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06-20王萍
王萍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应我国国情应运而生的产物,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底色和中国价值,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和治理腐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免疫系统”功能。但是,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从产生到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因此,要想与时俱进地推动经济责任审计事业向好发展,我们需要从实践中总结问题,提炼经验,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一、准确、客观地对领导干部工作成绩进行评价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有助于保护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为后续的整改工作提供了系统的依据。通过公开审计结果,让公众全面了解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从而提高政府工作的效能和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决策的信任。
二、为廉政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推动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通过对领导干部经济活动的严格审查,可以有效监督其在经济管理中是否存在滥用权力、挪用资金、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促使被审计领导干部强化风险意识和内控机制,提高廉洁从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三、有利于经济责任的明确
通过审计,可以明确地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在经济管理和决策中的职权范围,这种明确性不仅使其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力边界,还有助于在发生问题时合理界定责任范围,避免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模糊和推诿扯皮。此外,明确的经济责任还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对经济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避免经济损失和不良后果,确保社会经济安全稳定发展。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对象结构分布不均衡
在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审计对象的结构分布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层级领导干部受审计的程度存在差异。二是在不同地区和部门中,审计的力度和频率不一。
首先,高级别领导干部相比于基层或中层领导,受到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关注度往往更低。其次,在不同的地区和部门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力度和频率也存在明显差异。
二、经济责任界定标准不统一
长期以来,经济责任的界定是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也是审计报告使用者和被审计领导干部关注的焦点问题。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根据规定中的最新要求,明确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认定由“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转变为“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两大责任,不再评定“主管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地区或部门对于经济责任的界定往往存在差异。由于地方政府的经济环境、发展阶段和政策重点不同,对于领导干部在经济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的理解要求也各不相同。这种差异导致在实施审计时,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评价和处理结果。
三、审计质量把控不规范
造成审计质量把控不规范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一方面,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点多、线长、面广,“三重一大”事项等审计内容涉及的程序、人员和资料较多,有的甚至跨层级、跨部门、跨行业,因此审清查透需要耗费较多的审计资源,以致审计机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力不从心,影响后续审计结果质量。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和审计环境的变化,现有的审计取证方法可能已不再适用于新兴的经济现象,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普遍集中在“发票无附件”“往来账款长期不清理”等微观层面的常规财务问题,使审计报告整体看上去与财务收支审计更为类似,偏离了经济责任审计实质。另外,由于专业受限,针对一些新兴问题,尤其是在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因为没有细化的参考标准,审计人员无法作出中肯的评价,甚至在一些没有明确责任的问题界定中,审计人员担心评价不当导致审计风险,在进行责任界定和评价时往往会避重就轻,导致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影响。
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一、科学统筹规划,推动审计项目管理全覆盖
要提高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首先,需要从科学的统筹规划做起。这要求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的前期,就进行详细的规划,确保审计项目涵盖大部分领导干部,并且能够全方位评估其经济责任。其次,审计规划应当基于一个全面的风险评估,从而识别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管理弱点。这样的风险评估应当涉及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和各个相关部门,以确保审计工作能够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最后,审计机关还应当建立跨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使得不同的审计组可以共享信息和资源,例如:上级和本级审计机关可以相互协作,共同制定审计规划,使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受到同等水平的审计监督,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有质量、分层次推进。
二、建立健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建立一个全面且健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对于提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这样的评价体系应当广泛涵盖经济责任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重大政策落实、财务管理、资源分配、投资决策以及廉洁自律等各个方面。同时,在这一体系中,还应当包含量化和质化两个维度的评价方法,使审计结果更加全面和精准。量化指标,如经济增长率、预算执行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等,可以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而质化指标,如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创新能力以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可以揭示更深层次的经济责任问题。
此外,审计机关还应加大新时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理念的宣传力度,引导审计人员深刻理解“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和权责一致原则的内涵。一是要正确区分界限,如领导干部任期内和非任期内的时间界限、领导干部个人决策责任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责任界限等。二是要正确区分责任,对于领导干部干事创业过程中产生的失误和错误,要充分听取被审计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陈述和辩解;对于一时不清楚或情况复杂难以下结论的事项,应进一步查阅相关会议纪要、文件和合同等原始资料,确保审计证据真实、合理地反映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因果关系,从而作出科学、审慎的审计评价。
三、强化审计项目质量管理
为了适应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确保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能够得到有效运用,强化审计项目质量管理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审计机关应当制定全面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对项目质量的要求和标准。这些政策和准则需要涵盖审计程序、取证方法、工作底稿、报告撰写等多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审计项目的质量可控。其次,审计证据是审计质量的生命线,审计人员应秉承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且获取的审计证据能够准确、完整地反映审计事项的时间、主体、情节、原因、后果、金额等基本情况。最后,审计机关还应设立独立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负责对审计证据、工作底稿、审计文书等业务资料进行分析复核,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审计风险。
综上所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对于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增强政府公信力和防范财经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通过科学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和强化质量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精准性和透明度将不断提高,为促进领导干部权力规范运行、加强廉政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镇平县审计局)