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述文读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2024-06-21陈霞
陈霞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加大了阅读和写作考查的力度,更凸显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写作,成了高考能力考查的重中之重,高考试卷中两个板块分值加起来达到79分。因此,笔者尝试通过高中语文论述文读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探究,形成论述类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在读写结合中让学生熟悉这一文体,掌握其的阅读和写作要点,进而培养学生阅读论述类文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读与写的能力,使学生在应考中能从容地阅读论述类文本和写好论述文。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论述文经典文本和高考试题现代文阅读一中的经典论述文为例,探讨开展论述文读写融合的有效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一、“读—写—展—评”四环五步论述文读写融合课堂教学模式构想
“读—写—展—评”四环五步论述文读写融合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课本和高考试题中的论述文为研究对象,以读—写—展—评这四个环节为主要课堂环节组织教学的模式。“读”包含两个步骤,一文本通读,圈点勾画关键信息,把握文本的核心概念、关键语句,理清文本的行文脉络,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二文本细读,梳理整合文本中的必备知识,为写作做准备。这两个步骤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论述类文本的能力,让学生积累必备的知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往往需要前置,作为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完成。老师在课堂上在和同学们一起总结文本知识,并由此提出课堂写作要点。“写”指当堂写作。老师根据写作要点选择匹配的练习题,让学生将课本的知识迁移运用到写作中去,在读和写中,掌握知识。“展”指当堂展示学生的习作,利用希沃平台的技术支持将学生写好的习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评”指评价,指师生一起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
二、“读—写—展—评”四环五步论述文读写融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一)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自读课《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读写融合公开课教学实践
1.立足论述文阅读和写作的必备知识,设置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 (1)比较《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两篇课文在论证角度、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等方面的异同,进一步掌握论证相关知识。 (2)读写结合,提升运用论证知识的能力。
2.设置清晰的任务,帮助学生完成前置阅读。任务一:借助金牌学案,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明确论点提出的针对性。任务二:自读课文,找出文章核心概念、观点句摘录在笔记本上。任务三:用思维导图梳理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任务四:利用知识手册,回顾论证知识。
3.课堂检查,随机提问学生课前预习任务中的内容,特别是对文章核心概念、观点句、论证思路等重要内容。然后将课文的主要框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带领学生一起完成课文的初读。时间安排8分钟。
4.文本细读。这一步是课堂的重要部分,要设置合理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完成文本细读。可以采用表格作为辅助学习支架。表格是进行梳理比较的好工具,表格的直观性能让学生对二者的异同一目了然。本节课笔者设置的题目是:小组讨论,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完成表格,感受两篇文章不同的论证特色。用时12分钟。
5.读写结合。用时15分钟。本节课笔者设置了这个题目。两篇文章一篇强调“真”,一篇强调“善”,这两个都是哲学中的重要命题,都是涉及立身处世原则问题。请运用本节课所学论证角度和论证方法的知识写一个议论片段(要求:观点明确、论据丰富,能至少运用两种论证方法,150字左右)。
6.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小组讨论选出本组优秀作品,教师利用希沃平台将其投影到大屏上,让学生自评、互评,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进一步明确课堂知识要点,完成课堂学习。
(二)2021年新课标Ⅰ卷论述文朱光潜《诗论》读写融合公开课教学实践
笔者多从学术类论文阅读入手指导学生阅读论述类文本。2021年新课标I卷论述文朱光潜的《诗论》很有代表性。一是因为它主要探讨诗、画异质,专业性强。二是它的行文脉络非常清晰,有助于学生学习写作议论文。根据“读—写—展—评”四环五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本节课主要设置三个学习任务:任务一,指向通读:阅读文本,圈画出文章观点句,重要概念以及能厘清文章思路、提示信息的关键性词语,尝试将文章分出段落,思考文章结构并绘制思维导图。任务二:指向细读:本文的论证结构、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写出你的可借鉴之处。任务三:指向写作:请你用唐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和顾恺之说画的句子“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为论据,写一个150字左右的片段证明诗歌宜于表现动作这个观点。
三、“读—写—展—评”四环五步论述文读写融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总结
从教学目的来看,这两堂课从教材中和高考试卷中的经典论述文篇目入手,提炼可供学生学习的写作知识,提供学习的支架,以读促写,让学生从书本中学到架构高考作文结构的写作技巧,掌握论述文阅读和写作的必备知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同学觉得“诶,原来论述文阅读和写作是可以相通的呀”。从课堂反馈来看,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从这两节公开课的实践结果来看,“读—写—展—评”四环五步论述文读写融合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完全可以践行。
笔者探究高中论述文读写融合教学模式意在通过以读促写,以写悟读,打通高中语文试题中论述文阅读和议论文教学之间的阻隔,让学生在知识的迁移化用中实现思维和能力的提升,从而突破论述文阅读和议论文写作这两个大难点,让学习成绩更上台阶。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既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学情出发,同时也要紧跟读写结合的教改风潮,立足教材,精选经典文本,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指导;同时,在编选试题时对论述类文本的选择要特别注意,那些节选的篇幅过短的看不出文章结构的文章最好不要拿来精讲,要讲就讲结构层次分明,学生能从中获益的优秀文章,每年的高考试题是重点筛选对象。此外,一定要坚守读写融合的课堂,只讲不练不行;只练不讲不行;走老路,论述文阅读归论述文阅读,议论文写作归议论文写作,各走各路肯定更不行。笔者相信当读写融合的课堂成为我们的教学常态,学生对论述文阅读与议论文写作的畏惧将不复存在。
【注:本文系2022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机制下的高中语文论述文读写融合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YQJK482)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