任整合班内家长资源,组织全班同学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每一个孩子能深入参与社会劳动,让劳动的内涵从文字真正落实到行动!当然,我们对学生的劳动评价标准也应该从结果转向过程:关注孩子们是否愿意参加;关注孩子们在参加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的收获;关注孩子们有没有提升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过程性的成长才是劳动教育的核心。

从家长包揽教室的卫生到学生自主参与大扫除,这不仅仅是劳动教育观念更新的一小步,更是劳动教育从形式走向仪式的一大步。作为班主任,在劳动教育的道路上,要时常自省,时常创新,和学生彼此成就,教学相长。(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茶话会开学教室
茶话会
“313”教室
茶话会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文物茶话会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开学啦!
开学了(2)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A FAMILY AFF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